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中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而随着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管理手段。以往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已无法满足当前管理任务实际需求。在大力建设节约型的当今社会,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中,也得到了高度重视。但是在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落实造价信息查询与衔接工作,进而推动工程信息化造价管理能够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对此本文针对信息化建设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与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实现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安全性;造价管理人才
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人们也迎来了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在此发展背景下得到了快速普及和推广。围绕信息技术展开的管理工作也成为了现代化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一种先进手段。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有关于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软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研究成果不断增加,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更是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和渠道,实现了全球资源共享。此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朝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建筑工程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对企业所有部门以及相关工作环境所产生的造价信息进行汇总和收集,从而实现统一便捷管理,特别是对于建筑工程企业而言,由于电网覆盖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基本上都会设立相应的分支机构。在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下,建筑企业下属分支机构的造价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独立完成的,随后再向总部进行汇报,完成审批和处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1]。而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下,能够有效改变这一问题,对下属分支机构的造价数据进行汇总,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有利于建筑工程企业及时发现总部与下属分支机构存在的管理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1)满足行业更新需求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建筑行业定额每3-5年就需要更新一次。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快速应用在建筑行业领域当中,定额更新速度也明显加快。而工程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加强定额软件和造价管理软件之间的联系,从而及时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定额子目,而且它对于不同省区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2)满足造价管理实际操作需求
通过分析传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可以得知,相关工作人员要收集海量的历史工程数据。在数据收集期间能够发现,因为缺少统一科学的管理,数据收集难度较大,经常会存在不完整和缺失问题[2]。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分析过程中很难掌握准确详细的数据,无法建立起标准化的信息化工程造价数据收集。
(3)满足招投标工作需求
对于工程建设单位而言,招标方能够通过信息化系统了解竞标建筑企业的简历与资质等级情况,比如人力资源情况和设备情况等等。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信息化造价管理来进行客观评价,尽可能地减少人为操作的可能性。
二、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专业化的造价管理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对各个行业领域都带来了积极影响,在建筑工程企业造价管理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确保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但是,在建筑工程实际造价管理过程中,由于缺少专业造价管理人才,信息数据分析能力不足,从而对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3]。并且,大數据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缺少专业性的优秀人才,而且人才培养效率也十分缓慢,缺少实践型应用人才,信息技术也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对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升造成了阻碍。
(2)造价管理安全性与隐私性不强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程中,由于信息化数据形式不同,所以保存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别,在工程造价数据实际存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篡改和伪造等情况,很难追溯到相关责任人。同时,造价管理工作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那么就很容易导致资金运转受到阻碍。而信息化技术能够让造价管理数据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信息内容也会变得公开透明,但是如果缺少风险防控策略,那么也很容易出现各种风险事故,从而影响建筑企业的整体布局发展。
(3)缺少风险控制意识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复杂,从生产到营销的各业务环节都有所涉及。而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建筑工程需要将自身实际情况与造价管理工作相结合,从而确保造价管理工作能够高效展开,提高建筑企业的经营质量[4]。但是,在实际造价管理过程中,很多管理人员都缺少风险防控意识,造价管理工作很难顺利进行,进而导致各项管理工作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风险。
三、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1)构建信息化造价管理平台
在建筑企业构建造价共享中心过程中,必须要以完善的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报销、核算以及支付业务进行处理分析。首先,业务核算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要想实现集中化处理,就必须要利用ERP系统优势。现如今,大部分建筑企业都应用了这一系统,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多个系统并行的问题。为了能够提高核算信息化处理的便捷性,建筑工程企业必须要对ERP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其次,在报销和支付方面,建筑工程可以优先选择更加专业的费用控制系统,在此系统中包含着规范化的报销和审批流程,利用费用控制能够使流程实现固化。从而对报销填单、预算控制以及费用控制提供保障,使它们能够实现集中信息化处理。最后,建筑工程还要打破各系统之间的隔阂,实现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以此来便于数据的采集与共享,像HP系统、影像系统以及SAP系统等等。此外,建筑企业通过构建造价共享中心,还可以在建筑工程整个行业领域范围内,建立起统一化的信息平台,从而加强费用的动态管控,提高费用的整体报销效率,优化预算控制,最终降低建筑工程的整体成本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