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r——以“导弹武器系统概论”为例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cf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总体要求,以“导弹武器系统概论”课程为例,通过分析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寻找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挖掘课程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探索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策略,以期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提高学生的军政素养.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为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通过列举近三年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盲审情况,分析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引发对博士学位论文盲审的几点思考.提出保证博士学位论文质量需要评审专家认真评审,学校严把培养环节质量关,关注和重视对博士学位论文完成过程的考核,做好对存在问题论文的处理工作,以期更好地完善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制度,让盲审工作在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乃至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完善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以计算机智能网络课程为例,全面探讨面向智能网络领域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改革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学生为中心,深入分析当前高校计算机智能网络课程中教学培养方案与新工科建设所需人才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基于此,进一步提出了优化知识模块、强化课程实验、线上线下融合、突出能力培养、贯通学科交叉、提升创新能力的计算机智能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以期为我国新工科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构建与当前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物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意义重大.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探索适合生物本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新模式,通过坚持立德树人,全方位开展立德树人培养工作,多层级结合育人环境和课堂教学,建设创新育人培养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汇聚名师,培养骨干,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模式,拓展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打造精品育人理念,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数字化教学不仅便捷,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方法,在灵活性、连续性和可选择性等方面有非常突出的优点,能够极大地扩展教育和受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生物化学”专业核心课程为例,介绍了该课程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包括数字化教材建设、在线课程建设和实验课程数字化建设等,为食品学科相关课程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世界一流大学全部都有一流的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处于科研事业的起步阶段,课程学习对于其今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指导理念,认为应当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硕士研究生课程“空间天气学”初步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着力打牢学生专业理论基础,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期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当前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的开设与讲授存在着设置不合理、内容较陈旧、形式较单一、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在“金课”背景下按照“两性一度”标准进行教学改革,更有利于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创新型专业人才.从优化课程设置、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形成多样化考评方式四个方面探究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力图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
中医国际化的目标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新的要求,强调了在中医实践和交流中英语的应用能力,突出了中医英语课程的重要性,也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诠释学强调读者的主体性、文本意义的开放性及理解的动态性.从诠释学的基本概念出发,研究其对中医英语教学带来的影响及启示,探讨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创建开放课堂,力求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跨文化学习意识和能力、具有创新批判性思维的中医药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随着近年来军队院校改革,部分军校开始招收本科无军籍学员.作为军校的特殊群体,无军籍学员的培养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针对军校背景下无军籍学员培养模式展开研究,首先明确了新时代下军校培养无军籍学员的需求与目的,并以国防科技大学为例,着重分析了无军籍学员的培养现状,最后结合无军籍学员的培养目标与当前存在的部分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军无军籍学员培养模式的探索革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建筑材料分析与测试”是土木工程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研究生必修课,主要适用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土木与水利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在分析该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针对课程内容庞杂、学生上课枯燥乏味且积极性不高、学生对分析测试技术的原理和理论认识不清及课时量相对较少等问题,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针对性地提出有效措施,如优化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紧跟材料研究方法最新进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新农科背景下,在农业高等院校专业课的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是培养“三农”人才的必然要求.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农学专业特点,依托“作物遗传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其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与实践,以及思想政治课程的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为国家培养具有知农、爱农、服务“三农”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输送专业的“三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