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教育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从实现管理思想的人性化、增强管理方法的人性化、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面提出人本化理念下高职教育管理机制构建路径。
【关键词】人本化 高职教育 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099-02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职教育管理机制渐渐由传统的控制型向服务型转变,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让学校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学生和教师身上,从具体方面讲,就是要将尊师重道、尊重学生自己的思想与日常的教学工作相结合,以德育人,真正做到素质教育。应该以人本化的理念指导学生不断进步和成长。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内涵化发展。这也是高职教育管理机制转型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一、高职教育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方面的偏差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难以做到在照顾学生身心成长的同时对其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被割裂。这样的教育理念是十分不利的,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很难做到因材施教。首先,高职教育对学生的需求不够重视,很多院校都是在进行机械性的知识输出。虽然培养人才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但是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完全变成根据社会的需求而提供人才,千篇一律其实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这同样也会压抑学生的个性。比如博尔特,他如果去练游泳可能就只是一个最普通的选手。大部分的高职学生也是这样,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不能“一刀切”地进行培养。其次,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其实高校之中的管理并不只是单纯的管理,也不能把管理就当成是控制学生不让他们去做什么。尤其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全方位的人才,因而高职院校的管理也应根据这一目的进行调整。学生在高职院校里,学习的氛围和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而之所以要对高校教育管理机制进行创建,也是为了满足这一点,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不能只是把学生当成校园的附属品,是学校的被管理者,因为这样的话其实在无形之中就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学生在学校也无法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只能是被动地接受。
(二)方法方面的偏差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采取的管理方式,都是把学生定位成学校校规的破坏者,换言之,就是之所以要进行管理,是因为学生已经进行了破坏。所以不少的学校都是严管、细管。在短时间内,这样可能会把学校的纪律管理得很好,但是长时间下去,并不利于学生的长期管理。尤其是不少学校还制定了很多校规、班规,这些规定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给学生不少的心理压力。比如高校中常设的晚自习制度,其实都已经上了高职,晚自习就应该是以自愿为主,而现在大部分的院校其实都是强制的制度。而且还有不少学校把玩自习和成绩联系在一起,要是不上晚自习就给学生挂科,这样的方法其实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学校这样的严加管理而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不会好好学习。
(三)内容方面的不足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往往只是注重学习能力方面的管理,这也是我国从中学时期的教育开始遗留下来的弊端。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已经很多年了,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大部分的学校还是认为学习好才是硬道理。还有不少的老师看到好学生就放松管理,做不到平等对待,这样的管理对学生本身的发展存在很大的限制,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只要成绩好就可以得到教师和学校厚爱的不正确的思想。而学生想要成才,其实还是要全面的发展,学习只能说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但绝不是全部。只重视学生学习方面的发展,并不利于学生的成才。学生想要从学校出来之后,完全发展成一个合格的大人,需要的是身心、智力、品德、承担等多方面的发展,只是单纯地看成绩的高低,得到的不一定就是合格的人才人才。学校的时候,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管理,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培养出更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二、人本理念下高职教育机制的构建路径
(一)实现管理思想的人性化
想要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机制进行创建,首要就是要明确管理的思想。而这个思想,必须要体现的就是人本化的理念。也就是说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根據不同学生的特点,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适当的教育。但是在之前的高职教育管理中,基本都是以维持秩序作为最主要的目标,而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管理,而只是维持秩序,那就只是前文提到的控制型管理。而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向服务型管理进行转变。在维持校园秩序的前提下,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不只是利用学校的权利进行管理。这样还能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管理。采取这种方法,还能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积极配合管理工作。同时管理必须合法合理。现在大部分的管理都是学校自身进行管理,合法是一定没有问题的,但是大部分的学校管理,都达不到合理。尤其是时代的快速进步,让很多管理制度也需要更替,但是现在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这方面都存在不足。不同时代管理方式也不同,只有及时改善,才能让学生适应管理。同时,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管理,使管理的思想更加的人性化。
(二)增强管理方法的人性化
想要更好地创建高职教育管理机制,必须采取合适的方法,不然就只能是事倍功半。而采取了合适的方法,就能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而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采取的方法都是惩罚类的,辅之以一定的奖励机制。但是具体来说,还是以惩罚的方式为主。学校就是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情况下,才出面对学生进行惩处。但是如果要是进行服务类的管理,采取的手段也应该是人性化的,不能只是以惩罚为主。而是要把奖励机制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在奖励不成或者是学生犯了重大错误的情况下,才进行惩罚。比如说一个学生犯了错误,其实比起一开始就让学生接受惩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尤其是在学生本来有一定成绩的情况下,更是不能因为犯了错误就完全忽视他已有的成绩,这样只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信息的畅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而且在校规校纪的制定方面,也应该让学生的参与,不能只是由学校领导单方面的进行制定,因为这样第一是不能体现民主的特点,其次就是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管理。时间长了,难保学生不会产生抵触的心理。而且在校规校纪制定出之后,还应该进行公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明白这些规定的产生原因和具体的明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规定的束缚,而不再是单方面的被管理。 (三)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学的工作。而教学工作的核心,就是教师。在进行高职教育管理机制的创建时,必须要把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结合起来。要知道,学校里提倡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其实讲的就是教师的重要性。教师的工作,可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工作。学生在刚刚进入高职的时候,处于一个空白的状态,只有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不断学习,完善自身。而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首先是要进行人本化管理,尊重每一位教师的能力和特点。只有做到尊重教师的能力和特点,才能让他们大展拳脚,搞好教育工作。其次,要提高教师的工资收入。不少教师工资低,但是工作量却很大,这样的落差,很有可能会让教师怠于工作,而越是怠于工作,涨薪的概率就越低,就会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在高职教育中,还需要关注的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就是学校的主体,不能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将很难开展合适的管理工作。尤其是现在的学生个性很强,如果强行让他们接受一样的教育,可能会适得其反,让这些学生越来越反感学习。而为了做到尊重学生工作,还需要给学生足够多的话语权,不能让学生只是被动的被学校管理,而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之中,做自己的管理者。
三、结语
时代在不断发展,在管理中引入人本化的思想也深入人心。尤其是高职教育中的管理工作,面对的是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管理,耽误的是我国的未来发展。同样的,该如何进行发展,这也是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问题,高校需要的,就是找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还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要进行公平的人本化,不能提到以人为本就是教师和领导,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重要性。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让高职教育管理机制能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地发展,不被时代抛弃。
【参考文献】
[1]张守兴.从“能力本位”到“人本本位”——关于高职教育内涵的分析[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1)
[2]杨莹.以人为本,构建高职教育职业素质课程体系[J].商情,2012(50)
[3]丁廷发.论人本化理念下的高职教育管理機制[J].教育与职业,2013(17)
[4]赵爽.试析人本管理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必要作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1(11)
[5]王根顺,付娟.以人为本: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完善[J].机械职业教育,2010(8)
【作者简介】罗 梅(1980— ),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广西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责编 刘健华)
【关键词】人本化 高职教育 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099-02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职教育管理机制渐渐由传统的控制型向服务型转变,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让学校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学生和教师身上,从具体方面讲,就是要将尊师重道、尊重学生自己的思想与日常的教学工作相结合,以德育人,真正做到素质教育。应该以人本化的理念指导学生不断进步和成长。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内涵化发展。这也是高职教育管理机制转型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一、高职教育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方面的偏差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难以做到在照顾学生身心成长的同时对其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被割裂。这样的教育理念是十分不利的,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很难做到因材施教。首先,高职教育对学生的需求不够重视,很多院校都是在进行机械性的知识输出。虽然培养人才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但是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完全变成根据社会的需求而提供人才,千篇一律其实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这同样也会压抑学生的个性。比如博尔特,他如果去练游泳可能就只是一个最普通的选手。大部分的高职学生也是这样,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不能“一刀切”地进行培养。其次,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其实高校之中的管理并不只是单纯的管理,也不能把管理就当成是控制学生不让他们去做什么。尤其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全方位的人才,因而高职院校的管理也应根据这一目的进行调整。学生在高职院校里,学习的氛围和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而之所以要对高校教育管理机制进行创建,也是为了满足这一点,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不能只是把学生当成校园的附属品,是学校的被管理者,因为这样的话其实在无形之中就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学生在学校也无法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只能是被动地接受。
(二)方法方面的偏差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采取的管理方式,都是把学生定位成学校校规的破坏者,换言之,就是之所以要进行管理,是因为学生已经进行了破坏。所以不少的学校都是严管、细管。在短时间内,这样可能会把学校的纪律管理得很好,但是长时间下去,并不利于学生的长期管理。尤其是不少学校还制定了很多校规、班规,这些规定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给学生不少的心理压力。比如高校中常设的晚自习制度,其实都已经上了高职,晚自习就应该是以自愿为主,而现在大部分的院校其实都是强制的制度。而且还有不少学校把玩自习和成绩联系在一起,要是不上晚自习就给学生挂科,这样的方法其实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学校这样的严加管理而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不会好好学习。
(三)内容方面的不足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往往只是注重学习能力方面的管理,这也是我国从中学时期的教育开始遗留下来的弊端。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已经很多年了,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大部分的学校还是认为学习好才是硬道理。还有不少的老师看到好学生就放松管理,做不到平等对待,这样的管理对学生本身的发展存在很大的限制,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只要成绩好就可以得到教师和学校厚爱的不正确的思想。而学生想要成才,其实还是要全面的发展,学习只能说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但绝不是全部。只重视学生学习方面的发展,并不利于学生的成才。学生想要从学校出来之后,完全发展成一个合格的大人,需要的是身心、智力、品德、承担等多方面的发展,只是单纯地看成绩的高低,得到的不一定就是合格的人才人才。学校的时候,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管理,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培养出更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二、人本理念下高职教育机制的构建路径
(一)实现管理思想的人性化
想要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机制进行创建,首要就是要明确管理的思想。而这个思想,必须要体现的就是人本化的理念。也就是说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根據不同学生的特点,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适当的教育。但是在之前的高职教育管理中,基本都是以维持秩序作为最主要的目标,而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管理,而只是维持秩序,那就只是前文提到的控制型管理。而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向服务型管理进行转变。在维持校园秩序的前提下,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不只是利用学校的权利进行管理。这样还能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管理。采取这种方法,还能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积极配合管理工作。同时管理必须合法合理。现在大部分的管理都是学校自身进行管理,合法是一定没有问题的,但是大部分的学校管理,都达不到合理。尤其是时代的快速进步,让很多管理制度也需要更替,但是现在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这方面都存在不足。不同时代管理方式也不同,只有及时改善,才能让学生适应管理。同时,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管理,使管理的思想更加的人性化。
(二)增强管理方法的人性化
想要更好地创建高职教育管理机制,必须采取合适的方法,不然就只能是事倍功半。而采取了合适的方法,就能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而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采取的方法都是惩罚类的,辅之以一定的奖励机制。但是具体来说,还是以惩罚的方式为主。学校就是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情况下,才出面对学生进行惩处。但是如果要是进行服务类的管理,采取的手段也应该是人性化的,不能只是以惩罚为主。而是要把奖励机制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在奖励不成或者是学生犯了重大错误的情况下,才进行惩罚。比如说一个学生犯了错误,其实比起一开始就让学生接受惩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尤其是在学生本来有一定成绩的情况下,更是不能因为犯了错误就完全忽视他已有的成绩,这样只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信息的畅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而且在校规校纪的制定方面,也应该让学生的参与,不能只是由学校领导单方面的进行制定,因为这样第一是不能体现民主的特点,其次就是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管理。时间长了,难保学生不会产生抵触的心理。而且在校规校纪制定出之后,还应该进行公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明白这些规定的产生原因和具体的明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规定的束缚,而不再是单方面的被管理。 (三)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学的工作。而教学工作的核心,就是教师。在进行高职教育管理机制的创建时,必须要把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结合起来。要知道,学校里提倡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其实讲的就是教师的重要性。教师的工作,可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工作。学生在刚刚进入高职的时候,处于一个空白的状态,只有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不断学习,完善自身。而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首先是要进行人本化管理,尊重每一位教师的能力和特点。只有做到尊重教师的能力和特点,才能让他们大展拳脚,搞好教育工作。其次,要提高教师的工资收入。不少教师工资低,但是工作量却很大,这样的落差,很有可能会让教师怠于工作,而越是怠于工作,涨薪的概率就越低,就会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在高职教育中,还需要关注的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就是学校的主体,不能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将很难开展合适的管理工作。尤其是现在的学生个性很强,如果强行让他们接受一样的教育,可能会适得其反,让这些学生越来越反感学习。而为了做到尊重学生工作,还需要给学生足够多的话语权,不能让学生只是被动的被学校管理,而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之中,做自己的管理者。
三、结语
时代在不断发展,在管理中引入人本化的思想也深入人心。尤其是高职教育中的管理工作,面对的是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管理,耽误的是我国的未来发展。同样的,该如何进行发展,这也是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问题,高校需要的,就是找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还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要进行公平的人本化,不能提到以人为本就是教师和领导,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重要性。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让高职教育管理机制能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地发展,不被时代抛弃。
【参考文献】
[1]张守兴.从“能力本位”到“人本本位”——关于高职教育内涵的分析[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1)
[2]杨莹.以人为本,构建高职教育职业素质课程体系[J].商情,2012(50)
[3]丁廷发.论人本化理念下的高职教育管理機制[J].教育与职业,2013(17)
[4]赵爽.试析人本管理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必要作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1(11)
[5]王根顺,付娟.以人为本: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完善[J].机械职业教育,2010(8)
【作者简介】罗 梅(1980— ),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广西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责编 刘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