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以“新”置于“水墨”,“工笔”甚至“雕塑”之前,可谓层出不穷.标签越多,则更易于传播、市场逻辑的便利.如今热度渐降,还是要重归对作品本身的关照.尤其是“工笔”,自20世纪初的衰落,到上世纪80年代的低估,如今却在风头之上.这无疑与几代人的努力有关,当然也同作品质量、时代要求乃至审美取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