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一棵树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fcumt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孟局长,您好!2016年6月,您的两部教育专著《用生长定义教育》《从原点到远点》正式出版,两本书里都聚焦“生长”这个关键词。孟局长,您是怎么想到提出“生长课堂”这一语文教育新主张的呢?
  孟晓东:首先从我个人的成长背景来说。工作刚开始,对语文的理解主要是凭着在师范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老教师的“传帮带”以及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所悟得的;后来,经过了大学的继续教育,尤其是华东师大、辽宁师大硕士研究生的两度在职学习,使我有了“只顾攀登不看高”的内动力;调入教育局任职的那年,恰逢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的一年,锡山区成为国家首批课改实验区,我便理所当然地成了新课程改革的区域组织者、设计者和实验者。与新课改一路同行,既是见证者又是践行者,既做“教练员”又做“运动员”,听课、评课、上课成了我的“主业”……从那时起,我便认真地审视和思考起“课程、课题、课堂”等基本问题,认真地研究“课标、课文、课堂”的内容、本质,规划其实施路径。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化、学习的不断内化、专家的不断点化,以及对中外教育大家思想和理论的学习、审视、借鉴与发展,我的视界逐渐开阔,我的视线不断清晰,也产生了我自己的“视角”——用生长定义教育。于是,我在自己的教学生命里也默默地种下了一棵树,精心而又坚决地践行着我的语文生长课堂,期待着我心中的那棵树伴随着学生的生长慢慢地长大。
  其次从学理的背景而言,“生长课堂”有教育理论渊源。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大力倡导儿童中心说,从而使得教育的中心逐渐向儿童转移。他提出:教育的出发点是儿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使“人的生长”成为序列。卢梭的自然教育生长论,对于现代教育实践也有着深刻的启示,那就是要遵循学生的自然天性,实施自由的教育,即所谓顺其天性;要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发展水平,因材施教,扬其个性;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主张学生全面发展,启其智性;要注重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激其能动性。后来,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发展了卢梭的理论,他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教育即生长”。他认为:儿童在生活中生长,儿童的生长在教育与生活的关联中实现。儿童在经验改造中生长。在他看来,经验是一切有价值的训练的源泉,是教育的灵魂和支柱;离开了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谈不上教育。他还认为儿童在活动中生长,并深层次、多方面地阐释了“從做中学”的意义。这都为我提出“生长课堂”的语文教育主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当然,“生长课堂”的提出,也得益于陶行知先生“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的行动。陶先生以爱满天下的情怀,以儿童生长为本的教育观念,践行着“教学做合一”,成为“万世师表”。新课程改革汲取了杜威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的重组为教学本质、以活动和练习为基本教学组织方式等实用主义教学观,汲取了人类教育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从“儿童发展”的核心理念出发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践与深入,作为国家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我们锡山区在设计与实施区域教育改革时,从浩繁的理念中关注到了陶行知先生,也就关注到了生长。从生长的角度寻找着陶行知思想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如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与陶先生的“爱满天下”“生活教育”“六大解放”等思想是吻合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和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又是相承的。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策略与陶行知教育思想是“相存”的。如改革教学内容的策略涵盖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命题中;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策略呼应“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及“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科学论断,是新课程开发课程资源、注重社会实践的重要依据;新课程强调变革教学评价又与陶行知大声疾呼的“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意义相似。这又启示我们: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确立一个课改立场,即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要营造合作、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要创生一种管理制度赋予学生主动“生长”的能力;要聚焦教室里的变革;等等。
  记者:如此看来,您的“生长课堂”语文教育主张,既扎根于中外教育学的土壤,又孕育在丰富的本土教育实践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那它一般包括哪几个方面的要素?
  孟晓东:生长课堂,是一种将“生长”作为课堂教学宗旨和核心思想的课堂。生长具有个体性,独一无二,个性鲜明;生长具有生成性,永不停息,持续发展;生长具有自主性,由内而外,自发自主。因此,语文生长课堂,应该是生命在场的课堂,主张教学要顺天致性,尊重学生主体,基于学生经验,顺应学生认知规律,发展学生潜能,实现言语和生命的同生共长。
  生长课堂有两个核心理念:第一,是从原点到远点。即从教学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来考量教学从哪儿出发,将走向哪儿。我一直认为,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相长”,语文学科的本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融”,而学习的本质则是让学生与课程知识“相遇”。第二,是从应试到应世。即基于“人”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培养每个人长远发展、持续生长、适应社会,丰厚生命所必需的基本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为此,提出语文生长课堂,我有如下基本主张:第一,要培育自然的生长环境。语文课堂应该如“家”般舒适,师生彼此悦纳,形成安全的对话场。第二,要把握自发的生长原点。面对作品,教师要自觉扮演三重身份:“我是读者”,以文学的视角品读,逼近作者本意;“我是儿童”,以学生的视角阅读,找准“生长点”;“我是教师”,以教学的视角解读,整体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第三,要遵循自主的生长方式。在课堂中找准生长支点,让儿童或体验,或质疑,或思考,或顿悟……第四,要指向自由的生长远点。让学生在课堂中兴致勃勃地阅读,喜出望外地发现,乐此不疲地探索,卓有成效地吸收,富有主见地表达,发展语言、拔节思维、成长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发展   奠基。
  记者:任何理论都要通过实践来体现。那么,您是如何在实践中具体呈现“生长课堂”
  的呢?
  孟晓东:首先,要确立儿童在课程中央的课程观。要从儿童的眼睛望去,教学的原点和设计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立场、儿童需要、儿童权益;要以儿童的方式学习,解码童心,营造适合儿童的学习环境,不断地满足儿童的学习需要;要陪伴儿童生长,陪伴儿童解读语言文字的密码,渐至文本深处。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不是教师讲解分析出来的,而是学生在不断参与语言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生长课堂重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以组织学生“出乎其外”的言语活动为载体,以追求学生“入乎其内”的深刻体验为目标,实现有意义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使教学“有意思”“有意义”。比如《珍珠鸟》一课的教学重点“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一般教师的教学处理方式大致为提出问题“珍珠鸟是怎样一点一点亲近‘我’的”之后,引导学生围绕不同的时间点,圈画描写珍珠鸟活动地点和活动行为的变化的词句。这样的教学其实只抓了文本的浅层表达,没有从儿童的阅读立场出发,真正找到教学的生长点。我工作室有位教师在教学这一自然段时是这样操作的,这位教师说:“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小珍珠鸟的活动,有什么发现?”学生纷纷说:“距离挨近了,胆子变大了,动作亲昵了……”教师顺势而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你们就是小珍珠鸟,我想问问你们,小家伙,起先你為什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渐渐地,没想到你落到了我的小桌上,你怎么敢这样做?你是怎么‘一点点挨近我’的?后来,你‘嗒嗒’啄我的笔尖,在说什么呀?我抚一抚你细腻的绒毛,‘嗒嗒’,你就啄起我的手来,又在说什么?”这样的教学,就准确地抓住了文本的教学生长点,即创设了一种“探索性”“再创造”的言语活动情境,吸引学生身心俱醉,情动而辞发,在揣摩小珍珠鸟内心的同时“与作者一起体验,一起创作”。
  第二,教师要努力做平等中的首席,做学生的朋友、知己、榜样,做学问的杂家、学者、权威,充当学生的医生、向导,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课堂上角色的转变,还要做到以下几点: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造性思维的培育者,由“个人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教师成为“长大的儿童”,才能实现专业成长和角色重构的华美转身,陪伴儿童生长。
  第三,要确立“儿童在生长中”的学生观。儿童在生长中,提示我们教育要立足儿童世界;儿童在生长中,启示我们教育要让生长真实地发生;儿童在生长中,警示我们要秉持对教育虔诚的敬畏之感。教育具有独特性,要尊重不同;教育具有可塑性,要顺其天性;教育具有过程性,要遵其序列。因此,生动的教育路径要创设敞亮的生长场,构建和谐的生长链,催生蓬勃的生长力。我们以“生命”的视角观照儿童的成长,准确把握儿童生长的特性,积极建构生动的教育路径,让教育以儿童为起点,通过活泼泼的、欣欣然的教育历程,真正实现儿童的长大、长成。
  第四,要找寻“为儿童生长而教”的方法观。语文立人,语文教学要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出发,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为学生的语言生长而教。这样的课堂,要从单一走向多样,丰富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学出情感,学出角色,学出个性,学出智慧。比如《水》这一课中有这么一句话:“然后,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教学中一般教师往往对此忽略而过了。我在和徒弟备课时关注到这个短语——“缓缓地倾注”,缓缓就谈不上倾注,倾注就不是缓缓,两者是否矛盾?这样的描写说明了什么?后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敏锐地发现:缓缓是现实,倾注是感觉。正因为太缺水了,母亲才缓缓地倒;也正因为太缺水了,在“我”看来,这小小的一缕水也像瀑布一样倾注着。语文生长课堂,就是要这样致力学生学习地位、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的改变,使之从被动走向自主,从单一走向多样,从封闭走向开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获得生动、和谐的发展。
  此外,我们还要确立“回归研究儿童的学习”的教研观和“为了学生生长”的评价观,可详见我的专著《用生长定义教育》,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记者:从您讲的这几点来看,教师是能够很清晰地把握语文生长课堂,学生也是能够在语文课堂中实现生长的。那么,在“生长课堂”的推进过程当中,您有没有碰到一些困惑或者难题呢?
  孟晓东:从某种意义上说,“生长课堂”不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文化追求。它的核心要义就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人的存在,关注生命体的存在;眼中不仅仅要有知识,更要看到知识背后是人在发展,而这种发展就要从根上去培植。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现在某些功利的、短视的认识,尤其面对当今教育发展现实中的一些困扰与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和改变,尝试去解决,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哲学上说整个事物都是在矛盾中前进的,语文教学也是这样。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少的,如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虚无,教学过程中的控制,教学方法中的指令,教学评价中的甄别等。但是如果我们坚守住了教学的根,守住了教学的价值本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我想教学也会越来越朝着理想的轨道前行的。
  在“生长语文”的课堂中,正是基于“人”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教师的“教”才会变得更有价值,学生的“学”才会变得更有意义。就教育目标而言,它提出了将功利的“应试”转向终身的“应世”;就教学内容而言,它提出了将单一的“学会”转向综合的“会学”;就教学方法而言,它提出了将传统的“解惑”转向现代意义的“解放”。这不仅是课堂当下的美好体验,其“因子”亦会悄然内化在学生的素质结构里,为学生未来的持续生长奠基,为学生幸福的人生奠基。
  记者:谢谢孟局长分享了您的“生长语文”教育理念。您认为教育就是“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一棵树”,用生长的眼光发现孩子的“生长点”,用期待的眼光等待他们成长开花,十分新颖而深刻。其实,关注您的成长过程会发现,您从一名普通教师到特级教师,从一名校长到教育局副局长,还坚持到一线研究教育,坚持每年到一线去听差不多100节课,您甚至还要在百忙之中抽空去指导骨干教师上课、写论文,尤其是您的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您一直在引领团队努力奋进,那你们都是怎样实践和追求语文“生长课堂”的呢?   孟晓东:我总想做一行,钻一行,做好一行,既想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又想做一个称职的领导,还想做一个研究型学者。于是,我过得很累,经常筋疲力尽。列夫·托尔斯泰说过,“选择你所喜欢的,爱你所选择的”。我无法选择,所以我只有加倍投入,又因为喜欢,于是我乐此不疲。
  到了教育局工作之后,我唯一的遗憾是没有自己的班级,不能经常跟孩子们在一起。一开始我还坚持上课,但后来实在很难平衡了。所以我通过与工作室的一群骨干教师一起研究、实践,来弥补我接触学生不多的缺憾。其实已经不仅仅是辅导他们,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这是一种共同的成长。我的工作室成员有教研员,但更多的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我就是要把他们培养成学校的中流砥柱、中坚力量。
  海明威有句名言,“人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所以人最難的就是突破自我,这点非常的重要和可贵。在实施过程中,我主要是着力于突破他们的“职业高原期”。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经验加反思就等于成长。所以一个教师的成长,必须基于原有经验的习得提炼,再加上不断地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重组,产生新的经验,这样才能求得自己的成长。关键要在本质处、关键处、核心处进行反思。人发展到一定时期就会进入所谓的“高原期”,这种“高原期”一旦突破就是“柳暗花明又一
  村”了。
  因此,我们工作室的研训活动主要是“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主题,邀请省内外的特级教师来我们工作室讲课,还与周边的名师工作室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如我们与武凤霞、许敏峰的名师工作室以“课堂转型”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共同执教《珍珠鸟》《水》《黄果树瀑布》等难点课文,对成员们的课堂进行“CT式评课”,并且达成“课堂转型”的共识:儿童要在学,课堂转为学堂,关键是唤起儿童学习的欲望;教师要在场,引领转为陪伴,关键在于以学定教;学科要在场,训练转为养成,关键在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如今,我的工作室所有成员在“生长语文”的引领下,都学有所获、拔节生长,呈现出百花齐放、各领风骚的良好局面。
  记者:是的,孟局长,怪不得您的工作室有着“梦之队”的称号。那么,您觉得作为生命引路人的教师怎样能更好地陪伴和引导学生成长呢?
  孟晓东:对教师来说,读书应该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欲求教好书,必做读书人。读书“深入以见他人,浅出而观自身”,在读书中能不断地发展自我。当然教师读书不仅仅是自己读书,还要引导学生去读书,让学生走进书的世界。最近,我们锡山区在实施“阅读工程”,出台了“阅读基本纲要”,制定了阅读目标和路径,规定了必要的阅读条件。我们还设立了专门的“读书节”,要在课程中拿出每周一到两节课作为读书的推介课,让学生走进图书馆,走进书的海洋。我们还想研制学生读书的反馈评价体系,来检测学生有没有真正读书,有没有读懂书。关于推进读书还有很多事要做,对于学校、教师而言,还有很多创造性动作,如读书交流、图书漂流与演讲,主题阅读、研究性阅读等,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同时,我还以为,教师真正应该读的一本书叫“学生”,每读懂一个“学生”就预示着教育的真正进步。教师要真正“懂教育”,要以“儿童之心度儿童之腹”,教师唯有带着“宽容和爱心”去研读,带着“专业和执着”用一生去服务,才能不辜负“人师”的美称。
  记者:如果让您以一句话来结束这次访谈,您最想说什么?
  孟晓东: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一棵树,让其活泼泼地生长吧!
  责任编辑 郝 波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知道从多方面介绍人物,并能将人物多方面特点具体化。  2.链接资料,比较学习,掌握“动作连着用”“语言显个性”等多种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凸显人物的特点。  3.能够运用所学方法修改习作。  教学准备:《我的“自画像”》预学单  亲爱的同学,你即将认识一位新朋友,你会怎样向他介绍自己呢?根据下面的提示,想一想,可以从哪几方面来介绍,把它们写下来。其中哪个特点是你最想向别人
摘 要 以音频技术课程为例,从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开展等方面详细分析立体化教材在研究性教学活动开展中提供的支撑帮助。  关键词 立体化教材;研究性教学;音频技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059-03  1 引言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屏幕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价格亲民化,学生通过使用手机进行
摘 要 以高校日语教学为例,探讨多媒体在现代语言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针对课堂教学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 多媒体;日语;现代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2-0124-02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Modern Language Teaching//NIU Shifeng  Abstract Th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构建学习主题,有机整合各学科各领域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拓展宽广的学习空间,搭建多元交互的学习平台,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拥有更为丰富的土壤,使学生在趣味中学得透彻,能理解更能积极主动地运用知识。  如何使得此项教学内容超越知识符号的认知,建立生活与知识的关联,建构深度学习的意义呢?笔者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实践场景穿越  真实的实践场景由于具备“真切体验”往往令学习
一、回顾寓言,走进《韩非子》  (师出示一组词语)  师:这四个词谁会读?  生: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郑人买履。  师:这些词其实都是故事的题目。你们熟悉这些故事吗?  生:熟悉。  师:你听过哪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生:我听过《守株待兔》的故事。有一天,一只兔子撞在树上倒地死了,农夫捡到后饱餐一顿,从此以后,他就不干农活了,天天在树边等着兔子撞树而死。  师:说得非常好,言简意赅。谁
本刊讯 2013年11月1日,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在成都举行了以“新视界 色非凡”为主题的2013爱普生投影机新品发布会。此次发布会上,爱普生携26款涉及家用、商务、教育三大领域的投影机新品强“视”登场,全面满足各领域不同用户的需求。并在发布会上隆重推出了CB-X20、CB-X22和CB-X25等多款专为教学环境量身定制的教育专供投影机。  爱普生针对教学环境的特点和现代化信息教育的需求,用专业
2017年前,学习“童声作文”是在杂志上;2017年后,学习童声作文是在自己的课堂上。一前一后,学习的路径发生了变化,但“童声作文”带给我的震撼与感动却是历久弥新。  初识“童声作文”,得回溯到2009年。那时我初出茅庐,在《小学作文创新教学》杂志上读到了胡文杰老师撰写的《让孩子笔下的文字更具灵性——校园小说教学实践初探》。从文中,我知道了原来小学生也可以创作长篇小说,知道了宁海县实验小学童声作文
摘要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有助于提高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以岳麓版《历史》教材必修一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为例,思考运用多媒体优化高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历史;多媒体;课程改革;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
摘 要: 当代作家苏童在短篇小说创作上有独到的“童话”式风格。本文对苏童短篇小说《拾婴记》进行多视角分析,从社会个体角度与弃婴角度阐释文本的“意外”,结合作者简洁精辟的细节描绘进行评析,于小说文本地点的小循环圈之外解释婴儿最终变为小羊落泪的必然性,以及形象塑造的典型性。  关键词: 苏童 《拾婴记》 多视角 逃亡  似乎像是新媒体时代,文学宣告领先于现实的一种倔强,短篇小说向来不喜过于复杂
摘 要 科幻影片是当代主要的电影类型之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课程教学资源。以热门科幻影片《流浪地球》为例,分析影片中生动展现物理知识的部分情节,充实中学物理课程资源,探析科幻影片在物理教育中独特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 科幻影片;中学物理;课程资源;流浪地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9-0052-03  1 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