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社会生活对计算技能的要求也在日趋下降。新的课程标准也相应的调整了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标准指出:学生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和估算技能。对于计算技能、计算速度等要求都没有明确的指出,但是这并不影响计算在整个数学教学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离不开计算,无论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还是“综合与实践”,计算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计算渗透到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然而,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对题率降低以及计算方法单一等方面。如此的局面是怎样造成的,我们又将如何解决这一现状呢,下面是我的一点思考和做法。
一、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同样重要、算法的多样性与优化有机结合
有效课堂教学是提高计算对题率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在各类各级别的公开课中很少有老师选择“计算教学”。一方面计算课枯燥乏味学生不愿意学,另一方面计算教学很难有出彩的地方,教师不愿意教。可见要上好一节“简单”的计算课实属不易,一方面我们不能只注重算法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的重复机械练习,而忽视了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过分的追求算法的多样性,忽视了算法的优化。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合适的素材,来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同时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尽量不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经历耗费在这一环节。如在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这一教学内容时,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把52支铅笔平均分给的两个班,估一估,平均每个班大约可以分到多少支铅笔。”
二、加强口算练习,持之以恒,不断提高熟练程度
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常说“熟能生巧”,每天课前坚持3~5分钟的口算练习,长此以往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对题率。这种方法易操作、效果好,但是真正坚持做下来的却不多。很多老师总是“担心”因为练习口算耽误了“教学时间”,不能完成当堂的教学任务,“舍不得”把时间“耗费”在口算练习上。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练习形式也很重要,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练习形式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口答、抢答、开火车、夺红旗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
三、熟记常用数据,提高对题率
在某些特定的学段的特定单元,有些计算的内容重复出现的次数会比较频繁。对于这些在计算中出现的次数比较多的、比较常用的数据,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熟记,并指导学生运用的方法。
五年级学习的小数和分数的互化、六年级学习的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时,可以让学生将规律性比较强的常用数据进行熟记。分数1/2、1/4、3/4、1/5、2/5、3/5、4/5、1/8、3/8……化成小数、百分数的结果。在记忆的时候为了的避免死记硬背,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记忆时的小窍门。如1/5、2/5、3/5、4/5四个分数只需要记住1/5=0.2=20%就可以了。因为2/5就是2个1/5,所以2/5=0.2×2=0.4以此类推。
在教学关于圆的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时,可以熟记π~9π以及112~192的数值。
四、重视知识之间的沟通,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系统
统一知识体系之间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学生受到年龄和思维的限制很难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的加以点拨,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系统化、體系化,这样学生掌握起来会更加的得心应手。如:无论是小数、整数还是分数只要是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都要用加法计算;在计算时,只有具有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可以直接相加减;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乘法和加法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五、借助一定的动作模型理解部分运算定律
有些题目在计算时我们可以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简便,这样做题不仅可以很大程度的节省做题时间,而且可以减少计算量降低出错率。然而,很多学生对于运算定律的掌握不是很好,常常会有不能运用运算定律的题目乱用运算定律、而对于那些可以运用运算定律的题目学生却没有发现。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习的这些运算定律中最为常用的是“乘法分配律及其推广”,这也是学生出错比较多的一类题目之一。学生掌握不好的原因主要是对乘法分配律的原理认识不清。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题目借助一定的动作模型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
如算式35×99,学生在遇到类似的计算题时,能够想到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但常常会有诸如:“35×99=35×100 35×1”、“35×99=35×100-1”等错误的出现。如果借助动作模型解释,学生理解起来会简单很多。算式35×99,可以用一个动作完成:放入99个35。也可以这一个动作拆解成两个动作来完成,即先放入100个35,这时我们会发现多放了1个35,于是我们要再拿出1个35,即:35×99=35×100-35×1。
再如算式1.8×956 1.8×44。可以将两个动作合并成一个动作完成即直接放入1000个1.8。所以:1.8×956 1.8×44=1.8×(956 44)。
不仅是乘法分配律,加法结合率也可以用这样的动作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动作模型在学生学习运算定律之初或是学生掌握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应用,可以有效的避免学生死套公式、不求甚解的问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断的运用和积累,慢慢其内化为自身知识,并最终变成自己的一种能力。
六、建立两本错题本,提高指导的针对性
第一本是学生的错题本,用来记录自己在日常学习中出现的错题,便于把握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本是教师的错题本,用来记录在批改作业过程中发现普遍。两本错题本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班级学生的情况,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反思,并对后续的教学进行调整,在后续复习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在最后,我还想特别提出来的是“要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将“估算”变成一种常态,帮助学生养成运用估算进行初步“验算”的习惯。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也不可能通过一次或几次练习就可以提高的,它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相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有志者事竟成。
一、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同样重要、算法的多样性与优化有机结合
有效课堂教学是提高计算对题率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在各类各级别的公开课中很少有老师选择“计算教学”。一方面计算课枯燥乏味学生不愿意学,另一方面计算教学很难有出彩的地方,教师不愿意教。可见要上好一节“简单”的计算课实属不易,一方面我们不能只注重算法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的重复机械练习,而忽视了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过分的追求算法的多样性,忽视了算法的优化。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合适的素材,来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同时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尽量不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经历耗费在这一环节。如在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这一教学内容时,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把52支铅笔平均分给的两个班,估一估,平均每个班大约可以分到多少支铅笔。”
二、加强口算练习,持之以恒,不断提高熟练程度
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常说“熟能生巧”,每天课前坚持3~5分钟的口算练习,长此以往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对题率。这种方法易操作、效果好,但是真正坚持做下来的却不多。很多老师总是“担心”因为练习口算耽误了“教学时间”,不能完成当堂的教学任务,“舍不得”把时间“耗费”在口算练习上。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练习形式也很重要,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练习形式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口答、抢答、开火车、夺红旗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
三、熟记常用数据,提高对题率
在某些特定的学段的特定单元,有些计算的内容重复出现的次数会比较频繁。对于这些在计算中出现的次数比较多的、比较常用的数据,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熟记,并指导学生运用的方法。
五年级学习的小数和分数的互化、六年级学习的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时,可以让学生将规律性比较强的常用数据进行熟记。分数1/2、1/4、3/4、1/5、2/5、3/5、4/5、1/8、3/8……化成小数、百分数的结果。在记忆的时候为了的避免死记硬背,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记忆时的小窍门。如1/5、2/5、3/5、4/5四个分数只需要记住1/5=0.2=20%就可以了。因为2/5就是2个1/5,所以2/5=0.2×2=0.4以此类推。
在教学关于圆的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时,可以熟记π~9π以及112~192的数值。
四、重视知识之间的沟通,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系统
统一知识体系之间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学生受到年龄和思维的限制很难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的加以点拨,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系统化、體系化,这样学生掌握起来会更加的得心应手。如:无论是小数、整数还是分数只要是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都要用加法计算;在计算时,只有具有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可以直接相加减;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乘法和加法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五、借助一定的动作模型理解部分运算定律
有些题目在计算时我们可以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简便,这样做题不仅可以很大程度的节省做题时间,而且可以减少计算量降低出错率。然而,很多学生对于运算定律的掌握不是很好,常常会有不能运用运算定律的题目乱用运算定律、而对于那些可以运用运算定律的题目学生却没有发现。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习的这些运算定律中最为常用的是“乘法分配律及其推广”,这也是学生出错比较多的一类题目之一。学生掌握不好的原因主要是对乘法分配律的原理认识不清。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题目借助一定的动作模型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
如算式35×99,学生在遇到类似的计算题时,能够想到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但常常会有诸如:“35×99=35×100 35×1”、“35×99=35×100-1”等错误的出现。如果借助动作模型解释,学生理解起来会简单很多。算式35×99,可以用一个动作完成:放入99个35。也可以这一个动作拆解成两个动作来完成,即先放入100个35,这时我们会发现多放了1个35,于是我们要再拿出1个35,即:35×99=35×100-35×1。
再如算式1.8×956 1.8×44。可以将两个动作合并成一个动作完成即直接放入1000个1.8。所以:1.8×956 1.8×44=1.8×(956 44)。
不仅是乘法分配律,加法结合率也可以用这样的动作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动作模型在学生学习运算定律之初或是学生掌握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应用,可以有效的避免学生死套公式、不求甚解的问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断的运用和积累,慢慢其内化为自身知识,并最终变成自己的一种能力。
六、建立两本错题本,提高指导的针对性
第一本是学生的错题本,用来记录自己在日常学习中出现的错题,便于把握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本是教师的错题本,用来记录在批改作业过程中发现普遍。两本错题本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班级学生的情况,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反思,并对后续的教学进行调整,在后续复习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在最后,我还想特别提出来的是“要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将“估算”变成一种常态,帮助学生养成运用估算进行初步“验算”的习惯。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也不可能通过一次或几次练习就可以提高的,它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相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有志者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