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华:我在欧洲的奋斗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biao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起收视热潮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一家温州商人的故事。故事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家住小山村的农民周万顺卖掉了房子,让13岁的女儿周阿雨随着表舅去意大利上学,而自己则和妻子、儿子在国内闯荡,寻找商机做起了生意。其中女主角周阿雨在欧洲的经历尤为跌宕。一个小女孩,无亲无故地在意大利的餐馆打工上学,长大后又先后在法国、意大利的餐馆、制衣厂打工,最终在备尝人间冷暖、经历商海沉浮之后开创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也找到了人生的幸福归宿。
  “可以说周阿雨的经历,就是我们这些欧洲华人奋斗历史的一个写照。”全德华人社团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政协委员陈玉华说。
  德国“周阿雨”的故事
  陈玉华是浙江青田人。1981年初,年纪轻轻的陈玉华就随着家中的一个叔叔来到了德国打工。那时,乡里都流行“一个带一个”乃至“一个带一家”的方式外出打工。家中只要有一人出去打工,都要想办法把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都带过去。那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去欧洲打工的前辈和他们在欧洲形成的关系网足以让这些老家人仰赖。“我们家第一个去欧洲打工的应该是一个叔公,据说他在二战的时候就已经在德国了,”陈玉华说,“所以我们家中亲戚就把德国作为了打工的落脚点。”
  改革开放初期的青田山村,物质生活极为匮乏。虽然生活在中国南方,但是陈玉华连水果都很少吃,甚至于连香蕉都未曾见过。她还记得,那位从德国“衣锦还乡”的叔叔带给她一个糖水罐头,她当宝贝一样抱着,却不知道怎么打开。
  等到了欧洲,陈玉华觉得仿佛到了另外一个花花世界,一切都那么新鲜、豪华。但是对于这个身无分文,只能在中餐馆埋头苦干的中国打工者来说,一切还都与她无关。一开始,陈玉华在一个台湾老板开的中餐馆打工,她一直都记得老板女儿常常故意买一堆水果坐在她面前,一边吃一边用极为不屑的态度对她说:“你来吃啊,来吃啊。”但是陈玉华心中明白,老板和他女儿都觉得大陆就是穷乡僻壤,十分看不起大陆的打工仔,因此难免要嘲讽戏弄她一番。因此陈玉华暗下决心绝不吃这嗟来之食:“我只是工作,并不理她,等我第一个月工资发下来,我全用它买了水果,因为这是我自己挣来的,不是他们施舍的。”
  刚到德国打工的日子是陈玉华记忆中最艰苦的一段。端盘子、洗碗、当大厨,不懂德语,她抓住一切机会学习,用中文标注在德语旁边,每天记住几种蔬菜和调料的名字、背菜谱、帮客人点菜的时候学日常用语;被人看不起,她努力和自己新婚的丈夫一起盘下一间餐馆自己经营,开创自己的事业。“只不过我们都太老实,辛辛苦苦一整年,店却还是被别人抢了,并把我们赶出去,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陈玉华回忆道。
  从汉堡到汉诺威再到柏林,陈玉华在德国的30年辗转了好几个大小城市,也经历了无数次事业的跌宕。最终她来到柏林并将自己的事业落在了这座城市。1992年的时候陈玉华开了自己在柏林的第一家餐馆,由于当时正值东西德统一,因此第一年的生意极为火爆,后来却又一度沉寂。直到2003年,陈玉华的大明饭店在中国大使馆旁边开张,迎来了自己事业的高峰。2008年和2012年,陈玉华在德国开了两家分店。对此,陈玉华笑道:“也许是托了中国大使馆的福气。”
  青田人在欧洲的传说
  陈玉华是青田人。地处浙江山区的青田县地势狭长,90%是山,5%是水,只有5%是耕地。别以为有名的青田石或许是这里屈指可数的资源之一,用它可以加工成石雕来卖钱。这里穷山恶水,既不易务农,又无法依靠资源过活,加上生活在山水夹缝中少了许多框框套套的管束,因此青田人向来有着外出经商闯荡的胆气。
  在德国的中餐馆,既有华人顾客,也有许多德国顾客。德国前总理科尔就是个极为喜爱中国菜的美食家,每周都会带着自己的夫人上中餐馆就餐。科尔长得又高又胖,所以餐馆常常会为他准备一个专用座椅,因为替华人顾客准备的椅子根本装不下这位总理。而且科尔非常喜欢咕噜肉和北京烤鸭,烤鸭是他的最爱,每次都能吃上一只。
  “一开始我们在欧洲开餐馆,都是做自己家乡菜,也就是江浙口味的。但是现在做的主要还是川菜,四川风味算是德国中餐馆的主流。”陈玉华介绍道。有趣的是,中餐馆虽然卖的是四川口味菜肴,但是厨师却是来自中国的大江南北,只要菜做得好,哪儿的厨师都可以掌勺。但是对于中餐馆来说最大的难题就在于请厨师,毕竟从国内千里迢迢聘一个厨师去德国,厨艺人品都要兼顾考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了自己的事业就要做贡献
  在德国打拼多年,陈玉华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祖国的逐渐强大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影响。“一开始,人们都觉得中国很贫弱,因此瞧不起我们。但现在中国的强大让许多人都要竖起大拇指,我们也感觉到自己的腰板更硬了。”陈玉华说。另一方面,华人学习当地的语言文化,奉公守法地工作,也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不再被歧视和欺凌。“我们这些华人华侨的团体现在也正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讲出自己的诉求,应对比如政府的一些不合理的做法、留学生遇到的困难,还有德国媒体针对中国所做的不实的负面报道等等。”陈玉华说。
  谈起自己的奋斗史,陈玉华总是还对家中兄弟姐妹众多,自己没上完小学就辍学的经历耿耿于怀。那时候,因为家境贫寒,农村又盛行重男轻女的思想,陈玉华仅仅上了3年学就被迫辍学去帮忙带弟弟妹妹和干农活,之后又千里迢迢赴欧洲打工,再也没有延续自己的读书梦。因此,在她事业有成之时,总念念不忘要帮助祖国贫困山区的儿童实现他们上学的梦想,希望他们不要像她一样早早就离开学校。
  自1998年开始,陈玉华就开始赞助云南边疆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一开始我主要资助的是女孩。”陈玉华说,“我自己就因为是女孩不能读书,所以我最看不得穷人家的孩子,特别是女孩子上不了学。”2010年,旅德华侨华人爱心协会建立,陈玉华作为爱心协会的会长对云南金平和麻栗坡贫困县失学儿童的援助,也获得了外交部扶贫办的赞赏和肯定。
  说起自己的餐厅时,陈玉华总是忍不住激动之情,因为她觉得自己现在工作得很有动力。一方面她的餐饮事业正在发展之中,另一方面,她觉得自己的努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在她看来,自己捐助给云南贫困山区孩子的每一分钱都是从餐厅的每一杯咖啡,一盘小菜中得来的,因此她必须更加努力地工作。“我的能力或许有限,但是我能帮助多少孩子就要尽力帮到多少孩子。”陈玉华希望,等自己退休,不再操心事业了以后,就把一切都交给儿子料理,自己就回到国内专门来从事慈善事业。
  (摘自《世界博览》)
其他文献
这虽是8年前的旧事,那年,刚过完40岁的生日,突然就生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就回了一趟老家,作短期的小住。  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门,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圈潮潮地红起来。近了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是一个色调。多少年了,故乡仍是那种逼人的质朴;但我心里很温暖,便觉得,自己差不多
期刊
母亲年岁渐高,让她一个人住在老家,实在不放心。年前,好说歹说,将母亲从遥远的家乡接来和我们一起住。母亲一辈子住在乡下,很少出门,既不识字,普通话也不会讲。和我们住到一起后,母亲原本开朗的性格,反而变闷了。我知道,她这是不习惯,太寂寞。以前住在老家乡下,东家串串,西家聊聊,一天就快乐地过去了。现在,住在楼上,周围的邻居一个也不认识,整天锁在家里,就跟坐牢似的。只有晚上我们下班回家了,母亲才能和我们讲
期刊
看《感动中国》直播,老兵高秉涵的故事让人垂泪。“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穿人肺腑,但更让我感慨的却是他分到的那两勺泥土,一勺被他收藏,一勺冲了七壶水喝下。对于离乡远行的人而言,故里的泥土有神奇的魅力。即使你离家万里,长大之后的每一寸人性,都通达着小时候的每一寸物性。我的家乡虽属沂蒙山区,离海也近,但我所有的记忆全是土地,土便深入骨髓,成为摆脱不掉的秉性。  我初来昆明求学时,邻居奶奶说出
期刊
第十四章  那茬“地瓜小孩”出生时,家长去公社落户口,可以领到一丈六尺五寸布票、两斤豆油。生了双胞胎的可以获得加倍的奖励。家长们看着那些金黄色的豆油,捻着散发出油墨香气的布票,一个个眼睛潮湿,心怀感激。还是新社会好啊!生了孩子还给东西,我母亲说:国家缺人呢,国家等着用人呢,国家珍贵人呢。  人民群众心怀感激的同时,都暗暗地下了决心,一定要多生孩子,报答国家的恩情。公社粮库保管员肖上唇的老婆——也就
期刊
都说现在的楼盘空置率惊人,晴翠园小区就是一个实例。这是一个高档别墅区,坐落着上百栋房子,房子虽已全部售出,可是因为周边的配套设施跟不上来,入住的人寥寥无几。17号别墅的业主名叫张蕾,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十年前她购入了这套别墅,可也一直没有居住过,于是就引发出一桩奇怪的事来。  这天中午,张蕾到晴翠园小区附近办事,忽然想起小区里的空房子来,就顺便走进去看看。张蕾走进小区,只见里面杂草丛生,道路坑洼不平
期刊
崭新的发现,成功的感觉,耀眼的明星,往往产生在陌途。  毛泽东17岁时,他的父亲要他留在家乡做生意,他志向高远,毅然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临走时在父亲的账簿里夹了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之后,毛泽东去了长沙,走遍千万山水,直至走进中南海,成为开国领袖。作家沈从文秉承着“一辈子最怕的是在同一张床上睡觉”的理想,15岁就从湘西出走,一路漂泊,有
期刊
村道终于重修了,铺上了厚厚的水泥,路面比两边巷子的地面高出许多。因为这个坡度,从巷子里开着摩托车出来,到了巷口总要加速才能上得去。刚回老家时不知其中风险,开着摩托就往上冲,结果险些被一辆疾驰而来的卡车撞翻。惊魂未定,司机从窗口伸出头来,朝我大吼,意思是闲杂人别到路上来添乱。新路平坦,车来车往,我扶着摩托车在路边发了一会儿呆,心里老觉得哪里不对劲。我似乎成了故乡路的陌路人。  公路属于司机,这个道理
期刊
漂泊在远方的路上,总会在风雨中愈发的思乡。这个南风吹拂,草长莺飞的季节,站在阳台上放眼望去,白云蓝天,远山翠绿,只是水泥钢筋筑就的城市,让我更加想起了故乡黄昏中那升起的袅袅炊烟……心每在此刻就会莫名的惆怅,那袅袅的炊烟似在诉说季节的短暂,人事的仓促,又似在责问我这个漂在他乡的游子:何时归去?  不知不觉在异地漂泊已有二十余年。从县城到省城,从南方到北方,为了生活我如浮萍般的飘在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
期刊
当今社会,千奇百怪,无奇不有,卖什么的都有。我今天刚一上街,就看见一个地方围着一大群人,不知又有什么新奇玩意儿了,我得去看看……  我仗着人小,从人群缝里钻了进去,一眼就看见了那竖立的牌子上,赫然写着“收购亲情”四个大字,我一下子乐了,嘿,亲情也可以卖钱,真有趣!干脆,我也去卖点,反正我 又没感受到什么亲情的温暖。打定主意后,我便在一旁看这“亲情买卖”如何做。  收购亲情的人是一位文质彬彬的中年男
期刊
大部分在外工作的游子,回老家大概只带上两三套衣服,而冬天更是带上两件外衣就好,这外衣要耐脏、方便,最好易干。我每次过年回家,会情不自禁带上去年那两件穿回家的。为啥?一是在老家待的时间不长,二是家乡的冬天比城市冷,那两件外衣是专为回家买的。  我自己还没觉出问题呢,家里的亲人、熟人觉出问题了。忘记是哪一年,表妹就说我:“怎么总穿这两件衣服回家?你就不买别的衣服?”  我是粗枝大叶的人,哪会将它放在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