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高专生有其特有的心理特点,本文对影响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了归纳,主要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个体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具体给出基层心理援助的原则及措施对策。
关键词:高职高专 学生 心理特点 影响因素 基层援助 措施
职业教育已引起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高职高专在校生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特点已经成为反映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生存状况和心理特点的重要维度之一。研究和探讨高职高专在校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并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心理需要进行心理援助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把他们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
一、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
(一)择业造成的心理问题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择业就业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项重要抉择。在这种抉择面前,他们的心情非常复杂,既兴奋又紧张还伴随着忧虑。主要表现为思维定势心理、择业依赖退缩心理和择业紧张焦虑心理
(二)学习心理问题
正确的学习态度,适当的学习动机,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多数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基础差,适应能力不强,缺乏应付各种变化的心理准备,产生了诸多学习上的心理问题,诸如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信心不足,感觉郁闷和无奈并且会有焦虑现象发生。
(三)人际交往心理问题
高职高专人际交往问题是因为认知、情感及行为偏差引起的。具体表现在:代际交往隔阂严重;师生交往缺乏信任;异性交往存在偏差;网路交往失度失控。
(四)自我意识心理问题
适当的自我认识,合理的自我控制是健康的自我意识的特点,也是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但是,在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存在着自卑自贱的心理,自私自利的心理,自我中心意识等。
(五)个性心理问题
塑造良好的性格,发扬积极的气质特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健全的人格去面对生活的磨难是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高职高专学生中“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他们缺乏应有的兴趣和爱好,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不良性格特征大量存在。嫉妒,敌对,孤僻,易于,神经质,偏执型,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 抓好高职高专基层心理健康援助工作的核心原则
加强高职高专学生基层心理健康援助工作必须坚持“重在建设”和“立足教育”的原则,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着力于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心理适应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培养。
(一)坚持“重在建设能力”原则
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基层教育工作的关键在教师。当前,应把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
我们推荐构筑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实践证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走专、兼职人员相结合、咨询师与辅导员相结合、教师与学生骨干相结合的途径。将重点放在加强三级工作队伍体系建设上。
第一 基层心理教育应有一支专兼职专业化队伍。心理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都应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是一支高素质职业化、专业化的队伍。他们主要承担专业咨询任务,同时还承担教学、科研、培训及指导其他两支队伍的任务。此外,学校还应聘请学院级心理专家作为顾问,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对专兼职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和专业督导。
第二 系部对班主任进行心理辅导培训。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兴趣的班主任,经过培训、辅导,使他们成为专业或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担任系部的心理辅导员。通过他们在第一线的独立工作,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覆盖面,成为基层心理咨询中心工作的核心力量,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结合。
第三 可以组织学生骨干队伍开展朋辈宣教。简单来说就是同辈、同学间互相援助和支持,学生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同时也是工作主体之一。在学生团体中(例如学生会)招募和选拔一批学生骨干作为“心理健康基层志愿者”,以朋辈的身份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以助手的身份协助老师开展工作,在同学当中发挥坚实的基础作用。
以上这三支队伍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有机结合,形成了涵盖系部、班级、社团在内的完整的基层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援助工作网络和体系。
(二)坚持“立足教育”原则
首先,基层心理援助工作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少数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其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以解决高职高专生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或危机干预为主要出发点的,而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立足于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进行学生基层心理援助的对策措施
(一)让学生成为自己的朋友
(1)学生对于严肃地、高高在上的老师,很少能够倾诉自己的心声。他们一般会对自己的同龄人且关系很要好的人才能诉说。这样,要想将基层心理健康工作做好,就必须在课堂外与学生保持朋友关系,做到平易近人,使学生能够接近你。
(2)用平等的地位进行谈话交谈。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注意在不正式场合,比如只有两个人或没有其它教学内容时,要让学生感觉到他与你是平等地,你不是作为一个领导、一个老师,而是与他平等地一个朋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与你用心说话。
(二)基层心理教师运用“同理心”进行援助
(1)正确对待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特点。任何一个年代的青年都有自己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形成都是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过多地去批评种种 我们看不惯的行为或性格特点,应该抱着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他们突显出来的个性特征.并适当地利用这些特点对他们采取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教育方法。
(2)产生“同理心”。承认在他们身上存在某些共同的个性特点,并试着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产生“同理心”。先告诉学生这样的心理、事情在我们年青时也发生过,我们有过相同的经历,我们对这类事情的出现会有与他们相同的感觉,但我们却怎样处理并且最终的结果是什么。通过这样的同理交谈使援助工作更好开展。
(三)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多元化援助环境
多元化教育的环境也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心理认同。“学生喜欢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正确掌握尺度,适当采用方法,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1)采用电话、短信或写信等方式向学生询问、了解问题。现在的学生,有些话他想说,但碍于自尊心和面子的问题,他不能当面说出他的苦恼,那么我们可以试着采用不见面的方式,让他感觉到你在关心他、帮助他,他会悄然接受你的关心与你进行沟通。
(2)與学生多利用网络的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将你正确的思想灌输于学生。
(3)通过组织学生活动,比如做游戏、搞比赛等娱乐活动,拉近彼此关系的同时进行心理沟通并进行适当的援助。
(四)加强教师队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面对新的学生特性,教师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理论思维能力、调查科研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教育能力、就业指导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还应及时更新和提高自身知识结构和技能,创新工作方法,对新问题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和疏导,从而及时解决各种问题、化解矛盾,以增强高校教育的实效性和感召力。
我们的学生是特殊的,也是不特殊的,无论他们的性格特征如何,我们都不能说他们是不健康的。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基层辅导员、班主任,相信用我们的爱心和责任心,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层心理援助,确保学生健康向上、积极乐观地生活、学习,使我们的校园更加充满活力、和谐美丽。
参考文献:
[1]张盈,张玲潇,巩学敏、“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创新,2009年,12期:26-27。
[2]裴涛,陈瑜、大学生犯罪心理特点及分析,社会心理科学,2009年,24卷:80-83。
[3]牛迎春、浅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教育,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1卷(期):113-114。
作者简介:
李铁云,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兼职辅导员。
关键词:高职高专 学生 心理特点 影响因素 基层援助 措施
职业教育已引起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高职高专在校生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特点已经成为反映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生存状况和心理特点的重要维度之一。研究和探讨高职高专在校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并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心理需要进行心理援助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把他们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
一、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
(一)择业造成的心理问题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择业就业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项重要抉择。在这种抉择面前,他们的心情非常复杂,既兴奋又紧张还伴随着忧虑。主要表现为思维定势心理、择业依赖退缩心理和择业紧张焦虑心理
(二)学习心理问题
正确的学习态度,适当的学习动机,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多数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基础差,适应能力不强,缺乏应付各种变化的心理准备,产生了诸多学习上的心理问题,诸如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信心不足,感觉郁闷和无奈并且会有焦虑现象发生。
(三)人际交往心理问题
高职高专人际交往问题是因为认知、情感及行为偏差引起的。具体表现在:代际交往隔阂严重;师生交往缺乏信任;异性交往存在偏差;网路交往失度失控。
(四)自我意识心理问题
适当的自我认识,合理的自我控制是健康的自我意识的特点,也是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但是,在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存在着自卑自贱的心理,自私自利的心理,自我中心意识等。
(五)个性心理问题
塑造良好的性格,发扬积极的气质特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健全的人格去面对生活的磨难是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高职高专学生中“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他们缺乏应有的兴趣和爱好,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不良性格特征大量存在。嫉妒,敌对,孤僻,易于,神经质,偏执型,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 抓好高职高专基层心理健康援助工作的核心原则
加强高职高专学生基层心理健康援助工作必须坚持“重在建设”和“立足教育”的原则,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着力于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心理适应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培养。
(一)坚持“重在建设能力”原则
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基层教育工作的关键在教师。当前,应把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
我们推荐构筑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实践证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走专、兼职人员相结合、咨询师与辅导员相结合、教师与学生骨干相结合的途径。将重点放在加强三级工作队伍体系建设上。
第一 基层心理教育应有一支专兼职专业化队伍。心理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都应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是一支高素质职业化、专业化的队伍。他们主要承担专业咨询任务,同时还承担教学、科研、培训及指导其他两支队伍的任务。此外,学校还应聘请学院级心理专家作为顾问,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对专兼职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和专业督导。
第二 系部对班主任进行心理辅导培训。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兴趣的班主任,经过培训、辅导,使他们成为专业或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担任系部的心理辅导员。通过他们在第一线的独立工作,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覆盖面,成为基层心理咨询中心工作的核心力量,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结合。
第三 可以组织学生骨干队伍开展朋辈宣教。简单来说就是同辈、同学间互相援助和支持,学生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同时也是工作主体之一。在学生团体中(例如学生会)招募和选拔一批学生骨干作为“心理健康基层志愿者”,以朋辈的身份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以助手的身份协助老师开展工作,在同学当中发挥坚实的基础作用。
以上这三支队伍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有机结合,形成了涵盖系部、班级、社团在内的完整的基层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援助工作网络和体系。
(二)坚持“立足教育”原则
首先,基层心理援助工作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少数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其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以解决高职高专生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或危机干预为主要出发点的,而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立足于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进行学生基层心理援助的对策措施
(一)让学生成为自己的朋友
(1)学生对于严肃地、高高在上的老师,很少能够倾诉自己的心声。他们一般会对自己的同龄人且关系很要好的人才能诉说。这样,要想将基层心理健康工作做好,就必须在课堂外与学生保持朋友关系,做到平易近人,使学生能够接近你。
(2)用平等的地位进行谈话交谈。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注意在不正式场合,比如只有两个人或没有其它教学内容时,要让学生感觉到他与你是平等地,你不是作为一个领导、一个老师,而是与他平等地一个朋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与你用心说话。
(二)基层心理教师运用“同理心”进行援助
(1)正确对待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特点。任何一个年代的青年都有自己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形成都是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过多地去批评种种 我们看不惯的行为或性格特点,应该抱着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他们突显出来的个性特征.并适当地利用这些特点对他们采取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教育方法。
(2)产生“同理心”。承认在他们身上存在某些共同的个性特点,并试着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产生“同理心”。先告诉学生这样的心理、事情在我们年青时也发生过,我们有过相同的经历,我们对这类事情的出现会有与他们相同的感觉,但我们却怎样处理并且最终的结果是什么。通过这样的同理交谈使援助工作更好开展。
(三)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多元化援助环境
多元化教育的环境也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心理认同。“学生喜欢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正确掌握尺度,适当采用方法,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1)采用电话、短信或写信等方式向学生询问、了解问题。现在的学生,有些话他想说,但碍于自尊心和面子的问题,他不能当面说出他的苦恼,那么我们可以试着采用不见面的方式,让他感觉到你在关心他、帮助他,他会悄然接受你的关心与你进行沟通。
(2)與学生多利用网络的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将你正确的思想灌输于学生。
(3)通过组织学生活动,比如做游戏、搞比赛等娱乐活动,拉近彼此关系的同时进行心理沟通并进行适当的援助。
(四)加强教师队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面对新的学生特性,教师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理论思维能力、调查科研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教育能力、就业指导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还应及时更新和提高自身知识结构和技能,创新工作方法,对新问题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和疏导,从而及时解决各种问题、化解矛盾,以增强高校教育的实效性和感召力。
我们的学生是特殊的,也是不特殊的,无论他们的性格特征如何,我们都不能说他们是不健康的。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基层辅导员、班主任,相信用我们的爱心和责任心,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层心理援助,确保学生健康向上、积极乐观地生活、学习,使我们的校园更加充满活力、和谐美丽。
参考文献:
[1]张盈,张玲潇,巩学敏、“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创新,2009年,12期:26-27。
[2]裴涛,陈瑜、大学生犯罪心理特点及分析,社会心理科学,2009年,24卷:80-83。
[3]牛迎春、浅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教育,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1卷(期):113-114。
作者简介:
李铁云,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兼职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