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洞救援团,用AI挽救生命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说古时候,心里藏着秘密又希望倾诉的人,会跑到森林里找一个树洞对其倾诉秘密。在当代,人们常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倾诉想法,在社交媒体这个“树洞”里,隐藏着大量的抑郁人群,是自杀的高危群体。
  一直研究人工智能的华人科学家黄智生了解这一情况后,决定成立 “树洞救援团”,利用智能机器人分析有意轻生者的自杀倾向等级。
  树洞救援行动
  黄智生是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人工智能系终身教授,同时受聘于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是抑郁症人工智能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还是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客座教授。
  自2008年以来,黄智生的团队就围绕语义技术开展科研。随着研究的深入,从2012年开始,他开始关注抑郁症,并且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开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
  2018年3月的一天,黄智生在网上读到了一篇关于网络“树洞”的报道。“树洞”里盛满了抑郁者的心声,很多人挣扎在深渊中。
  這时,黄智生萌生了一个想法,采用AI技术发现社会上需要精神支持的人群,包括抑郁轻生群体,开展“树洞救援行动”。4月12日,他在交流工作的医学人工智能群里发了条相关消息,很快得到响应,他们开始研发“树洞”监控智能机器人。
  没想到开发还未完成,有成员就收到一个抑郁症女孩在微博上的留言,上面写着5月1日要去自杀。微信群的500名成员立刻行动,纷纷在微博上寻找蛛丝马迹,尽力从中挖掘更多的信息,其中一条微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我活这么大,一直没人给我送花,没有人真心爱我。我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女生感情不顺,群员们继续挖掘和推测,终于找到了一个电话号码,疑似是女孩的前男友,也知道了女孩的姓名,叫吴爽(化名)。龚庆悦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教研室的老师,曾在寻找女孩住址时,成功联系到了她的前男友,但对方只提供了吴爽的就读学校。救援队员立刻联系到学校,获知了吴爽家长的信息。原来,因为感情受挫,吴爽一直休学在家。救援团联系到吴爽母亲时,她并没有觉得严重。最后,救援团直接和吴爽建立了联系,获得了信任。
  黄智生在群里发动了一次捐款,委托吴爽就读学校的领导,每周给她送一次花。几位成员还与她成为好朋友,和她谈心。吴爽的状态似乎越来越好,甚至在5月16日主动联系学校,要求回到学校并参加考试。但由于休学时间过长,缺课过多,学校没能满足吴爽的要求。
  吴爽得知后显得很平静:“好吧。”救援团将这条信息解读为积极的信号。但在几个小时后,吴爽吞药自尽,生命戛然而止。
  要爱心,更要专业
  第一次救援失败,黄智生总结了几条经验:一是抑郁症患者需要长期陪伴;二是一定要家长重视起来,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三是要学会倾听,推测患者没说出口的话,挖掘出对方内心的痛苦。
  2019年2月18日晚上,南京某高校学生吕小康(化名)独自在出租屋,因患重度抑郁症,极度焦虑下抽了一根烟后,服下大量安眠药。他在微信上给家人留了言,并在微博上发了“再见”两个字……
  晚上7点多,南京警方突然接到报警,称一名叫吕小康的网友在住处自杀了,是南京某大学的学生,但不知其所在地址。
  警方通过警务平台查询到,吕小康最近在某房屋租赁App上租了一间合租房,位于迈皋桥某小区。民警请锁匠师傅开锁后,救下了生命垂危的吕小康。
  那个及时的报警电话就是树洞救援团的龚庆悦打的。此前人工智能“树洞机器人004号”发出监控通报,目标对象就是吕小康。
  树洞救援团的成员分布在全国各地,机器人每天发布监控报告后,成员们都会对附近精神状况不好的人实施救援。
  未来的“康复乐园”
  目前,树洞救援团有210名成员,其中包括国内的精神科著名专家40人、心理咨询师40人。
  彭玲是中国科学院的教授。她与救援行动的结缘,与树洞救援团的大部分核心队员一样,起始于医学人工智能群。过去三个月里,她和伙伴们一共救了20多人。在她看来,这种对他人的关爱是出自本能。
  根据机器人的统计数据,“树洞”最活跃的时间段是晚上10点到凌晨2点,而自杀者也一般会选择夜深人静时实施自杀行为。因此,在救援行动中熬夜是不可避免的。有一次,一个姑娘第二天要跳河,时间紧迫,万幸在警方的配合下,救援者在凌晨2点多找到了她,挽救了生命。
  树洞救援团没有任何经费支持,团队成员马老师在法国某大学工作,在救援行动中远程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把4万余元积蓄全部资助给了贫困的被救援者,不求任何回报。
  然而,树洞救援团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黄智生觉得,把救援与产业结合在一起是条出路。他的设想是建造一个关爱中心,既能提供康复疗养服务,也能为抑郁症患者提供工作机会。这样,他们一天里可以有2个小时学习、2个小时工作、2个小时治疗、2个小时自由活动,通过工、读、疗养相结合的形式来得到恢复。黄智生称这样的中心为“医学人工智能学校”,这是树洞救援行动的延续,也是救助理念的升级。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一  黄峥的身上,透露着拼的色彩。这份决心有多坚决,你只要看一下,在他带领下这几年购物平台拼多多的发展,就能够窥见一二。为了带动二三线互联网用户的消费热情,拼多多还把市场拓展到了农村。  2018年,尚未满三周岁的拼多多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黄峥一跃成为互联网电商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黄峥的父母是工人,黄峥是家里第一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从小学起,他就格外努力上进。这份拼劲让他成功地在初中时考入杭
期刊
“大自然似乎仅仅完成了人的一半就让其上路了,而将完成人的另一半留给了人类自己。”  ——尼采  站在洞穴的深处,头灯照射到的钟乳石闪烁着微弱的蓝光。周元杰沉浸在地底洞穴的世界里,用相机记录下了石壁上数千万年延绵着的石膏晶花。在周元杰眼里,这些地底的花盛开得非常美丽。  当热爱超越了恐惧  洞穴摄影是艺术,更是冒险。  深入到地下数十米、数百米的未知洞穴世界中,可能会有突然涌来的暗流,可能会有脆弱的
期刊
2013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巴基斯坦。当总理的专机进入巴基斯坦领空后,巴方派出六架枭龙战斗机全程护航。熟悉这款飞机的人都知道,枭龙战机是中国和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而枭龙战机的总设计师,就是航空少帅杨伟。  三次一分之差  在杨伟的记忆里,有三次1分之差的考试,扭转了他的人生轨迹。当年, 15岁的他,中考十门功课里仅有一门因1分之差与满分失之交臂。因为成绩优异,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破例允许
期刊
凡是到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过的人,都会对一条环状轨道印象深刻:在半径6米、周长45米的环形轨道上,罩着一层由钢架和有机玻璃做成的全封闭管道,像一颗透明的胶囊。管道里面有一辆可供一人乘坐的磁悬浮车,只需轻触遥控器,它就能以空载50公里/小时的速度跑起来。当然,如果是在直道上,理想状态下可以实现时速大于1000公里。这就是未来高速列车的原型——国际首条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车的环形实
期刊
立政之本存乎农,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探索乡村振兴路径的过程中,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以文化立村,趟出了一条新路子。在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2月视察过的这座村子里,村民们用不懈的奋斗精神,再塑了乡村气质,让马庄焕发出新的精神风貌。  从徐州东站到马庄的公交车上,司机张翠打开了话匣子,她从小生活在马庄附近,谈及马庄,眼里透着些羡慕,“现在,马庄建设得不得了,那里的人都能歌善舞,氛围特
期刊
走下舞台,褪去身上的诸多标签和光环,廖昌永只是平凡生活中一个拥有美满家庭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他说,在自己的成长之路上,有三所令他获益终生的学校:一所是小时候让他释放天性的山野;一所是他至今供职并始终热爱着的上海音乐学院;一所则是他的爱妻——王嘉。  天使寄来的匿名汇款单  廖昌永出生在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一个农民家庭。他7岁那年,父亲意外去世,母亲带着廖昌永兄妹四人辛苦度日。内心倔强的廖昌永总是独来独
期刊
39年前,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部风景爱情故事片《庐山恋》在江西庐山风景区首映,影片中男女主人公至纯至美的爱情打动了观众的心。至今,这部影片在庐山恋电影院放映了4万多场,创造了“在同一影院放映场次最多的单片”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鲜为人知的是,该影院的放映员杨霖、吴惠因此结缘,39年相亲相爱,演绎了一场令人感动的现实版庐山恋。  《庐山恋》为媒,缔结良缘  当年,20岁的吴惠从师范院校毕业后,被分配到
期刊
雨夜闲翻书,读到海桑的小诗《那些单纯的快乐》:“那些单纯的快樂/那些一碰就响的快乐/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我现在的快乐是混浊的……”掩卷细思,那些单纯的快乐去哪儿了呢?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没有任何附加,干净,纯粹,美好。  周末天气晴好,散步的时候,看到一个年轻妈妈带着孩子在小游园休息。  妈妈把孩子放在自己腿上坐着,双手环抱,二人面对面。她用额头轻轻碰了一下孩子的头,然后迅速离开,孩子就笑起来
期刊
中国人每个季节都有当季的吃食,早春宜食抽芽的嫩笋,酷夏则用甘甜的蓮子消暑,金秋正是鲈鱼欲上时,寒冬则围成一圈乐乐呵呵吃火锅。千百年来形成的吃文化里,不仅有中国人对吃饱的渴望,更有对美食珍馐的追求,并由此衍生出对礼的遵守,同时,吃在社交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古汉语中分别用“食”和“饮”表示食用固体食物和流体食物。大约在魏晋时期,开始用“吃”来表达这两个概念,到了宋代,“食”字被淘汰出口语,变成书面
期刊
爱的奉献,为他退役  2003年8月,13岁的许昕和15岁的姚彦一同加入上海乒乓球队。当时,许昕比姚彦矮半头,笑起来憨头憨脑,但令姚彦刮目相看的是许昕的实力。入队一年,许昕就在世界少年挑战赛上同时获得男团、男单、男双冠军。  2006年,由于各自的优异表现,许昕和姚彦双双入选国家一队。从上海来到北京,他们日渐亲密起来。2009年8月,两人一起备战全运会,每次训练课后,他们都会练到最晚,然后一起去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