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在一线发光

来源 :科技创新与品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oyi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每一位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他们扎根企业科研生产一线,是千千万万投身创新发展的基层科技工作者的代表。他们活跃在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协作中,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作出突出贡献。他们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本刊从这一期开始,推出“一线工程师”专栏,用人物通讯、图片新闻、学习心得、技术创新方法解题案例等形式讲述他们爱岗敬业、克己奉献、创新进取的动人故事,展现他们的真实工作、生活和情感世界,感受一线创新的力量。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科技创新是全民族的事业,离不开扎根一线的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代工人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按照这一要求,必须正视一线产业工人的技能素质、社会对产业工人价值认同等困扰他们成长成才的现实难题,努力提高一线工人的素质能力,激发其技术创新热情,帮助他们更快成长。
  一线创新,知易行难。如何激发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效热情,提升企业一线创新工程师的科技创新能力,让基层人员在工作前沿实践,在实践中创新,推动创新在一线发光,成为中国科协工作进入社会经济主战场的重点方向之一。
  新举措
  近年来,中国科协组织相关力量对企业科技人员的需求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希望得到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的人员比例占到67%,位居需求调查选项的第一位。多数企业一线科研人员创新能力较弱,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严重不足”。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中国科协依托全国学会和省级学会、企业科协、地方科协、园区科协和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协组织体系,在全国企业中大力推广创新理论和方法,培养一线创新工程师队伍,培育培训基地和试点示范企业,协助企业研发和形成专利成果,搭建服务企业创新平台,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2008年,按照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现更名为: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积极行动,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方法培训工作,推动企业形成关注创新、践行创新的良好氛围,从源头上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2009年,中国科协将创新方法工作列入四部委联合开展的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之中,并专门设立创新方法组织和个人奖项进行表彰,通过引入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
  2010年以来,中国科协更是每年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开展“一线创新工程师培养”工程。项目贯彻落实中国科协等四部委《关于在企业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意见》,围绕《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中培养一线创新工程师的总体部署和总目标,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现为“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科协服务企业创新工程”项目整体安排,发挥科协组织网络优势,探索新的企业一线创新人才培育模式,不断提升地方科协服务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形成国家和地方两级联动工作格局。
  “一线创新工程师培养”工程的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先后引导扶持40家省市科协,组织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活动,培育了一大批一线创新工程师,取得了一定数量的技术创新成果,取得了活动组织实施经验,起到了带动示范作用。
  2013—2015年,在六个试点省份通过组建“创新方法小组”的形式,为企业培养了创新方法应用人才800余名,解决技术难题、管理等方面成果587项,企业取得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13亿元。
  新计划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
  “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李克强总理为“一线创新”鼓与呼。
  2016年,在前期开展“一线创新工程师培养”工程的基础上,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对此项工作进一步升级,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一线创新工程师培养与实践”项目,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将企业作为创新驱动的终端,切实帮助企业一线科技人员提高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一线创新工程师培养与实践”项目,将继续通过“创新小组”这一基层群众性创新组织形式,积极开展创新知识培训、创新成果竞赛、知识产权服务、创新知识普及等活动,夯实平台建设及保障机制,带动群众立足岗位创新,提高大众创新素质。
  “一线创新工程师培养与实践”项目设计实施3-5年,项目内容逐年滚动,不断深化,成体系、分步骤、有层次推进,力争在“十三五”期间覆盖全国各省市区,充分发挥科协组织进入创新驱动主战场,服务企业创新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的目标。
  2016年,是项目实施的第一年。
  这一年,“一线创新工程师培养与实践”项目将落实以下目标与任务:
  第一,根据服务一线的宗旨,遴选一定数量的地方科协、全国学会进行示范,选取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培养一批企业一线创新工程师;
  第二,以“创新小组”为主要形式,开展以理论方法培训、项目遴选、技术难题实战操演、专家咨询辅导、软件辅助创新等活动,完成多项难题解决方案,获得一定数量的专利授权,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指导帮助原试点省市科协对2013年以来成立的“创新小组”的工作内容和形式进行进一步深化,帮助试点在省内或企业内开展以创新竞赛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提升技术难题解题的含金量,增加专利授权的数量;
  第四,完成项目顶层设计,构建一线创新工程师培养与实践工作模式(包括培训大纲、培训教材、培训师资、分级别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建立健全组织构架前期的调查研究工作。开展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及表彰奖励机制工作前期的预研工作,形成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第五,做好创新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重点围绕创新小组、创新成果、创新标兵的先进事迹与取得的成果进行宣传报道。保障信息化数据库建设,整理包括技术难题及专利案例、创新技术专家、技术创新教材在内的数据库;
  第六,初步搭建一线创新工程师的网络化培训和推广应用平台,继续完善网络教学课件、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服务、专家咨询及案例库等服务平台建设;启动并初步建立国家和地方、企业多级培训基地和资源服务基地,发挥支撑作用。
  未来三年,项目还将以“国家政策引导、科协上下统筹、鼓励企业参与、推进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点面结合、逐步深化”的方式,在全国企业中培养一批具备较高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一线创新工程师群体,解决一批一线实际技术难题,形成有效的创新机制和体制,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创造必要的人才基础、机制环境和技术条件,加快企业应用科技成果、创新科技产品、创造经济效益的进程,真正让创新在一线发光发热,在一线“生根”,在一线“发芽”,在一线“结果”。
其他文献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2岁,上海籍贯。因"口干、乏力、下肢浮肿5年,腹胀2年,加重1周"于2011年5月25号入院。患者近5年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干、乏力、下肢浮肿,天气转冷时出现手
针对现有长冲程抽油机冲程有限,体积与质量大和造价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提高冲程,降低抽油机高度,减小抽油机体积与质量的长冲程低耗材新型节能抽油机。这种抽油机采用一个
本文基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把东涌水乡文化和综合实践活动深度融合,挖掘地方文化特色,解决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犬的毛首线虫病亦称犬鞭虫病,是由狐毛首线虫寄生于犬的盲肠所引起的寄生虫病。毛首线虫头端细如毛发或丝状,约占虫体长度的3/4,形似鞭子,故又称鞭虫。鞭虫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各地均
如何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点燃创新热情?这是陈赛娟院士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她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
第十三问:请介绍一下TRIZ理论之父—根里奇·阿奇舒勒  答:根里奇·阿奇舒勒(Genrich S.Altshuller,也译为根里奇·阿利赫舒列尔),1926年10月15日出生于苏联的乌兹别克斯坦首府塔什干,后来他在阿塞拜疆的首府巴库居住了很多年。1990年以后他移居卡累利亚的彼得罗扎沃茨克。他研究建立了一门奇妙的创造科学—TRIZ。  阿奇舒勒在14岁时就获得了首个专利证书,专利作品是水下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