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联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题蒲松龄故居联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人。清代著名文学家,因著《聊斋志异》而闻名于世。
蒲松龄天性聪慧,自幼随父亲读书,很受父亲钟爱。十九岁“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秀才的别称)”,受到山东学使施愚山的奖誉,从此“文名籍籍诸生间”。但是蒲松龄命运不济,仕途多舛,三十一岁时,因“家贫不足自给”,曾到江苏宝应、高邮,为友人孙惠做了一年幕僚。这是他一生中仅有的一次远游。此后,为生计而长年在农村做私塾先生。“六十余岁,犹往返百余里”,顶风冒雨奔走于乡村道中。
科场上的失意,对蒲松龄的思想和创作影响很大,也使蒲松龄得以完成代表我国古代文言小说最高成就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凝冰”(《聊斋志异·自序》)。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创作,是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和努力的,从前文所引蒲松龄的自勉联便可见一斑。借谈狐说鬼以针砭时弊、寄托情怀、宣泄孤愤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艺术手法和艺术追求。因此,《聊斋志异》中的大多数篇章都是借离奇怪异的故事曲折地反映现实的。概括起来说,《聊斋志异》所写的故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否定、批判封建婚姻制度,倡导进步的婚恋观 封建时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聊斋志异》以前的历代文学作品中,对男女爱情婚姻的描写,大多难脱郎才女貌、才子佳人、夫贵妻荣的窠臼。《聊斋志异》则突破了门第观念和传统窠臼,将男女主人公置于完全平等的地位,描绘了知己至情的爱情。在《聊斋志异》中,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相恋结合,还是人与花妖狐魅之间的恋情,无不充满着至情、至诚的人性光辉。《阿宝》、《连城》、《青凤》、《瑞云》、《香玉》、《婴宁》等,都是优美感人的名篇。其中有的篇章,如《连城》、《黄英》等,还体现了带有启蒙色彩的崭新的爱情观。同时,《聊斋志异》也对那种“始乱终弃”的负心行为进行了鞭挞和批判。此外,在男女关系上,《聊斋志异》还超越世俗的局限,描绘了男女之间情深义重、真挚纯洁的友谊。《娇娜》中的女主人公狐女娇娜,不仅以娇艳的姿容引起书生孔雪笠的爱慕之情,而且还以其高超精妙的手术,治愈了孔生胸间的恶疮;两人虽然未能成为眷属,但在娇娜全家面临灭顶之灾时,孔生却奋不顾身,从雷神的利喙长爪中救下娇娜,并使娇娜全家解脱了重厄,险些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在患难相扶、生死与共的考验中,娇娜与孔生结下了兄妹般深挚的友谊。
●揭露封建统治者的罪恶,批判封建制度的腐朽 对封建社会末期官贪吏虐、豪强横行,以及种种腐败现象的揭露和批判,在《聊斋志异》中占了很大比例。《聊斋志异》对封建腐朽政治的揭露和批判,是针对整个封建统治集团而发的。《促织》谴责了封建皇帝贪图玩乐,贪官污吏媚上欺下、敲诈勒索的罪行。《席方平》则通过对阴森残酷的阴间地府的描写,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官府的黑暗、吏治的腐败,以及普通百姓的悲惨境遇和顽强不屈的反抗精神。《梦狼》揭露了地方官吏如狼似虎的残酷本质,《考弊司》则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朝廷的重要部门——监察机构的黑暗和腐败。此外,《梅女》、《胭脂》等,也从不同侧面揭露并批判了封建官吏的腐败昏庸和封建吏治的黑暗腐朽。
●暴露科场积弊,批判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腐朽性 科举制度始于隋代,兴盛于唐宋,金、元、明、清沿用这一选拔人才的制度,但代有所变。客观地说,科举制度为下层知识分子开辟了仕进之途,还是有它积极的一面。只是明清两代以八股取士,禁锢读书人的思想,变得日益腐朽。蒲松龄在科举道路上屡遭不幸,有切肤之痛,深知科举制度的弊端。《聊斋志异》中的许多篇章就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司文郎》以嬉笑怒骂的笔调,揭露了八股科举制度的欺骗性和虚伪性。《续黄粱》则借梦境,反映了封建末世士人企图借科举置身青云的心态,以及弄权谋私、互相倾轧的官场内幕,揭露了在八股科举制度腐蚀下的士人灵魂的肮脏丑陋。此外,《三生》、《于去恶》、《王子安》等,也都是揭露批判八股科举制度的名篇。
除此之外,《聊斋志异》中还有一些在其他方面比较有意义的篇章。《颜氏》写狐妇颜氏女扮男装,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而官至御史,才能远远超过了丈夫,表现了作者的民主进步思想。
当然,《聊斋志异》中也有一些宣扬因果报应之说和封建伦理道德的作品,这些都需要我们在阅读时加以鉴别。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联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题蒲松龄故居联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人。清代著名文学家,因著《聊斋志异》而闻名于世。
蒲松龄天性聪慧,自幼随父亲读书,很受父亲钟爱。十九岁“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秀才的别称)”,受到山东学使施愚山的奖誉,从此“文名籍籍诸生间”。但是蒲松龄命运不济,仕途多舛,三十一岁时,因“家贫不足自给”,曾到江苏宝应、高邮,为友人孙惠做了一年幕僚。这是他一生中仅有的一次远游。此后,为生计而长年在农村做私塾先生。“六十余岁,犹往返百余里”,顶风冒雨奔走于乡村道中。
科场上的失意,对蒲松龄的思想和创作影响很大,也使蒲松龄得以完成代表我国古代文言小说最高成就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凝冰”(《聊斋志异·自序》)。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创作,是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和努力的,从前文所引蒲松龄的自勉联便可见一斑。借谈狐说鬼以针砭时弊、寄托情怀、宣泄孤愤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艺术手法和艺术追求。因此,《聊斋志异》中的大多数篇章都是借离奇怪异的故事曲折地反映现实的。概括起来说,《聊斋志异》所写的故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否定、批判封建婚姻制度,倡导进步的婚恋观 封建时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聊斋志异》以前的历代文学作品中,对男女爱情婚姻的描写,大多难脱郎才女貌、才子佳人、夫贵妻荣的窠臼。《聊斋志异》则突破了门第观念和传统窠臼,将男女主人公置于完全平等的地位,描绘了知己至情的爱情。在《聊斋志异》中,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相恋结合,还是人与花妖狐魅之间的恋情,无不充满着至情、至诚的人性光辉。《阿宝》、《连城》、《青凤》、《瑞云》、《香玉》、《婴宁》等,都是优美感人的名篇。其中有的篇章,如《连城》、《黄英》等,还体现了带有启蒙色彩的崭新的爱情观。同时,《聊斋志异》也对那种“始乱终弃”的负心行为进行了鞭挞和批判。此外,在男女关系上,《聊斋志异》还超越世俗的局限,描绘了男女之间情深义重、真挚纯洁的友谊。《娇娜》中的女主人公狐女娇娜,不仅以娇艳的姿容引起书生孔雪笠的爱慕之情,而且还以其高超精妙的手术,治愈了孔生胸间的恶疮;两人虽然未能成为眷属,但在娇娜全家面临灭顶之灾时,孔生却奋不顾身,从雷神的利喙长爪中救下娇娜,并使娇娜全家解脱了重厄,险些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在患难相扶、生死与共的考验中,娇娜与孔生结下了兄妹般深挚的友谊。
●揭露封建统治者的罪恶,批判封建制度的腐朽 对封建社会末期官贪吏虐、豪强横行,以及种种腐败现象的揭露和批判,在《聊斋志异》中占了很大比例。《聊斋志异》对封建腐朽政治的揭露和批判,是针对整个封建统治集团而发的。《促织》谴责了封建皇帝贪图玩乐,贪官污吏媚上欺下、敲诈勒索的罪行。《席方平》则通过对阴森残酷的阴间地府的描写,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官府的黑暗、吏治的腐败,以及普通百姓的悲惨境遇和顽强不屈的反抗精神。《梦狼》揭露了地方官吏如狼似虎的残酷本质,《考弊司》则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朝廷的重要部门——监察机构的黑暗和腐败。此外,《梅女》、《胭脂》等,也从不同侧面揭露并批判了封建官吏的腐败昏庸和封建吏治的黑暗腐朽。
●暴露科场积弊,批判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腐朽性 科举制度始于隋代,兴盛于唐宋,金、元、明、清沿用这一选拔人才的制度,但代有所变。客观地说,科举制度为下层知识分子开辟了仕进之途,还是有它积极的一面。只是明清两代以八股取士,禁锢读书人的思想,变得日益腐朽。蒲松龄在科举道路上屡遭不幸,有切肤之痛,深知科举制度的弊端。《聊斋志异》中的许多篇章就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司文郎》以嬉笑怒骂的笔调,揭露了八股科举制度的欺骗性和虚伪性。《续黄粱》则借梦境,反映了封建末世士人企图借科举置身青云的心态,以及弄权谋私、互相倾轧的官场内幕,揭露了在八股科举制度腐蚀下的士人灵魂的肮脏丑陋。此外,《三生》、《于去恶》、《王子安》等,也都是揭露批判八股科举制度的名篇。
除此之外,《聊斋志异》中还有一些在其他方面比较有意义的篇章。《颜氏》写狐妇颜氏女扮男装,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而官至御史,才能远远超过了丈夫,表现了作者的民主进步思想。
当然,《聊斋志异》中也有一些宣扬因果报应之说和封建伦理道德的作品,这些都需要我们在阅读时加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