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头上冠以六十有二的年龄时,伴随着些许失落。失落了什么?哦,青春不再有,朝气不再有。随之而来的倒是多了些回忆、多了些淡然。
“耳顺”之年虽不像孔夫子所言凡事皆能做到耳顺,且已是“剑老无芒,人老无刚”,但至少对命运的把戏已懂得大半。
年逾花甲虽不一定似《老子》四十一章所云都可“大方无隅,大器晚成”,且已过春秋鼎盛之期,但起码对世事和事理皆已洞察并醒悟了不少。
“耳顺”之年虽不一定如《孟子·尽心上》所说“观于海者难为水”,且欲至迟暮之年,但毕竟是岁月开始加快速度的时日,故常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
年逾花甲虽不一定是《诗经·大雅》的作者那般“雅人深至”的高雅之人,且大都从工作岗位上“引退”,但似乎仍爱慕另一种虚荣,譬如头衔、名字上报等。
“耳顺”之年虽不一定像《世说新语·规箴》所说“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且依然爱赏桑榆晚景,但若抱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却依然可以做到退位不退志。
年逾花甲虽不一定是《容斋四笔》(卷十)所描述的王逸少(羲之)那样“抗怀物外”,且念念不忘“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之动人诗句,但愿身体力行地保持“黄花晚节”,以老气横秋之势、傲骨嶙峋之态,静观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宁静美是老人一种特有的美。这种美或平和、恬淡、忧思、宠辱不惊,或纯朴、洁净、慈祥、不沾染一世陈俗。可惜已是前瞻后顾的岁月,因为回顾似已占了优势。
从春到秋,这是自然的法则;从幼稚走向成熟,这是人生的轨迹。也许人生就是不能过多地渴求,还是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为好……
“耳顺”之年虽不像孔夫子所言凡事皆能做到耳顺,且已是“剑老无芒,人老无刚”,但至少对命运的把戏已懂得大半。
年逾花甲虽不一定似《老子》四十一章所云都可“大方无隅,大器晚成”,且已过春秋鼎盛之期,但起码对世事和事理皆已洞察并醒悟了不少。
“耳顺”之年虽不一定如《孟子·尽心上》所说“观于海者难为水”,且欲至迟暮之年,但毕竟是岁月开始加快速度的时日,故常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
年逾花甲虽不一定是《诗经·大雅》的作者那般“雅人深至”的高雅之人,且大都从工作岗位上“引退”,但似乎仍爱慕另一种虚荣,譬如头衔、名字上报等。
“耳顺”之年虽不一定像《世说新语·规箴》所说“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且依然爱赏桑榆晚景,但若抱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却依然可以做到退位不退志。
年逾花甲虽不一定是《容斋四笔》(卷十)所描述的王逸少(羲之)那样“抗怀物外”,且念念不忘“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之动人诗句,但愿身体力行地保持“黄花晚节”,以老气横秋之势、傲骨嶙峋之态,静观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宁静美是老人一种特有的美。这种美或平和、恬淡、忧思、宠辱不惊,或纯朴、洁净、慈祥、不沾染一世陈俗。可惜已是前瞻后顾的岁月,因为回顾似已占了优势。
从春到秋,这是自然的法则;从幼稚走向成熟,这是人生的轨迹。也许人生就是不能过多地渴求,还是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