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和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关键是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
【关键词】语文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32-01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钻研、体验、创造。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到底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 树立偶像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学中,教师若能将自身打造成学生崇拜的“偶像”,那么学生就会乐意上这位教师的课。
教师的偶像形象首先要靠渊博厚重的知识和专业水平,给学生取之不尽、教之新鲜的感觉,同时发挥个人素质中的长处。一是教学语言在力求准确清晰的同时,讲究生动、形象、文雅、风趣、富有吸引力;二是讲读课文时不时小露一手,穿插讲解作品的时代背景、相关故事等,使学科知识在学生眼里保持新鲜感、神奇感,这样就能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眼球;三是要求学生背诵的诗文,上课时教师先做示范自然成诵,展示一下自己记忆的功底,就会让学生羡慕不已。
其次,教师形象的树立还在于对教材重、难点的认识把握。语文教师应该是个导演,用对剧本的透彻理解,将演员带入到预想的境界,再挖掘出剧本的内涵。教师要先明确要教什么,什么不用教,重、难点是什么,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分清主次,对主要考点的把握要到位。学生在考试中获胜,更能引发他们对教师的信任,也更有兴趣跟着教师完成本学科的学习。
2 教学方法灵活。保持学习兴趣
教无定法,只要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完成必须的教学任务,就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像在教学古诗词时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使至塞上》和《天净沙·秋思》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诗中的内容,借助线条、色彩,把诗词——语言的抽象符号,通过图画直观表现出来,绘成有形有色、有山有水、有情有趣、情景交融、妙趣横生的画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悟。在教学《明月几时有》《无题》时,可直接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在唱中学。对未有曲调的诗,如《关雎》,教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学生选择与之基本相配的曲调,如民歌、通俗歌曲来套曲,展开诗词歌唱比赛,评出最佳者,让全班同学学唱。通过唱歌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课堂学习中高潮迭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师徒和谐结对,诱发学习兴趣
每学期初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把学生粗线条地划分成四大类: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然后,采取学生自愿建组与教师适当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把全班学生按照优秀——一般、良好——较差的座位调好,两个人中有一个成绩较好的作为师傅,成绩差点的就是徒弟。师傅的主要职责是教会徒弟学习,督促、管理徒弟学习常规,培养徒弟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徒弟的职责是和师傅一起合作学习,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信心。这样的和谐结对,不仅避免了两极分化,还可以发挥优秀生的才能去教会后进生,这种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充满互助和竞争的学习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每位学生在整节课都有收获并且都不疲惫,师徒之间互帮互助,民主平等,内心不失轻松、愉悦。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进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会发生一些变化,笔者就根据实际,适当更换师傅,让学生树立“只要我努力,也有机会当师傅”的意识,更加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营造良好气氛。培养学习兴趣
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和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关键是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产生反感,就会对其学科失去兴趣,甚至厌恶。反之,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语文教师要融洽师生情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走进课堂之前首先要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必须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使学生望之感到亲切而振奋,从而奠定一堂课的成功基础。
二是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做一个关注学生发展的有心人,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认定一个教师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的肯定、关怀、帮助。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帮助其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5 注重指导方法。加深学习兴趣
达尔文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与指导。笔者经常在课后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障碍:对于记性差、遗忘快的学生,指导他们背诵诗词课文时要做到四到:口到、眼到、脑到和手到,并且根据遗忘规律,要进行后续2 3次重复背诵记忆,这样才能牢固而长久地识记;对于基础好而阅读能力差的学生,笔者先是结合中考题帮助他们分析小说、说明文等不同的题型,教给他们答题的方法与技巧,如考察小说的整体感知题时告诉学生方法:联系内容、扣紧主旨、兼谈深层、参考分值。公式:主要人物+何时+何地+何事+结果;表现了(赞扬了、歌颂了……)。考察说明文说明方法题时告诉学生方法:准确判断、扣住公式、联系内容、简洁表达。明确了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后让学生去完成相关题型的练习,他们掌握这些方法后不会再看到阅读就头疼,无处下手,而是自然熟练地规范作答了,这样一来就渐渐地爱上了做阅读。除此之外,在课堂上笔者还让学生自己学习课文,发现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笔者加以指导。这样的效果远比教师在讲台上声嘶力竭、大汗淋漓地“填鸭子”要好得多,此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况且,这些方式方法也更受到学生的欢迎。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曾提到过:“学习是学生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代“情感派”代表于漪也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可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参与.在参与中获得成功。
【关键词】语文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32-01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钻研、体验、创造。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到底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 树立偶像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学中,教师若能将自身打造成学生崇拜的“偶像”,那么学生就会乐意上这位教师的课。
教师的偶像形象首先要靠渊博厚重的知识和专业水平,给学生取之不尽、教之新鲜的感觉,同时发挥个人素质中的长处。一是教学语言在力求准确清晰的同时,讲究生动、形象、文雅、风趣、富有吸引力;二是讲读课文时不时小露一手,穿插讲解作品的时代背景、相关故事等,使学科知识在学生眼里保持新鲜感、神奇感,这样就能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眼球;三是要求学生背诵的诗文,上课时教师先做示范自然成诵,展示一下自己记忆的功底,就会让学生羡慕不已。
其次,教师形象的树立还在于对教材重、难点的认识把握。语文教师应该是个导演,用对剧本的透彻理解,将演员带入到预想的境界,再挖掘出剧本的内涵。教师要先明确要教什么,什么不用教,重、难点是什么,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分清主次,对主要考点的把握要到位。学生在考试中获胜,更能引发他们对教师的信任,也更有兴趣跟着教师完成本学科的学习。
2 教学方法灵活。保持学习兴趣
教无定法,只要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完成必须的教学任务,就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像在教学古诗词时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使至塞上》和《天净沙·秋思》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诗中的内容,借助线条、色彩,把诗词——语言的抽象符号,通过图画直观表现出来,绘成有形有色、有山有水、有情有趣、情景交融、妙趣横生的画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悟。在教学《明月几时有》《无题》时,可直接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在唱中学。对未有曲调的诗,如《关雎》,教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学生选择与之基本相配的曲调,如民歌、通俗歌曲来套曲,展开诗词歌唱比赛,评出最佳者,让全班同学学唱。通过唱歌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课堂学习中高潮迭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师徒和谐结对,诱发学习兴趣
每学期初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把学生粗线条地划分成四大类: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然后,采取学生自愿建组与教师适当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把全班学生按照优秀——一般、良好——较差的座位调好,两个人中有一个成绩较好的作为师傅,成绩差点的就是徒弟。师傅的主要职责是教会徒弟学习,督促、管理徒弟学习常规,培养徒弟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徒弟的职责是和师傅一起合作学习,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信心。这样的和谐结对,不仅避免了两极分化,还可以发挥优秀生的才能去教会后进生,这种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充满互助和竞争的学习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每位学生在整节课都有收获并且都不疲惫,师徒之间互帮互助,民主平等,内心不失轻松、愉悦。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进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会发生一些变化,笔者就根据实际,适当更换师傅,让学生树立“只要我努力,也有机会当师傅”的意识,更加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营造良好气氛。培养学习兴趣
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和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关键是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产生反感,就会对其学科失去兴趣,甚至厌恶。反之,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语文教师要融洽师生情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走进课堂之前首先要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必须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使学生望之感到亲切而振奋,从而奠定一堂课的成功基础。
二是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做一个关注学生发展的有心人,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认定一个教师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的肯定、关怀、帮助。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帮助其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5 注重指导方法。加深学习兴趣
达尔文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与指导。笔者经常在课后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障碍:对于记性差、遗忘快的学生,指导他们背诵诗词课文时要做到四到:口到、眼到、脑到和手到,并且根据遗忘规律,要进行后续2 3次重复背诵记忆,这样才能牢固而长久地识记;对于基础好而阅读能力差的学生,笔者先是结合中考题帮助他们分析小说、说明文等不同的题型,教给他们答题的方法与技巧,如考察小说的整体感知题时告诉学生方法:联系内容、扣紧主旨、兼谈深层、参考分值。公式:主要人物+何时+何地+何事+结果;表现了(赞扬了、歌颂了……)。考察说明文说明方法题时告诉学生方法:准确判断、扣住公式、联系内容、简洁表达。明确了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后让学生去完成相关题型的练习,他们掌握这些方法后不会再看到阅读就头疼,无处下手,而是自然熟练地规范作答了,这样一来就渐渐地爱上了做阅读。除此之外,在课堂上笔者还让学生自己学习课文,发现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笔者加以指导。这样的效果远比教师在讲台上声嘶力竭、大汗淋漓地“填鸭子”要好得多,此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况且,这些方式方法也更受到学生的欢迎。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曾提到过:“学习是学生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代“情感派”代表于漪也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可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参与.在参与中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