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解释一个生活中的现象来论述个人的决策问题,阐明在不同的环境中,个人的选择机会将会发生变化,并且当这种选择机会的变化造成的最大期望净收益(这里的最大期望净收益就变成决策者原定行动之外的机会成本)大于原定行动的成本时就会引起个人行动的机会成本的增加,从而改变个人的决策,直至行动。
关键词:机会成本;个人决策;预期;期望收益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4-0150-02
本文是探讨个人决策问题的,在开篇中以一个简化的“故事”为引文,事实上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并非无中生有,它是以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为背景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思考,并通过解释这种现象的同时来阐述我们的主题。
故事是这样的:小姜一个人住在公司的宿舍里,每天下班回家,她都会花上5元买上一份当天的报纸以打发晚上无聊的时间。一天公司新分来的小陈搬到了小姜的宿舍,小陈也爱读报。这样小姜每天读完报纸,小陈都会很自然的免费阅读。所以小陈从来不买报,当小姜意识到这种情况后她也做出了不买报的决定。最后,宿舍里再也没有报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单纯的从成本——收益角度看,小陈看不看报对小姜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小姜每天下班回家都花上5元买报,这足以说明小姜从读报过程中至少得到5元(这里我用价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的效用。而对小姜来说小陈看不看报既不会影响小姜买报的成本也不会影响小姜读报得到的效用——她还是花5元钱得到至少5元的效用。那为什么小姜改变了一贯的决策呢?最后宿舍里再也没有报纸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吗?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引入期望收益和机会成本的概念。期望收益是指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连续实施一项经济活动所能带来的平均收益。期望收益往往与某项经济活动能带来收益的概率相联系,概率越大,期望收益越大。在这里要注意期望收益是主观的收益而不是客观的,是基于人的主观判断,是人的一种预期收益,是发生在经济活动之前的,从而会影响人的行为。机会成本是由选择产生的——一种经济资源往往具有多种用途,选择了一种用途,必然要丧失另一种用途的机会,后者可能带来的最大收益就成了前者的机会成本。假设有一笔资金,可以把它存在银行里,也可以把它投入到企业运营中。假设选择的是把它投入运营中,那么这笔资金存在银行的利息就是把资金投入企业运营的机会成本。下面将对这个故事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假设小姜和小陈通过看报得到的效用都是10元。先单方面地从小姜的决策角度来分析。小姜一个人住的时候,花5元钱得到10元的效用,从而得到5元的净效用。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小姜必定购买报纸,并且在一个人住的情况下,她要看报,只能自己够买,她别无选择。而当小陈住进来以后,情况发生了改变。这时小姜要读报有两种可能的选择,除了选择自己购买报纸,还可以选择等待小陈购买。如果选择自己购买报纸,虽然能得到净收益(5元效用),但就会失去小陈购买报纸后自己可能得到的净收益(失去的是一种期望收益,因为小陈是否买报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一旦自己购买,其得到的净收益是建立在失去的小陈购买报纸后自己可能得到的净收益之上的。如果选择等待小陈购买,那么小姜得到的“可能净收益”——期望净收益,同样建立在选择自己购买得到的净收益之上的。到底是如何选择,依赖于小姜主观上认为小陈买报的概率大小与小姜从读报中得到的效用之积即上文中提到的可能净收益(下文中将用期望净收益代替)。比如小姜主观上认为自己如果不买报则小陈买报的概率是0.6(小姜的这种判断是基于小姜主观上认为小陈读报的喜爱程度、小陈的收入流量、小陈的财富存量以及小陈的性格等等),在我们的假设下即读报效用为10元条件下,理性的小姜考虑到自己买报净收益是:10元效用-5元买报成本=5元净收益,而小陈买报后自己的期望净收益是10元×0.6=6元(小陈买报则小姜不付出5元的成本就可以得到10元的收益,而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为0.6),这时理性的小姜是不会买报的,事实上只要小姜主观上认为小陈买报的概率大于0.5,小姜就不会买。因为这时小陈买报后小姜得到的期望净收益(可以理解成多次重复策略得到的平均效用)大于小姜自己买报的净收益。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小姜主观上认为小陈买报的概率0.6是否稳定,如果稳定,则小姜是永远也不会买报的。实际上不稳定才是事实,并且小姜会根据小陈的历史表现来动态的调整小陈买报的概率,这种调整有两种方向:一个是调大,变成0.7或0.8,甚至是1;另一个是调小,变成小于0.5的任何正数,如0.4或0.2,甚至是0。如果调大即概率大于0.6,不会影响小姜不买报的决策。如果调小(小于0.5),比如调小到0.4,则小姜的决策就会改变,她会购买报纸。原因是小姜的期望净收益是10元×0.4=4元,而小姜自己购买报纸的净收益是5元,前者小于后者。问题看其来很简单,其实不然。在这里只是静态的、单方面地从小姜的决策角度来分析问题,却忽视了小陈的决策过程,并且也同时忽视了小陈的决策对于小姜下一次决策的影响,更加忽视了小陈的决策和小姜的决策形成的相互影响。其实从小陈的决策角度来看,他的决策过程与小姜无异。如果小陈主观上认为小姜购买报纸的概率大于0.5,这时小陈是不会购买报纸的,而一旦小陈主观上认为小姜购买报纸的概率小于0.5,则小陈会自己去购买。除此之外,小陈也会根据小姜的历史表现来动态的调整小姜买报的概率,从而决定自己是否买报。
现在回到上面的故事,故事结尾看到的是小陈和小姜都不再买报了,这样的情况可能发生吗?满足什么条件才有可能发生呢?下面将进行反向推理。从上文的论述中很容易的得知小姜和小陈都不买报,并且以后都不买的唯一情况是:在报价5元和效用10元不变的情况下或读报得到的效用是报价两倍的情况下,小姜和小陈主观上都稳定地认为对方购买报纸的概率是大于0.5的。因为只有双方都等待对方买报的状态一直保持下去,都不买报的情况才会出现。很明显这不是事实,因为无论是小陈还是小姜,他们预期的主观概率都会根据对方的历史表现不断地调整,当经过一段时间的僵持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一,双方都同时认为对方购买报纸的可能性很小(理论上在读报得到的效用是报价的2倍时只要小于0.5就可以认为可能性很小),以至于双方同时购买了报纸;二,一方首先认为另一方购买的可能性很小时,一方会去购买报纸。因为只要一方主观地认为另一方购买报纸的概率小于0.5,则他自己购买的净收益就大于期望净收益,购买报纸就成为理想的决策。“这种主观的认识”一旦在双方的头脑中同时形成,第一种情况就会出现,而只要不同一时间出现,则第二种情况就会发生。至于为什么一方会首先有这种认识,将涉及到不同人的性格不同(有的人不容易沉住气,有的人性子急)、额外的信息干扰(一方的某些行为和言语给另一方不再购买的信息)、先存的心智结构(诺斯意义上的)等等。这远远超出了论述范围,这里不再详述。现在假设在僵持一段时间后即双方都不买报,小陈首先主观的认为小姜买报概率太小了(也许小陈比较性急),他就会自己购买。而这种行为被小姜观察到后,会在小姜头脑中形成一种主观认识:小陈购买报纸的概率大于0.5。并且导致小姜的决策是:不自己买报纸。反过来,小姜在这轮中不买报纸的决策更加强化了小陈之前的主观预期——小姜买报的可能性很小,使其在下一轮决策中继续做出购买报纸的决策。而“双方都不再买报纸”在目前看来是不可能发生的,也就是说,故事结尾部分所描述的情况在运用理论分析后发现是不现实的。
以上的论述虽然只是解释了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现象,但其分析方法却可以运用于类似的事件中。关键是意识到当决策者在不同的环境中,其经济行为的可选范围会发生变化,选择范围的变化会导致决策者成本发生变化。当然这里的成本应该是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机会成本。特殊的,在本文所描述的现象中,小姜在小陈成为室友后其实现读报效用的可选择范围发生了变化——从只能自己购买到还可以选择等待小陈购买,从而小姜此时自己购报的成本从5元会计成本变成了6元(这是在小姜主观认为小陈购买报纸概率为0.6,并且小姜从读报中得到的效用为10元价值的前提下的期望成本)的机会成本,多了一元的成本。因此我们说,在某种情况下,多一个选择多一份成本。
参考文献
[1]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美]埃里克•弗鲁博顿, [德]鲁道夫•芮切特. 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关键词:机会成本;个人决策;预期;期望收益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4-0150-02
本文是探讨个人决策问题的,在开篇中以一个简化的“故事”为引文,事实上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并非无中生有,它是以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为背景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思考,并通过解释这种现象的同时来阐述我们的主题。
故事是这样的:小姜一个人住在公司的宿舍里,每天下班回家,她都会花上5元买上一份当天的报纸以打发晚上无聊的时间。一天公司新分来的小陈搬到了小姜的宿舍,小陈也爱读报。这样小姜每天读完报纸,小陈都会很自然的免费阅读。所以小陈从来不买报,当小姜意识到这种情况后她也做出了不买报的决定。最后,宿舍里再也没有报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单纯的从成本——收益角度看,小陈看不看报对小姜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小姜每天下班回家都花上5元买报,这足以说明小姜从读报过程中至少得到5元(这里我用价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的效用。而对小姜来说小陈看不看报既不会影响小姜买报的成本也不会影响小姜读报得到的效用——她还是花5元钱得到至少5元的效用。那为什么小姜改变了一贯的决策呢?最后宿舍里再也没有报纸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吗?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引入期望收益和机会成本的概念。期望收益是指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连续实施一项经济活动所能带来的平均收益。期望收益往往与某项经济活动能带来收益的概率相联系,概率越大,期望收益越大。在这里要注意期望收益是主观的收益而不是客观的,是基于人的主观判断,是人的一种预期收益,是发生在经济活动之前的,从而会影响人的行为。机会成本是由选择产生的——一种经济资源往往具有多种用途,选择了一种用途,必然要丧失另一种用途的机会,后者可能带来的最大收益就成了前者的机会成本。假设有一笔资金,可以把它存在银行里,也可以把它投入到企业运营中。假设选择的是把它投入运营中,那么这笔资金存在银行的利息就是把资金投入企业运营的机会成本。下面将对这个故事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假设小姜和小陈通过看报得到的效用都是10元。先单方面地从小姜的决策角度来分析。小姜一个人住的时候,花5元钱得到10元的效用,从而得到5元的净效用。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小姜必定购买报纸,并且在一个人住的情况下,她要看报,只能自己够买,她别无选择。而当小陈住进来以后,情况发生了改变。这时小姜要读报有两种可能的选择,除了选择自己购买报纸,还可以选择等待小陈购买。如果选择自己购买报纸,虽然能得到净收益(5元效用),但就会失去小陈购买报纸后自己可能得到的净收益(失去的是一种期望收益,因为小陈是否买报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一旦自己购买,其得到的净收益是建立在失去的小陈购买报纸后自己可能得到的净收益之上的。如果选择等待小陈购买,那么小姜得到的“可能净收益”——期望净收益,同样建立在选择自己购买得到的净收益之上的。到底是如何选择,依赖于小姜主观上认为小陈买报的概率大小与小姜从读报中得到的效用之积即上文中提到的可能净收益(下文中将用期望净收益代替)。比如小姜主观上认为自己如果不买报则小陈买报的概率是0.6(小姜的这种判断是基于小姜主观上认为小陈读报的喜爱程度、小陈的收入流量、小陈的财富存量以及小陈的性格等等),在我们的假设下即读报效用为10元条件下,理性的小姜考虑到自己买报净收益是:10元效用-5元买报成本=5元净收益,而小陈买报后自己的期望净收益是10元×0.6=6元(小陈买报则小姜不付出5元的成本就可以得到10元的收益,而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为0.6),这时理性的小姜是不会买报的,事实上只要小姜主观上认为小陈买报的概率大于0.5,小姜就不会买。因为这时小陈买报后小姜得到的期望净收益(可以理解成多次重复策略得到的平均效用)大于小姜自己买报的净收益。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小姜主观上认为小陈买报的概率0.6是否稳定,如果稳定,则小姜是永远也不会买报的。实际上不稳定才是事实,并且小姜会根据小陈的历史表现来动态的调整小陈买报的概率,这种调整有两种方向:一个是调大,变成0.7或0.8,甚至是1;另一个是调小,变成小于0.5的任何正数,如0.4或0.2,甚至是0。如果调大即概率大于0.6,不会影响小姜不买报的决策。如果调小(小于0.5),比如调小到0.4,则小姜的决策就会改变,她会购买报纸。原因是小姜的期望净收益是10元×0.4=4元,而小姜自己购买报纸的净收益是5元,前者小于后者。问题看其来很简单,其实不然。在这里只是静态的、单方面地从小姜的决策角度来分析问题,却忽视了小陈的决策过程,并且也同时忽视了小陈的决策对于小姜下一次决策的影响,更加忽视了小陈的决策和小姜的决策形成的相互影响。其实从小陈的决策角度来看,他的决策过程与小姜无异。如果小陈主观上认为小姜购买报纸的概率大于0.5,这时小陈是不会购买报纸的,而一旦小陈主观上认为小姜购买报纸的概率小于0.5,则小陈会自己去购买。除此之外,小陈也会根据小姜的历史表现来动态的调整小姜买报的概率,从而决定自己是否买报。
现在回到上面的故事,故事结尾看到的是小陈和小姜都不再买报了,这样的情况可能发生吗?满足什么条件才有可能发生呢?下面将进行反向推理。从上文的论述中很容易的得知小姜和小陈都不买报,并且以后都不买的唯一情况是:在报价5元和效用10元不变的情况下或读报得到的效用是报价两倍的情况下,小姜和小陈主观上都稳定地认为对方购买报纸的概率是大于0.5的。因为只有双方都等待对方买报的状态一直保持下去,都不买报的情况才会出现。很明显这不是事实,因为无论是小陈还是小姜,他们预期的主观概率都会根据对方的历史表现不断地调整,当经过一段时间的僵持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一,双方都同时认为对方购买报纸的可能性很小(理论上在读报得到的效用是报价的2倍时只要小于0.5就可以认为可能性很小),以至于双方同时购买了报纸;二,一方首先认为另一方购买的可能性很小时,一方会去购买报纸。因为只要一方主观地认为另一方购买报纸的概率小于0.5,则他自己购买的净收益就大于期望净收益,购买报纸就成为理想的决策。“这种主观的认识”一旦在双方的头脑中同时形成,第一种情况就会出现,而只要不同一时间出现,则第二种情况就会发生。至于为什么一方会首先有这种认识,将涉及到不同人的性格不同(有的人不容易沉住气,有的人性子急)、额外的信息干扰(一方的某些行为和言语给另一方不再购买的信息)、先存的心智结构(诺斯意义上的)等等。这远远超出了论述范围,这里不再详述。现在假设在僵持一段时间后即双方都不买报,小陈首先主观的认为小姜买报概率太小了(也许小陈比较性急),他就会自己购买。而这种行为被小姜观察到后,会在小姜头脑中形成一种主观认识:小陈购买报纸的概率大于0.5。并且导致小姜的决策是:不自己买报纸。反过来,小姜在这轮中不买报纸的决策更加强化了小陈之前的主观预期——小姜买报的可能性很小,使其在下一轮决策中继续做出购买报纸的决策。而“双方都不再买报纸”在目前看来是不可能发生的,也就是说,故事结尾部分所描述的情况在运用理论分析后发现是不现实的。
以上的论述虽然只是解释了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现象,但其分析方法却可以运用于类似的事件中。关键是意识到当决策者在不同的环境中,其经济行为的可选范围会发生变化,选择范围的变化会导致决策者成本发生变化。当然这里的成本应该是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机会成本。特殊的,在本文所描述的现象中,小姜在小陈成为室友后其实现读报效用的可选择范围发生了变化——从只能自己购买到还可以选择等待小陈购买,从而小姜此时自己购报的成本从5元会计成本变成了6元(这是在小姜主观认为小陈购买报纸概率为0.6,并且小姜从读报中得到的效用为10元价值的前提下的期望成本)的机会成本,多了一元的成本。因此我们说,在某种情况下,多一个选择多一份成本。
参考文献
[1]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美]埃里克•弗鲁博顿, [德]鲁道夫•芮切特. 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