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干专业是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整合某些专业教育要素,扶优扶强,形成骨干专业,从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独特竞争优势的能力。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骨干专业水平来评价,从这种意义上讲,骨干专业水平势必成为衡量职业中学教育质量的根本量度。故加强职业中学的骨干专业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性措施。骨干专业建设,一方面要以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据,以地方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为依托,围绕区域特色经济谋划专业的设置;另一方面要求职业中学认真调研社会对不同类别和规格人才的需求状况,不断更新和丰富专业内涵,紧密围绕骨干专业发展,派生新的专业。
一、分析自身资源及经济环境,确立骨干专业的建设方向
1.充分占有资源
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形资源,包括资金、设施等;另一类是无形资源,包括办学历史、师资队伍水平、教科研能力及社会信誉等。对资源的占有是专业建设的战略基础。但这两种资源对专业的建设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形的资源是学校专业建设的物质基础,但这类资源是初始的。而那些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所形成的无形资源则是竞争对手在短期内难以复制和模仿的。对于我校来说有型资源比较欠缺,而无形资源需要进一步充实,所以要在社会中有长远的发展必须充分占有资源,尤其是无形资源。
2.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接口,我县是农业大县,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应当建设服务“三农”的骨干专业。所以我校形成以种植和养殖为龙头的骨干专业,为服务当地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3.在与同类专业的比较中占有有利的竞争地位
必须充分、客观地分析所办专业与同类专业比较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尤其是要避免自己在劣势领域与竞争对手发生正面对抗。我校是办学历史比较悠久的职业学校,根据地方特色,学校要认真分析办学多年来所形成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社会发展的市场需求,发展和壮大养殖、种植专业,随着我县红色旅游业的开发,加强这两个专业的建设,不断地进行短期培训,校企结合使专业得到了发展和壮大,为我校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清晰的专业培养规格
1.学生的思想品德规格
即以爱岗敬业为中心,规范学生应具备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本专业或工种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考虑到职业中学的客观实际,应着重学生的政治思想、职业情感、职业责任和纪律、职业行为习惯、职业精神与职业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2.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规格
普通文化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兼施,以专业教育为主,着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同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学习必要的普通文化知识,成为确定职业中学制定学生普通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规格的指导思想。制定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规格,要体现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和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双重目标,使普通文化课教学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必要的专业特色;制定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规格,要根据职业或工种的需要,构建包括实用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用的技术理论在内的实用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既要考虑学生的当前需要,又要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
3.学生的职业能力规格
学生职业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基本职业能力,也称从业能力,主要是指学生胜任岗位(岗位群)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作能力。其二是综合职业能力,又称关键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对新技术的理解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和意志品质等。
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应从职业岗位的要求出发,按岗设课,按需培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养殖、种植员工。
首先,学校应当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的经理、技术总监作为委员,对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开设、用人需求等进行调研分析,最后确定课程的开发,使教学与专业发展同步,缩短学生毕业后到岗位的适应期,使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掌握最新的技术。
其次,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实践教学渗透在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每学期要安排学生到养殖基地和种植基地进行专业实践活动,让学生进田间地头对当地居民进行指导,使人们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
三、规划骨干专业的建设
1.依托企业办学,共建精品专业
服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我校确立职业学校应主动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制定了“以种养业需求为重点,园林设计需求为基础,第三产业需求为补充,实现校企‘联姻’”的校企合作办学方向。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方向。紧紧依托企业、深化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专业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本着以能力为本位,岗位群的需求为依据,利用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思想,针对当前课程结构、体系、内容与教材的种种弊端,进行改革。以养殖生产操作为主线,强化养殖、种植等方面的操作技能培训为宗旨,来设计新的课改方案。
2.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拥有一流教师,才有一流专业。通过开展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科教研组达标创优建设”为内容的“两大建设”活动,外出参观学习来初步突破了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从而选出几名优秀青年教师。与此同时,再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重点是教师职业道德以及应用现代教育手段与信息技术的能力。通过上述措施,大大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3.加大实训设施的投入
实训设施建设是专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种养专业的优势,加大对这些专业的硬件投入。重点是校内外的养殖基地等实验实训设施、场所的新建和改建。通过实施骨干专业现代化建设,真正实现教与学比翼齐飞。优良的办学条件,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学校还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教育资源开展技能培训为我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做出贡献。
总之,加快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职业教育是当前一项紧迫的历史性任务,而要使职业教育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骨干专业现代化水平,我坚信只要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学校领导及上级部门本着教育为民的思想,农村职业教育的明天就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王炜.“课程·目标·方式”三维互动\[J\].教师发展论坛,2011,(3).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冯旭芳.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推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010.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规划课题:农村职业中学骨干及地方特色专业建设研究GB\[2011\]GHB096的相关论文。
一、分析自身资源及经济环境,确立骨干专业的建设方向
1.充分占有资源
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形资源,包括资金、设施等;另一类是无形资源,包括办学历史、师资队伍水平、教科研能力及社会信誉等。对资源的占有是专业建设的战略基础。但这两种资源对专业的建设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形的资源是学校专业建设的物质基础,但这类资源是初始的。而那些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所形成的无形资源则是竞争对手在短期内难以复制和模仿的。对于我校来说有型资源比较欠缺,而无形资源需要进一步充实,所以要在社会中有长远的发展必须充分占有资源,尤其是无形资源。
2.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接口,我县是农业大县,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应当建设服务“三农”的骨干专业。所以我校形成以种植和养殖为龙头的骨干专业,为服务当地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3.在与同类专业的比较中占有有利的竞争地位
必须充分、客观地分析所办专业与同类专业比较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尤其是要避免自己在劣势领域与竞争对手发生正面对抗。我校是办学历史比较悠久的职业学校,根据地方特色,学校要认真分析办学多年来所形成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社会发展的市场需求,发展和壮大养殖、种植专业,随着我县红色旅游业的开发,加强这两个专业的建设,不断地进行短期培训,校企结合使专业得到了发展和壮大,为我校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清晰的专业培养规格
1.学生的思想品德规格
即以爱岗敬业为中心,规范学生应具备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本专业或工种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考虑到职业中学的客观实际,应着重学生的政治思想、职业情感、职业责任和纪律、职业行为习惯、职业精神与职业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2.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规格
普通文化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兼施,以专业教育为主,着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同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学习必要的普通文化知识,成为确定职业中学制定学生普通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规格的指导思想。制定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规格,要体现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和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双重目标,使普通文化课教学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必要的专业特色;制定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规格,要根据职业或工种的需要,构建包括实用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用的技术理论在内的实用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既要考虑学生的当前需要,又要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
3.学生的职业能力规格
学生职业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基本职业能力,也称从业能力,主要是指学生胜任岗位(岗位群)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作能力。其二是综合职业能力,又称关键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对新技术的理解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和意志品质等。
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应从职业岗位的要求出发,按岗设课,按需培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养殖、种植员工。
首先,学校应当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的经理、技术总监作为委员,对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开设、用人需求等进行调研分析,最后确定课程的开发,使教学与专业发展同步,缩短学生毕业后到岗位的适应期,使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掌握最新的技术。
其次,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实践教学渗透在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每学期要安排学生到养殖基地和种植基地进行专业实践活动,让学生进田间地头对当地居民进行指导,使人们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
三、规划骨干专业的建设
1.依托企业办学,共建精品专业
服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我校确立职业学校应主动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制定了“以种养业需求为重点,园林设计需求为基础,第三产业需求为补充,实现校企‘联姻’”的校企合作办学方向。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方向。紧紧依托企业、深化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专业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本着以能力为本位,岗位群的需求为依据,利用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思想,针对当前课程结构、体系、内容与教材的种种弊端,进行改革。以养殖生产操作为主线,强化养殖、种植等方面的操作技能培训为宗旨,来设计新的课改方案。
2.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拥有一流教师,才有一流专业。通过开展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科教研组达标创优建设”为内容的“两大建设”活动,外出参观学习来初步突破了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从而选出几名优秀青年教师。与此同时,再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重点是教师职业道德以及应用现代教育手段与信息技术的能力。通过上述措施,大大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3.加大实训设施的投入
实训设施建设是专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种养专业的优势,加大对这些专业的硬件投入。重点是校内外的养殖基地等实验实训设施、场所的新建和改建。通过实施骨干专业现代化建设,真正实现教与学比翼齐飞。优良的办学条件,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学校还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教育资源开展技能培训为我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做出贡献。
总之,加快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职业教育是当前一项紧迫的历史性任务,而要使职业教育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骨干专业现代化水平,我坚信只要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学校领导及上级部门本着教育为民的思想,农村职业教育的明天就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王炜.“课程·目标·方式”三维互动\[J\].教师发展论坛,2011,(3).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冯旭芳.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推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010.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规划课题:农村职业中学骨干及地方特色专业建设研究GB\[2011\]GHB096的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