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雷”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市博物馆旁新装修了一间茶社,门面装修特色别具,清代牌坊式大门嵌入青砖墙中,入门便是旋转楼梯,墙面上镶嵌了清代老百姓捣米的石臼,上下左右分序排列,甚是壮观。沿梯到二楼,迎面墙镶嵌了一个直径1米多的“康熙通宝”石雕钱,穿过迎面墙进入茶社大堂,大堂正面设戏台一座,宽约9米,深约3米,说书、吹拉弹唱可用。茶厅两侧雅座依次排列,茶座大都以湘竹间隔,门楣上题名不一,“大红袍”、“金骏眉”、“铁观音”、“滴水香”等等,以茶名命名雅座,倒也清新别致。茶社凡见墙处,清代青砖贴墙,约0.8米高,高出墙的部分,底色为象牙白。白墙之中每隔2米,置一红木柜,内放置元、明、清瓷器,或明清官窑照片,其中一张元代釉里红玉壶春瓶照片格外抢人眼球,挂在收银处正前方,用红木框装潢,高贵典雅。茶社的装修风格昭示大家,店主品味非凡。
  见到店主那一天,正值桃红柳绿时节,我朋友是店主的同乡加战友,应邀参加茶社开业典礼,我陪同前往。来到茶社,在大门前见到了一位中等身材、着一身唐装的人,消瘦的面庞上一双眼睛深邃得叫人捉摸不定,鹰勾鼻子使人想到以色列人的精明,棱角分明的嘴上总是叼着一根香烟吞云吐雾,这就是茶社老板。他一见到我朋友便热情上前,握手后又紧紧相拥,亲切有加。朋友介绍我与茶社老板握手,互道问好后,才知道茶社老板姓孙名逊。
  茶社开业的热闹不是本故事的主题,不再赘述。光阴似箭,一晃又是一个阳春三月,茶社开业一周年店庆,我又被朋友邀请一同前往。这次我的朋友如店主一样,领我参观茶社所有包间,介绍墙上悬挂着的每件瓷器照片的身世。“这是一件粉彩玉壶春瓶,是一位香港慈善家用四千多万港币在佳士得拍卖行买来赠送上海博物馆的。”“这是乾隆款珐琅彩碗,在英国拍卖行拍到一亿多人民币。”“这是一件元青花鱼纹罐,在英国苏富比拍到三亿人民币。”说到这里,我这位朋友看着这件元青花罐两眼发出异样的光,就像一只饿狼看到一只肥硕的羊。正在这时,孙逊走过来,对我朋友说:“怎么样?这件元青花罐,您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小心看到眼里挖不出来。”我这位朋友看着这个元青花罐说:“国内专家说,元青花全世界仅有一千多件,纯属无稽之谈。元代近百年,景德镇一年也不可能就烧十件,这么多元青花都跑去哪了?”孙逊接过话说:“对呀,还是您仁兄远见卓识,专家的话不能听。我一位朋友前几天送过来几片元青花瓷片,您来看一下。”我们跟着孙逊来到他办公室,孙逊对我朋友说,“几天前,一位乡下远房亲戚说他们村,在挖水渠时不断发现有瓷片出现。他送到我这里,问这是什么?我请博物馆的专家看过,专家说这是元代釉里红的瓷片,因元代釉里红烧造技术还不成熟,颜色呈紫红并晕散,断定年代为元代中期。”我朋友接过瓷片,拿在手里仔细端详,良久,对孙逊说:“这片瓷片借我看几天,行不?”“咱俩客气啥,我又不懂这些,瓷片送你了。”我朋友如获至宝,将瓷片用茶桌上的餐巾纸,包了几层,放入口袋。然后对孙逊说:“今天有事,不在这品茶了,改日再会。”
  几天后,我朋友约我又到孙逊茶社喝茶。孙逊拿出上等大红袍招待,茶过几巡,我朋友拿出孙逊给他的瓷片,说:“兄弟,我找专家看了,的确是元青花瓷片,你给你的亲戚说一下,看村里附近有没有古墓。”孙逊看了我朋友好一会儿,呷了一口茶,吸了一口烟,吐出长长的烟丝后,压低声音说:“我听我远房亲戚说,他们村在元代曾是元朝的一个重镇,元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忽必烈二弟阿里不哥曾是这个行省首任长官。由于争帝位未果,死后被厚葬,历史上曾被盗墓贼光顾。”我朋友一听,亟不可待地说:“我最近炒股赚了两千多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叫你的亲戚用点心,只要给我挖出来一件元青花,我一定不会亏待他,也不会亏待你。”孙逊一听,满脸堆笑着说:“客气了,兄弟。帮你忙可以,感谢我你就太外气了。我今天当着你朋友的面说清楚,我叫我亲戚帮你去挖,你可以现场去看。挖到了,你发财,我不要你感谢,多光顾我茶社就可以了。”
  一晃半年过去,中秋节那天,朋友约我到他家,满面春风地对我说:“我叫你看一件宝贝。”说着从一个精美的盒里拿出一件玉壶春瓶,高30多厘米,瓶身上暗红色的一条龙若隐若现,在瓶身自上而下蜿蜒盘旋。“元代釉里红玉壶春瓶”,我惊叫一声。“怎么样,一千万,值不值?”“太值了,送到香港苏富比拍一下,不翻他个十倍才怪。”“你说得对,已经托朋友给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打过招呼,下月就送过去。”“这个‘漏’怎么让你捡到?”我朋友露出狡黠的笑容,说道:“这是上个月,我与孙逊一起去他远房亲戚那儿,亲眼看到他亲戚从元代一个墓里挖出来的。”
  我心中暗自嫉妒,怎么天上馅饼都落在他嘴里。
  一晃又是半年过去,突然见朋友精神异样,不像以前走路轻飘飘的,怎么一下子变得步履蹒跚起来,说起话来也怪里怪气。
  我很纳闷,一天我忍不住问他是否家中出什么事了。这一问,不打紧,就像点了火药筒,只听他破口大骂:“他妈的,都是瞎子,说老子的玉壶春瓶是景德镇高仿,20世纪末的产品,什么狗屁专家,狗屁拍卖行,老子不卖了,将他作传家宝传给儿子。”
  我顿时晕了,这是怎么回事?
  几年后,我听到了一个名词—“埋地雷”,就是将高仿的瓷器埋在墓里几年,找个托,编个故事找你上钩,并且领你到墓旁看着他们从古墓里挖出东西。
  一切都明白了,原来孙逊是托,我这位朋友踩上“地雷”了。可他不愿承认买的是赝品,因为他的宝贝明明是从古墓里挖出来的,怎么可能是假的?孙逊给我朋友灌的药太重了,至今他还没醒过来。
  (责编:魏佩)
其他文献
今天能参与这次活动,非常的高兴,也非常的激动。我作为一个画家,能够被提名参加经典人物艺术创作活动,感到非常的荣幸。我看了一下,所有的这些文化艺术大师,都是我们近代史上非常有影响的著名人物,他们的文化理念,他们的精神品质,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在知识、学术和教育方面的成长。所以,能参与这样的创作,实际上是一种荣幸。我在想,这种收藏和创作活动,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艺术品的收藏,大家喜爱的也并不仅仅是一
期刊
日前,知名珠宝企业潮宏基联合公益组织“稀捍行动”在汕头潮宏基花丝博物馆发起一场“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花丝工艺”项目,花丝工艺研讨会同期举行。经过一年的筹备与整合,稀捍行动在本次会上首次发布花丝保护项目微纪录片,并联合潮宏基共同举行颇有中国特色的启动签章仪式。会后安排众多媒体及嘉宾共同参观拥有2000多件珍品的潮宏基花丝博物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历时五年、投入巨资精心制作的镇馆之宝花丝风雨
期刊
汤清海  1935年生,毕业于广州美院,师从黎雄才、关山月,曾任齐白石纪念馆首任馆长,现为中国美协会员。  兰,在中国绘画中被尊称为“四君子”之一,很受器重。历代文人墨客用兰花来象征和表白自己崇高的人格,来寄托自己高洁的胸襟。孔子称兰花为“王者之香”。屈原更是对兰花情有独钟,“滋兰之九畹兮、又树惠之百亩”,这幽美绚丽的诗句,反映了屈原对兰花的深切感情。汤清海先生对兰更是厚爱有加,他把自己的画室命名
期刊
钟国昌,1970年7月1生于陕西安康,199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199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同年留校任教油画系壁画工作室;2004年曾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2011年担任院长办公室主任,陕西省油画艺委会副秘书长,黄土画派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展览,其中油画作品《两棵树》获得全国第三届油画展优秀奖;素描作品《凳子上的静物》获得陕西首届素描速写大展金奖;2006年1月获得“中国
期刊
说起“第十九”,颇有点曲折性,上世纪四十年代,泉坛前辈收集起一系列钱文仅有数字“第四”、“第十”、“第十六”、“第十九”等的古钱币,在没有出土资料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将其定为秦汉权钱,是秦是汉莫衷一是。  近二十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室发现此类钱,根据现场推断,定为博戏筹码钱,中山靖王是三国刘备的祖先,三国演义说得明白。笔者年老体衰未为此翻检三国志,不知正史是否有载?  说起这套钱,笔者
期刊
近年来,笔者在兰州钱币市场新发现一枚“洪武通宝”,背面铸有马牛羊大花钱,此钱铸造精美,马牛羊形象生动,具有民族文化艺术风格和传统特色,又非常珍贵,受到笔者青睐。  一、“洪武通宝”为太祖朱元璋年号钱  “洪武”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年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31(1368-1398年)年。朱元璋在历史上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全国统一,执行“养民生息、勤俭治国”施政方针,出现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新气
期刊
清末庚子年,是光绪朝最混乱的一年,腐朽的清廷被洋人的大炮攻破了国门,入侵者在中国不断扩军增兵,经商、传教、大兴土木、疯狂的掠夺行为以及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大地上激起了“义和团”式的灭洋运动。义和团既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又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失败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则采取假宣战、真投降的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义和团运动,尽管如此,还是遭到了八国联
期刊
时 间:2014年5月19日  地 点: 北京·宋庄·松美术馆  主办单位: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  学术指导: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油画院  嘉 宾:  邓平祥 著名艺术评论家  丁志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高为华 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常务副主席、收藏家  高全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院长、美术评论家  冉劲松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研究员  宋 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李 如 军事博物馆美术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安徽省岳西县文物管理所在对全县文物进行普查时,从民间征集到一幅清代黄易《溪头独钓图》(见图)。该图设色绢本,纵94.5厘米,横40.5厘米。图左上题“溪头独钓,宗北宛本,小松黄易”。下钤“黄易之印”白文印、“小松”朱文印。  黄易(1744-1802年),字大易,号小松、秋庵,仁和(今杭州)人,清代书画家、篆刻家。工隶书,沉着有致,兼喜金石文字。官山东济宁同知时,曾广搜碑刻,亦擅画
期刊
毫不夸张地讲,在当下之中国,就书画界而言,人人头顶官衔,如美协、书协主席、副主席,书院、画院院长、副院长,艺术馆研究会馆长、会长等等;个个自吹自封桂冠,什么书法十杰、画坛百强、x派传人、xx弟子、xxx大师、以及花鸟山水第一人、猫王虎王云云,举不胜举、比比皆是。  如此乱象怪相,即使放眼全球来看,绝对在五大洲排名第一,堪称今古奇观。对此,无论喜爱艺术的国人,还是收藏书画的藏友,不得不“被”悲观地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