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作赝与赝成真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高古(宋及宋以前)石雕造像的收藏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近年河北、河南、江苏、陕西等地陆续成立省级专项收藏协会、研究会,多地民间建起佛造像博物馆、石刻艺术馆。尽管大多数此类民间组织和场馆,仅停留在收藏、欣赏、展示的层面,但涌现出数量和质量方面相当可观的民间藏品实物,包括许多残碎标本,成为国营博物馆的有力补充,起到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并为今后深化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多参照物。可是民间收藏界历来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让人叹息又无奈的事情时有发生:赝品被视为真品捧上天;个别真、精、美的古物,却被当作赝品看待。看真与看假的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不认可谁。领域内投机炒作的商业因素多,研究人才少,缺乏严谨的学术氛围,鉴别方法混乱,判定依据不足,这种情形无疑助长了赝品的泛滥。下文列举三件民间收藏界石雕造像标本,结合国有博物馆馆藏真迹,加以梳理甄别。
  例一,莲花座残石标本(见图1),石料为灰色细鱼籽石,最下端方形基座长11厘米,宽11厘米,高2厘米,残石总高13厘米。某资深藏家断言此石为赝品,其理由归纳起来有三点:第一点,民间收藏的高古佛教石雕造像,传世品少,绝大多数是佛寺遗址或窖藏所出,实物表面多多少少會有泥土附着物,而该残石表面过于干净,既没有附着物,也没有传世品的“包浆”,其来源值得怀疑;第二点,仿古石雕造像,模拟真品表面自然氧化和风雨侵蚀,多数进行过酸液浸泡处理,处理后的石雕不同部位表面皮壳十分接近,此残石各面皮壳均匀,所以判断是人为酸液做旧;第三点,新完工的石雕表面灰白,用酸处理过的石雕表面也是灰白色,两种情况都和此石的外观皮壳相似。
  上述推理判断看似中肯,然而笔者通过变换角度和光线,仔细审视这件残石标本,最终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见图2至图4,是石整体看起来皮壳均匀,但各部位表面的氧化程度存有细微差异,方形基座的四个立面氧化程度较深,而圆形束腰部分氧化程度较浅。此外残石顶面和莲座背面的两处断茬的皮壳不尽相同,石座底面粗凿部分,随刀痕可见因氧化差异而产生颜色深浅的自然变化。古人在造像的雕造后期,为了让基座立面光滑平整,通常采取扁凿铲剔,或用砺石打磨。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会留下一些痕迹。古造像出土后因长期露天存放,受现代酸雨侵蚀导致石表轻微痕迹丧失的情况另当别论。此残石在侧光作用下,显示出基座立面在雕造后期遗留下来的横向铲剔痕,痕迹细小却十分清晰(见图5),如果经历酸液浸泡或其他人为做旧工艺(如高压喷砂、滚筒磨砂、火烧土埋、泥敷胶粘等),轻微刀痕会因侵蚀或遮盖而消失。综上所述,证实是石未经人为做旧。但如此洁净、灰白的石头,就算不是人为做旧,难道不也很像刚刚雕刻出来的新物吗?就此牵扯到一个高古造像原藏地保存状态的问题。确实,从各大国有博物馆馆藏出土造像真品来看,多数表面是“原生态”的,也就是有附着物痕迹的。但不应忽视,有一类外表异常干净的古代佛教石雕,如图6、图7所示的苏州博物馆藏舍利石函,雕造年代是五代至北宋,1956年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内第二层所出,石函异常洁净,石面颜色灰白,各面氧化皮壳几乎完全一致,没有附着物,没有所谓传世包浆,没有风化侵蚀痕迹,宛若新刻。假如撇开其明确的来源、石函立面浮雕造像的时代特征以及函内其他信息,仅以肉眼观察石雕表面的皮壳现象来做推论,此石函无论如何也应是件新近完工的“仿古”作品。由此可知:地表以上的寺、塔建筑,包括一些保存完好,未受地下水侵害的地表以下的地宫,完全有可能存留外观看似崭新的、洁净无土的古物。此外,博物馆中不乏出土石雕真品表面经过彻底清理,甚至过度清理后焕然如新的案例,如图8中的邺城博物馆藏品,2012年邺城考古队在北吴庄村发掘出土的汉白玉雕北齐菩萨像。
  从已面世的各大博物馆藏高古造像实物来看,石雕皮壳成因复杂,类型丰富。长期存世以及曾在露天置放的暂且不论,仅以新中国成立后的出土馆藏造像为例,皮壳成因与类型就大可细加区分:不同地区土壤酸碱度差异,如:南方以酸性土壤为主,出土石器多受沁受蚀形态;北方以碱性土壤为主,出土石器多有坚固的泥土附着物、草根纹。不同地区土壤含水率、地下水位、水质水温有差异,如南方土壤偏潮湿,地下水位高,出土石器常见受水侵痕迹;北方土壤相对干燥,但冬季温度低,一旦受水受潮后常见石器局部冻融循环痕迹。还比如沙化地、黏土地、河滩地等不同土质的差异,特殊情况还有诸如水库、河道等“水坑”类所出古物等等。不同环境、不同地域所出出土物表面,“面貌”千差万别,故不可一概而论皮壳。关于古造像的皮壳类型学分析,限于本文篇幅,日后将另文阐述。
  综上所述,石雕的“皮壳鉴定法”门槛不低,界定皮壳的类型、成因,需要具备相当丰富的经验和开阔的眼界。再者,文物鉴定以字画为例,需要通过对作者本人风格、时代特征、用墨、纸张、印鉴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如偏执一端,既不能称为科学的方法,也难于获得正确的结果。因此,“皮壳”不应成为鉴别古石雕造像真伪的唯一依据。还应该回到鉴定者对造像雕塑本体的主观感受上来,文物鉴定界俗称的“望气”,最难于说清,又最需要说清。古造像呈现出的气息神韵,无疑是鉴定程序中的重要环节。
  图5所示莲座为盛唐形制,仰莲柔和厚实,覆莲力道十足,覆莲花瓣的翘起瓣尖部位长仅4毫米,自然光下可见细部类似古陶瓷器底的跳刀痕,是工匠用扁凿快速雕刻圆弧切面时留下的痕迹。小圆弧扇面雕刻,用力稍大,瓣尖会崩裂,力小则速度不够,几毫米的圆弧就切不利落。莲座上方,菩萨从裙摆下沿露出的脚背、脚趾,真是细枝末节的地方,而唐人造像的饱满丰腴依旧尽显无遗。某藏家收藏了许多石佛首,其理论曰:“没头的造像,哪来的神韵可见?”乍听之下似乎有理,不过依笔者个人浅见:古造像中的上品,神采是无处不在的,比如这莲花上的双脚。
  例二,观音像莲座残石,汉白玉石质,长、宽、高各约12厘米,引用藏品持有人发表在网络论坛上的图片(见图9)。残石方形基座立面镌发愿文:显庆五年六月廿七日,乐文朴、母刘,为亡过父母,敬造观世音像一区,亡儿文□。   是石在论坛露面后获得藏友普遍叫好,铭文纪年显示为唐代的显庆五年(660年),石表有少许泥土附着物和局部磕损,皮壳类似生坑。粗看像是古物,不过稍一推敲,破绽有不少:首先,生坑皮壳的出土造像,虽然当年砺石打磨表面时会处理掉大部分凸起部的雕刻痕迹,但局部尤其是凹下处,仍应可见刀痕。这件残石标本非但不见刀痕,也没有铲剔痕、打磨纹,很可能是使用了电动的雕刻、打磨工具,并经人为作旧处理。其次,仰莲和覆莲的轮廓线条含混不清,软沓無力,观音的双脚僵硬板直,毫无神韵可言,残石整体看起来不像石雕,更像面塑。再审铭文刻工,文字笔画扭捏而不流畅,与古人刻字相去甚远。因此,是一件并不算高明的赝品。
  例三,背屏式菩萨像,汉白玉石质,造像长19厘米,宽9厘米,高32厘米(见图10)。造像愿文释读为:天宝三年五月十一日,恒州奉佛弟子刘妙忠,为亡母造白玉□一区,愿亡母舍□□□,托生净□,愿□□佛□□□奉弥勒。
  该像的菩萨姿态、服饰,包括背光与底座形制,确为河北地区北齐风格造像,石表土渍斑斑,残损和磨蚀痕迹比较自然,是笔者本人的藏品,早年购自河北。曾经一班同道好友见后,都认为是真品无疑。随着对古造像认知的不断累积和自我检讨,发觉当年仅凭一腔热情与爱好,疏于学问,以致错把赝品当作了真迹,故特意列为范例拿来总结:第一,这尊造像有形而无神。刻工奏刀浅薄,菩萨像形态上虽与北齐造像一致,但缺乏古石雕造像的内在张力。第二,基座立面的打磨纹疏散短促,和真品表面细密的打磨痕迹迥异。第三,文字刻写迟缓,用刀轻重不匀,见文中“日”字与左边“仏”字。第四,字态乏力,笔画多滞涩,如文中“三”字三横笔;间多掩饰、加刻,见文中“州”字。第五,部分文字(如“仏”“为”“区”“托”)照搬北朝造像铭文中的常见别字,极具欺骗性。但铭文中“刘”字简写,“愿”先写作“原”字,后作“愿”字,则是造假者自作聪明了,因为这两字有悖北朝人的书写习惯,审历代(汉至唐)碑刻著录与各博物馆铭文造像实物,均未见此种写刻方法,另可参考秦工先生所辑《碑别字新编》中对两字的考据(见图11、图12)。
  古代佛教造像,常常附有发愿文,因此,除了“望气法”和“皮壳法”,审视造像的铭文写刻,也是鉴定真赝的有力途径。即便诸法兼备,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仿制者们在不断学习提升,“真作赝与赝成真”的认知错位现象,仍将不断地上演,成为每一位学人必经的过程,造假与辨伪,将始终是一个相互作用、动态发展的课题。■
其他文献
我与唐维华老师素未谋面,第一次见到唐维华老师的名字是在藏品部库房。2014年8月,我毕业后进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工作,去藏品部实习。在接触藏品信息的时候,我发现征集人一栏经常出现“唐维华”几个字。我就问藏品部的朱俊老师:“这个唐维华老师是我们馆的老员工?”朱俊老师说:“唐老师是你们部门退休的老同志,在老馆的时候,经常到外省找文物线索,征集了很多文物,是一个很厉害的老太太呦!”  唐维华老师去世后,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从命名、产生缘由、功能、发展历史、形制、质地、结构等方面来介绍古代的文房用具砚滴,让读者对于砚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关键词】砚滴 功能 形制 质地 结构  砚滴是古代文房用具之一,它虽然没有文房四宝重要,但也是古人书房里经常能见到且深受古人喜爱的文具之一。“砚滴穿池小,书衣种楮多。”[1]“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2]这些都是古人诗句里关于砚滴的描写。可见,古人对
期刊
【摘 要】中国仕女画是中国绘画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女性美的一种直观体现,明清入近代以来,出现了一批专攻仕女画的著名画家,同时,仕女画的选题和画风日益成熟。在此选取嘉兴博物馆馆藏的几幅以女仙为题材的仕女画,跳脱文字带来的想象,来欣赏画家笔下的女仙形象,也试析以女仙为内容的仕女画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玺仕女画 女仙 嘉兴博物馆  仕女画一作“士女画”,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
期刊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完成了對辽代东京附属瓷窑的代表性窑场——辽阳冮官屯窑址的考古发掘,通过对以冮官屯为中心的窑址分布状况调查与勘探,发现此处分布数百平方公里、始于辽并沿用至元明清的窑址群。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表示,从发掘的初步成果来看,冮官屯窑址是目前东北地区唯一一处保存较好的大型手工工厂遗存,对研究东北乃至内蒙古东部地区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摘 要】为完善、修正青铜镜雕版制范技术进化论体系,本文对纹饰线条工艺、出现时间进行分析,举例说明应用,并初步提出进化论适用于同期瓦当、部分画砖纹饰技术工艺解析的看法。  【关键词】青铜镜 进化论 线条工艺 适用 瓦当 画砖 解析  为更准确表达理论,本进化论更名为青铜镜轴心雕版制范技术进化论,或简称青铜镜进化论。青铜镜进化论建立在客观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自成理论体系。近日发现在纹饰制作技术工艺上,
期刊
【摘 要】博物馆理事会制度的建设,是当前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民国时期,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国立中央博物院、天津博物院、上海市立博物馆、中国西部博物馆等都曾设立理事会,并对理事的资格、理事会的职责与组织运行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规程或细则,从而实现博物馆的高效管理。以国立中央博物院的理事会制度为研究对象,对中央博物院理事会的人员构成、责任职能、运行机制等进行分析与阐述,可以为当今博物馆管理制度
期刊
【摘 要】唐末五代、宋、辽时期的“官”字款白瓷是京、津、冀地区普遍出现的瓷器式样。随着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地区“官”字款白瓷出土量的不断增大,其也成为学术界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天津博物馆收藏的两件白釉碗便是“官”字款白瓷的代表性器物,其窑口应当为定窑,年代为北宋早期,“官”字款的性质很可能是用以区分民窑的符号。京、津、冀地区出土及传世“官”字款白瓷达十余件,此类具有流通性质的官方订制瓷将河北省的定窑窑
期刊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在喜庆祥和的气氛中,人们迎来了习称“灯节”的元宵节。元宵节,是一个以灯为俗、借灯兴舞的节日。届时,城乡处处张灯结彩,焰火满天,歌舞升平。人们祝贺祈福,沉浸于灯山舞海的节日狂欢中。  据文献记载,民间灯彩最初是由皇宫灯彩发展而来的,肇始于汉代。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记载,汉代祭扫天神太一,活动从正月十五黄昏开始,通宵达旦,张灯结彩,夜游观灯。自此,留传下来每至正
期刊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人给了苏州极高的评价,苏杭二州在古人眼中可谓是人间天堂。常去苏州的我亦有这种感觉。在我眼中,苏州之美是一种南方的美,一种小家碧玉的美,一种有别于北派风格的美,这种美就像苏州的园林、美人以及那软糯的“吴侬软语”一般,透着水乡特有的滋润。“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苏州城内河道交错、水系众多,给人一种“城在水中,水在城旁”的感觉。13世纪的《马可·波罗
期刊
【摘 要】梁九章生活于清代中晚期的佛山,作为当地望族梁氏一族的成员,他素好文艺鉴赏,工画梅,喜爱收藏书法、奇石,在京为官期间结识了多位文人名士。辞官归乡后,他将自己多年集藏的书法碑帖,选取精者,摹刻上石,并以馆号命题为“寒香馆法帖”。佛山市博物馆收藏有其画作《墨梅图》,该画曾为其侄子梁元超收藏,画上有国荃、何翀、罗岸先等人题跋,对研究晚清文人士大夫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当时社会心态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