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诗歌中的比喻用法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uh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比喻是传统的修辞手段之一,是文学中非常丰富的一种表达方式。本文尝试从认知角度探讨比喻,并对诗歌《To a Waterfoul》中的比喻用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意象性 暗喻 转喻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诗歌的形式和功能
  诗歌(poetry)是传统意义上重要的文学表达方式,作为与小说不同的文学体裁,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可以这样说,诗歌是最早的文学形式,如中国的《诗经》,向我们讲述人类由蛮荒社会向礼仪社会过渡时,人们的真实情感和人生期盼。从功能角度而言,诗歌扮演不同角色:讲述传说(民谣),赞美英雄(史诗),歌咏自然和人生(抒情诗),甚至可以作为娱乐的工具(回文诗或打油诗),可见诗歌表现现实和表达情感的多元性。诗歌甚至在历史上曾经代替小说的作用,在中国“明清小说”出现之前,是诗词一直占领着中国文学的正统领域。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英国: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小说,是用诗歌这种形式创作而成的。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诗歌在文学史上的作用。
  从语言理论角度,笔者认为诗歌有两种作用:内心独白(monologue)和交际(communication)。前者是建立在诗歌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前提基础之上,主要表达我们的情感甚至是压抑的情绪;后者是假设诗歌具有教育功能(heuristic),目的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因此诗歌是沟通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当然,大部分诗歌作品融合了两种功能,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多元性。
  二 诗歌的意象性
  尽管上文我们提到了诗歌的不同形式和功能,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诗歌是与其他文学体裁不同的艺术形式,其标志性特征体现在“意象性”(symbolism或imagism)上。诗歌表达我们思想深处的情感和认知活动,因此是通过文本来超越时空和体验生活的艺术表达方式。从语言学角度,“意象性”是通过两个相关的思维活动实现的:一方面诗歌具有指代功能(reference),通过语言符号与客观体验建立联想,使读者对诗歌所描述的对象建立认知框架;另一方面,诗歌也具有表现(representation)功能,也就是表达作者主观世界的体验,阐释作者对描述对象的理解。
  诗歌的“意象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语言来体现。与现实基于命题和真值(truth conditions)的日常语言不同,诗歌语言具有“非规约性”(unconventionalism)特点,是脱离语境的表达形式,通常制造跨越时空的主观表述,参见Widdowson的文体学例子:
  His memory is dear today
  As in the hour he passed away
  (Ernest C.Draper “Ern’.Died 4.1.38)(Widdowson.1992.3)
  以上例子摘自碑文,目的不仅是纪念家族逝去的成员,更重要的是让其他时空的人也了解这种情感,起到了信息的传递作用。因此,诗歌语言在指示功能(deictic)上,具有“外指作用”(exophoric),可以脱离“即时(simultaneous)交流”的局限。
  诗歌创作的非常规特性是通过违背段落的逻辑内涵来实现的,因此诗歌语言无法用其字面意义来解释。这样表面看起来是悖论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诗歌语言的灵活性:诗歌既可以是交流的工具,具有“及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也可以超越如上功能,蕴含自身逻辑。
  三 诗歌的意象性和比喻
  如上所述,诗歌语言不同于现实语言,也区别于小说语言,具有意象性的特征。语言意象性实际上是超越语言字面意义(literal meaning)的概念联想,需要语用推理(pragmatic inference)来解码。非规约性的超字面意义体现在修辞手段上,主要表现为“比喻”用法上。在本文语境中,比喻在广义上指各种修辞手段(figurative device),在狭义上特指“暗喻”(metaphor)和“借喻”(metonymy)。
  (1) 比喻的基本概念
  传统上,比喻一直是文体学家所关注的话题,而纯语言学理论几乎不涉及。原因是历史上人们认为修辞仅仅是文学家的事情,是润色语言并且使语言更形象和丰富的手段,目的是制造各种文学效果,因此与人们的认知习惯无关。所以,传统对修辞的关注更多集中在其文化和社会意义,属于纯文科范畴,对其产生的心理机制很少涉猎。在这一方面,有很多理论,像“替换论”(substitution)、“互动论”(interaction)等等。
  对修辞尤其是比喻用法的全新理解,是伴随认知语言学产生的。“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是经验主义语言学观,强调心智的体验性和认识的完形性。主要贡献在对于概念范畴的理解,认为语言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语言由基本范畴(basic-level category)组成,是对客观世界“分类”(categorization)的结果,“桌子”是桌子,“椅子”是椅子,桌子和椅子词汇之间的区别,取决于两个范畴之间在外形和功能上的认识差别。但认知理论并不像传统语言理论对范畴理解那样,认为范畴之间泾渭分明,是离散结构,而恰恰相反,他们之间存在一个过渡的过程,范畴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比方说有标准的家具范畴,如“床、大衣柜”等,也有标准的电器范畴如“电灯、电表”等。但也有过渡成员,像“电脑、电视机”等,介于两者之间。因此,从认知角度来讲,范畴之间可以相互连接,相互投射(projection)。这就为比喻用法提供了全新理解。
  (2) 比喻的认知阐释
  与传统理论不同的是,认知语言学认为比喻是存在于语言中的固有手段,没有比喻,语言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比喻可以存在于日常语言中,是辅助手段。
  比喻产生的原因是概念拓展过程,目的是在范畴之间建立联系(mappings)。通过用具体概念来描述抽象概念,使后者更容易理解。如在下句中:
  Love is a journey.
  我们用journey描述love,或者说在两个范畴之间建立联想。比喻用法的前提是范畴之间的相似性,即两个范畴之间分享一些核心特征。正像journey一样,love有一个开始,并且在过程当中要克服一些障碍,会看到一些风景,有时候心情愉悦,有时又会沮丧,而且毫无意外有一个终点。从认知理论角度来看,比喻是概念过程。范畴之间的联系或合并,通过我们的认知系统来实现。
  (3) 文学中的比喻用法
  在认知语言学对修辞的关注出现之前,比喻用法被认为是文学家的事情,是语言的修饰工具,可以使文学更引人入胜。认知语言学修正了这种理论,比喻用法不仅是文学的润色手段,也存在于日常用语中,构成了我们的感知方式和思维习惯,所以成为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重要方式。当然,对比喻的使用是一个程度的问题。根据研究,某些类型的话语(discourse)对比喻用法更敏感,其中就包括文学,尤其是诗歌。
  文学尤其是诗歌存在大量比喻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一点是诗歌文本属于超文本(hypertext),可以跨越语言的即时性和地域性。日常语言很大程度上具有严肃性,通过有效表达告诉对方一件事情,并进一步需要对方采取行动,所以语言的字面和逻辑意义的使用,远远多于修辞用法的使用,即使使用修辞,语言的真实意图也可以通过语境来了解。与日常语言不同的是,文学用法表达性强于理解性。诗歌不仅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像艺术作品一样,本身具有与现实语言不同的欣赏性和收藏性,所以文学中可以包含大量出人预料的表达方式。
  文学作品如诗歌的独特的文本属性,体现在语言的违规性上(linguistic deviance),而比喻用法是一种很好的表达这种特征的手段。原因很简单,比喻意义的理解,需要在脑海里建立联想的认知结构,需要激发不同范畴的词汇,进行比较和筛选。这个过程在程序上,比理解字面意义复杂得多,涉及到更多认知过程。对比喻的理解不仅需要把范畴和客观所指(referent)联系在一起,同时需要把不同范畴联系在一起。
  四 《To a Waterfoul》中的比喻用法
  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比喻用法,尤其是比喻的认知过程,本文尝试通过《To a Waterfoul》这部作品的分析,来更好地了解诗歌与修辞手段的关系。
  1 《To a Waterfoul》的创作背景
  《To a Waterfoul》(《致水禽》)是美国“先验主义”(transcendental)诗人William Cullen Bryant的代表作,诗歌体现了其自然主义的思想,强调了神灵指示自然(divine power guiding)的力量。William Cullen Bryant属于美国“前浪漫主义”(pre-romanticism)的代表人物,创作的诗歌大部分为自然诗,强调诗歌创作要贴近自然,通过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来升华人的道德。总的来说,和所有先验主义者一样,作者寄情山水,歌咏自然。
  《To a Waterfoul》是作者1895年创作的。根据他的回忆,有一次在去马塞诸塞州的路上,作者感到极度绝望,不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这时有一只水禽在天空飞过,看到此场景,他豁然开朗,认为正像那只水鸟一样,神圣的力量(divine power)同样给自己指明了方向,因此作者不再感到孤单,心情豁然开朗。
  2 《To a Waterfoul》中的比喻用法
  和其它诗歌文本一样,大量的比喻用法使这首诗具有表现力,因此具有很好的欣赏价值。比喻用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暗喻
  本文有大量的暗喻(metaphor)用法(在这里metaphor是一个狭义上的概念。)暗喻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讲,属于范畴之间的投射,通常用一个“喻体”(source domain)来描述“本体”(target domain)。下面分别举两例:
  (a) “the crimson sky”(Line 3 in the second stanza: …“As darkly seen against the crimson sky”…):
  喻体:the crimson sky,本体:danger。在这里,danger相对来说是一个抽象范畴,通过crimson sky这个视觉感知对象来理解。比喻的基础是:第一,猩红色属于浓度高的颜色,因此可以和危险这种对人的心理造成压力的境况联系在一起。其次,红色是血液的颜色,可以是危险所带来的结果。
  (b) “lead my steps aright”(Line 4 in the last stanza: …Will lead my steps alright…):
  属于“固化隐喻”(dead metaphor),其用法与“the head of the bed”类似。两个范畴分别是喻体:the way one walks on,本体:the life one lives。隐含的述题:Life is a journey.(It is governed by divinity.)
  (2) 转喻
  与暗喻一样,本诗中同样存在大量的转喻(metonymy)现象。从认知角度来讲,转喻与借喻不同,是范畴内部之间的投射,因此替换发生在基本范畴之内。参见下面一些例子:
  (a) 用具体(entity)代替抽象(attribute):
  “the last steps of day”(Line 2 in the first stanza: … while glow the heavens with the last steps of day…)比喻“sunset”。
  (b) 用抽象(attribute)代替具体(entity):
  “the rosy depths”(Line 3 in the first stanza: … Far through their rosy depths dost thou pursue…)代替“the deepening heaven”。
  (c) 用整体(whole)代替部分(part):
  “all day”(Line 1 in the fourth stanza: … All days thy wings have fanned… )来代替一天的部分时间。
  (d) 用部分(part)代替整体(whole):
  “the abyss of heaven”(Line 1 in the seventh stanza: … Thou’rt gone,the abyss of heaven…)代替整个“heaven”。
  
   参考文献:
   [1] Croft,William & Cruse,D Allan.(2006).Cognitive Linguistics[M].Peking University Press,Peking.
   [2] Taylor,John R.(2001).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3] Toolan,Michael.(2008). Language in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 to Stylistics[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Peking.
   [4] Thornborrow,Joanna & Wareing,Sh?n.(2000).Patterns in Language:Stylistics for Students of language & Literature[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Peking.
   [5] Ungerer F.& Schmid,H.J.(2001).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6] Widdowson,H.G.(1999).Practical Stylistics[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Shanghai.
   [7] 杨岂深、龙文佩:《美国文学选读》(第一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简介:陈劲松,男,1966—,吉林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工作单位: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王尔德是英国19世纪后半叶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一生都大力倡导“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思想。《夜莺与玫瑰》是其童话代表作之一,充分彰显了他的唯美主义思想。本文主要对故事中的意象的理解进行探讨,进一步解析王尔德唯美主义艺术观的实际体现。  关键词:王尔德 唯美主义 意象 解析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王尔德及其唯美主义思想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
期刊
摘要《教长的黑面纱》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著名短篇小说。本文从霍桑的家庭背景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入手,来揭示黑纱的象征意义。揭开黑纱不仅可以让人们看到隐藏在人心中的罪恶,还可以揭示出在黑纱后面胡波教长孤独傲慢的心灵。  关键词:象征 罪恶 孤独 傲慢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施耐德教授曾在其《美国文学》一书
期刊
摘要19世纪的俄罗斯长篇小说史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以普希金和果戈理及其创作为代表的草创时期,以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创作构成的成熟时期。《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死魂灵》集中体现了草创时期的俄罗斯长篇小说体裁特征。  关键词:长篇小说 普希金 果戈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小说体裁研究,是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对于一向崇尚“内容压倒形
期刊
摘要兰斯顿·休斯的《初秋》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它以极其简单的情节和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内心复杂的矛盾与激烈的冲突。文中巧妙地运用景物的描写和对比的写作方法衬托出人物内心起伏的波澜。作者利用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塑造为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关键词:情节 对比 景物 语言 象征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
期刊
摘要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现代女性主义思想的奠基人之一。本文通过对伍尔夫女性意识的根源和她的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中的主要人物拉姆齐夫妇所代表的对立性格的分析,探讨了伍尔夫对传统父权制下两性二元对立的解构,并通过她的双性同体理论阐述了伍尔夫以一种新的视角和理念来关照两性关系,寻求并建立一种和谐的两性关系的女性主义思想。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 《到灯塔去》 两性二元对立 双性同体  中图分类号:I
期刊
摘要魏晋之际,向秀的“称情”说和王弼的“圣人有情”说皆对“情”的价值及其本体意义进行肯定和张扬,促使广大士族知识分子以情感为品评人物的标准,形成了以“重情适性”为主要特征的行为模式。“重情适性”的思潮对同时代的文学、音乐、绘画、书法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重情适性 本体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古代,“情感”历来是文人热衷的探讨话题。魏晋时期,文学进入自觉时
期刊
摘要曹操是我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是我国人民非常熟悉、喜爱的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他在文治武功方面的卓越成就与贡献对后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本文试通过《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阐释,对其成就、贡献及影响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曹操 文治武功 政治家 军事家 文学家 成就 影响 分析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沛国谯县(今
期刊
摘要《论语·里仁》篇的 “事君数”章章旨,自汉代以降便存在不同训解,分歧的关键在于对该章中“数”字的含义理解不同。在关于“数”字的解释中,尤以“频繁、烦数,即屡次”说对后世影响最大。结合古代典籍中的具体情况,以及孔子的思想特点,可以发现在“事君数”章中“数”之含义当训释为“亲近、亲密”。  关键词:《论语·里仁》篇“事君数”章 异解 新解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论语·
期刊
摘要唐代诗人喜欢在七言诗句中运用一种以“时”字结尾的句法结构,这种结构的句子适合用于定格四季景色,适于描写追忆友人的内容,适于传达一种玄虚澹淡的禅境,也适于表现感伤的情绪。  关键词:“时”字结尾句子 时间 追忆 感伤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从诗歌的形式上研究古典诗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诗歌的句法。句法是诗人为创造诗的形式在运用语言文字时自觉形成的特殊的艺术技巧,缺少句
期刊
摘要本文以西美尔的“大都会与现代精神”思想为参照系,进行美学意义上的“大都会”文化研究。大都会的精神气质源于“货币经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喧哗、繁闹、碎片、瞬息万变的现代都市生活片段。由此,大都会更类似于一个巨大的“迷宫”。但“迷宫”之“网”,在实际意义上是美学的而非政治的。作为现代生存和体验空间的大都会,其间应运而生的是都市人的两种极端的精神状态:理性至上和自我隐退。  关键词:审美现代性 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