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老年性股骨骨折治疗效果,对骨折症状采取针对性治疗方式。方法:从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骨科收录的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于6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老年患者症状变化差异。结合骨科疾病术后功能评估标准,按照优、良、中、差等4个级别进行统计,从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稳定性、屈曲畸形等6个标准展开观察。结果: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症状表现为畸形、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老年患者均为多种症状并存;本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之后,全身体征得到显著控制,总优良率96%,骨关节功能评分等级较高,前后症状变化差异明显(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具有显著疗效,显著改善了老年患者股骨颈功能状态。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3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12-062-02
随着老年群体骨组织不断变化,骨折疾病发生率持续上升,对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外科手术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式,结合老年患者具体病况状态,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式,能够提高老年病人的康复效果。同时,引导老年患者树立正确的康复意识,为其骨折康复提出科学的指导方向。结合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录的30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及治疗情况进行恢复性分析,探讨具体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骨科收录的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范围55-78岁,平均年龄58±2.5岁,其中,男35例,平均年龄62±3.5岁,女25例,平均年龄56±2.8岁。临床问诊,所有患者均有跌倒情况,无法站立、直走,以畸形、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存在着多个症状并存问题。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摔伤20例,车祸伤10例;骨折位置:基底型15例,头下型10例,经颈型5例。
1.2方法
1.2.1手术方式
本次手术前期,均对患者进行CT检查,掌握骨折具體位置及病变状态,以及是否存在严重性并发症,避免手术过程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影响了术后骨组织的康复效果。对手术患者进行详细,维持7d的术前观察作业。手术过程,保持仰卧位,实施硬膜外麻醉术,手术位置为C臂,均在X线检查结果指导下完成骨折复位操作;手术结束之后进行复位处理,采用加压螺钉内固定进行处理;术后结合康复情况进行康盛付处理,以免感染引起的各种病症,安排患者进行功能性锻炼,定期检查骨组织康复效果。
1.2.2疗效评估
所有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于6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老年患者症状变化差异。本次结合骨科疾病术后功能评估标准,按照优、良、中、差等4个级别进行统计,从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稳定性、屈曲畸形等6个标准展开观察。主要包括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肌力、膝关节屈曲畸形、膝关节不稳定性等六个方面:①疼痛(30分)、②功能(22分)、③活动度(18分)、④肌力(10分)、⑤屈膝畸形(10分)、⑥稳定性(10分)。临床疗效分级:优>85分,良70~84分,中60~69分,差<59分。
2结果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症状表现为畸形、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老年患者均为多种症状并存;本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之后,全身体征得到显著控制,总优良率96%,骨关节功能评分等级较高,前后症状变化差异明显(P<0.05),如表1。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晚期膝关节疼痛病具有根治性作用,术后引导患者功能训练是不可缺少的,结合临床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康复效果。本次50例对临床治疗均表示满意,满意度100%。
3讨论
3.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我国人口老龄化提升了老年患者疾病的发生率,尤其是骨组织健康变化,对患者引起了功能性障碍,迫使老年病人出现各种异常风险。随着现代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具有临床意义,可从病理上控制各类症状发生,提高股骨颈骨折的康复水平。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将其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形成了更加稳定的骨组织康复状态。人工全髋关节由人工髋臼和人工股骨头组成。过去二者均用金属,实践症明并发症多,现已不用。目前国内外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制成的髋臼,低强度模量金属制成的人工股骨头。人工全髋关节的类型和设计较多,主要是股骨头的直径和与骨固定的髋臼面的设计。较厚的髋臼,直径相对小的人工股骨头组成的全髋,头臼磨擦力小,人工臼稳定,局部反应小。
3.2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疗效
髋臼的清理与整修成合格的、够深够大、方向准确的人工臼帽床,对臼帽安放后的稳定性极为重要。软骨面必须全部切除,露出软骨下骨质。骨水泥应在聚合得恰当时候粘固臼帽,最佳阶段是骨水泥表面稍发皱而不粘手套时,其中心仍未干,可以充分压入松质骨间隙中,起到牢靠的固定作用,轻轻鎚击臼帽有利于达到目的。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在发生髋部骨折的患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并且也为骨骼系统损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情况下该病的发生人群为老年人,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因其发生主要受骨质疏松的影响。由于股骨颈骨折(DFNF)患者骨折移位程度、年龄及功能要求不同,其治疗策略也不同。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内固定或人工髋关节置换。人工髋关节置换成为目前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方法,已经得到骨科医师广泛认同,其优点是可使患者术后早期下地行走,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而人工髋关节置换主要包括全髋关节置换(THA)和半髋关节置换(HA),后者包括单极头假体和双极头假体(也有称做双动头假体)。半髋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和关节稳定,活动范围基本不受限制的优点。全髋关节的置换消除了原先有可能病变的髋臼,也避免了人工股骨头对髋臼的直接磨损,但是全髋关节限制了患者的深蹲内收内旋的动作,而且脱位几率高于半髋关节置换患者。
结论
鉴于老年性股胫骨骨折造成的病患分析,要及时为老年患者提供科学的治疗方案,详细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老年性股骨骨折治疗效果,有助于提高临床手术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本次50例研究说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具有显著疗效,显著改善了老年患者股骨颈功能状态。手术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操作标准,安排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提出切实可行的股骨颈骨折方案,消除潜在性的病症隐患,促进骨组织尽早恢复功能状态。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3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12-062-02
随着老年群体骨组织不断变化,骨折疾病发生率持续上升,对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外科手术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式,结合老年患者具体病况状态,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式,能够提高老年病人的康复效果。同时,引导老年患者树立正确的康复意识,为其骨折康复提出科学的指导方向。结合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录的30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及治疗情况进行恢复性分析,探讨具体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骨科收录的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范围55-78岁,平均年龄58±2.5岁,其中,男35例,平均年龄62±3.5岁,女25例,平均年龄56±2.8岁。临床问诊,所有患者均有跌倒情况,无法站立、直走,以畸形、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存在着多个症状并存问题。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摔伤20例,车祸伤10例;骨折位置:基底型15例,头下型10例,经颈型5例。
1.2方法
1.2.1手术方式
本次手术前期,均对患者进行CT检查,掌握骨折具體位置及病变状态,以及是否存在严重性并发症,避免手术过程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影响了术后骨组织的康复效果。对手术患者进行详细,维持7d的术前观察作业。手术过程,保持仰卧位,实施硬膜外麻醉术,手术位置为C臂,均在X线检查结果指导下完成骨折复位操作;手术结束之后进行复位处理,采用加压螺钉内固定进行处理;术后结合康复情况进行康盛付处理,以免感染引起的各种病症,安排患者进行功能性锻炼,定期检查骨组织康复效果。
1.2.2疗效评估
所有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于6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老年患者症状变化差异。本次结合骨科疾病术后功能评估标准,按照优、良、中、差等4个级别进行统计,从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稳定性、屈曲畸形等6个标准展开观察。主要包括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肌力、膝关节屈曲畸形、膝关节不稳定性等六个方面:①疼痛(30分)、②功能(22分)、③活动度(18分)、④肌力(10分)、⑤屈膝畸形(10分)、⑥稳定性(10分)。临床疗效分级:优>85分,良70~84分,中60~69分,差<59分。
2结果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症状表现为畸形、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老年患者均为多种症状并存;本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之后,全身体征得到显著控制,总优良率96%,骨关节功能评分等级较高,前后症状变化差异明显(P<0.05),如表1。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晚期膝关节疼痛病具有根治性作用,术后引导患者功能训练是不可缺少的,结合临床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康复效果。本次50例对临床治疗均表示满意,满意度100%。
3讨论
3.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我国人口老龄化提升了老年患者疾病的发生率,尤其是骨组织健康变化,对患者引起了功能性障碍,迫使老年病人出现各种异常风险。随着现代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具有临床意义,可从病理上控制各类症状发生,提高股骨颈骨折的康复水平。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将其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形成了更加稳定的骨组织康复状态。人工全髋关节由人工髋臼和人工股骨头组成。过去二者均用金属,实践症明并发症多,现已不用。目前国内外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制成的髋臼,低强度模量金属制成的人工股骨头。人工全髋关节的类型和设计较多,主要是股骨头的直径和与骨固定的髋臼面的设计。较厚的髋臼,直径相对小的人工股骨头组成的全髋,头臼磨擦力小,人工臼稳定,局部反应小。
3.2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疗效
髋臼的清理与整修成合格的、够深够大、方向准确的人工臼帽床,对臼帽安放后的稳定性极为重要。软骨面必须全部切除,露出软骨下骨质。骨水泥应在聚合得恰当时候粘固臼帽,最佳阶段是骨水泥表面稍发皱而不粘手套时,其中心仍未干,可以充分压入松质骨间隙中,起到牢靠的固定作用,轻轻鎚击臼帽有利于达到目的。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在发生髋部骨折的患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并且也为骨骼系统损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情况下该病的发生人群为老年人,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因其发生主要受骨质疏松的影响。由于股骨颈骨折(DFNF)患者骨折移位程度、年龄及功能要求不同,其治疗策略也不同。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内固定或人工髋关节置换。人工髋关节置换成为目前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方法,已经得到骨科医师广泛认同,其优点是可使患者术后早期下地行走,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而人工髋关节置换主要包括全髋关节置换(THA)和半髋关节置换(HA),后者包括单极头假体和双极头假体(也有称做双动头假体)。半髋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和关节稳定,活动范围基本不受限制的优点。全髋关节的置换消除了原先有可能病变的髋臼,也避免了人工股骨头对髋臼的直接磨损,但是全髋关节限制了患者的深蹲内收内旋的动作,而且脱位几率高于半髋关节置换患者。
结论
鉴于老年性股胫骨骨折造成的病患分析,要及时为老年患者提供科学的治疗方案,详细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老年性股骨骨折治疗效果,有助于提高临床手术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本次50例研究说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具有显著疗效,显著改善了老年患者股骨颈功能状态。手术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操作标准,安排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提出切实可行的股骨颈骨折方案,消除潜在性的病症隐患,促进骨组织尽早恢复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