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秦汉魏晋? 法自然天成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hangmaf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法与篆刻,是中华民族的经典艺术,是中华几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孕育、创造、发展、繁荣的过程,也是中华文明不断进步、日益辉煌的历程。篆刻即是人们常说的刻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诗、书、画、印”四大国粹之一。其历史最为悠久,胎息于远古的仰韶文化,雏形于殷墟的卜辞文化,成长于商周的青铜文化,盛行于秦汉而振兴于明清。时至今日,书法与篆刻艺术,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典文化,在走向世界国际舞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的恩师苏园先生,自号乃大、耕石馆主,1923年生于成都,早年工作于成都刊刻厂,今年已九十大寿,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评审委员,现为省市级多家书法篆刻艺术组织的顾问或担任荣誉职务,系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九三学社社员,我国当代著名的书法篆刻艺术家,社会名宿。他幼承庭训,从颜字入手,并致力于“二王”、汉碑以及大、小篆书的研究,与书法艺术结下不解之缘。恩师天资聪敏,勤学善悟,早年师从四川大学易筠室老教授,在其门下系统学习书法篆刻艺术,故受益良多,眼界大开,其书其印均臻完美,登临化境。
  恩师之父苏海溶老先生,当年乃蜀中漆器工艺界的元老,善书法、绘画,对恩师学篆刻习书法积极给以支持、鼓励与帮助,由此艺事大进。恩师书法兼擅各体,尤以隶、篆、行、草见长。其书作自由奔放,苍劲雄浑,于传统中颇显新意。恩师篆刻用刀爽利,结字奇正相生,刚劲古拙。虽人生已值耄耋之年,但恩师的作品丝毫未有匠气、衰气与俗气,且不受几千年的中国传统书法观念之束缚,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当属难能可贵。同时,恩师奖掖后学,乐于社会公益,甘于践行奉献,且几十年如一日,桃李天下,高足盈门,十分受人敬仰。
  在流派纷纭的现代书坛上,恩师的书法以一种大朴不雕的冷静面貌而引人注目。他不盲从时风,而是用自己的心灵来感悟世界,努力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书法语言,建立具有独特个性的审美理想。为了构建自己的书法审美理想,恩师对古人的笔法进行反复的思考与实践,从古人的书法作品到书论、诗文乃至人生哲学,他都从中细细品味,继承传统却不拘泥于形式上的模仿,而是更注重追求作品内在的精神气质,在对前人用笔、结体、章法、气韵方面做到深刻理解和领悟的基础上,取诸家之长,散自我怀抱,终成自我。他用笔朴拙中见灵巧,浑厚中透秀丽,看似没有大起大落的对比,实则内蕴丰厚,在简朴和谐中蕴藏着独特的韵味。
  恩师为人端厚宽和,时有真诚慈祥的笑容;观他所书,也都出以闲逸,又骨健神清,气宇轩昂。正如《沧浪诗话》中所谓:“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恩师于篆刻领域所费精力最深,也最为艺林同道所重,成就更是非凡。他早年篆刻从秦汉入手,追朔秦汉之风格韵致,并遍习汉魏六朝瓦甓文字,临摹石鼓文,将秦汉之朴茂、雄健之笔法融会于篆刻之中,并通览明清以来各家风格,从而形成峻峭古拙,雄浑苍劲之苏氏风格。他一生执刀于耕石馆,不拘泥一格,用刀生猛豪放,布局古拙奇巧,边款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诗意画境,书法与石刻艺术珠联璧合、交相辉映。中国的书法和篆刻,自古以来就是一家。但是篆刻又和书法不同,其方寸之间“分朱布白”,笔法刀法并重,非一般的笔法所能参悟。
  综观恩师的篆刻作品,他致力于以形意来表达心中情意,在讲传统、尊重传统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时而打破传统篆刻中的结字法、篆法的一些陈规陋习,大胆注入时代审美因素与新的视角形式,追求形与意所蕴含的独特美感,这正如德国美学家莱辛所说:“凡是为造型艺术所追求的东西,如果与美不兼容,就必须让路给美”。读恩师的作品,大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朦胧的美感。不管是朱文印还是白文印作品,其艺术张力都十分浑厚、宽博,给人许多启示,诸多联想。恩师抓住含蓄美的篆刻创作准则,拓展了可以随意雕琢的空间,尽情地表现客观现象、情感与意趣,真正达到“方寸天地、气象万千”的艺术效果。这对那些跟时风和矫揉造作之狂妄而自我粉饰者,无疑是当头的棒喝。
  恩师篆刻在章法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更加成熟地运用“离合”之法。陆维钊先生在书法中发挥离合的旨趣而创造的篆隶结合之“新蜾扁”体,恩师不仅大胆借鉴,还创造性地把其中的“离合”之法运用到篆刻艺术之中,取得更加布白强烈、节奏明快的效果,神韵独特,令人叫绝。
  “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恩师的印风如关东大汉弹铜琵琶,呈金刚怒目式的阳刚美,更是在骨气上做足文章。古人有“凿山骨”之说,把篆刻用刀的力和势描述得淋漓透彻。刀法是为表达骨气和神韵服务的,是为制作美的线条服务的,是为印章效果服务的。所以恩师常说“刀无定法”的观点,不但冲、削、刮、击照用不误,偶而还把刻刀当凿子使,使点画更具筋骨,拙朴、粗犷的形象超然物外,令行家叹服。
  篆刻是一门综合艺术,就印章整体而说,边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与印面有机契合 ,浑然一体,丰富了印章的形式美,也加强了印章的书卷气。恩师的印章,绝大部分都配以精美的边款,明显可以看出他为之付出的心血,使得每方印章从形式到内容珠联璧合,情文并茂,韵味盎然,巧拙多趣,别开生面,似于古印中所未见,格外耐人寻味。
  早年我曾撰文说过,艺术精妙之处,在于个性,在于风骨。恩师很注重养生,更注重养心,时时自得静中之乐。有人问他长寿秘诀,他说首先要做个好人,事事无愧于心,才能心平气和。他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业余勤学苦练书法,视书法犹如无声之音乐,如痴如醉,融会贯通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中,在努力提高自己的书法艺术水平中,追求雅致,最忌粗俗。所谓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恩师特别推崇林散之先生的名言:“读破万卷,可医一俗。”细细品读恩师的书法,用笔精工老辣,结字收放自如,通篇势贯首尾,一气呵成。足见恩师之体力充沛,思维敏捷,做事认真,习书有道。
  恩师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不畏寒暑,挥毫泼墨,追求博取古泽、积贤为道、仁者无敌之修艺做人境界,往往废寝忘食;即使书法功底很深,造诣很高,也永不满足,一直追求更完美,更高雅。他活到老,学到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一直在为繁荣我省文化事业发挥余热。恩师特别擅长隶篆与行草,笔锋清雅婉丽,字体洒脱流畅,别有风度。欣赏他的书法墨迹,真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恩师宝刀不老,笔底生辉,无愧是蜀中书坛的一棵常青藤、一株不老松。
  风雨人生望百年,泼墨弄刀寒窗边;立志当初存故我,沧桑不改意若仙。这是我对恩师一生的写照。正是这样一位长寿高龄的老艺术家,十分值得人们敬重与钦佩。他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勤耕不断。对恩师来讲,学习与研究书法艺术是没有严寒酷暑的。他坚持不懈,练而不疲、学而不累,从中获得了精神愉悦和身心健康。
  心中有大美,书法篆刻自然美。作品带给人们的是愉悦,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的。书法家的价值就在于书法艺术。人一旦沾染上功利味,沉湎于喧嚣,就会远离高尚的境界和自己的品格特征。恩师的人生是平淡的,生活是平静的,艺术是精湛的,人格是高尚的,收获是辉煌的。恩师的人格犹如他的书法与篆刻,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他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条理分明,整齐不乱,总是那样稳健有序,有理有法;待任何人他也总是那样和霭可亲,恭让谦逊。如今,恩师儿孙满堂,时常在他膝下萦绕。他正享受着最幸福的天伦之乐。我衷心祝愿恩师长寿健康、颐养天年。
  作者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成都)
其他文献
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从维也纳出发西行三个多小时,就到达边境城市、世界文化遗产萨尔茨堡古城。这里因是世界著名音乐家莫扎特的故乡而名扬四海;而建于中世纪的萨尔茨堡更使古城锦上添花,吸引着八方游客。  因吃饭车停两小时。我们狼吞虎咽速战速决后即往城里跑。古城很小,一条清澈的小河把它一分为二。旧城在左岸。青石板路铺成的街头很窄,两旁是古老的宫殿、教堂、城堡、浮雕、花园、喷泉。哥特式的华美圆顶,方型城堡伸出的
期刊
印象中,关于国人阅读情况的调查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见诸媒体,而每一次的结果都不那么乐观。国人每年的阅读时间、阅读量,较之欧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甚至还出现了不断下滑的趋势。从阅读对象的选择来看,也以那些内容浅显、容易咀嚼的“快餐”为主,表现出一种短、平、快的阅读模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今社会越来越快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挤占了人们的阅读时间,电子媒体的崛起并一统天下,使得信息接受的来源变得更加多样,其
期刊
继农历己丑年春节期间钱文忠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三字经》之后,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也于2009年2月与4月分别出版了该社重点图书《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上下册。接着视屏、纸媒、名人力推不衰,2012年4月出了《钱说〈三字经〉》签名珍藏版;2013年4月,中国盲文出版社还推出了《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大字版。  钱文忠先生在《解读〈三字经〉》(第一集)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时说: 
期刊
瓦屋山平均海拔2830米,属高山台地,突兀在四川西南部青衣江流域的群山之中,与雅安市接壤,属眉山市洪雅县所辖。山下有面积达14 平方公里的高山湖泊——雅女胡。环湖地带海拔近1200米左右,湖光潋滟,林海莽莽,气候凉爽,民风淳朴,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不过,这里还有一件事情值得关注——那就是居住在雅女湖周围的农民使用着一种外观很特殊的农具(见图),让人颇感讶异。这里曾是古蜀“青衣羌国”属地,至今还有羌
期刊
《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怪诡雄浑空前绝后的奇作,读之铿锵有节,感之问势逼人,与屈原的《离骚》之类赋作的语调凄怆,哀婉动人大不一样。《天问》所牵涉的问题极为广大,对宇宙起源、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历史人事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对于这篇奇文作于何时,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早期楚怀王时屈原流放汉北时所作,与作《离骚》相近;一种是顷襄王时流放江南之初所作。对于屈原为什么要作《天问》,历史上各家研究者的说法
期刊
汉晋之际的巴蜀学术,以地方志的撰述为洋洋大观。据刘琳先生《华阳国志校注》的统计,在常璩之前,其成书者即达三十余种。时全国方志亦不过百余种,巴蜀方志(分属历史、地理、人物三类)就占去约l/5的江山。其中有八种《蜀本纪》(作者分别为扬雄、司马相如、严遵、阳城衡、郑廑、尹贡、谯周、任熙),三种《巴蜀耆旧传》,二种《益部耆旧传》(陈术、陈寿),二种《蜀书》(陈寿、王崇)以及来敏《本蜀论》,李尤《蜀纪》,常
期刊
对佛教历史有点研究的人都知道,所谓大藏经,是指佛教典籍的总汇,或者说是整个佛经的统称。佛教典籍,主要包括经、律、论三大部分。唐以前的佛经主要靠抄写,19世纪敦煌发现的文献,抄写的佛经占有相当比例。到了晚唐,才出现刻印的佛经。至晚唐,成都出现了过家印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龙池卞家印的《陀罗尼经》《增胜佛母陀罗尼咒》,其中《陀罗尼经》用梵文写刻,是当时国内篇幅较大的印刷品。在北宋初年,四川出现了佛教
期刊
陈沫吾:陆象山教人首在做人,他说过:“某这令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令尊大人怎么看待这个说法?其一生致力于学问有什么变化?  蒙默:先父很推崇这句话,也多次讲这句话。凡到他家来问学的年青人,差不多都要先讲这句话。做学问首先就是要学做人。他说理学不是拿来讲的,是拿来躬行实践的。所以港台的新儒家又把儒学叫做“人学”。  他老人家做学问有几变,为什么有几变好像还说不大清楚,但有一点就是有些
期刊
谢伯子有一个偌大的风雷世界,尽管上天给他人生设置的是一个静音模式。  在无声坠地的那一瞬,他便有与生俱来的“异秉”特质;在天生聋哑残障的天地里,他奏响了美妙的天籁;在聋哑人特殊教育界里,他是江苏常州特殊教育事业的开拓者、新中国著名聋人特殊教育家;在生长的艺术氛围里,他得到钱名山、谢玉岑、张大千、郑午昌等一代高人亲炙;在张善子、张大千开派的大风堂中,他是翘楚于斯的门人;在人生的文化苦旅中,聋哑残障注
期刊
清人梁言:“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1]然而,当代书法又是何种面目呢?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经济在提升,科技在进步,作为几千年来国人一直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书法,当然也随着时代潮流不断向前发展。“笔墨当随时代”,每个时代的书法都有其鲜明的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频繁交流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国人开始接受西方的外来文化。处于“文化大革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