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人的“前动车时代”

来源 :金沙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月,早春时节,随着“绿巨人”呼啸过元谋热坝,祖国西南边疆的偏僻小县也进入了“动车时代”。
  成昆铁路通车不久,当公社干部的父亲给我们几姊妹讲火车的奇妙:“提一桶水放在火车上,开得再快都不会泼出来。”听得我们恨不得马上坐上火车。当时的公路是灰土路,汽车开起来,颠颠簸簸,不要说一桶水会摇晃得泼出来,就是人都坐不稳,会被甩出去。为什么?因为当时的汽车不是今天的宝马、奥迪,是解放牌大汽车、大拖拉机、手扶拖拉机。一人一票的车,我们叫作“班车”,那是极少极少的。
  后来我们小学生真坐上火车了,在元谋站停车。只见下车旅客不要命地跑去抢坐公共汽车,我惊奇地问妈妈:“他们是不是爱坐汽车?”妈妈说:“不是爱坐,坐不上就得走路了。”
  在元谋火车站,只有一辆又破又烂车头张大口的公共汽车。旅客们挤上车,比插筷子还密,气味没法形容,听老人们说,小偷还多。爸爸还告诉我一个经验:坐火车一定要坐餐车前一节车厢,下车好挤汽车。万一挤不上汽车,就返回火车站,又上火车。等到火车开到凤仪村乘降所,下车以后,顺着从田间小路走到大路,四十分钟就可以走到元谋县城,两三公里路。如果在元谋火车站走路到元谋县城,那就远得多了。为什么下了火车又可以返身上火车呢?因为当时火车站没有封闭安检,上下很自由。而且从红江站坐到元谋站票价是五角钱,坐到凤仪村乘降所也是五角钱。返身又上火车并不算失信。那什么是乘降所呢?就是火车在一股道的地方停车,让旅客上下。车站则是两股道及以上才算车站。
  我刚十八岁,已经是走上讲台的“小老师”。我们从红江车站上车,坐金江车站(今攀枝花站)到昆明的慢车,去昆明开教研会。从金江到昆明,只有这一趟慢车,一路上老百姓上上下下,拥挤可想而知。早上八九点钟上车,随着火车哐啷哐啷地摇,下午七八点钟才到昆明,一整天就在车上晃荡。车厢绿皮木座,到处是黑灰,不是蒸汽机车,哪来的煤灰?仔细一看,原来是柴油机车排出废气形成的灰尘。火车一路走,我们一路伸头看外面的风景,等到下车才知道,衣领上、袖子上全是黑灰,眉毛、嘴唇上也沾了不少,好像从井下上来的煤矿工人,原来我们一路伸头吃黑灰呀!住进一元钱一个人、四五十人住一个大房间的旅社,用肥皂洗头,黑水一股股往下流。
  火车上的座位是木椅子,坐长了腰酸背痛。偶尔一节车厢是皮座位,旅客们都往那里挤。
  火车沿途经过不少村庄,当地农民不但把锄头、镰刀、铁锹等农具带上车,粮食、蔬菜、山货到处摆,而且还带山羊、猫、狗、鸡、猪,也占一席之地。一时间,鸡叫咯咯,小羊咩咩,狗儿汪汪,交通大动脉上的火车变成了农家杂院,什么声音都有,什么味道都有。一个旅客则说:“这种火车,就是牛车!”
  一整天在火车上,饥肠辘辘,怎么办呢?火车上有一节餐车,卖一些饭菜,但十元钱一个,让我们几十元月工资的人干咽口水,只好在上车前准备几个白薯、洋芋来对付,并且用父母给的军用水壶装满水,省着喝。火车上没有水,厕所臭不可闻。那时候坐火车,吃穿用全带齐了。以至于有一年元谋县的小学教师们到成都听课,成都老太太关心地询问:“你们家乡遭了什么灾?来这儿逃难?”令人哭笑不得。
  夏天火车过元谋坝子,一股股烫风直往火车里灌。一位外地旅客伸手试一试这股烫风,同情地说:“这个地方的老百姓真可怜,这么热。”
  又有一次,我們几名教师准备坐火车去昆明开教研会。我们商量好了,派一个人提前骑着自行车去元谋火车站买票,这样才坐得上车。一位年长的教师还语重心长地叮嘱大家:“坐在火车上不要伸头到车窗外东望西望,当心铁路边有人拿石头打你!”
  进入新世纪的2000年,成昆铁路列车换成了电力机车,速度也大为提升。我们坐上车,发现一排两三人的皮座位不见了,肋巴椅子早就不见了。现在的座位是单人沙发式样,高靠背,我高兴地问:“这个座位真不错!叫什么名字呢?”一位年轻人回答:“这叫航空座位,就是跟飞机座位一样。”我说:“过去坐火车,还不要说肋巴椅子难坐,坐长了腰酸背痛。就是那种皮座位,人多挤车的时候,明明坐三个人的座位,偏偏挤着四五个人,甚至有人钻到座位下面睡着!”那位年轻人惊奇地问:“真的吗?”我又一看车窗,是封闭得严严实实的,外面有人钻窗子进来的事情就不会有了。这时候我看一下红色车票,上面印着“新空调硬座”的字样。我问:“原来这种火车还可以开空调呀!对我们元谋热坝就太好了!刚才进到车厢里感觉与外面一样,看来天冷没有开空调。”那位年轻人不以为然地说:“东部地区动车早就有啦!我们这里慢一些喽!”
  新时代开行新列车,过去的记忆永不忘。
  责任编辑:余继聪
其他文献
推开商场玻璃门,一个中年妇女迎了上来,嘴巴沾了蜜似的说:“姐,免费按摩。”我没睬她,径直往里走。女人跟上来说:“姐,新店开张,旺人气,真不收钱。”女人衣着朴素,我想起表哥的快餐店开张时,央我带两桌人免费试吃的情景。我的心软了下来,跟她说我有空会去看看。女人连说:“我带你去。”我踏上扶手电梯说:“我自己去。”女人与我并排站在电梯上,絮絮叨叨地说:“我刚来城里上班,把人带到店里我就完成任务了,姐你帮帮
期刊
奶奶说:“看你三姐忙忙碌碌的,吃野菜皮肤也是白里透红的,细细的腰挺挺的胸部多好看。近来李安也长高长得好看了,我把她许给李安亲上加亲。”  李安来我家干活,见了三姐就笑,默默地忙着我家的农活。从田间回来,三姐会跑过去接农具。李安把她挡开了说:“农具很脏别沾了你的手。”  三姐脸上泛起一片红,低头去了灶间给李安备饭。等他洗完坐下来吃饭,她又悄悄进了房间,隔着门偷偷地张望。“李安,你有一米八了吧,有模有
期刊
“昨晚死哪儿去了,酒气熏天的。快开学了,孙子读幼儿园的事不操心,你还配做爷爷吗?”老婆娘唠唠叨叨,数落个不停。  我有些不耐烦了。我说:“老婆娘,你懂个啥,一天在家只知道做饭做家务,根本就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有个学员告诉我,像孙子这种不在规定范围内的招生对象,除非找到局长,或者是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才行,否则,别做梦。开始,我还不信这个邪。”  老婆娘生气地说:“是啊是啊,就你厉害,就你有本事,进城打个
期刊
“妈,楼下那家投诉咱,前天七点多时,咱的做饭声把他们吵醒了。我就发迷,7点多日头都升老高了,不该做饭吗?这物业传话也不过过脑子!”女儿气呼呼地说。  “投诉咱?你说7点多?”母亲追问着,挠起了前额,自语着,“让我好好想想。前天?前天是周日呀,周末你们年轻人不是都贪睡到小中午吗?”“咦,我咋把这点忘了。”女儿说。  又到周日,女儿正在吃饭,手机响了。拿起一看,啪的一声把手机盖在了桌上,身体也弹了起来
期刊
编者按:  手指沾墨水的稿子几乎一字未动地登上二版头条。  吃了一顿原本以为不会有事的饭局,却把自己卷进了舆论风暴里,朱新平做梦也想不到会以这种方式成为网上的“风云人物”,也不知他看到纪委书记杨长松放在主席台上的电饭煲内胆会作何感想。  “咚咚咚”,朱新平鼓足勇气才敲响了唐维虹办公室的门。“请进!”这个声音,再熟悉不过。  他走了进去。这间他垂涎已久的办公室,如今易主已经很长时间了。刘强波去世时,
期刊
普罗塔克曾说: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需要点燃的火种。学生是单个的、有着独立意义的的人,他们不是我们期望的载体,不是我们实验的模具,是与我们人格意义上完全平等的人。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学生是未完成的人,我们更是应该允许他犯错误,只是要及时地纠正,分析错误,加以引导,而不是因为“屡教不改”而大发雷霆或者甩手不管。失败一百次要有一千次的重新教育准备,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  第一次接
期刊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本班任课教师之间,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是学校与社会、家庭相互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在学校全部教育工作中是承上启下、左右联系、相互协调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在教育目的的实现,学校工作的实施,教育质量的提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今天我们应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呢?笔者认为,我们应做个“三心”“三意”的班主任,
期刊
物理是较为抽象的自然科学,枯燥的讲解会使学生乏味。要改变现状,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化解教学难度,使其专心致志的学习物理,学懂物理。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能体验到学习物理的快乐,营造兴趣氛围。  本人任教初中物理多年,一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做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师在快乐中教学。    一、
期刊
[摘要]新课标形势下,阅读教学也出现一些不良的倾向,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生成自己的体验,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应积极采取一些策略,让学生能能够对文本有深刻的体验。  [关键词]阅读教学;不良倾向;策略;意会;生成体验    意会,即不直接说而领会其意。言传,指用言语表达,这里也指教师的讲授。  中国古代教育家曾倡导“不言之教”,提倡默而察之,心领神会,强调阅读者的体悟、感通。很显然,这就是意会,没有意
期刊
黑格尔(Hegel,1770-1831)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是建立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和辩证法的基础上的。在精神哲学的多个领域中,黑格尔都力图找出并指出贯穿这些领域的发展线索。并且在每一个领域中都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黑格尔的美学是一个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为中心的美学体系。我们知道柏拉图最早提出“美是理念”的观点。与此相反,鲍姆嘉登等人则提出“美是感觉”的看法。正是针对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