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网红”专家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mn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1年,在浙江诸暨的一个小山村里,一个名叫骆抗先的男孩出生了。因为家境贫寒,十几岁起他就辗转流浪各地,最后以流亡学生的身份艰难地读完了中学,考入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现在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传染科。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国内出现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乙肝病毒,引起了当时正在做流行病调查的骆抗先的注意。从此,他便与抗击乙肝病毒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攻克乙肝,骆抗先一手创办了南方医院肝炎基础实验室。他带领团队在国内最早将分子生物技术引入乙肝治疗,发现了中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阴性感染者的病毒变异,还率先进行了病毒性肝炎细胞凋亡的发病机制研究,提出了“无症状慢性活动性肝炎”新论点,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病房和实验室,成为骆抗先待得最久的地方。
  骆抗先编写的125万字的专著《乙型肝炎基础与临床》,如今是国内肝病专科医生不可或缺的“乙肝宝典”。不过对普通病人来说,要看懂这本书实在太难了。一名患者向他建议:“您一天门诊只能看几十个号,如果利用网络开个博客,就能帮助更多病人。”骆抗先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当时已经75岁高龄的骆老从零开始学习电脑、网络相关知识,开始了自己的博客生涯。
  不会拼音、不会打字咋办?这可难不倒爱“折腾”的骆老。在学生、朋友的帮助下,他找来一台旧式电脑,每天早早起床学习打字。年纪大了,白内障日益严重,可他仍然每天“钉”在电脑前,一干就是几小时。
  大多数肝炎属于慢性疾病,病程往往持续几年、十几年甚至一生。在骆抗先看来,比诊疗更重要的是教会人们如何预防,如何早期发现、进行饮食调理、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等。他的博客成了乙肝患者的“抗病宝典”。为了不误导患者,骆抗先每写好一篇博文,都要先“放一放”,确定观点无误、文字准确易懂后才正式发布。就这样,骆老每周更新文章,一坚持就是10余年。
  从75岁写到80多岁,电脑换了4台;从自己写博客,到带着学生写……如今,骆抗先工作室的博客访问量超过1300万,每天约 2万人次浏览,每篇文章都有超过10000次转载,相当于组建了一支万人科普志愿者队伍。看着访问量不断上涨,更多病友得到帮助,骆老打心眼儿里高兴。
  慕名找骆抗先看病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为了不让他们白跑一趟,他主动提出:“我的号不要限。病人大老远地过来,带着痛苦來,我不能让他们带着痛苦回去。”每次坐诊,他都要看完全部挂号病人,常常中午一两点才下班。一句“不限号”的承诺,意味着这位八旬老人经常顾不上喝水吃饭。
  骆老的“精打细算”在医院也是出了名的。他选择的诊疗方案总是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他还叮嘱家境贫寒的患者复诊时挂普通号,不要挂专家号。一件驼色的毛衣他不知穿了多少年,肘部已经磨出了大洞,可这样一位“抠门”的老人,对患者却总是慷慨相助。
  2015年2月,湖南衡阳的患者李先生慕名找骆老看病。骆老建议他住院治疗,李先生却拿不出住院费,想回家。细心的骆老看出了他的困扰,下了门诊,二话不说带他来到自家楼下,不一会儿就拿来报纸包着的1万块钱,一定要李先生收下:“你病情这么重,不能回家。没钱我给你,大不了你以后报销了再还我。”李先生的眼泪一下就流出来了。从医60多年来,骆抗先救治了数十万名乙肝患者,垫付医药费和资助旅费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除了身体上的病痛,乙肝患者还经常饱受心理上的折磨。因为乙肝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不少乙肝患者饱受歧视,心理压力很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来说尤为重要。骆抗先采用自己的独特方法,开“爱心处方”,用认真倾听和真诚鼓励消除初诊患者对乙肝的恐惧心理。
  “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党员。我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我要把剩下的生命都留给病人。”如今,骆老依然在孜孜不倦地工作,想要抓紧时间,再多做一点事。
  (摘自《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2020年第2期,张晓玛荐)
其他文献
圆满  从前,有一位商人,父母去世后合葬,由于不懂规矩,误将父亲葬在西边,母亲葬在东边。后来经人提醒,商人决定改正,但又不好移坟,于是便在坟前立两根石柱子,准备求人写一副对联,刻在上面,以求补正。他遍请乡中文士,皆托词说不能,最后请到了一位进士。那进士笑着说:“那便试试看。”随后提笔写道:生前既不离左右;死后何必分东西。  过往者读此联,皆称其善。  文过岂能饰非  古时候,某地一县官为自诩廉洁,
期刊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听过乔羽作词的歌曲:从《让我们荡起双桨》到《我的祖国》,从《牡丹之歌》到《难忘今宵》,还有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还在病中为一首歌创作了歌词。很多人好奇地问:“这位总是笑眯眯的老头,心中到底还有多少歌?”  乔羽1927年出生于山东济宁大运河畔的一个读书人家,父亲给他起名乔庆宝。尽管家里不宽裕,但父亲坚持教他读《三字经》《千字文》,还把汉字做
期刊
墨西哥瓦哈卡州的中央山谷中,有一些历经数千年的由沉积岩构成的岩石“瀑布”,也叫石化瀑布。这些“瀑布”与钟乳石一样,都是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岩石顶端慢慢滴下来形成的。由于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溶解的钙质重新固化,沉积为带状的、形如瀑布的石头。  水流汹涌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黄河壶口瀑布都会因严寒而结冰,形成一道凝固的“冰帘”。还有的冰瀑布是流动的冰川在陡坡段坠落形成的。四川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内的大冰瀑
期刊
2020年2月,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座医院在亿万国人的关注下迅速建成。在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背后,除了一线建设者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具有高效便捷、规模化、产业化特点的装配式建筑。许多人因此对这种建筑类型产生了好奇心。  什么是装配式建筑?说到装配式建筑,首先要了解“建筑工业化”的概念。  如果说传统建筑是基于施工现场的人工作业与项目管理,工业化建筑则是通过系统化的设计,把整栋楼拆分成许多构件,将其变
期刊
为防控新冠病毒,“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餐、多通风”成为热门的宣传口号。一时间,人人佩戴口罩,成为城乡一景。  实际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口罩就是人们防止疾病传播的一种基本卫生用品,有关勤洗手、多通风等的宣传也随处可见。这要从当年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说起。  当年,肺结核、麻疹、白喉、麻风、血吸虫病等传染病和地方性流行病不断,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摆脱疾病的危害,1950年8月,首届
期刊
身上痒的时候,会忍不住想挠一挠。但是你会发现,往往越挠越痒,根本停不下來。为什么挠痒痒会越挠越痒呢?  这是因为一种叫作5-羟色胺的物质。它最早是在血清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血清素。血清素是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可以缓解疼痛,使人产生愉悦的情绪。但科学家发现,血清素还参与了痒觉的传递。当人感到痒时,就会想去抓挠。抓挠造成的疼痛会刺激大脑释放血清素以缓解疼痛,同时血清素本身又会促进痒神经元的信息传递,让
期刊
位于英国曼彻斯特东南约50公里的亚姆村是一个典型的居民生活区,外围都是农场。走进村庄,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一块块标牌,标记着曾惨遭黑死病毒手的村民家庭,很多标牌上还列出了当年死于黑死病的各个家庭成员的名单。这里有个亚姆博物馆,讲述的是当年席卷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的令人心悸的黑死病传播史。  13世纪至17世纪,黑死病在欧洲间歇性暴发,先后夺走了1.5亿人的生命。其中1664年至1666年疫情尤其严重。
期刊
二伯76岁那年,执意要跟老伴一起住进养老院。他们一生没有孩子,住进养老院可以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最重要的一点是,二伯作为一个植物学家,想在还有精力写作的时候,把自己的经验好好整理出来,写一本书。他需要摆脱繁重的家务,摆脱一日三餐、看病拿药的奔波,所以,住养老院是最好的选择。  有意思的是,二伯找养老院的首要条件,就是养老院要有一个大院子。这样,他得空就可以在那儿养花植草,把院子打理成一座“梦幻花园
期刊
网友们常把“××自由”当作自己实现较好生活的一个标准,但我们真正需要实现的应该是“情绪自由”。  情绪自由并不是指一个人可以随时随地表现出或放任自己的情绪,而是指一个人可以游刃有余地控制情绪,脱离它的影响。对真正实现了情绪自由的人来说,外界的看法不能影响到他,自己的情绪只由自己来控制。  情绪自由看似容易,其实相比财务自由来说更难实现。很多人都是情绪的奴隶,心情常常会受外界影响。所以,只有实现了情
期刊
鹤年堂药铺开业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最初在北京南城菜市口大街铁门胡同迤西路北,创办者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养生大家丁鹤年。  永乐初年,连年战乱,多地瘟疫频发。特别是永乐六年(1408年),南方暴发大瘟疫,向北方各省蔓延。丁鹤年结合祖传验方和当时的疫情,研制出了“避瘟金汤”,无偿赠送给灾民。  鹤年堂所处的菜市口明代称“菜市大街”,为京南要衢,是外省人进京必经之地,也是集聚与住宿的首选之所,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