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研究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1983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必须要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途径,大力培育民族精神。文章在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以《诗经》这一古代经典要籍典型代表为例,分析其本身所体现的民族精神,见微知著,进而对其实现路径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传统文化;研究生;民族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地位举足轻重。民族精神存在于民众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生存土壤,通过历史典籍记录流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学习、凝练古代经典要籍中所包含的精神内蕴。
  研究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必须要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途径,大力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其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本文即在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以《诗经》这一古代经典要籍典型代表为例,分析其本身所体现的民族精神,见微知著,表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当今高校研究生民族精神培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对其实现路径进行有益探索。
  一、《诗经》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一)团结统一、融洽共处的和谐精神
  和谐精神源远流长,其在《诗经》各篇中也多有体现,它细化为一种团结统一、融洽共处的人际关系。
  《诗经》中的和谐精神首先表现为先民们与其祖先关系的和谐,这多体现在祭祖诗中。在《商颂·玄鸟》中,商朝后裔赞颂自己祖先的功业,“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商朝祖先们接受天命,征服四方。
  《诗经》中的和谐精神还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团结和睦的共处之中。家和万事兴,先民们似乎早已懂得这一道理。《郑风·女曰鸡鸣》便是通过写一对夫妇的日常生活,表现了夫妻之间的恩爱和谐。
  《诗经》中所描写的先民们还能正确处理好其他人际关系,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一种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周颂·载芟》“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疆侯以”,国君带领着儿子及国内其他劳动人民一起除草、耕地,种植庄稼。可见《诗经》所体现的和谐精神是多阶层、全方位的。
  (二)爱好和平、心系祖国的爱国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为悠久的精神传统。在《诗经》中,先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在对和平愿望的期盼,对外敌入侵的反抗,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诗经》是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文学作品,通过描写战争带来的种种苦难表达了人民对它的厌恶,对和平的期盼。《豳风·东山》是士兵出征三年后归家所作,描写了自己在路途中及到家后的所见所感,期盼和平之情浓烈异常。
  爱好和平并不代表惧怕战争,当自身主权受到外族侵犯时,祖先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奋起反抗。《秦风·无衣》便是很好的例证。面对戎狄欺侮,秦国人民积极响应周王号召,同袍同泽,共修甲兵,抵御外侮,充分体现了个人爱国主义精神与情操。
  《诗经》中所描写的先民们大都关注国家命运。《王风·黍离》一诗,周大夫行役至西周故城,想到了西周王朝的覆灭,不禁发出“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感叹。忧国忧民之情,可见一斑。
  (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开拓精神的民族。《诗经》各篇中对此也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表现阐释。
  富有开拓精神的民族必定是勤劳的民族,在《诗经》中,我们看到了全民辛勤劳作的画面。“率时农夫,播厥百谷”体现了周王的勤劳,“偕偕士子,朝夕从事”体现了周臣的勤劳,《豳风·七月》则体现了周朝百姓的勤劳。
  一个民族只有具有了无所畏惧的勇敢精神才能形成开拓进取的坚强意志。这在《诗经》中也多有体现。如《魏风·伐檀》,劳动者对贵族剥削者无功受禄、不劳而获的行为进行揭露讽刺,勇气可嘉。
  《诗经》中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主要表现在《生民》、《公刘》等周族史诗之中,叙述周人循序渐进,攻坚克难,逐步开拓本民族事业的奋斗历史,集中表现自强不息民族精神。
  二、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研究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路径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研究生民族精神培育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作,要建立长效机制,追求可持续发展。概而言之,主要从课程设置、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网络媒介等方面入手。
  (一)以人文社科课程为统领,培育研究生民族精神
  课堂教学是教授研究生人文理论知识、培育研究生民族精神的主阵地,高校要以人文社科课程为统领,因地制宜,创新思维,培育研究生民族精神。
  首先要充分重视人文社科课程在培育研究生民族精神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按照学校人才培养计划,适度增加思政类公共课的学分数,以提高研究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同时制订民族精神课程培养计划,开设讲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应课程,从理论角度培育研究生民族精神。
  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要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开课之前,要首先做好调研,深刻了解研究生民族精神培育现状,知晓大家确切需求,有的放矢,开展真正能够对大家有帮助、有作用的课程,力求工作实效。
  同时,要重视教学方法的适合性。采取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等形式的互动式教学法,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学习过程中培育个人民族精神。
  (二)以校内文化建设为载体,培育研究生民族精神
  对研究生民族精神进行培育,要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作用。
  在校园内要营造浓郁的民族精神文化氛围。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在校园内设立校训石、校史碑记等文化景观,在教学楼、办公楼内悬挂古典名言、诗词;在图书馆前树立孔子等先哲圣人的雕像……通过各种方式,让研究生身处其中,接受民族精神的熏陶。
  在校园内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社团、班级、党支部、实验室的堡垒作用,成立传统文化传播社团,以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书画比赛、国学知识竞赛、国学话剧展演、国学读书沙龙等活动,培育研究生民族精神。   (三)以校外社会实践为平台,培育研究生民族精神
  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理论教学的试金石,要创新活动形式,为研究生民族精神培育搭建实践平台。
  要积极组织好研究生在学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学生周末等空闲时间,组织参观传统文化景点、校际间文化竞赛交流等活动,寓教于乐,培育民族精神。
  要积极组织好研究生假期期间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研究生深入学校、社区,参加“和谐”、“爱国”等传统文化主题调研工作,在实践中深切体会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四)以网络媒介资源为依托,培育研究生民族精神
  当今社会早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的特有优势,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教育活动。
  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网站、飞信、QQ等各类网络媒介资源,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民族精神培育工作。建立微信公共平台,分享传统文化经典文章;建立微博公共平台,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运营传统文化主题网站,全方位推介经典文化知识;开展飞信、QQ传播国学活动,使人切身感受国学魅力。多措并举,将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加以培育弘扬。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精神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路径,大力弘扬和培育研究生民族精神,积极开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徐明生.国学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6(2).
  [2] 卢先明.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4).
  [3] 石岩.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及实现途径[J]. 教育与职业,2011(4).
  所属课题:
  1.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TJKS12—021):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途径。
  2.天津科技大学2014年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实效作用研究
  作者简介:1.殷衍韬(1987-),男,汉族,籍贯:山东淄博,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辅导员,助教,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2.文峰(1973-),男,汉族,籍贯:河北阜城,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助理研究员,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又适逢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我们的父亲,教育家和数学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杜孟模同志诞辰115周年。我们抱着深深的怀念之情,追忆父亲杜孟模同志波澜起伏的一生,领悟其做人处事的哲理,共同思考先辈引领的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父亲杜孟模,字宏远,1904年生于河南杞县,1925年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系,1931年自北京大学
【摘要】手一直以来承载着人类永不停歇而精益求精的责任,从生活的智慧到技术的发明,我们的眼睛、大脑都依附在手上,生产工具的进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无论工业文明多么发达、科学革命多么进步,手指尖保留的情感和技艺,作为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传统手工艺经过岁月的洗礼和人的传承,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就梁平年画为例,将优秀的手工艺技术和手工艺文化保留至今,从物质与非物质层面都相当不
【摘要】独特的湖湘地域造就了独特的湖湘文化,独特的湖湘文化也深深影响着湖湘艺术。本文从湖湘文化的渊源与内涵谈起,具体以艺术大师黄永玉先生为例,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湖湘文化在其艺术创作中体现与影响,从而为当代湖湘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湖湘地域;湖湘文化;黄永玉;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一、湖湘文化的渊源与内涵  中华文化源绵千年,博大精深,湖湘文化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在通辽市市区建立了多个休闲娱乐广场,广场上也矗立起了许多大型的城市雕塑。我在本文中,将对通辽市文化广场上的大型城市雕塑——“科尔沁世纪柱”进行一次赏析,从三个方面分析“科尔沁世纪柱”给我的总体感受以及在观看后,给我带来的关于城市雕塑的一些想法和见解。  【关键词】科尔沁世纪柱;高度;主题;表现力;做工  【中图分类号】J32 【文献标识码】A  我的家乡是内蒙古通辽市科
【关键词】情绪;情绪ABC理论;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5-0072-04  【作者简介】李淑芬,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淮安,223200)教师,讲师。  【设计理念】  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在情绪方面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极端性,他们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容易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因此,指导中职学生学会合理表达情
【摘要】民国文人画家溥心畬的绘画作品,在当代艺术市场上颇受欢迎,而在学术研究上呈现不足的局面。以“溥心畬”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自1993至2016年,相关文章主要以历史、辨伪、画展为主,作品研究少且不深入,这就使溥心畬作品研究成为现代绘画研究一个亟待开发的区域。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对溥心畬代表作品之一《幽谷行旅图》进行了较深入的“文本”解读,并得出如下结论:溥心畬在绘画技法上以古人为师、以宋元为宗
楊彧  杨彧,1929年11月出生,1944年参加“青年远征军”,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十六军军部文工团团员。1951年和1953年先后两次入朝,1955年复员,1986年离休。  1989年11月20日,邓小平在会见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战史的老同志时说:“西南局规定的1950年的任务概括为几个数字:90万,90万,6000万,60万。……还有一个90万,就是
【摘要】本文以重庆酉阳土家族西兰卡普的田野考察为基础,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同时结合对重庆酉阳土家族西兰卡普代表性传承人左翠平的访谈,关注到传承人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个人心态和生存境况,由此生发出对当前遗产保护策略的讨论与反思。  【关键词】重庆酉阳; 土家族西兰卡普; 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 J528 【文献标识码】A  非物质遗产传承人作为保护工作的直接受益者,无论是对遗产
【摘要】本文论述《格萨尔》艺人以作梦的方式获得一种让人难以理解的说唱能力。在民间有种被称为“神婆”的人,她们有和“神灵”沟通的能力,能说你的吉凶祸福。本文以达哇扎巴“神授”艺人和民间的“神婆”李道凤为例,尝试找出他们的异、同之处。  【关键词】艺人;神婆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一、 “格萨尔”艺人中的“神授”艺人  在演唱《格萨尔》的艺人中有种叫“神授”的艺人。藏语称
这一期杂志,样貌稍有变化,开本变小,页码增加,版式趋向隽秀明快。《百年潮》杂志创刊至今已走过20个春秋,“揭示历史真相,展示世纪风云”不忘初心,“信史、实学、新知、美文”风貌常新。邹韬奋讲刊物“最重要的要有创新精神”,而创新的目的是得到读者喜爱,我们要求自己从读者出发,为读者着想,对读者服务,这些尝试,还是为了读者阅读的方便。  所谓“揭示历史真相,展示世纪风云”,就是记述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