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每日必网”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大學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积极的作用,但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存在上网时间过长、自我认知不清晰、网络使用能力不强等问题,并从自身教育、加强“三结合”教育合力、提高网络素养渗透度等方面提出了其培育途径,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契合度提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 网络素养 培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1.03.075
A Survey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Literacy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ree medical colleges in Guangxi
PAN Juanjuan[1], LIANG Yongsheng[2], CEN Guofang[2], WEI Jiankun[3]
([1]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Management,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aise, Guangxi 533000;
[2]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Youjiang Med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Baise, Guangxi 533000)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plus era, the "daily network"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 Internet has penetrated into all aspects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and life, and has brough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literacy, this article finds that college students have too long Internet access, self cognition and network usage. And from the aspects of self-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three combination"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penetration of network literacy, etc.,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its cultivation ways, and provides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social fit of university talent cultivation.
Keywords "Internet +";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literacy; cultivation approach
互联网背景下,全球资源共享,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对其本身的发展来说事关重要。医学生由于本学科作业的特殊性更加需要关注学科最前沿的发展信息。本课题侧重对广西医科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桂林医学院三所医学高校的学生进行调查,通过收集并分析大学生使用网络获取信息、识别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和创造信息等能力的现状。有利于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对大学生加强网络素养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契合度提供意见和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以广西医科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桂林医学院三所医学高校的学生进行调查,重点探讨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其培育途径。为高校培养大学生提供意见和建议。
网络素养(Digital Literacy),又称数位素养,是指运用电脑和网络资源所具有的功能对信息进行组织、定位、理解和分析。[1]受到资料、学识等多方影响,本文主要对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中提到的网络素养大多指网络信息素养。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通过文献查阅,了解目前高校的学生网络素养整体状况,进一步明确研究内容,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对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分析,分析总结出影响高校大学生网络素质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与其他辅助性因素。为帮助高校培养大学生提供意见与建议。
1.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大学生网络素质调查表,对广西医科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桂林医学院三所医学高校的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匿名作答,分别回收(详见表1)。本次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606份,无效问卷0份,有效率为100%。被调查的学生涵盖医学、理科、文科等其他专业,其中男生16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7.06%;女生422人,占比72.94%。 2 调查结果
2.1 大学生网络使用的时长与硬件
2.1.1 大学生网络使用的时长
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的使用是他们网络素质的基础;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长普遍在2~8小时,占比75.25%,甚至有10.73%学生每天上网时长达8小时以上;只有12.54%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长在0~2小时之间,其中包含零碎的上网时间。
62.05%的学生表示一般可以规划并控制自己上网的时间,但有18.16%的学生对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间无规划并不能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只有3.63%的学生做到了较好的规划及控制。
2.1.2 大学生网络使用的硬件
在网络的使用硬件设备上,有76.57%的大学生更趋向于用手机查阅资料,其次是电脑,说明大学生对网络的信息获取途径更趋于便捷、灵活,偏向于移动电子设备。
2.2 大学生网络使用的目的
网络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海量信息,与传统的媒体不同,网络提供的信息更及时、多元化,信息来源更广泛、自由,内容也更丰富,更有助于大学生的理解、掌握。传统的知识获得途径主要是通过阅读书籍、报纸等方式,而随着网络的兴起,知识的获取变得十分的便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知识、使用知识。然而大学生上网主要目的并不是获取知识,而是休闲娱乐,调查结果显示,有50.99%的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娱乐,运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学生仅占17.52%;从外在管理森严的高中进入需要高度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个别学生会经不住网络游戏等迷惑,沉迷于网络游戏,在网络世界中虚度时间。这说明,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仍需要进一步提升。
2.3 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能力
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使用能力一般只占比57.26%,10.56%的大学生不能准确地使用高级检索方式进行信息得检索,仅有7.92%的学生能准确地使用高级检索方式进行信息得检索;少部分学生无法在网络上准确地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匹配的信息。大学生网络素养良好的基础就是可以准确地进行信息检索,利用网络信息,解决问题。
85.95%的大学生可以通过文本、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设计、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仍有14.02%的学生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网络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大部分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来完成學习或者生活中的一些挑战和任务,但依旧有4.46%的学生不能利用网络完成自己所面临的一些挑战或任务。
2.4 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及网络安全意识
2.4.1 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
手机是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最主要媒介,其就像一把双刃剑,手机的频繁使用可以使大学生拓宽眼界,丰富生活,做到“足不出户也尽知天下事”,但可能也使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
当前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一般,但也不乏一些大学生对网络过分依赖,调查结果显示,有8.42%的学生对网络过分依赖,只要长时间不上网,就会感觉心里不舒服,坐立不安,对于这部分大学生而言,网络已经渗透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已达到“手不离机”的状态。有36.63%的大学生对网络有一定的依赖程度,说明其有一定的手机依赖性。
2.4.2大学生对网络的网络安全意识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可以及时注意电脑的运行状态,认为随时更新系统和杀毒软件是很有必要的,但仍有7.60%的学生不能及时注意电脑的运行状态,并认为及时更新系统和杀毒软件无多大必要性。
3 分析与讨论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依旧存在诸多挑战,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使用网络时限普遍在2~5年,其次是5~8年;有9.07%的学生使用网络的时间少于2年,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较差、父母放任自流,大学课程较为轻松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3.1 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我约束力较差
3.1.1 认知能力尚浅
高校大学生主要以间接经验的学习为主线,虽说其具有一定的前适应性,但由于大学生存在迫切融入社会的心理,加之其思想不太成熟、涉世未深,对很多事物只停留在表面的模仿上,无法理解实质内容,可能会导分不清虚拟与现实。
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时,并不能很好地使用高级检索进行信息检索,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认知大多停留在表面,保持着关注但不深究的态度,说明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缺乏探究热情,认知能力不足。
3.1.2 自我约束力较差
调查结果显示,有12.21%的大学生每天上网超过8小时。许多大学生自觉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能力欠缺。而娱乐游戏已成为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其比例高达82.84%;手机因其便捷成了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主要媒介,手机中的视频App极具感染力,很多的大学生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网络游戏也如此,大学生晚睡、逃课等不良习惯皆出于网络的诱惑,因此,高校大学生应加强自己的网络管理行为。
3.2 网络使用能力及网络信息免疫力不高
3.2.1 网络使用能力不高
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是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但在调查中发现,仅有7.92%的学生能准确的使用高级检索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进行整合、分析、利用。许多学生只是把网络媒介当成一种娱乐消遣方式,很多“低头族”的“必修课”往往是上网、打游戏、看视频、拍照、聊天等。[2]此外,14.05%的学生不能充分利用网络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在运用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时,依旧存在6.27%的大学生不能及时获得一些建议。可见,高校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能力一般,网络信息素养仍需加强。
3.2.2 网络信息免疫力较低
高校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其意志较为薄弱,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从各类网站上收集到的信息繁杂而海量,为其甄选信息增加了难度;加之一些媒体人员为了博得点击率,制作的信息低俗化,甚至带有一些不良的信息;大学生阅历尚浅、缺乏信息甄别能力,对网络认知存在偏差,对于网络兴起的各种舆论无法保持冷静、观望的态度,伴随着主观意识,造成错误的认知。其次,对于网络上推送的极具诱惑性且不良的信息,大学生容易失去判断能力,受到其影响的可能性较大。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有5.12%的大学生在浏览信息时,对其弹跳出来色情、暴力、反动等不良信息,受到一定的影响,这说明少数大学生网络免疫力较低,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3.3 缺乏网络素养教育
通过调查得知,65.84%的学生来自农村,13.37%的学生来自城市;有16.34%的学生表示,父母对其放任自流,父母稍加管束的学生占比73.10%。可见,当前家庭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存在缺失,一方面与孩子沉溺网络,淡化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家长接受新事物不强有关。[3]网络素养教育是一项新内容,学生对其缺乏正确的认识,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也远远低于其他传统学科,忽视了对大学生的素养教育,因此,学校可以培养一批开展网络教育的老师,帮助学生增强其网络素养教育。
3.4 缺乏必要的道德修养
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离不开道德的约束。[4]网络是虚拟性的,其信息繁杂多样,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也暗含着许多不明因素,人人都有权利接触并利用网络,加之网络的道德约束力较低,法律效用也较低,这就给一些向往自由的人可乘之机,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流,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可能会渐渐迷失自己,做出一些违反道德事情。
4 对策建议
4.1 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道德素养
4.1.1 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
提高认知水平最主要的途径是读书,高校大学生要厘清自己需要读什么样的书,并给自己制定短期目标,在有限的期限内,完成自己的阅读目标。高校可举办读书分享会或者线上阅读竞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学生提炼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对于网络信息的使用,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着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整合网络信息用而提升、完善自己。
4.1.2 强化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道德素养有助于高校学生解决各种矛盾,是高校学生适应社会与促进个人发展的基础,道德素养也是提升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的重要成分。提高道德素养要求广大青年学生学思并重、慎独自律。道德素养的提升并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造车,而是把思想认识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以促进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
高校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加强自己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学生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不断的加强自己的知识水平与文化修养,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走出校园,走出课堂,通过社会实践来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开阔自己的视野,在实践中形成自我教育。同时,更需要与社会与时俱进。
4.2 加强“三结合”教育合力
“三结合”教育是指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相互补充、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家庭教育作为一个人习惯养成的起点, 是大学生最直接的社会化过程的主要途径。因此,家长要不断学习知识,缩小与孩子之间的网络差距;立足孩子的立场,平等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主动引导孩子,共同提高素养。高校需要结合学校资源以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需求,采取多重方式帮助、引导大学生提升自身素养,如开设有关网络信息素养课程,拓宽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第二课堂,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国家要依法治网、管网,严厉打击不良的网络行为,维护网络良好秩序,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网络媒体积极推广真实且具有正能量的信息,为建设干净的网络环境而努力。
4.3 提高教育教学中网络素养的渗透度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网络素养,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并提升自身网络素养,高校可聘任一批具有较高网络技术水平及较高网络素养的老师担任学生的网络素养工作,或者加强高校教师的网络素养,使其在日常教学中以多重交流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传播知识,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5]学校要加强对网络素养的重视度,尤其是高校網络技术教师,不仅教授学生基本的网络使用技能与网络基础知识,更要教导学生如何正确辨别信息,整合信息。教师要结合学校现有的资源,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避免其沉迷于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结合学生的需求与特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教导学生如何方便快捷的使用网络,如何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并加以运用。
4.4 加强大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信息检索能力是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基础,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信息检索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文献的检索,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学校缺乏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检索教育,因此,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现有的资源,结合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开设不同类型的信息检索课程,旨在授予大学生如何高效的检索信息。
对于刚刚入学的新生与老生,开设的课程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新生开设课程基于基础化,老生开设的课程要更加全面性;同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重实践轻理论,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详细介绍本校现有的数据库及使用方法,使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的检索,教会学生如何使用高级检索,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将其运用于实践。高校图书馆人员可举办线上信息检索大赛,同时拍摄一些关于检索授课视频,供学生学习使用。
5 结语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不断提升,数万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受益匪浅,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可以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提高自己对网络的认知与利用,增强自身的能力。但上述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素养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提出强化“三结合”教育合力等对策建议,以期改善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状况。
*通讯作者:韦建琨
基金项目:2019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背景下欠发达地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索与实践(编号:2019JGB305); 2019年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研究”编号:201910599092;“桂西地区高校教师职业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编号:201910599071
参考文献
[1] 张洋.浅谈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及实施路径[J].国际公关,2020(09):150-151.
[2] 王翠兰.河南省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调查与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9(02):55-57.
[3] 杨忠东.“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探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7(04):67-70.
[4] 万柯彤.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J].高校辅导员,2020(04):77-80.
[5] 张争伟,周骏,孙长月.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培育途径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8(10):78-79.
[6] 张献.提高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7):86-87.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 网络素养 培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1.03.075
A Survey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Literacy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ree medical colleges in Guangxi
PAN Juanjuan[1], LIANG Yongsheng[2], CEN Guofang[2], WEI Jiankun[3]
([1]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Management,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aise, Guangxi 533000;
[2]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Youjiang Med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Baise, Guangxi 533000)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plus era, the "daily network"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 Internet has penetrated into all aspects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and life, and has brough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literacy, this article finds that college students have too long Internet access, self cognition and network usage. And from the aspects of self-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three combination"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penetration of network literacy, etc.,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its cultivation ways, and provides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social fit of university talent cultivation.
Keywords "Internet +";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literacy; cultivation approach
互联网背景下,全球资源共享,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对其本身的发展来说事关重要。医学生由于本学科作业的特殊性更加需要关注学科最前沿的发展信息。本课题侧重对广西医科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桂林医学院三所医学高校的学生进行调查,通过收集并分析大学生使用网络获取信息、识别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和创造信息等能力的现状。有利于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对大学生加强网络素养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契合度提供意见和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以广西医科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桂林医学院三所医学高校的学生进行调查,重点探讨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其培育途径。为高校培养大学生提供意见和建议。
网络素养(Digital Literacy),又称数位素养,是指运用电脑和网络资源所具有的功能对信息进行组织、定位、理解和分析。[1]受到资料、学识等多方影响,本文主要对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中提到的网络素养大多指网络信息素养。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通过文献查阅,了解目前高校的学生网络素养整体状况,进一步明确研究内容,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对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分析,分析总结出影响高校大学生网络素质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与其他辅助性因素。为帮助高校培养大学生提供意见与建议。
1.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大学生网络素质调查表,对广西医科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桂林医学院三所医学高校的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匿名作答,分别回收(详见表1)。本次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606份,无效问卷0份,有效率为100%。被调查的学生涵盖医学、理科、文科等其他专业,其中男生16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7.06%;女生422人,占比72.94%。 2 调查结果
2.1 大学生网络使用的时长与硬件
2.1.1 大学生网络使用的时长
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的使用是他们网络素质的基础;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长普遍在2~8小时,占比75.25%,甚至有10.73%学生每天上网时长达8小时以上;只有12.54%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长在0~2小时之间,其中包含零碎的上网时间。
62.05%的学生表示一般可以规划并控制自己上网的时间,但有18.16%的学生对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间无规划并不能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只有3.63%的学生做到了较好的规划及控制。
2.1.2 大学生网络使用的硬件
在网络的使用硬件设备上,有76.57%的大学生更趋向于用手机查阅资料,其次是电脑,说明大学生对网络的信息获取途径更趋于便捷、灵活,偏向于移动电子设备。
2.2 大学生网络使用的目的
网络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海量信息,与传统的媒体不同,网络提供的信息更及时、多元化,信息来源更广泛、自由,内容也更丰富,更有助于大学生的理解、掌握。传统的知识获得途径主要是通过阅读书籍、报纸等方式,而随着网络的兴起,知识的获取变得十分的便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知识、使用知识。然而大学生上网主要目的并不是获取知识,而是休闲娱乐,调查结果显示,有50.99%的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娱乐,运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学生仅占17.52%;从外在管理森严的高中进入需要高度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个别学生会经不住网络游戏等迷惑,沉迷于网络游戏,在网络世界中虚度时间。这说明,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仍需要进一步提升。
2.3 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能力
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使用能力一般只占比57.26%,10.56%的大学生不能准确地使用高级检索方式进行信息得检索,仅有7.92%的学生能准确地使用高级检索方式进行信息得检索;少部分学生无法在网络上准确地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匹配的信息。大学生网络素养良好的基础就是可以准确地进行信息检索,利用网络信息,解决问题。
85.95%的大学生可以通过文本、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设计、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仍有14.02%的学生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网络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大部分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来完成學习或者生活中的一些挑战和任务,但依旧有4.46%的学生不能利用网络完成自己所面临的一些挑战或任务。
2.4 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及网络安全意识
2.4.1 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
手机是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最主要媒介,其就像一把双刃剑,手机的频繁使用可以使大学生拓宽眼界,丰富生活,做到“足不出户也尽知天下事”,但可能也使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
当前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一般,但也不乏一些大学生对网络过分依赖,调查结果显示,有8.42%的学生对网络过分依赖,只要长时间不上网,就会感觉心里不舒服,坐立不安,对于这部分大学生而言,网络已经渗透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已达到“手不离机”的状态。有36.63%的大学生对网络有一定的依赖程度,说明其有一定的手机依赖性。
2.4.2大学生对网络的网络安全意识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可以及时注意电脑的运行状态,认为随时更新系统和杀毒软件是很有必要的,但仍有7.60%的学生不能及时注意电脑的运行状态,并认为及时更新系统和杀毒软件无多大必要性。
3 分析与讨论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依旧存在诸多挑战,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使用网络时限普遍在2~5年,其次是5~8年;有9.07%的学生使用网络的时间少于2年,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较差、父母放任自流,大学课程较为轻松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3.1 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我约束力较差
3.1.1 认知能力尚浅
高校大学生主要以间接经验的学习为主线,虽说其具有一定的前适应性,但由于大学生存在迫切融入社会的心理,加之其思想不太成熟、涉世未深,对很多事物只停留在表面的模仿上,无法理解实质内容,可能会导分不清虚拟与现实。
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时,并不能很好地使用高级检索进行信息检索,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认知大多停留在表面,保持着关注但不深究的态度,说明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缺乏探究热情,认知能力不足。
3.1.2 自我约束力较差
调查结果显示,有12.21%的大学生每天上网超过8小时。许多大学生自觉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能力欠缺。而娱乐游戏已成为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其比例高达82.84%;手机因其便捷成了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主要媒介,手机中的视频App极具感染力,很多的大学生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网络游戏也如此,大学生晚睡、逃课等不良习惯皆出于网络的诱惑,因此,高校大学生应加强自己的网络管理行为。
3.2 网络使用能力及网络信息免疫力不高
3.2.1 网络使用能力不高
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是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但在调查中发现,仅有7.92%的学生能准确的使用高级检索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进行整合、分析、利用。许多学生只是把网络媒介当成一种娱乐消遣方式,很多“低头族”的“必修课”往往是上网、打游戏、看视频、拍照、聊天等。[2]此外,14.05%的学生不能充分利用网络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在运用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时,依旧存在6.27%的大学生不能及时获得一些建议。可见,高校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能力一般,网络信息素养仍需加强。
3.2.2 网络信息免疫力较低
高校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其意志较为薄弱,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从各类网站上收集到的信息繁杂而海量,为其甄选信息增加了难度;加之一些媒体人员为了博得点击率,制作的信息低俗化,甚至带有一些不良的信息;大学生阅历尚浅、缺乏信息甄别能力,对网络认知存在偏差,对于网络兴起的各种舆论无法保持冷静、观望的态度,伴随着主观意识,造成错误的认知。其次,对于网络上推送的极具诱惑性且不良的信息,大学生容易失去判断能力,受到其影响的可能性较大。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有5.12%的大学生在浏览信息时,对其弹跳出来色情、暴力、反动等不良信息,受到一定的影响,这说明少数大学生网络免疫力较低,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3.3 缺乏网络素养教育
通过调查得知,65.84%的学生来自农村,13.37%的学生来自城市;有16.34%的学生表示,父母对其放任自流,父母稍加管束的学生占比73.10%。可见,当前家庭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存在缺失,一方面与孩子沉溺网络,淡化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家长接受新事物不强有关。[3]网络素养教育是一项新内容,学生对其缺乏正确的认识,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也远远低于其他传统学科,忽视了对大学生的素养教育,因此,学校可以培养一批开展网络教育的老师,帮助学生增强其网络素养教育。
3.4 缺乏必要的道德修养
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离不开道德的约束。[4]网络是虚拟性的,其信息繁杂多样,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也暗含着许多不明因素,人人都有权利接触并利用网络,加之网络的道德约束力较低,法律效用也较低,这就给一些向往自由的人可乘之机,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流,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可能会渐渐迷失自己,做出一些违反道德事情。
4 对策建议
4.1 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道德素养
4.1.1 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
提高认知水平最主要的途径是读书,高校大学生要厘清自己需要读什么样的书,并给自己制定短期目标,在有限的期限内,完成自己的阅读目标。高校可举办读书分享会或者线上阅读竞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学生提炼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对于网络信息的使用,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着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整合网络信息用而提升、完善自己。
4.1.2 强化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道德素养有助于高校学生解决各种矛盾,是高校学生适应社会与促进个人发展的基础,道德素养也是提升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的重要成分。提高道德素养要求广大青年学生学思并重、慎独自律。道德素养的提升并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造车,而是把思想认识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以促进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
高校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加强自己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学生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不断的加强自己的知识水平与文化修养,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走出校园,走出课堂,通过社会实践来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开阔自己的视野,在实践中形成自我教育。同时,更需要与社会与时俱进。
4.2 加强“三结合”教育合力
“三结合”教育是指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相互补充、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家庭教育作为一个人习惯养成的起点, 是大学生最直接的社会化过程的主要途径。因此,家长要不断学习知识,缩小与孩子之间的网络差距;立足孩子的立场,平等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主动引导孩子,共同提高素养。高校需要结合学校资源以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需求,采取多重方式帮助、引导大学生提升自身素养,如开设有关网络信息素养课程,拓宽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第二课堂,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国家要依法治网、管网,严厉打击不良的网络行为,维护网络良好秩序,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网络媒体积极推广真实且具有正能量的信息,为建设干净的网络环境而努力。
4.3 提高教育教学中网络素养的渗透度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网络素养,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并提升自身网络素养,高校可聘任一批具有较高网络技术水平及较高网络素养的老师担任学生的网络素养工作,或者加强高校教师的网络素养,使其在日常教学中以多重交流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传播知识,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5]学校要加强对网络素养的重视度,尤其是高校網络技术教师,不仅教授学生基本的网络使用技能与网络基础知识,更要教导学生如何正确辨别信息,整合信息。教师要结合学校现有的资源,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避免其沉迷于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结合学生的需求与特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教导学生如何方便快捷的使用网络,如何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并加以运用。
4.4 加强大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信息检索能力是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基础,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信息检索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文献的检索,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学校缺乏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检索教育,因此,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现有的资源,结合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开设不同类型的信息检索课程,旨在授予大学生如何高效的检索信息。
对于刚刚入学的新生与老生,开设的课程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新生开设课程基于基础化,老生开设的课程要更加全面性;同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重实践轻理论,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详细介绍本校现有的数据库及使用方法,使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的检索,教会学生如何使用高级检索,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将其运用于实践。高校图书馆人员可举办线上信息检索大赛,同时拍摄一些关于检索授课视频,供学生学习使用。
5 结语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不断提升,数万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受益匪浅,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可以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提高自己对网络的认知与利用,增强自身的能力。但上述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素养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提出强化“三结合”教育合力等对策建议,以期改善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状况。
*通讯作者:韦建琨
基金项目:2019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背景下欠发达地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索与实践(编号:2019JGB305); 2019年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研究”编号:201910599092;“桂西地区高校教师职业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编号:201910599071
参考文献
[1] 张洋.浅谈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及实施路径[J].国际公关,2020(09):150-151.
[2] 王翠兰.河南省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调查与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9(02):55-57.
[3] 杨忠东.“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探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7(04):67-70.
[4] 万柯彤.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J].高校辅导员,2020(04):77-80.
[5] 张争伟,周骏,孙长月.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培育途径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8(10):78-79.
[6] 张献.提高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7):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