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是到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过的人,都会对一条环状轨道印象深刻:在半径6米、周长45米的环形轨道上,罩着一层由钢架和有机玻璃做成的全封闭管道,像一颗透明的胶囊。管道里面有一辆可供一人乘坐的磁悬浮车,只需轻触遥控器,它就能以空载50公里/小时的速度跑起来。当然,如果是在直道上,理想状态下可以实现时速大于1000公里。这就是未来高速列车的原型——国际首条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车的环形实验线。该平台的搭建者,是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被誉为“高铁侠”的邓自刚。
一次分享带来了改变
说起当初报考西南交大的原因,邓自刚直言想当一名交警,然而2001年的一次分享会,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一年,邓自刚读本科。他的两位导师、高温超导磁悬浮创始人王家素和王素玉两位教授经过多年努力,研制成功了世界首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让我国的磁悬浮技术有了质的突破。
当时学校开了一场庆功会,在雷鸣般的掌声中,邓自刚感觉身上的热血在奔涌,觉得有责任和义务把老师的技术发扬光大。
会后,邓自刚特意选修了两位老师开设的课程,投身于超导磁悬浮的研究。邓自刚勤勉刻苦,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西南交大个人荣誉最高奖“竢实扬华”奖。
邓自刚本科毕业时,很多同学转行工作或者出国深造,他却选择留校继续攻读研究生。他不满足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将自己关进实验室验证每一个高深理论。期间,邓自刚主导进行了速度238公里/小时的高温超导磁悬浮车动态悬浮力行为实验研究,首次揭示了不同速度外磁场下的悬浮力行为变化及内部机理,并给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2009年,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邓自刚进入东京海洋大学Lzumi实验团队学习深造。期间因表现优异,他荣获了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海外特别研究员基金。2011年年底学习结束时,年仅29岁的邓自刚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那时,我国已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高速铁路合作关系,我国的高铁技术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可是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纷纷开展速度超过600公里/小时的磁悬浮铁路研发,让一直处于磁悬浮科研前沿的邓自刚感到紧迫。而当得知母校的几位导师因年龄基本退出了科研一线,科研团队正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时,他毅然放弃了剑桥大学给出的高薪待遇,重回西南交大投身研究。“我的老师当年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都做出了卓越贡献,我为什么不可以?”
目标速度1000公里/小时
2012年伊始,邓自刚着手组建磁悬浮实验室,同时,德国的磁悬浮实验室也开始组建。“要尽快攻下难关,争取赶在德国前面。当年我的导师告诉我‘技术创新没有第二,只有第一’,现在我要把这句话送给你们。”他挥着手,激情洋溢地激励着团队。
困难远超想象,需要机械、电气、控制等各个专业的人才,加上研究资金欠缺等,一开始邓自刚就遇到了很多挫折,其中最难的是得不到认可,毕竟他从事的是一项前沿性的科研,成败难测。
关键时刻,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卫华将手上的人脉资源介绍给了邓自刚,并且向他提供了科研资金。得到支持后,为了节约成本和时间,他带着工人和学生将一块块钢板拼装成轨道,一块钢板近几百斤重,他们用上的钢板重量加起来足足有30吨。
接下来就是提速,邓自刚面临的问题很多,比如搭建环形实验平台,国际上没有可参考的标准,仅是选取什么材料和结构都要经过重重测试和筛选。
2013年2月,轨道搭建完毕。第二年年初,轨道外又披上了有机玻璃管道的“外衣”,实现了当前国际上同等载重能力截面最小、永磁用量最少的超导悬浮系统,及面向实际应用的含转向架、制动、无线通讯、车载实时监测等功能的高温超导磁浮整车系统。
该系统无需通电,只需注入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小车瞬间变成了超导体,实现360摄氏度的自稳定悬浮。悬浮起来后,列车与轨道脱离接触,摩擦力降低为零,理论上“飞行”速度将超过每小时500公里。但邓自刚并不满足于此,他又加上了“真空管道”的概念,进一步减少了空气阻力,这在当时属于全球首例,是彻彻底底革命性的技术创造。
“我们的目标速度是1000公里/小时。”邓自刚说道,“这个速度,将超过波音737全速运行的速度(960公里/小时),而且由于管道是密封的,可以在海底及气候恶劣地区运行而不受任何影响,所以性能更平稳,乘客乘坐时感觉非常舒适。”
每一步看起来很简单,但都是由邓自刚带领的科研人员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对邓自刚来说,管道的每颗螺丝,他都熟悉不过。
当技术传承的纽带
邓自刚性格低调、内敛、踏实、一丝不苟,同时又阳光、自信、热情。对待每一项任务,他更是用心、细致,在坚持走稳每一步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进步。他也在努力将这种品质带给学生,去影响和成就他们。每次上课之前,他都会花一点时间跟学生分享在国外的经历或感受,帮助他们在学术科研中适当“慢”下来,学会摆脱浮躁、做实做优,而不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在邓自刚眼中,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的学生,在努力积极地做事。我们的团队,在一点点地进步。我们研究的难题,在一个个得到解决,这些就让我特别满足了。当然我更期待优秀的学生能够留下来读博,继续深造,因为培养人才需要不断地承前,才能启后。”
“只要肯付出,脚踏实地去做一件事,我堅信几年之后一定会有收获!”2019年,许多人奔着更好的前程去了,邓自刚甘坐十年冷板凳,在实验室不忘初心。国之所需,心之所向,任重而道远。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刘雪薇 [email protected]
一次分享带来了改变
说起当初报考西南交大的原因,邓自刚直言想当一名交警,然而2001年的一次分享会,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一年,邓自刚读本科。他的两位导师、高温超导磁悬浮创始人王家素和王素玉两位教授经过多年努力,研制成功了世界首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让我国的磁悬浮技术有了质的突破。
当时学校开了一场庆功会,在雷鸣般的掌声中,邓自刚感觉身上的热血在奔涌,觉得有责任和义务把老师的技术发扬光大。
会后,邓自刚特意选修了两位老师开设的课程,投身于超导磁悬浮的研究。邓自刚勤勉刻苦,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西南交大个人荣誉最高奖“竢实扬华”奖。
邓自刚本科毕业时,很多同学转行工作或者出国深造,他却选择留校继续攻读研究生。他不满足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将自己关进实验室验证每一个高深理论。期间,邓自刚主导进行了速度238公里/小时的高温超导磁悬浮车动态悬浮力行为实验研究,首次揭示了不同速度外磁场下的悬浮力行为变化及内部机理,并给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2009年,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邓自刚进入东京海洋大学Lzumi实验团队学习深造。期间因表现优异,他荣获了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海外特别研究员基金。2011年年底学习结束时,年仅29岁的邓自刚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那时,我国已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高速铁路合作关系,我国的高铁技术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可是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纷纷开展速度超过600公里/小时的磁悬浮铁路研发,让一直处于磁悬浮科研前沿的邓自刚感到紧迫。而当得知母校的几位导师因年龄基本退出了科研一线,科研团队正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时,他毅然放弃了剑桥大学给出的高薪待遇,重回西南交大投身研究。“我的老师当年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都做出了卓越贡献,我为什么不可以?”
目标速度1000公里/小时
2012年伊始,邓自刚着手组建磁悬浮实验室,同时,德国的磁悬浮实验室也开始组建。“要尽快攻下难关,争取赶在德国前面。当年我的导师告诉我‘技术创新没有第二,只有第一’,现在我要把这句话送给你们。”他挥着手,激情洋溢地激励着团队。
困难远超想象,需要机械、电气、控制等各个专业的人才,加上研究资金欠缺等,一开始邓自刚就遇到了很多挫折,其中最难的是得不到认可,毕竟他从事的是一项前沿性的科研,成败难测。
关键时刻,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卫华将手上的人脉资源介绍给了邓自刚,并且向他提供了科研资金。得到支持后,为了节约成本和时间,他带着工人和学生将一块块钢板拼装成轨道,一块钢板近几百斤重,他们用上的钢板重量加起来足足有30吨。
接下来就是提速,邓自刚面临的问题很多,比如搭建环形实验平台,国际上没有可参考的标准,仅是选取什么材料和结构都要经过重重测试和筛选。
2013年2月,轨道搭建完毕。第二年年初,轨道外又披上了有机玻璃管道的“外衣”,实现了当前国际上同等载重能力截面最小、永磁用量最少的超导悬浮系统,及面向实际应用的含转向架、制动、无线通讯、车载实时监测等功能的高温超导磁浮整车系统。
该系统无需通电,只需注入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小车瞬间变成了超导体,实现360摄氏度的自稳定悬浮。悬浮起来后,列车与轨道脱离接触,摩擦力降低为零,理论上“飞行”速度将超过每小时500公里。但邓自刚并不满足于此,他又加上了“真空管道”的概念,进一步减少了空气阻力,这在当时属于全球首例,是彻彻底底革命性的技术创造。
“我们的目标速度是1000公里/小时。”邓自刚说道,“这个速度,将超过波音737全速运行的速度(960公里/小时),而且由于管道是密封的,可以在海底及气候恶劣地区运行而不受任何影响,所以性能更平稳,乘客乘坐时感觉非常舒适。”
每一步看起来很简单,但都是由邓自刚带领的科研人员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对邓自刚来说,管道的每颗螺丝,他都熟悉不过。
当技术传承的纽带
邓自刚性格低调、内敛、踏实、一丝不苟,同时又阳光、自信、热情。对待每一项任务,他更是用心、细致,在坚持走稳每一步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进步。他也在努力将这种品质带给学生,去影响和成就他们。每次上课之前,他都会花一点时间跟学生分享在国外的经历或感受,帮助他们在学术科研中适当“慢”下来,学会摆脱浮躁、做实做优,而不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在邓自刚眼中,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的学生,在努力积极地做事。我们的团队,在一点点地进步。我们研究的难题,在一个个得到解决,这些就让我特别满足了。当然我更期待优秀的学生能够留下来读博,继续深造,因为培养人才需要不断地承前,才能启后。”
“只要肯付出,脚踏实地去做一件事,我堅信几年之后一定会有收获!”2019年,许多人奔着更好的前程去了,邓自刚甘坐十年冷板凳,在实验室不忘初心。国之所需,心之所向,任重而道远。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刘雪薇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