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呷饱末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sd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将早餐吃得有滋有味的人,都担得起“生活家”这三个字。毕竟中国人热爱将饭桌变成酒桌,以至于正餐的许多菜色不单是为了吃,也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早餐因为毫无社交功能,反而幸免于难,得以认真做自己。每一个人对早餐的选择与讲究,也就更能反映出他对生活的喜好与态度。
  如果在闽南吃过早餐,你此前对闽南人的印象大概会被颠覆。“懒散”的漳州人对待早餐却很讲究,花样也最多,从卤面、锅边糊到豆花粉丝,每一碗汤汤水水的卤头、汤头、料头都要经过众人评判;“小清新”的厦门人则是从一大早就吃得油腻又甜腻,连以海鲜闻名的八市都被带入油炸江湖,特别是吃花生汤时,任何炸物都要先泡在甜汤里吸饱汤汁,沾点甜味才能下肚;“爱拼”的泉州人吃起早餐来竟又念旧,问及早餐,二不话说一定是面线糊,至于哪一家最好吃,因为实在太熟,反而各有各的心中缪斯。
  都说早餐最能体现出一座城市的饮食文化,这也不无道理,毕竟中国人热爱将饭桌变成酒桌,将吃饭视为社交手段,以至于正餐的许多菜色不单是为了吃,世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早餐因为毫无社交功能,反而幸免于难,得以认真做自己。所以每座城市的早餐,在我们看来,也能体现出城市性格的另一面。
  如此说来,其实全国的早餐都值得采写,而我们之所以选择闽南,有一个最主要也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因為熟悉。且别小看这两个字,要想到当地最市井的那批早餐店吃,没有当地人的指引,怕是要“三过其i]而不入”,除了瞅着人多的店去,没有其他办法。就算到了店里,还要面对那动辄十几二十种的料头,哪些才是这家店的招牌?要怎么搭配才好吃?又是一道世纪大难题。所以这次采访,我们一边调动自己的童年记忆,一边又动用了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把过去在闽南采访时认识的“吃货”们都叫上,以确保这顿早餐吃得地道又美味。
  我们虽都生于或久居闽南,但不得不承认,关于早餐的认识我们还远远不如这次的采访对象。能将早餐吃得有滋有味的人,都担得起“生活家”这三个字。毕竟,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能比关照自己的身体更重要?中国早有“民以食为天”这样的俗语,在传统观念里,一个家庭的用餐水平也反映了生活的水准,而如今,大多数人不再需要为果腹而发愁,对餐食的选择与讲究,更多是在体现对生活的喜好与态度。
  所以当我们跟着熟稔的家人或朋友,穿行在闽南的大街小巷,就像是走进了一个个私藏的个人世界,直到这时才发觉熟悉的街道也是千人千面。一顿早餐,竟然每个人都能吃出不同花样,而身边这个人,分明就是一个被埋没的生活家。这是我们采访时收获的意外惊喜,也希望它成为你阅读这期杂志时体会到的乐趣——去闽南吃一顿早餐,不只是为了品尝市井味道,也是为了放下过去所有的刻板印象,再一次认识闽南。
其他文献
明月村距离成都90公里,属于蒲江县甘溪镇,对于“爱玩”的成都人来讲这个距离是适中的,周末“川A大军”驱车出动,可以小住,可以当天来回。明月村确实拥有让人着迷的景致,柏油路干净平坦,两旁竹林掩映,屋舍俨然,院落里常有三五闲散鸡鸭,夜间蛙声一片,清晨鸟鸣清灵,足以满足人们对乡村的浪漫想象。  2014年,这个村子借由一口“活着的邛窑”——明月窑,从这片天府之国里的寻常村落蜕变为“明月国际陶艺村”。明月
期刊
2018 在村卷公社里,享受品質?活
期刊
鼓浪屿现在的品牌和对外的刻板印象实际上也是被商业和产业绑架了,大家来这很多并不是想去看看非遗,看世界级的文化遗产,有但是不多,说明市场有待于教育和培养。目前唱片博物馆作为一个单体项目来讲,吃相不能太难看,我们要提供有品质的东西,保证品质,兼顾对游客的引导,包括对市民岛民。我们在做的公共文化服务,比方我们现在做唱片分享、唱片沙龙,这个是鼓浪屿的社区传统,是五六十年代老鼓浪屿特别有意思的娱乐方式。  
期刊
初识种籽设计,是因为那本《台湾好野菜》。清新的插画和温馨的文笔,描绘了台湾那些在不同节气出现的野菜,并贴心地附上料理手法,让人不免会想:能在不同季节,吃上正当季食物的生活,看起来挺美。作为一个专注节气、时令食材研究与开发的工作室,种籽设计以一种“抒情化、论述化以及风土特产化”的设计风格,将饮食与节气生活有趣地结合,让传统的节气食饮更容易被当代都市人所理解、吸收与认可。用他们自己的理解,就是“用现在
期刊
无论是赵雷的《成都》,还是低苦艾的《兰州兰州》,凭一把吉他轻轻弹奏、哼唱一座城的故事似乎总能引起多数人的共鸣,民谣总能令人联想起曾经流浪、生活过的他乡与故乡。但也并非所有的城市或地方都契合民谣的这种气质:其白描式的歌词,轻缓的曲调,向听者娓娓道来那些寻常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更适合那些看似平凡如水,实则隽永绵长,有余味的城市或地方。而福建兼具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的清新气质,若以民谣的形式来展现,想来最合
期刊
岛上院落的一角,几栋不高的民房大约住满了人,院子里晾晒满满的衣物,生活庸常,但也生发出枝桠,铁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盆栽,这是日常中的岛屿情调。  傍晚时分,或是清晨,许多岛民都会选择错开游客高峰期,出门散散步,在海边坐一坐发发呆。一海之隔是高楼耸立的厦门。  不知什么時候开始,岛上只要有路的地方,就会出现婚纱摄影团队,年轻的准夫妇们在东情西韵的建筑前留影,他们多数匆匆路过,很少更多停留。  小岛海拔
期刊
走多了乡村、山野,聊惯了乡建、民宿,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前往陌生的地方,探寻并采写一种他乡的生活。但有些时候,我们又不禁扪心自问:身处厦门十余年,《海峡旅游》足够了解闽南吗?如果由我们来做关于闽南的专题,它应该是什么样的?  毫无疑问,杂志团队这些年所积累的采访资源,完全足以从各个角度呈现一个多元的闽南。但与此同时,因为太过熟悉,我们也失去了远观时的游刃有余,一方面担心过于主观,另一方面又担心它流于
期刊
早餐店琳琅满目的菜品当然是最便利的选择,但对于爱吃、爱生活的人来说,即使是只吃几口的早餐,也要用心親手做才行。每天按时早起,心里惦记着自己和家人的口味喜好,用日常的食材变着花样烹饪,那一盘盘简单或精致的早餐里,都是浓浓的真实关照。
期刊
在我外婆的那个年代,他们读的教会学校或女校,音乐本身就是必修课;至于家庭条件好的,几乎人人都会学一样不同的乐器。如今,我身边学音乐的朋友、同学差不多都到海外深造了,鼓浪屿的音乐传统确实出现了断层的情况,要想重新传承它,就必须有人留下来做点什么。  比起八卦楼这栋百年的建筑,风琴博物馆的历史尙属年轻。2004年旅居澳洲的胡友义先生准备在故乡鼓浪屿建一个风琴博物馆。与他之前建立的钢琴博物馆不同的是,尽
期刊
不同于泉州千年来搭上对外贸易之便而形成的信仰大融汇,鼓浪屿外来信仰的广泛传播更多的是与战争相关,包括明末郑成功占据厦门,允许天主教在厦传播。鸦片战争后,厦门被列为通商口岸,鼓浪屿成了基督传教士的大本营,它甚至成为跳板,基督教从此辐射到厦门本岛,又沿着九龙江,由同安、安海向泉州、漳州等地发展。传教士在这里创办识字班,办医疗诊所。救世医院、护士学校、毓德女学、英华学院,这些鼓浪屿人信手拈来的过往,即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