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我校开设信息技术课已达八个年头。开始,人们把信息技术课称为微机课,在认识上也有误区,以为只是教学生打打字就行了,反正既不是必修课,更不是必考科目,而且微机数量少,配置低。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这门课也得到了重视,在2005年信息技术课也被纳入中考,有了统一的教材,对教材的探索只是处在初级阶段,如何开好信息技术课,将成为所有微机教师展开实验教学的焦点。就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问题,谈一些我个人的认识与建议。
一、把创新精神培养作为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目标之一
人类正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制胜法宝。长期以来,人们谈到实验课的目的和任务,往往提到的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基本操作技能、科學实验精神等,而尚未提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我们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则是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
二、把构建实验教学体系作为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根据时代的要求及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我们应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构建教学体系,去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需要,以及创新精神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和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益,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
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要素的四个转变:即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地位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媒体作用的转变,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教学过程的转变,从知识学习转变为素质的培养,由讲授说明的进程转变为通过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协作学习及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其模式由提出任务、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意义建构五个环节组成的教学体系。
三、把改革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途径
教育创新是创新教育的动力。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是推动创新精神培养的基本途径。
1.改革教学内容。
一是适当减少演示性教学,多增设任务驱动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注重掌握方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比如,在制作贺卡这节课上,教师没有限定贺卡的形式和内容,仅仅是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素材,这就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和自由创作留有充分的余地。从学生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没有雷同的作品中,反映出学生不但掌握了教师要求掌握的内容和方法,而且在很多操作细节上还能举一反三、灵活变化、自由发挥。真正实现教师“授人以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的教学目标。二是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的培养纳入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体系,更重要的是贯穿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环节中去。例如,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面,鼓励、引导学生对现成的作品质疑问难;鼓励、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和解题途径;并鼓励、引导学生认真评价,选出最佳方案,并深入思考解决方法,激发灵感。
2.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一是明确信息技术课的地位和目的,增强信息技术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重视信息技术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实验方案的制定、具体实验操作,直到实验结果的处理和总结等,凡是能够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解决的问题,尽量让他们独立完成。三是培养选拔责任心强、学习基础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尽快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目的、要求、规律、特点和方法,担任信息技术课“小教员”,从而培养和发挥他们的兴趣与特长。四是革新手段,主要是指引导学生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操作课中,进行制表、文字编辑、数据处理,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辅助设计。即变传统手段为现代手段。五是改进组织,可采取分组教学的办法,解决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熟练程度不同的弊端,做到因材适教。六是开放教学,一方面,微机室对学生开放,不论自习、业余时间,学生愿到微机室学习的,搞小设计、小发明、小革新、小制作等,都要予以热情接待、指导,并提供保障条件。另一方面,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乃至社会课堂结合起来,组织信息技术课学习方法交流、电脑作品制作评奖等活动,拓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时空。
3.改革教学考评。
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考评,要增加教和学双方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评价的要素。例如,评价学生的成绩,不能只看其是否按教师和教材的要求完成了规定的上机操作,还要看是否培养了创新精神,对有独到见解、独特方法或做出创新性成果的学生,要予以加分、奖励。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我还只是一个新手,但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每一个计算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出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而奋斗!
一、把创新精神培养作为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目标之一
人类正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制胜法宝。长期以来,人们谈到实验课的目的和任务,往往提到的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基本操作技能、科學实验精神等,而尚未提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我们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则是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
二、把构建实验教学体系作为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根据时代的要求及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我们应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构建教学体系,去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需要,以及创新精神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和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益,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
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要素的四个转变:即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地位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媒体作用的转变,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教学过程的转变,从知识学习转变为素质的培养,由讲授说明的进程转变为通过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协作学习及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其模式由提出任务、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意义建构五个环节组成的教学体系。
三、把改革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途径
教育创新是创新教育的动力。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是推动创新精神培养的基本途径。
1.改革教学内容。
一是适当减少演示性教学,多增设任务驱动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注重掌握方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比如,在制作贺卡这节课上,教师没有限定贺卡的形式和内容,仅仅是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素材,这就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和自由创作留有充分的余地。从学生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没有雷同的作品中,反映出学生不但掌握了教师要求掌握的内容和方法,而且在很多操作细节上还能举一反三、灵活变化、自由发挥。真正实现教师“授人以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的教学目标。二是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的培养纳入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体系,更重要的是贯穿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环节中去。例如,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面,鼓励、引导学生对现成的作品质疑问难;鼓励、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和解题途径;并鼓励、引导学生认真评价,选出最佳方案,并深入思考解决方法,激发灵感。
2.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一是明确信息技术课的地位和目的,增强信息技术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重视信息技术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实验方案的制定、具体实验操作,直到实验结果的处理和总结等,凡是能够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解决的问题,尽量让他们独立完成。三是培养选拔责任心强、学习基础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尽快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目的、要求、规律、特点和方法,担任信息技术课“小教员”,从而培养和发挥他们的兴趣与特长。四是革新手段,主要是指引导学生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操作课中,进行制表、文字编辑、数据处理,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辅助设计。即变传统手段为现代手段。五是改进组织,可采取分组教学的办法,解决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熟练程度不同的弊端,做到因材适教。六是开放教学,一方面,微机室对学生开放,不论自习、业余时间,学生愿到微机室学习的,搞小设计、小发明、小革新、小制作等,都要予以热情接待、指导,并提供保障条件。另一方面,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乃至社会课堂结合起来,组织信息技术课学习方法交流、电脑作品制作评奖等活动,拓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时空。
3.改革教学考评。
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考评,要增加教和学双方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评价的要素。例如,评价学生的成绩,不能只看其是否按教师和教材的要求完成了规定的上机操作,还要看是否培养了创新精神,对有独到见解、独特方法或做出创新性成果的学生,要予以加分、奖励。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我还只是一个新手,但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每一个计算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出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