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器材多元价值 创设精彩体育课堂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iujyhb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 以音频技术课程为例,从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开展等方面详细分析立体化教材在研究性教学活动开展中提供的支撑帮助。  关键词 立体化教材;研究性教学;音频技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059-03  1 引言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屏幕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价格亲民化,学生通过使用手机进行
摘 要 以高校日语教学为例,探讨多媒体在现代语言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针对课堂教学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 多媒体;日语;现代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2-0124-02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Modern Language Teaching//NIU Shifeng  Abstract Th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构建学习主题,有机整合各学科各领域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拓展宽广的学习空间,搭建多元交互的学习平台,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拥有更为丰富的土壤,使学生在趣味中学得透彻,能理解更能积极主动地运用知识。  如何使得此项教学内容超越知识符号的认知,建立生活与知识的关联,建构深度学习的意义呢?笔者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实践场景穿越  真实的实践场景由于具备“真切体验”往往令学习
一、回顾寓言,走进《韩非子》  (师出示一组词语)  师:这四个词谁会读?  生: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郑人买履。  师:这些词其实都是故事的题目。你们熟悉这些故事吗?  生:熟悉。  师:你听过哪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生:我听过《守株待兔》的故事。有一天,一只兔子撞在树上倒地死了,农夫捡到后饱餐一顿,从此以后,他就不干农活了,天天在树边等着兔子撞树而死。  师:说得非常好,言简意赅。谁
本刊讯 2013年11月1日,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在成都举行了以“新视界 色非凡”为主题的2013爱普生投影机新品发布会。此次发布会上,爱普生携26款涉及家用、商务、教育三大领域的投影机新品强“视”登场,全面满足各领域不同用户的需求。并在发布会上隆重推出了CB-X20、CB-X22和CB-X25等多款专为教学环境量身定制的教育专供投影机。  爱普生针对教学环境的特点和现代化信息教育的需求,用专业
2017年前,学习“童声作文”是在杂志上;2017年后,学习童声作文是在自己的课堂上。一前一后,学习的路径发生了变化,但“童声作文”带给我的震撼与感动却是历久弥新。  初识“童声作文”,得回溯到2009年。那时我初出茅庐,在《小学作文创新教学》杂志上读到了胡文杰老师撰写的《让孩子笔下的文字更具灵性——校园小说教学实践初探》。从文中,我知道了原来小学生也可以创作长篇小说,知道了宁海县实验小学童声作文
摘要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有助于提高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以岳麓版《历史》教材必修一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为例,思考运用多媒体优化高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历史;多媒体;课程改革;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
摘 要: 当代作家苏童在短篇小说创作上有独到的“童话”式风格。本文对苏童短篇小说《拾婴记》进行多视角分析,从社会个体角度与弃婴角度阐释文本的“意外”,结合作者简洁精辟的细节描绘进行评析,于小说文本地点的小循环圈之外解释婴儿最终变为小羊落泪的必然性,以及形象塑造的典型性。  关键词: 苏童 《拾婴记》 多视角 逃亡  似乎像是新媒体时代,文学宣告领先于现实的一种倔强,短篇小说向来不喜过于复杂
摘 要 科幻影片是当代主要的电影类型之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课程教学资源。以热门科幻影片《流浪地球》为例,分析影片中生动展现物理知识的部分情节,充实中学物理课程资源,探析科幻影片在物理教育中独特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 科幻影片;中学物理;课程资源;流浪地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9-0052-03  1 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记者:孟局长,您好!2016年6月,您的两部教育专著《用生长定义教育》《从原点到远点》正式出版,两本书里都聚焦“生长”这个关键词。孟局长,您是怎么想到提出“生长课堂”这一语文教育新主张的呢?  孟晓东:首先从我个人的成长背景来说。工作刚开始,对语文的理解主要是凭着在师范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老教师的“传帮带”以及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所悟得的;后来,经过了大学的继续教育,尤其是华东师大、辽宁师大硕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