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北京管厕所叫“茅子”,大部分厕所基本都是碎砖头砌的,多数是露天的,有的上边设棚。非常简陋,四周的墙,也就多半人高的矮墙。“茅子”里有六、七个不等的坑,坑里埋着小缸,缸前用砖砌尿道,一砖宽的尿糟,缸是盛大便的,砖糟是流尿的水道,每逢夏天蚊蝇成群,粪缸里的蛆爬厕所一地,让人无法下脚,冬天北风呼呼,厕内冷得邪兴,每去一次厕所,冻得全身生疼……
过去的公厕,很少有女厕,大多是男厕。一般居民院里都设有“茅子”,也是碎砖头砌的,“茅子”不大,一般只供一人使用,都是露天的。有的院里只有女厕,有的男女通用,都以矮墙的腰带为标志,一见墙上搭腰带,说明里边有人。“茅子”里面放着一个木制马桶,桶上有两道竹箍,马桶上放一块木板,是大、小便的座位。
院子里男女共用的“茅子”也闹过笑话。一家人因婆媳不和,做婆婆的尽打儿媳妇,儿媳妇忍无可忍,又不能还手、还嘴,就想个办法治婆婆,在沏茶时放上泄药,婆婆快大便时,她先去“茅子”挂上腰带,等婆婆去时,一见腰带,当然不能进,可是又内急得无法,一急之下拉了裤子。
倒码子的,也叫掏大粪的、粪夫,因“茅子”里的马桶也叫“码子”,故称粪夫为倒码子的。倒码子都是天一亮就来,来时驾着粪车,粪车一般都套着骡马,也有人拉的,车上的粪车像口大棺材,只是没有大小头,是长方式,上面有盖。倒码子的把居民“茅子”里的粪,用“码子”倒入粪车即可。因为清早人少、白天来赶上吃饭不妥,故一大早就进院高呼一声:“倒码子的来啦!”“茅子”里没人,倒码子的等会就进“茅子”了,有人一应声,倒码子的在院里等会儿再倒。按规矩,倒码子的每月没有工钱,但每逢年节时,他们就按户要点儿节钱,每逢下雨天,就会按户喊:“要酒钱来啦!”若一点钱不给,就给你点颜色看看,让你粪尿满地。
因为倒码子的粪车来得早,当年有首流行歌曲唱道:“粪车是我们报晓的鸡,多少年声音就随着它起,前门喊卖菜,后门喊买米……”
过去的公厕,很少有女厕,大多是男厕。一般居民院里都设有“茅子”,也是碎砖头砌的,“茅子”不大,一般只供一人使用,都是露天的。有的院里只有女厕,有的男女通用,都以矮墙的腰带为标志,一见墙上搭腰带,说明里边有人。“茅子”里面放着一个木制马桶,桶上有两道竹箍,马桶上放一块木板,是大、小便的座位。
院子里男女共用的“茅子”也闹过笑话。一家人因婆媳不和,做婆婆的尽打儿媳妇,儿媳妇忍无可忍,又不能还手、还嘴,就想个办法治婆婆,在沏茶时放上泄药,婆婆快大便时,她先去“茅子”挂上腰带,等婆婆去时,一见腰带,当然不能进,可是又内急得无法,一急之下拉了裤子。
倒码子的,也叫掏大粪的、粪夫,因“茅子”里的马桶也叫“码子”,故称粪夫为倒码子的。倒码子都是天一亮就来,来时驾着粪车,粪车一般都套着骡马,也有人拉的,车上的粪车像口大棺材,只是没有大小头,是长方式,上面有盖。倒码子的把居民“茅子”里的粪,用“码子”倒入粪车即可。因为清早人少、白天来赶上吃饭不妥,故一大早就进院高呼一声:“倒码子的来啦!”“茅子”里没人,倒码子的等会就进“茅子”了,有人一应声,倒码子的在院里等会儿再倒。按规矩,倒码子的每月没有工钱,但每逢年节时,他们就按户要点儿节钱,每逢下雨天,就会按户喊:“要酒钱来啦!”若一点钱不给,就给你点颜色看看,让你粪尿满地。
因为倒码子的粪车来得早,当年有首流行歌曲唱道:“粪车是我们报晓的鸡,多少年声音就随着它起,前门喊卖菜,后门喊买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