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
2010年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和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联合召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研究》成果论证会。
来自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等专家纵论皖江,围绕构建示范区政策支持体系的关键点、示范区战略的实施路径以及示范区的可参照政策发表真知灼见。本刊特撷取座谈会部分专家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构建政策体系
需抓住哪些关键点
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构建示范区政策支持体系关键要做到以下三点:立足区位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创造竞争优势。
一是立足区位优势。安徽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都可以连通。建议:示范区重点发展创新驱动和技术密集的现代制造业和为之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安徽科技力量比较强的优势,推动产业向高端化、高质化、高级化升级。在产业遴选上,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高能耗产业未必就是低效益产业。只要符合环保要求,符合节能要求,就可以充分利用安徽的能源、水资源、交通等综合优势,大力发展市场需求大、环保型的高能效产业。
二是发挥后发优势。汲取沿海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并吸取教训,注重产业转移与产业提升相结合,注重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合理布局,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注重提高园区化水平,推进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同城化、区域一体化进程。尤为重要的是,要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和自身的政策创新,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示范区商务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要有意识地控制房价,降低居住成本,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降低交易成本,在商务成本上要与沿海地区拉开一定的差距。发挥后发优势还包括下力气做好产业园区,增加对沿海产业的吸引力,因为沿海产业“腾笼”是有成本的,如果将产业园区建设好了,沿海地区一开始就把“鸟”放对了地方,就会大大降低转移企业的成本。
三是创造竞争优势。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服务是提升示范区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比如,北欧诸国的最大优势和最具竞争力的是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劳动力可以得到良好的就业培训和就业转换培训,并且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安徽要重视培育生产力的高级要素,培养大量的与创新驱动、技术密集产业相适应的人才特别是熟练技术工人。另外,安徽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发展技术密集的先进制造业同时,还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地、就近解决就业。政府可出台政策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只要这类企业的用工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实行减税或免税优惠。另外,安徽科教优势明显,高端人才较多,可从通过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等,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培育一批新兴战略性产业。
总之,在产业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创新驱动、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干;二是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力争在发展高端产业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这样,往上能够摸着天,往下能够踏着地,中间这块做硬实。
承接产业转移
如何进行路径设计
王一鸣(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安徽应该从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角度理解和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在此基础上形成政策支持体系和政策措施。
示范区建设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做好承接产业转移文章;第二步是加快融入长三角生产体系;第三步是利用长三角平台真正融入到国际分工体系当中。长三角地区内部差异很大,苏锡常一带是国际资本转移密集区,浙江是民营经济发达区。另外,长三角与珠三角情况也不一样,长三角主要是IT、汽车、机械制造业等,这些产业发展需要集群配套,一般不会轻易转移。所以,安徽在谋划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时,要有路径设计,要找准切入点。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基础设施同构。以政府为主导加快推进交通、信息等公共设施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降低产业转移成本,这是安徽承接产业转移起步的关键。
二是开发人力资源。安徽有一定的人力资源基础,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既有高端人才,也有农民工,但最缺还是技术工人。由于长三角产业大多数都有一定技术含量,这就需要安徽各级政府引导和推动,加快熟练技术工人的培养,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充足的熟练工人。
三是吸引植根性企业。现在国际上有一种说法,叫50公里半径配套。波特有一个理论,强调要重点吸纳那种植根性企业,这类企业转移后能够长出很多枝叶。如果引进了跨国公司或大企业,外围配套企业就会跟随而至,并且能够带动本地的配套企业发展。
四是优化软环境。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整治商务环境,降低交易成本。
五是推进政策创新。特别是在土地和金融政策上进行大胆创新。比如,在地方政府发债、宅基地的市场化方面可做大胆探索。
哪些政策可以参照实施
陈文玲(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巡视员):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支持体系,可首先允许参照国家已出台的相关区域政策实施。
《规划》对于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至关重要。邓小平当年提出开发浦东战略,第一步带动上海,第二步带动长三角发展,第三步带动整个长江流域发展。皖江示范区规划实际上就是战略实施的第三步。皖江城市带是整个长江流域的重要经济带,如果这一地区发展起来,紧接着就是江西的昌九走廊、湖北的沿江地区和重庆,整个长江流域从长三角到中游到上游都会发展起来。
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深度融合。泛长三角与大珠三角区域有本质的不同。大珠三角是一国两制,有不同的政治制度;而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之间没有制度障碍;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是一体化市场,粤港澳是两个法律体系、两个关税区,是不同的市场体系;大珠三角区域文化价值观也不同,而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之间不需要文化整合。如果战略、政策和体制机制跟得上,皖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的融合相对要容易得多。
承接产业转移要高度重视政策设计。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要有一些特殊思路和特殊政策,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政策:在土地政策上,可参照成渝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做法;在对外开放上,既可参照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政策,也可参照国家在沿海的一些新政策,争取拿过来为皖江示范区所用。比如,在内陆保税区政策上,目前只有重庆和张家港,皖江城市带可争取设一个。在园区建设上,可参照沿海各类特殊功能区政策,允许国家级开发区实行易地“一区多园”。
贾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在安徽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合肥的大建设,这些已有的探索和经验要认真总结。如果要争取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支持示范区建设,需要对机制做深入研究,比如资金来源、设立依据等。由此,建议安徽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沟通,地方上也要多动脑筋。在规范运作的前提下,允许皖江城市带进行地方政府发债的尝试,这个口子迟早要开。
王子先(商务部研究室主任):
要深入研究后危机时代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最新趋势,制定相应政策,增加承接转移的针对性。虽然危机之后发达国家正在致力推动“再工业化”,但是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改变不了,不仅改变不了,而且一些高端制造业还会加快转移。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之后服务业转移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有加快的趋势,这值得高度重视。
承接转移中要坚持互利共赢,这样沿海才有转移的动力。安徽在实施示范区规划过程中,要有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整体意识,不能局限于安徽本身进行产业布局,应该放在长三角和全国的大背景下促进区域协调、进行产业布局、优化产业链条,否则转移会遇到很多障碍。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用力,协调区域政策和区域合作机制。
(专家访谈内容根据录音整理编辑,未经本人审阅)
2010年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和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联合召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研究》成果论证会。
来自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等专家纵论皖江,围绕构建示范区政策支持体系的关键点、示范区战略的实施路径以及示范区的可参照政策发表真知灼见。本刊特撷取座谈会部分专家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构建政策体系
需抓住哪些关键点
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构建示范区政策支持体系关键要做到以下三点:立足区位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创造竞争优势。
一是立足区位优势。安徽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都可以连通。建议:示范区重点发展创新驱动和技术密集的现代制造业和为之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安徽科技力量比较强的优势,推动产业向高端化、高质化、高级化升级。在产业遴选上,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高能耗产业未必就是低效益产业。只要符合环保要求,符合节能要求,就可以充分利用安徽的能源、水资源、交通等综合优势,大力发展市场需求大、环保型的高能效产业。
二是发挥后发优势。汲取沿海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并吸取教训,注重产业转移与产业提升相结合,注重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合理布局,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注重提高园区化水平,推进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同城化、区域一体化进程。尤为重要的是,要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和自身的政策创新,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示范区商务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要有意识地控制房价,降低居住成本,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降低交易成本,在商务成本上要与沿海地区拉开一定的差距。发挥后发优势还包括下力气做好产业园区,增加对沿海产业的吸引力,因为沿海产业“腾笼”是有成本的,如果将产业园区建设好了,沿海地区一开始就把“鸟”放对了地方,就会大大降低转移企业的成本。
三是创造竞争优势。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服务是提升示范区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比如,北欧诸国的最大优势和最具竞争力的是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劳动力可以得到良好的就业培训和就业转换培训,并且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安徽要重视培育生产力的高级要素,培养大量的与创新驱动、技术密集产业相适应的人才特别是熟练技术工人。另外,安徽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发展技术密集的先进制造业同时,还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地、就近解决就业。政府可出台政策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只要这类企业的用工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实行减税或免税优惠。另外,安徽科教优势明显,高端人才较多,可从通过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等,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培育一批新兴战略性产业。
总之,在产业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创新驱动、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干;二是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力争在发展高端产业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这样,往上能够摸着天,往下能够踏着地,中间这块做硬实。
承接产业转移
如何进行路径设计
王一鸣(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安徽应该从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角度理解和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在此基础上形成政策支持体系和政策措施。
示范区建设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做好承接产业转移文章;第二步是加快融入长三角生产体系;第三步是利用长三角平台真正融入到国际分工体系当中。长三角地区内部差异很大,苏锡常一带是国际资本转移密集区,浙江是民营经济发达区。另外,长三角与珠三角情况也不一样,长三角主要是IT、汽车、机械制造业等,这些产业发展需要集群配套,一般不会轻易转移。所以,安徽在谋划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时,要有路径设计,要找准切入点。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基础设施同构。以政府为主导加快推进交通、信息等公共设施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降低产业转移成本,这是安徽承接产业转移起步的关键。
二是开发人力资源。安徽有一定的人力资源基础,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既有高端人才,也有农民工,但最缺还是技术工人。由于长三角产业大多数都有一定技术含量,这就需要安徽各级政府引导和推动,加快熟练技术工人的培养,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充足的熟练工人。
三是吸引植根性企业。现在国际上有一种说法,叫50公里半径配套。波特有一个理论,强调要重点吸纳那种植根性企业,这类企业转移后能够长出很多枝叶。如果引进了跨国公司或大企业,外围配套企业就会跟随而至,并且能够带动本地的配套企业发展。
四是优化软环境。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整治商务环境,降低交易成本。
五是推进政策创新。特别是在土地和金融政策上进行大胆创新。比如,在地方政府发债、宅基地的市场化方面可做大胆探索。
哪些政策可以参照实施
陈文玲(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巡视员):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支持体系,可首先允许参照国家已出台的相关区域政策实施。
《规划》对于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至关重要。邓小平当年提出开发浦东战略,第一步带动上海,第二步带动长三角发展,第三步带动整个长江流域发展。皖江示范区规划实际上就是战略实施的第三步。皖江城市带是整个长江流域的重要经济带,如果这一地区发展起来,紧接着就是江西的昌九走廊、湖北的沿江地区和重庆,整个长江流域从长三角到中游到上游都会发展起来。
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深度融合。泛长三角与大珠三角区域有本质的不同。大珠三角是一国两制,有不同的政治制度;而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之间没有制度障碍;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是一体化市场,粤港澳是两个法律体系、两个关税区,是不同的市场体系;大珠三角区域文化价值观也不同,而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之间不需要文化整合。如果战略、政策和体制机制跟得上,皖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的融合相对要容易得多。
承接产业转移要高度重视政策设计。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要有一些特殊思路和特殊政策,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政策:在土地政策上,可参照成渝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做法;在对外开放上,既可参照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政策,也可参照国家在沿海的一些新政策,争取拿过来为皖江示范区所用。比如,在内陆保税区政策上,目前只有重庆和张家港,皖江城市带可争取设一个。在园区建设上,可参照沿海各类特殊功能区政策,允许国家级开发区实行易地“一区多园”。
贾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在安徽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合肥的大建设,这些已有的探索和经验要认真总结。如果要争取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支持示范区建设,需要对机制做深入研究,比如资金来源、设立依据等。由此,建议安徽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沟通,地方上也要多动脑筋。在规范运作的前提下,允许皖江城市带进行地方政府发债的尝试,这个口子迟早要开。
王子先(商务部研究室主任):
要深入研究后危机时代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最新趋势,制定相应政策,增加承接转移的针对性。虽然危机之后发达国家正在致力推动“再工业化”,但是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改变不了,不仅改变不了,而且一些高端制造业还会加快转移。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之后服务业转移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有加快的趋势,这值得高度重视。
承接转移中要坚持互利共赢,这样沿海才有转移的动力。安徽在实施示范区规划过程中,要有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整体意识,不能局限于安徽本身进行产业布局,应该放在长三角和全国的大背景下促进区域协调、进行产业布局、优化产业链条,否则转移会遇到很多障碍。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用力,协调区域政策和区域合作机制。
(专家访谈内容根据录音整理编辑,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