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按大类招收本科生,并在低学年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后划分专业的课程设置方式已经在国内普通高等院校中非常普遍。这种按大类招生分专业的方式一方面减少了由于高考填报时考虑不足而造成的专业不理想和由此产生的厌学现象,另一方面,为学生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按大类招生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中笔者将就按大类招生分专业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大类招生分专业 现状 优势与不足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85(2011)06-00-02
自按大类招生分专业实施以来,迅速成为很多学校的招生和培养学生的重要模式,也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文以某高校为例,围绕按大类招生分专业的问题,提出自己观点和看法。
1 高校按大类招生的现状
按大类招生是指按专业类招生,招生时学生按“类”填报志愿,学校按“类”招生。专业类与专业的区别是同属于一个学科的若干个专业组成专业类,是多个专业的集合。
近年,国内很多知名高校已开始实行“通才”教育,按大类或按院系进行招生。按大类招生是提高生源数量和质量、提高广大考生报考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是未来招生工作发展的趋势。[1]
目前大类招生多限于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海洋科学类、交通运输类、能源动力类、机械类、环境科学类、电气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文学类、哲学类、材料类、工程力学类等大类学科。
2 按大类招生分专业的优势与不足
2.1 大类招生的优势
2.1.1 砸实基础知识,整合教学资源,符合终身学习的理念
目前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宗旨,即宽口径,厚基础。[2]按大类招生恰好符合了这一要求。其培养的人才首先从基础学起,先学习基础课程,再接触专业课程,这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这种宽口径的培养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为未来的自我教育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而广泛的基础。按大类招生也有利于整合学校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因专业设置过细而导致的教育资源分散和浪费,也便于学校对大类学生进行统一的管理和配置,学院可以统一安排学生上课,合理的配置师资力量。
2.1.2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所学专业的系统性
宽口径的学生培养模式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一个好的方式。按大类招生的课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人文社科和自然类课程。这一类课程是学生得到通识类知识的重要途径;二是专业基础课,这属于专业领域内的通识课程,学生可以对整个学科发展脉络有系统性的了解,这也就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发生;三是专业课,也就是根据学生发展的方向开展的课程。这种在不同学科相互碰撞下开展的专业课程避免了传统专业课过严过死的弊端,有利于学生增强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1.3 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更加有效地督促学生学习
按大类招生可以延长学生选择具体学习方向和进入专业领域的时间,并能够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且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分专业二次选择时,学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情况,对各研究方向和具体专业招收的人数和规模进行调整。据近几年一些高校的调查资料显示,学生毕业5年后,学生仍然从事原专业工作的只有50%。从2009年毕业生就业来看,95%的就业工作单位更趋向于聘用有扎实专业背景、学习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3]按大类招生正好满足了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又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
因为按大类招生的专业还需进行二次分流,学生在进入学校后,会更加努力的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以便在二次选择专业时时能够挑选到令自己满意的专业。在兴趣和激励的双重因素下,学生能够更上进、更理性的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规划和安排。
2.2 大类招生分专业的不足
2.2.1 开展时间短,体系发展不成熟,缺乏统一的规范
按大类招生最早起源于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这一计划在2001年才开始启动,也就是说按大类招生到现在只有不到十年的发展过程。但是这一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模式却被各大学校迅速复制,时至今日已成为给大学重要甚至是主要的招生录取模式。而教育部对于这一模式只是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对于什么专业可以大类招生,按大类招生的课程设置方面都没有做进一步的要求。在具体实施中,各学校也不尽相同,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并且,一些学校还出现了取消大类招生的现象,如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将原金融学以往按类招生改为分专业招生;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类中的管理科学单独作为专业来招生,只招理科生。[4]这就说明我们对于按大类招生还在探索阶段,其体系发展还未成熟,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
2.2.2 专业领域学习时间短,学生负担加重,实践时间减少,大班授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关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讨论一直都是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按大类招生培养学生一个很显著的弊端就是学生接触专业领域的知识比较晚。
3 按大类招生的三个误区
3.1 按大类招生与真正的通识教育有一定距离
很多按大类招生的学校都以开展通识教育和培养复合型人才为荣,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大类学生所学领域还是没有跳出自身学科门类的范围,每个学生更多的还是学习了本领域的知识,而对学校的其他专业不甚了解。国外的知名高校则在入学之初不分文理,所上的科目和所学的内容相同,这就使他们毕业的学生都具有整个学校的特点,所学的知识能够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之中,继而达到通识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目的。
3.2 按大类招生不等于摒弃学生个性发展
我们在实施按大类招生培养的过程中,因为条件有限,很对学校为了节省教学资源,对于基础课往往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这既是按大类招生的一个优点,同时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缺陷。入学的学生都学习统一的课程会迅速磨灭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迷失自己应该专注的领域,有可能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发生。可见,按大班上课也是对按大类招生的一种误读,是学校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学生的对于某一领域的研究常常得不到专业知识和专家老师的认可和帮助,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按大类招生最后的结果不是培养出了综合性人才,而是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和对某一领域天才性的创新和探索的话,那么这种培养方式肯定是失败的。
3.3 按大类招生并不是专业的盲目融合
我们上文提到过,并不是所有学科都适合按大类招生,也并不是所有专业都适合进行合并。这种专业间的相互融合是成体系的,是有严谨的内在逻辑的。首先,有些学校为了找到更好的生源或带动某一新开设学科的发展,把一些发展较弱的专业合并到较好的专业中,这就在暗中降低了好专业的生源水平和教学质量,考进来的学生就会产生被欺骗的感觉,失去对学校的信任感;其次,一些学校把冷门的、人数较少的或者不好就业的专业合并到较大的专业中去,在明面上有冷门专业,在实际培养中却有意无意的淡化或干脆取消了冷门专业,这显然不利于冷门专业的发展,渐渐就会是从事冷门专业研究的人员越来越少,这非常不利于一些冷门学科的发展;第三,有些学校在按大类招生时,只关心是否是在一个大类内,是否属于一个学院,而一股脑的把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融合在了一起。例如经济学虽然是一个整体的学科,但是旗下包含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有些学校就把偏重于理论的政治经济学和偏重于实践的金融学按一类,即按经济类大类招生,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都融在一起上,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培养,最后只能导致学生对于两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都没有很好掌握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张宇,于敏,侯巍,赵宏,滕杨.按药学大类招生[J].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药学研究.2007,12:2.
[2] 段红安,冯世斌.高校的课程设置改革与课程选修制[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2:22-24.
[3] 郑云,龚建.高职建筑设备专业大类招生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9,10:128.
[4] 蒋秀兰,郭娜.关于高等学校大类招生政策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209.
【关键词】大类招生分专业 现状 优势与不足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85(2011)06-00-02
自按大类招生分专业实施以来,迅速成为很多学校的招生和培养学生的重要模式,也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文以某高校为例,围绕按大类招生分专业的问题,提出自己观点和看法。
1 高校按大类招生的现状
按大类招生是指按专业类招生,招生时学生按“类”填报志愿,学校按“类”招生。专业类与专业的区别是同属于一个学科的若干个专业组成专业类,是多个专业的集合。
近年,国内很多知名高校已开始实行“通才”教育,按大类或按院系进行招生。按大类招生是提高生源数量和质量、提高广大考生报考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是未来招生工作发展的趋势。[1]
目前大类招生多限于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海洋科学类、交通运输类、能源动力类、机械类、环境科学类、电气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文学类、哲学类、材料类、工程力学类等大类学科。
2 按大类招生分专业的优势与不足
2.1 大类招生的优势
2.1.1 砸实基础知识,整合教学资源,符合终身学习的理念
目前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宗旨,即宽口径,厚基础。[2]按大类招生恰好符合了这一要求。其培养的人才首先从基础学起,先学习基础课程,再接触专业课程,这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这种宽口径的培养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为未来的自我教育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而广泛的基础。按大类招生也有利于整合学校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因专业设置过细而导致的教育资源分散和浪费,也便于学校对大类学生进行统一的管理和配置,学院可以统一安排学生上课,合理的配置师资力量。
2.1.2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所学专业的系统性
宽口径的学生培养模式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一个好的方式。按大类招生的课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人文社科和自然类课程。这一类课程是学生得到通识类知识的重要途径;二是专业基础课,这属于专业领域内的通识课程,学生可以对整个学科发展脉络有系统性的了解,这也就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发生;三是专业课,也就是根据学生发展的方向开展的课程。这种在不同学科相互碰撞下开展的专业课程避免了传统专业课过严过死的弊端,有利于学生增强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1.3 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更加有效地督促学生学习
按大类招生可以延长学生选择具体学习方向和进入专业领域的时间,并能够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且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分专业二次选择时,学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情况,对各研究方向和具体专业招收的人数和规模进行调整。据近几年一些高校的调查资料显示,学生毕业5年后,学生仍然从事原专业工作的只有50%。从2009年毕业生就业来看,95%的就业工作单位更趋向于聘用有扎实专业背景、学习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3]按大类招生正好满足了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又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
因为按大类招生的专业还需进行二次分流,学生在进入学校后,会更加努力的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以便在二次选择专业时时能够挑选到令自己满意的专业。在兴趣和激励的双重因素下,学生能够更上进、更理性的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规划和安排。
2.2 大类招生分专业的不足
2.2.1 开展时间短,体系发展不成熟,缺乏统一的规范
按大类招生最早起源于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这一计划在2001年才开始启动,也就是说按大类招生到现在只有不到十年的发展过程。但是这一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模式却被各大学校迅速复制,时至今日已成为给大学重要甚至是主要的招生录取模式。而教育部对于这一模式只是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对于什么专业可以大类招生,按大类招生的课程设置方面都没有做进一步的要求。在具体实施中,各学校也不尽相同,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并且,一些学校还出现了取消大类招生的现象,如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将原金融学以往按类招生改为分专业招生;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类中的管理科学单独作为专业来招生,只招理科生。[4]这就说明我们对于按大类招生还在探索阶段,其体系发展还未成熟,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
2.2.2 专业领域学习时间短,学生负担加重,实践时间减少,大班授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关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讨论一直都是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按大类招生培养学生一个很显著的弊端就是学生接触专业领域的知识比较晚。
3 按大类招生的三个误区
3.1 按大类招生与真正的通识教育有一定距离
很多按大类招生的学校都以开展通识教育和培养复合型人才为荣,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大类学生所学领域还是没有跳出自身学科门类的范围,每个学生更多的还是学习了本领域的知识,而对学校的其他专业不甚了解。国外的知名高校则在入学之初不分文理,所上的科目和所学的内容相同,这就使他们毕业的学生都具有整个学校的特点,所学的知识能够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之中,继而达到通识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目的。
3.2 按大类招生不等于摒弃学生个性发展
我们在实施按大类招生培养的过程中,因为条件有限,很对学校为了节省教学资源,对于基础课往往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这既是按大类招生的一个优点,同时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缺陷。入学的学生都学习统一的课程会迅速磨灭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迷失自己应该专注的领域,有可能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发生。可见,按大班上课也是对按大类招生的一种误读,是学校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学生的对于某一领域的研究常常得不到专业知识和专家老师的认可和帮助,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按大类招生最后的结果不是培养出了综合性人才,而是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和对某一领域天才性的创新和探索的话,那么这种培养方式肯定是失败的。
3.3 按大类招生并不是专业的盲目融合
我们上文提到过,并不是所有学科都适合按大类招生,也并不是所有专业都适合进行合并。这种专业间的相互融合是成体系的,是有严谨的内在逻辑的。首先,有些学校为了找到更好的生源或带动某一新开设学科的发展,把一些发展较弱的专业合并到较好的专业中,这就在暗中降低了好专业的生源水平和教学质量,考进来的学生就会产生被欺骗的感觉,失去对学校的信任感;其次,一些学校把冷门的、人数较少的或者不好就业的专业合并到较大的专业中去,在明面上有冷门专业,在实际培养中却有意无意的淡化或干脆取消了冷门专业,这显然不利于冷门专业的发展,渐渐就会是从事冷门专业研究的人员越来越少,这非常不利于一些冷门学科的发展;第三,有些学校在按大类招生时,只关心是否是在一个大类内,是否属于一个学院,而一股脑的把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融合在了一起。例如经济学虽然是一个整体的学科,但是旗下包含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有些学校就把偏重于理论的政治经济学和偏重于实践的金融学按一类,即按经济类大类招生,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都融在一起上,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培养,最后只能导致学生对于两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都没有很好掌握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张宇,于敏,侯巍,赵宏,滕杨.按药学大类招生[J].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药学研究.2007,12:2.
[2] 段红安,冯世斌.高校的课程设置改革与课程选修制[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2:22-24.
[3] 郑云,龚建.高职建筑设备专业大类招生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9,10:128.
[4] 蒋秀兰,郭娜.关于高等学校大类招生政策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