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作为一种善念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内地和香港之间文化交往的密切,香港作家的作品在内地频频出版,几乎成为一股风潮。然而,“过度开垦”的结果往往是泥沙俱下,加上内地出版界盲目和势利,难免会出现遗珠之憾,这当中就有也斯。
  遗憾的是,对于很多内地读者来说,也斯仍然是个陌生的名字。但事实上,1948年出生的也斯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写作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文化研究等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是为数不多的获得国际影响力的香港作家、诗人和学者。也斯曾获香港文学双年奖,也曾应邀参与德国柏林及东欧文学节、法兰克福书展、法国图书沙龙等活动。也斯的诗集有《蔬菜的政治》、《花鸟志异》、《玉石与木头》的德译本,《东西》的法译本,《亚洲的滋味》的日译本,《重画地图》的葡译本,以及《带一枚苦瓜旅行》的多种英译本。
  大约是2010年底,我正在为一套散文随笔丛书“渡书系”寻找合适的作者,也斯是考虑的人选之一。在友人凌越的帮助之下,我与也斯取得了联系。
  也斯的著作《在柏林走路》和《人间滋味》,内地版由北京的三联书店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分别出版。像我这样的“外省”编辑,能否获得其作品的授权,我没有十足的信心:一是自2010年也斯罹患肺癌之后,可能没有精力顾及这类稿约;二是自入行以来,我并无与任何一位内地以外的作者合作的经验。
  果然,起初的联络和商讨并不顺利。先是发出的多封邮件长时间没有回音(那个邮箱也斯并不常用);通过电话和传真联系上之后,也斯表示抱歉,因身体原因无法整理书稿,况且不知我所在的出版社对这类书稿的制作方式,合作只能暂时搁浅。
  我能理解也斯的疑虑,于是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把原定的学术论文集改为读书随笔集。在寄给也斯我近年编辑的图书的同时,在邮件里我谈到了编辑的初步设想。我特意抄录了也斯在《兰桂坊的忧郁》里的一段话:“写作是为了表达意见、抒发感情、与人沟通,但香港作为写作的环境越来越不理想,发表在综合性的刊物上,作品被刊物自我检查、删改,或因编者的疏忽、美术编辑的轻狂、校对的固执而变得面目全非,也是常有的事。”我记得当时好像对“美术编辑的轻狂”、“校对的固执”这些话题还打趣了一番,笑称这是出版界的“怪现状”。也许是因为这些图书和那封邮件打消了也斯的顾虑,随后的沟通开始顺畅。后来我检点与也斯之间的来往邮件,竟有三十余封之多。也斯很快寄来了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果自然来》和《昆明的除夕》供我选用,两册书装帧精美、制作精良,看得出也是也斯极为看重的作品。在两册书的扉页上也斯都签上了名,字迹工整端正。如此,《昆明的除夕》终于成为这套散文随笔丛书“渡书系”的一种。
  那时内地“八十年代的神话”风行已久,我选择《昆明的除夕》正是希望为这一神话提供一份“他者”的注解和参照。《昆明的除夕》的篇章多写作于1985~1989年间,而这一时期恰是内地新时期文学的黄金时代。也斯自谓:“不是说它是一个完整的记录,而是因为,那里面在尝试捕捉一个时代的气氛和文化精神面貌,对我来说那里有一些我觉得值得记下来的素质。”我注意到,在这册书里,也斯没有那种异乡人常有的空洞无物的乡愁,也没有那种文化人惯有的指手划脚的轻慢。在也斯的笔下,武侯祠的石雕、昆明的除夕、杜甫的草堂、富春江的轮渡等等既有作为历史和风俗产物的庄严,又不乏与人们日常生活共存的亲切。在也斯看来,它们既是昨天的历史,更是今天的实体。而对于当时的内地作家,无论是老一辈的汪曾祺、陆文夫、郑敏,还是年青一代的刘索拉、张辛欣、王朔,也斯总是忠于自己的阅读和观察,诚实地说出感受、发现乃至困惑。在我的编辑和阅读中,《昆明的除夕》是相当新鲜的经历。
  基于内地出版的尺度,我不得不对部分篇章和文字进行技术处理。与我同处一座城市的诗人、学者祝凤鸣在看完书稿后写下了热情洋溢的审读报告,并给予了专业和中肯的建议。在给我的回复邮件里,也斯对这些处理表示尊重,“我的写作始终怀抱善意,希望促进两地的沟通”。
  是什么导致了《昆明的除夕》式的写作?我想,在记述旅行观感、评介作家作品的同时,也斯念兹在兹的还是“如何寻找新关系”的命题:“我们如何表达自己又尊重别人、不被别人侵吞也不去侵吞别人,而能不断挑战,寻找新的更合理的关系?”这样的关怀另有旁证,在也斯久负盛名的小说《后殖民食物与爱情》里也有揭示:“有些人离开我们到别处生活,又有些新人加入进来。……我们对事老有各自不同的意见,彼此争吵不休,有时也伤害对方,但结果又还是走在一起,也许到头来也会学习对彼此仁慈?” 可以说,“怀抱善意,促进沟通”,也斯的写作一以贯之。是的,写作,在也斯那里成为一种善念。
  无疑,这种善念源自发自内心的热爱,也赖于持之以恒的行动。所以,对也斯来说,《昆明的除夕》不仅是一份令人难忘的回忆之旅,更是一部令人感佩的行动之书。写作作为一种善念,无论如何,这是一种健康的写作观念和健全的创作心态,在今天这样的一个时代,它显得格外珍稀和重要。
  我想,从这个角度大体上也可以确证也斯写作的心路历程。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也斯从写作的一开始,就把视野和触角投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更广博的领域。从早期的写诗、写小说、译介外国文学、创办文艺刊物,到后来的撰写学术评论、参与学术研究、进行跨界活动,再到近些年为“香港文学”正名的推进,都可以看出这种善念的延续。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理解德国学者顾彬对也斯的激赏:“也斯是为数不多拥有真正现代世界观的中国作家之一,他以一种日常生活的眼光,以一种国际化的方式,描写食物、服装、建筑。无论是瑞士的栗子,还是科隆的教堂;无论是流行文化的烂丝破布,还是来自韩国的东冬酒,都无法逃离他的目光。”
  2012年7月18~24日,在第23届香港书展上也斯被推选为“年度作家”。如果内地版《昆明的除夕》在书展上适时推出,无论对于也斯,还是对于出版社,都是一件锦上添花的好事。开展在即,因为纸张、印制等原因,《昆明的除夕》迟迟不能见书,我多次赶往印厂督促工期,结果仍然无能为力。对于这样的拖延,也斯毫不在意。大概到2012年8月下旬,我终于收到了印厂送来的样书,并在第一时间快递到香港。也斯在收到样书后写来了感谢的邮件,对书的设计、用纸、印制都极为满意,“望读者读来还觉得有意思”。
  尽管也斯先生乐观面对、积极治疗,病魔还是向他伸出了罪恶之手。2013年1月6日晚,也斯告别了他的“人间滋味”。得知这一消息的次日中午,我从书架上找出也斯送我的两册图书,重读其中的一些篇章,我把这当作对他的一种纪念。我推想,安徽教育出版社版《昆明的除夕》应是也斯生前看到的最后一册自己的内地版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与城市》、《香港文化十论》则是后来的事。除了那两册港版图书,加上围绕《昆明的除夕》编辑事宜的三十余封来往邮件,所有这些差不多就是我和也斯交往的全部。我愿我菲薄的努力没有玷污也斯作品自身的华彩,也期待也斯的作品更多地在内地出版。
  需要交代的是,将这套散文随笔丛书命名为“渡书系”其实来源于尼采的说辞:“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人之所以可爱,是因为他是一种过渡,一种毁灭。”其时,我正处在职业生涯中极为艰难的一个时刻,这套书亦是对我自己的救助和安慰。而后来当我在《人间滋味》里读到“‘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我们各以自己的方式渡河。”我不由得感叹命运的神奇,也斯给了这套丛书名另一种解释,这是我要特别感激的。或许,作为编辑的我和作为作者的也斯,以《昆明的除夕》这样的一本书相遇也算是一种善念吧!
其他文献
两年前在北京第一次见到王西平时好似是初夏。  阳光灿烂。我正在去街上买菜回来的路上,接到他的电话,那一嘴的西北味,让我想起刚刚烤出来的香喷喷的羊肉串,十分亲切。他从银川来北京领柔刚诗歌奖,我们便约了地方见面。当我们坐在他住的酒店咖啡馆聊天时,确有些久别重逢的感觉。  王西平,出生在宁夏西吉毛家湾,就是那个传说中的西海固,这是后来才知道的。最初只知道他是个诗人,他的诗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着令人着迷
期刊
三地编辑忆也斯  也斯,  值得一座城市  向他致敬的作家
期刊
有没有死亡?  有。  死亡是什么?  死亡就是躺着没有气息了。  死亡的本质是什么?  ……  死亡的意义是什么?  ……  中国人对“死亡”这个字眼是忌讳的。孔子《论语》中有“未知生,焉知死”一说,意为我们先管好怎么“生”,暂且无视“死”好了,此大约代表了中国人对“死亡”的普世态度。  年近不惑的作家、电影导演柴春芽,对“死亡”则有完全不一样的认知和见解,他认为,洞悉死亡的本质,我们才会珍惜活
期刊
此前谈及豆瓣红人作家,脑海轻易就跳出“职场励志”“温情治愈”“失恋33天”等标签,差点以为豆瓣就是在职场和生活厮杀的年轻人的主场,都忙着为人生做血肉之搏。等读到《橄榄成渣》与《世间的盐》时,颇有几分意外,没想到豆瓣“红人”中竟还有高军这样的作者:四十不惑,阅历丰富,与生活早已和解,豁达而不失童心,写嚼劲十足回味甘长的随笔,热闹里头自有真意趣。随心而活,随性而写,蹲下来看生活,于市井平淡处见世味,风
期刊
2007年秋天,我到深圳华侨城OCT创意艺术园参加诗会而认识也斯,他读了几首《莲叶》组诗中的作品,随后赠我诗集《半途——梁秉钧诗选》。读完诗,我们在艺术园内颇为雅致的面馆用餐,大家还在等上菜时,也斯如数家珍地和我们说各种各样的面条。我打趣道:“说得我们都饿了。不如你写一组‘面条’的诗吧!”他一脸笑容:“不如你来写,我来吃。”近日重读他的诗《白粥》时,想起几年前的深圳诗会后的这番对话,时至今日,我仍
期刊
http://book.jd.com
期刊
本月专题专门探讨武侠小说创作未来。武侠小说作为中国文坛特有现象,一直伴随着中国风云历史起起伏伏,长盛不衰;她不仅从一个侧面留下了中国历史波澜壮阔的画面,也通过武林之间的恩恩怨怨、打打杀杀反映了民声,彰显了正义,传承了民族美德;更有价值的是,她在创作手法上贴近历史,贴近百姓,为历史人物正名,为百姓打抱不平;故事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让人不离不弃,异常解渴,成为每个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阅读的最爱。  正因
期刊
翻开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书的序言,第一句话便是“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高铭说,自己很早就开始思考这个世界,怀疑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看上去像个骗局,像个小孩子堆砌出来的沙子王国。当你很规矩,想得不够多的时候,你会是这个沙子王国里面的蚂蚁,你会心安理得地认为这一切都是正常的——这是王宫,那是城墙,就是这样。但是当好奇心驱使着你想知道更多的时候,你就能看明白这个沙子王国多简陋了;眼前的一
期刊
严格来说,由我来回忆也斯先生并不合适。我们并无师徒之谊,也非忘年至交,不过我在将也斯作品引荐入大陆市场的过程中也算做了一点工作,且也斯先生又确实为我所敬重。或许更重要的是,也斯所生所长且笔下无尽眷恋的香江,无愧为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璀璨明珠。香港的电影与音乐,对一代中国人曾产生过难以磨灭的影响。而香港的文学实践,虽然不若流行文化般普泽大众,却因地处中西之界,更有一番别样的风情,而其实践与创新之处,
期刊
张大春迄今为止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城邦暴力团》,是以武侠小说的形式来书写的一部民国秘辛。小说以漕帮老大离奇遭杀为引线,讲述1937年万砚方领八千子弟参加抗战,最后流落台湾,他的重要帮众在台湾隐匿;张大春(小说主角)意外获得竹林七闲留下的七部著作,透过这七部书,张大春拼凑起清代民间传说中的江湖会党的内部争斗史,但他也因此卷入此段痛苦的历史中;战乱年代,地下社会与特务统治互相勾结成一体,蓝衣社、武功秘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