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一直都在强调素质教育,高中学生学习逐渐从消极被动型向积极主动型转变,课堂教学也从授人以鱼型向授人以渔型转变,这就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理念,以培养高素质人才。情境教学自然就广受青睐。本文拟从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案例出发初步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情境教学。 【关键词】情境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175-01
情境教学,即构建一个以情境为基础,学生在学习中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体验教学的过程。它以优化的知识情境为空间,根据教材的特点营造、渲染一种富有情趣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注入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情境教学呢?
一、强化感受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情境教学往往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引用西方数学、哲学史上的一种说法,“上帝是按照数学原则创造这个世界的。”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可作如下描述:石子入水后浑然天成的圆形波纹,阳光下肆意绽放的向日葵,天体运行时近似圆形的轨迹,甚至于遥远天际悬挂的那轮明月、朝阳……所有这一切,给予我们的不正是一种微妙的启示吗?至于古老的东方,圆在我们身上遗留下的印痕又何尝不是深刻而广泛的呢?有人说,中国人特别重视中秋、除夕佳节;有人说,中国古典文学喜欢以大团圆作结局;有人说,中国人在表达美好祝愿时最喜欢用的词汇常常有‘圆满’‘美满’……而所有这些,难道就和我们今天认识的圆没有任何关联吗?那就让我们从现在起,从今天起,真正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民俗、走进圆的美妙世界吧!通过这种情境渲染,學生自然而然就渴望认识圆了。除创设情感情境外,还可以创设新颖、惊愕、幽默、议论等各种教学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转化成自己的认知能力,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高中数学强调生活化,更多地强调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如在教学《指数函数单调性》这一章节时,先讲述一个故事:一个叫杰米的百万富翁,一天他碰到了一件奇怪的事,一个叫韦伯的人对他说,我想和你定个合同,在整整一个月中,我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第一天只需给我一分钱,以后每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杰米非常高兴,他同意订立这样的合同,如果是你们,你们是否愿意订立这样的合同?学生刚开始很高兴地说愿意,可想想肯定没那么好的事,于是齐声说不要这样的合约,可心里又没底,那么能否用我们的数学知识来进行探讨?此时学生的兴致达到极点,并由此发现其实际为一个“指数爆炸”的现象。
三、确保实践性,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情境教学应该以“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为指导思想,通过学生在强化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增强学习的愉悦感。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应着力贯穿实践性,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把今天的学习和今后的应用联系起来,有效培养学生实践应用的数学能力。比如,《函数表示法》一课,可从讲评测试卷出发,统计班级考试成绩,并列出表格。学生对考试成绩非常重视,兴趣非常浓厚,这时引入:“学生分数和学号能否构成函数关系?”很自然地引出列表法,然后再列表。再问:“人数与段数构成函数吗?”增加函数定义的理解。在《求函数零点的近似解——二分法》的情境引入上,可从冰灾中农村电话线故障严重,检修人员要快速查出故障所在并修好电路出发,请学生帮检修人员设计一个快速查出故障点的方案。学生如身临其境,积极动脑思考,纷纷想出方案,自然引出二分法。这样情境引入既有现实意义,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充分参与课堂,主动学习,并使问题更简洁易懂。
四、创设动态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丰富、直观、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改善认知环境,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锥体体积公式的证明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其中渗透了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割补思想。运用常规教学不易讲清楚,学生也很难听明白。运用计算机模拟辅助教学,把割与补的过程演示出来,突出几何体的线条和切面,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明白;又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整节课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功能,围绕两个重点——锥体体积公式(知识)和割补法(能力)展开,在熟悉割补法的同时,又掌握了锥体的体积公式的证明,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五、结束语
创设数学情境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环节,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可用的情境进行比较,选择具有较好的教育功能的情境。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目中有生,心中有情,课中有境”,本着情境设计是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有助于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是否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之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创新的原则来创设,为学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和积极的学习环境,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175-01
情境教学,即构建一个以情境为基础,学生在学习中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体验教学的过程。它以优化的知识情境为空间,根据教材的特点营造、渲染一种富有情趣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注入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情境教学呢?
一、强化感受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情境教学往往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引用西方数学、哲学史上的一种说法,“上帝是按照数学原则创造这个世界的。”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可作如下描述:石子入水后浑然天成的圆形波纹,阳光下肆意绽放的向日葵,天体运行时近似圆形的轨迹,甚至于遥远天际悬挂的那轮明月、朝阳……所有这一切,给予我们的不正是一种微妙的启示吗?至于古老的东方,圆在我们身上遗留下的印痕又何尝不是深刻而广泛的呢?有人说,中国人特别重视中秋、除夕佳节;有人说,中国古典文学喜欢以大团圆作结局;有人说,中国人在表达美好祝愿时最喜欢用的词汇常常有‘圆满’‘美满’……而所有这些,难道就和我们今天认识的圆没有任何关联吗?那就让我们从现在起,从今天起,真正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民俗、走进圆的美妙世界吧!通过这种情境渲染,學生自然而然就渴望认识圆了。除创设情感情境外,还可以创设新颖、惊愕、幽默、议论等各种教学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转化成自己的认知能力,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高中数学强调生活化,更多地强调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如在教学《指数函数单调性》这一章节时,先讲述一个故事:一个叫杰米的百万富翁,一天他碰到了一件奇怪的事,一个叫韦伯的人对他说,我想和你定个合同,在整整一个月中,我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第一天只需给我一分钱,以后每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杰米非常高兴,他同意订立这样的合同,如果是你们,你们是否愿意订立这样的合同?学生刚开始很高兴地说愿意,可想想肯定没那么好的事,于是齐声说不要这样的合约,可心里又没底,那么能否用我们的数学知识来进行探讨?此时学生的兴致达到极点,并由此发现其实际为一个“指数爆炸”的现象。
三、确保实践性,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情境教学应该以“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为指导思想,通过学生在强化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增强学习的愉悦感。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应着力贯穿实践性,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把今天的学习和今后的应用联系起来,有效培养学生实践应用的数学能力。比如,《函数表示法》一课,可从讲评测试卷出发,统计班级考试成绩,并列出表格。学生对考试成绩非常重视,兴趣非常浓厚,这时引入:“学生分数和学号能否构成函数关系?”很自然地引出列表法,然后再列表。再问:“人数与段数构成函数吗?”增加函数定义的理解。在《求函数零点的近似解——二分法》的情境引入上,可从冰灾中农村电话线故障严重,检修人员要快速查出故障所在并修好电路出发,请学生帮检修人员设计一个快速查出故障点的方案。学生如身临其境,积极动脑思考,纷纷想出方案,自然引出二分法。这样情境引入既有现实意义,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充分参与课堂,主动学习,并使问题更简洁易懂。
四、创设动态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丰富、直观、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改善认知环境,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锥体体积公式的证明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其中渗透了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割补思想。运用常规教学不易讲清楚,学生也很难听明白。运用计算机模拟辅助教学,把割与补的过程演示出来,突出几何体的线条和切面,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明白;又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整节课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功能,围绕两个重点——锥体体积公式(知识)和割补法(能力)展开,在熟悉割补法的同时,又掌握了锥体的体积公式的证明,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五、结束语
创设数学情境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环节,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可用的情境进行比较,选择具有较好的教育功能的情境。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目中有生,心中有情,课中有境”,本着情境设计是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有助于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是否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之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创新的原则来创设,为学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和积极的学习环境,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