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马克恩主义克服异化消费理论及其启示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v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马克思主义者的克服异化消费理论指出,消费的出发点已经背离了人基本的生存需要,消费作为一种自我满足的手段使人的主体性越来越受控于物的世界。异化消费现象已经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造成整个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出现不和谐现象。新马克思主义者主张克服异化消费现象,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公平消费和文明消费,这对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关键词:新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和谐世界
  新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一种激进的政治思想,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反资本主义的左翼思潮和理论。它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和方法,以独特的理论视角,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现象进行批判,尤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迅速膨胀时出现的异化消费现象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其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启发性。新马克思主义克服异化消费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美籍德裔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新弗洛伊德主义的最重要的理论家美籍德裔学者弗洛姆,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著名代表人物、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教授本·阿格尔等。
  新马克思主义者主要是立足当代社会,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由一国独霸向多国均势发展共筑和谐世界的演变道路中,对存在的重重障碍进行理性分析与批判,其中之—便是异化消费。20世纪70年代末,在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基础上,新马克思主义又分化出一个新流派_唑态社会主义。该流派从社会生态的角度出发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危机,第一次提出了异化消费理论,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导致了异化消费现象,引起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化,造成不同领域不同程度的危机出现,必须针对此种情况进行改革,提倡绿色消费、公平消费和文明消费,在当今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新马克思主义对异化消费问题的认识
  
  (一)异化消费现象的产生
  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借助科技革命的力量,经济飞速发展。但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的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方面的矛盾日益显现和突出,资产阶级追求经济增长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攫取高额利润,采用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方式进行不断扩张,使物质生产出现了“过剩”,为了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目的,消费变成了新的生产力,成为资本主义争夺市场的法宝。因而各国政府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极力向国人倡导所谓的理想消费,以满足其无视生产赢取暴利的目的。同时,为了缓解经济危机,当代资本主义诱使人们把追求消费当作真正的满足,从而导致了异化消费。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范例进而扩展成为全球理想的经济无限增长模式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造成了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导致了人的异化,产生了异化消费现象。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学者弗洛姆为此指出:“我们发现,在现代社会中,异化几乎是存在于各种情况中,存在于人与工作、人与消费品、人与国家、与他的同胞、与他自己等关系中。”20世纪90年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大卫·佩珀在其代表作《生态社会主义——从生态学到社会正义》中指出,异化消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统治者对消费的操纵和控制,制造某种“虚假需求”有关,但最根本的是,异化劳动对人们来说仍然是单调、乏味、枯燥的苦役,在劳动中人是不自由的。人追求自由的本性驱使人们把注意力转向消费领域,试图通过“自由地”购买并消费商品的行为来实现自己尚处于萌芽状态的一种欲求。进一步明确说来,异化消费是受到劳动异化的辐射,受到当下社会机制、经济环境及文化背景的影响,才在当今社会中愈演愈烈。且异化消费现象现今不再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专一现象,已经逐步蔓延到发展中国家,成为一种国际现象,并;1发一系歹9连锁反应。
  (二)异化消费现象的表现
  异化消费使得整个社会的消费越来越膨胀。人们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通过刺激消费,依靠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弃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并且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造成了一系列无效消费现象。主要表现为:第一,广告消费。现如今的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媒体的广告宣传。这些形形色色、精心打造的广告遮蔽了人们原有的理性目光和理智思维。人们盲目相信广告,相信名牌,而不管其产品是否真正需要,沉迷于贿买的狂热之中。人们是因为广告而消费而不是为需要而消费,“因为广告上有漂亮的青年在喝可口可乐的照片,我们也就喝上一瓶,我们是在喝那幅照片,我们是在喝‘停一下,提提精神”的广告标语。”这里,弗洛姆所揭示的其实就是马尔库塞的“虚假的需要”。也就是说人们购买商品不是从实用角度出发,而是相互间的攀比心理在作怪。这种消费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实际上是一种无效的消费。第二,一次性消费。为了加快产品流通环节的速度,缩短购买力时间,加速资本循环与扩大再生产,广大生产者和销售者鼓吹一次性产品的优越性,加快其普及程度。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纸杯大量充斥于人们的视野之内。这造成大量资源被无端浪费,进入无效循环当中。人们一方面贪婪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另—方面又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抛洒废弃物,其结果是生态环境面临全盘崩溃。第三,独我消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甚至走向一种“独我”的变态消费模式。有些人购买商品并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占有欲和作为炫耀的资本。“我们获得物品就是为了占有它们。我们满足于无使用价值的占有。”人们都在盲目的占有世界上稀有的资源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心理。“一切以消费者为本”,商家冠冕堂皇的理念背后实际上为达到盈私利的目的。不惜牺牲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人们为了满足一己之所欲而进行的消费活动令人错愕。人们对珍稀野生动物的猎杀不减就充分说明了人们为了满足一时的、独我的消费欲望,而对大自然无情地剥夺,长此以往,必将遭受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三)异化消费现象的危害
  第一,异化消费现象加剧经济的恶性循环。种种异化消费所能带来的只是经济的暂时发展,这种过度消费使得有限资源和人类无限索取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必然会带来经济的恶性循环。资本主义无视这种恶果,只看到所带来的巨大收益,这种方式成为资产阶级极力倡导的“理想类型”。从发达国家辐射到发展中国家,进而成为全球公认的最佳发展模式。如此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本不可能达到一种和谐状态。异化消费表面看来是在最大限度地刺激消费,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实质上这只是一种“虚假繁荣”的现象。“对消费不断增长的需要i啦我们不断地去购买,从而使我们依赖于这种膨胀的消费需求,依赖于那些可以满足我们需要的人和机构。”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私有制度下海个人都千方百计在别人身上唤起某种新的需要,以便迫使他作出新的牺牲,使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诱使他追求新的享受方式,从而陷人经济上的破产。哒种被调动起来的消费欲望,使购买的行为成了强迫性和j}理性的目的。这背后更为深层次的是, 异化消费破坏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转,也就加剧了经济的恶性循环。
  
  第二,异化消费现象导致政治的不稳定。当今世界,虽然地球只有一个,但是世界却有两个:一个是富人的世界,他们越来越富裕;另一个是穷人的世界,他们越来越贫困。富人的世界,主要是西欧和北美发达国家,虽然他们的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25%,但是控制了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国际储备和出口的80%以上;穷人的世界,主要是南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最穷国,他们所占的上述份额只有3%—4%;在消费生活上,四分之一人口的富人世界消费世界609%一80%的资源,四分之三人口的穷人世界只消费世界加20%—40%的资源,这样就形成当今世界消费生活的主要特征。异化消费加剧了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不平等,也是导致人们之间、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和疏离的根源之一。不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差距扩大,就连中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也是越拉越大,国内城乡之间的收入矛盾、消费差距有时已经明显影响社会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异化消费也是产生腐败的温床。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奢侈消费既是消费颓废的表现,也是腐败问题得以产生和蔓延的温床。”这就会导致穷人仇视富人,因而在富人消费区制造恐怖事件时有发生。他们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仇视富人,认为富人挥霍浪费,而他们却饥不择食,造成心理极端不平衡,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整个世界,当某些人或组织在某个时候占有更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并用更加有利的生产方式积聚和消费财富时,实际上就意味着剥夺其他社会成员和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消费资料。当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过度集中于某些人或某些组织手中,其他社会成员的生存就受到威胁,社会冲突就不可避免。在这个问题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同一个过程,自然界的恢复平衡要靠生物规律进行调节,而社会要达到同样的目的。则必须要用消费正义原则进行调节。不仅要体现国内公正,还要体现国际公正;不仅要体现代内公正,还要体现了代际公正。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自身效用最大化,还要考虑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利益,还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消费同时必须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要兼顾生产能力和消费愿望,最有利地促进经济和财富的增长。
  第三,异化消费引起价值观念扭曲。异化消费可以说是一种病态化的思想形态,它造成了人们对物质的极端崇拜,造成了全社会的奢侈浪费之风,导致人的价值取向的错位,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异化消费对全球意识形态的影响。意识形态特有的传播作用使得异化消费带来的全球效应凸显。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异化消费造成消费主义蔓延的背后,必定是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全球化。这种病态化的思想形态正在由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渗透,进而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意识形态。各国为了本国经济利益,竞相打“消费牌”,在国际贸易中也是纠纷不断,争论不止,甚至引发到政治领域,使得国际社会出现一系列不和谐局面。其次,异化消费对阶级意识的影响和依赖。这在资本主义国家尤为突出。异化消费—方面增强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依赖性。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厂家不断制造出新奇的商品,统治者不断地借助强大的媒体宣传迫使人们不断地购买与消费,从而大大增加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依赖性。这使得人们越来越离不开资本主义制度,通过消费增加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合法性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异化消费瓦解了工人阶级的斗志,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这被认为是异化消费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正如马尔库塞所说:“日益增加的对需要之满足是否由专制或专制制度来实现,似乎无关紧要。”这种社会心理的蔓延极易导致人们转移对社会制度的注意力。资产阶级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正在被“同化”,在工人的消费欲望基本得到满足时,他们反抗这个制度的要求也就被取消了,特别是某些国家的高额福利政策,正在腐蚀着一代代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使他们安于现状,不再反抗。最后,异化消费对个人意识的影响。异化消费使人在对物的过分崇拜、高度依赖中丧失了自我,变成了物质追求的奴隶,也影响到人们的价值判断。以前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标准是人格、才能、知识等精神上的贡献。而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已将评估标准转为物质贡献,即成功的标准是能否赚到更多的钱。消费也被标志化,消费水平成为等级和财富的标志,人们力图通过奢侈浪费来换取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这造成人们日益严重的攀比心理和价值观念扭曲,也使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行为广泛传播,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现象滋生,整个社会乃至全球犯罪现象严重。
  
  二、新马克思主义关于克服异化消费的措施
  
  (一)提倡绿色消费,克服异化消费带来的经济恶性循环
  人类无节制的异化消费,使得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工改造远远超过了自然资源的再生和复原能力,因而生态危机开始产生并随之蔓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异化消费不但没有得到有效地纠正,从消费的程度上来说反而得到进一步强化。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世界各国、联合国以及各种政府和非府组织、民间环保人士都呼吁关注地球、善待生态,但是,生态问题不但没有缓和,反而呈现出愈来愈严重的迹象。生态的恶化要求我们要关注生态环境,就必须深刻反思和有效遏制来自于我们人类自身的异化消费,这是地球发出的对人类的一线希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倡导构建和谐世界,在经济方面克服异化消费,就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现代消费生活的一种新趋势。它区别于物质第一主义的过度消费,是高品质生活的一种表现。其主要特点是,公众在决定是否购买某种商品时,越来越多地增加环境考虑和经济效益,甚至宁肯多花一点钱也要购买绿色产品。当然这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国家的行动就能改变目前整个国际社会大环境的。只有每个人,每个国家都注重绿色消费,才能共同维护我们地球的生态平衡,为世界经济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提倡公平消费,克服异化消费带来的政治不良局面
  我们要提倡公平消费,在国内主张面向全体公民的消费模式,不去鼓励或限制少数人的高消费、超前消费、挥霍消费及畸形消费,而应该实行一种所谓人道化的消费模式。为了落实人道化消费的设想,弗洛姆认为应该重新规定消费的方向,把j}人道的私人消费转向创造性的团体活动的公共消费上来。他认为应当劝说富裕的人从无止境的和无理智的日益增多的消费过程中摆脱出来,同时通过更高的税收限制私人的异化消费。弗洛姆认定“在这样一种由私人方面到公共方面的转变中。由于更多的收入被转移到更高的税收方面,私人的花费必定受到限制,而从那种令人窒息的、非人道的私人消费到使人们参与创造性的团体活动的公共消费的新形式,也必定出现一个可观的转变。”在国际上,要承认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后代人的消费权益,当代人的消费不以破坏后代人的生存,件为前提,要求资源公平分配,保障弱势群体和贫困群体拥有平等的享受基本资源的权益, 不应因一些人的过度享受而毁坏另一些人的生存根基,也不因当代人的富裕而把后代人推向赤贫。在消费领域中,应该强调“污染者先付款”原则,消耗资源越多,应付的代价越大。富裕国家和富裕人群因资源和环境的消耗大而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以此抑制两极分化,缓解生态系统的压力。只有各个国家达成一致,齐心协力,共同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解决目前异化消费引发的政治不良局面,才能为构建和谐政治局面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提倡文明消费,克服异化消费带来的价值扭曲现象
  面对异化消费的现实,我们既不能持消费悲观主义,否认消费对生产、经济的刺激作用和其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又不能持盲目乐观态度,放弃对异化消费的人文价值批判。我们要构建和谐世界,就要建立和谐的消费观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就如艾伦·杜宁所说:“当大多数人看到一辆豪华汽车首先想到它导致空气污染而不是它所象征的社会地位的时候,环境道德就到来了。同样,当大多数人看到过度的包装,一次性产品或者一个新的购物中心而认为这些是对他们子孙犯罪而愤怒的时候,消费主义就处于衰退之中了。”嘤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建立和谐的消费理念,提高人们的节约意识,鼓励消费者进行适度消费。而改造人的价值观念,提升道德水准,关键在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所以人们必须纠正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物的奴役,积极倡导人道主义的消费伦理观念,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国际社会的和谐。这种思想对于建构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新马克思主义克服异化消费理论的有益启示
  
  新马克思主义者之所以提出克服异化消费理论,就在于其对当今国际整体局势的关注。虽然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仍无法真正跳出资本主义固有的圈子,但其合理成分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与和平,为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方面,新马克思主义克服异化消费理论对世界发展问题提出独到见解。异化消费现象已经不是仅仅局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现象,而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国际经济发展中暴露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正常发展,也同样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产生影响作用。我们现在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非常多,正确领会新马克思主义克服异化消费理论对我们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需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对消费作用的过分强调势必会出现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消费现象。对此,我们必须坚持理性消费,促进经济持续有序发展。在国际社会中同样需要正确面对此现象。这就需要我们所有国家、所有民族共同努力,采取负责任的行动,为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和谐发展群策群力,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国际经济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新马克思主义克服异化消费理论对世界和平问题指出新的解决方案。随着异化消费问题的进一步突出,新马克思主义者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异化消费的联系上对资本主义进行系统的批判,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影响,促进生态政治运动的蓬勃发展,使一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如乔治·拉比卡等人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从而最终推动整个国际社会政治运动的发展。正如前所述,异化消费现象所带来的危机是全球性的,它加剧各国之间的不平等,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引起各国的争论,导致国家之间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从而使得整个国际社会因生态问题而政局动荡不安。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必将会给世界和平带来冲击。我们要构建和谐世界,必须要有宏观意识、合作意识与公平意识。不管是大到国际社会和平发展问题,还是小到经济领域的公平消费问题,我们都应当把人的情感和欲望控制在理性的正常发展轨道上,使人的理性摆脱成为被感性和欲望支配的对象,坚持理性消费、公平消费,坚持以理性与公平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与时俱进地看待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从而为世界和平发展扫清障碍。新马克思主义者也开辟了另一个新视角,引导世人对构建未来和谐世界关注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构建和谐世界涉及国际关系的五大领域,需要在国际政治领域坚持主权平等与求同存异、在国际经济领域坚持互利共赢与共同发展、在国际安全领域坚持互信合作与共同安全、在国际文化领域坚持相互尊重与取长补短、在国际环境领域坚持相互协调与共同应对。新马克思主义在对未来世界构建问题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但在对未来世界构建模式、渠道等方面与我国理论界有一致之处,都认为世界要和谐,首先一点在经济上能够持续发展。对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在生产、消费、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做到有的放矢。特别是在消费领域,新马克思主义主张克服异化消费,提倡绿色消费、公平消费和文明消费,这不仅对资本主义社会敲响警钟、指明了一个可行性方向,而且对于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从而为构建和谐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促成整个世界朝着民主、和谐、可持续的方向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新马克思主义作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与新自蛀义、新保守主义并列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思想理论界盛行的三大思潮的理论贡献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委托第三方参与立法是近年来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广泛尝试的立法工作方式,已逐渐成为提高立法质量、提升立法效果的重要举措。在探索过程中,其呈现出受托第三方的来源广泛与协同创新、委托事项的全面探索与有所侧重、委托机制的初步成型与不断完善等特点,同时也存在部分难题与隐患。如何发挥委托第三方参与地方立法的最大效能,促进地方性法规从“有”向“优”的转变,成为现实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对此,要在总结
摘 要: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人的城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在推进人的城镇化过程中面临一些障碍,主要包括传统发展模式占主导,一味追求以物为中心的城镇化;城乡二元结构主导下的旧有体制阻碍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公共产品供给不到位,公共服务均等化受阻;城市病问题突出,人们的宜居环境遭到破坏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传统发展模式;保障农民的权利,注重改善民生;加强制度建设,消除人的城
[摘 要]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过程中,理性选择范式和新制度主义范式等都未能完全地诠释城市社区治理绩效。而社会资本的解释范式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探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作为社会资本核心要义的信任、规范和网络与城市社区治理存在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培育城市社区中的信任和互惠规范、建立公民参与网络成为生产我国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重要目标和手段。  [关键词]城市社区治理;理性选择范式;新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从马克思实践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实践,其主体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客体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受教育者之间,构成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间性关系以及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思想政治素质的主客体关系。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依然存在主客体关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主体间性;自我教育  中图
摘 要:从临床心理学视角构建社会应激预警机制,是以社会心理应激事件为研究焦点,以心理应激多因素相互作用模型为理论依据,以信息采集机制、警级分析机制、应激人员辅导机制为技术手段而构建的一套效应机制。其目的是对社会应激事件进行预警干预,为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心理学支持。  关键词: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应激;社会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B84-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1)
摘 要:社会结构转型客观上促使社会管理主体进行管理创新,也促使国家和社会对工会组织产生新的期望。依据法团主义理论,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顺应“强国家-强社会”趋势和工人多元利益诉求的必然结果,其目标应该定位在与政府良性互动和引导职工理性表达诉求两个方面。在现有条件下,工会组织可以从工会干部社会管理理念创新、工会工作方式创新和工会组建形式创新几个方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关键词:法团主义;工会
摘 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环境的SWOT分析和陕西高校开展情况的实证调查,探寻高校学生科技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活动;科技创新;SWOT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9.2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7
摘要:“有”是从事中着了一份私意私见,心有阻滞,将自己与天地大道和自然万物变化相对立起来;“无”是从事中放下这份私意私见,心无凝滞,从而使自己与天地大道同一、与自然万物相化。从“有我”通向“无我”,既保持自性本真又与时俱化,是贯穿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根内在主线。这种从“有我”通向“无我”的文化基因,后来被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发展为“反对本本主义”“反对主观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作
摘 要: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思想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强大政治优势。文章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宣传思想工作进行研究,将宣传思想工作看作为一个平衡导向的系统,分别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构建了一般意义上的宏观解释框架,指出宣传思想工作系统由系统要素和环境要素组成,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既可能趋向平衡,实现系统的良性运行;也可能趋向“系统僵化”乃至“系统崩溃”,导
摘要:网络社会的崛起提升了“信息”一词的热度,使交往主体从在场交往向缺场交往转变,信息互动模式的生成、传递和利用等一系列过程与方式都发生了变迁,特别是网络流行语已普遍应用到信息互动的模式上。近年来,我国信息法规建设虽逐渐加强,然而还难以满足社会生活网络化的趋势和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国信息法规体系的构建应注重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统一标准化规范;强化监督、评估与反馈机制;将信息法规体系建设提高到国家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