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①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一直不确定“美知”这两个字写得对不对。但在我心里,我一直觉得就是这两个字,因为只有这两个字才配得上她的名字,美丽的美,知识的知——有知识的人是美丽的。
  我们那里管父亲同辈的叔叔和伯伯叫爷,管爷的媳妇叫娘,刘美知是亚明爷的媳妇,因此我们管她叫“美知娘”。
  在我们那个离县城有一百多里路的山村,美知娘是唯一有知识的人,至少在我当时看来是这样的。
  我们那里的女人们闲下来的时候不是在院子里纳鞋底就是织毛衣,美知娘从来不做这些(或许也做,只是我从来没碰到过),美知娘唯一做的事就是读书。
  读书,不顶吃不顶穿不顶用,读书做个啥?美知娘这特立独行的举动当然要叫人嚼舌根,人们说她不务正业,说她装城里人,怎么说的都有。
  在我们村,我大概是唯一崇拜美知娘的人——因为我也喜欢读书。
  说起来,我喜欢读书还是从美知娘这里开始的。
  美知娘读书从来不避人,她总是坐在场院里大大方方地读,仿佛从没听见过村里人的流言一样。
  美知娘让我觉得在这偏僻的村庄读书并不是一件难为情的事。
  我总是远远地站在场院外偷偷看美知娘读书。美知娘读得极认真,要很长时间才翻一页。不光是读,美知娘还拿一支笔在书页上写写画画。
  美知娘如此专心,可能从来没发现我在偷看她读书。我也从来不敢走近她。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一天,我竟大起胆子来跑去向她借书看。
  美知娘问我要借什么书,我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美知娘就问我要借《红楼梦》还是《水浒传》,我想了想,答:“《红楼梦》。”
  美知娘说《红楼梦》不好看,给了我《水浒传》。
  美知娘说:“书要爱惜。”我点点头。
  我读得不太懂,没过几天就去找美知娘还书。美知娘没问我书读得怎么样,倒是自顾自说起她不喜欢《红楼梦》,成天哼哼唧唧哭哭啼啼的,像个什么话,她喜欢看《水浒传》。
  美知娘说她最喜欢的人物是活阎罗阮小七,只可惜他命不好,上梁山时是阮氏三兄弟,回老家时只他一人,面对空荡荡的石碣村,余生该多么寂寞。
  美知娘说这些话的时候真让我惊异,我瞪圆了眼。
  美知娘问我最喜欢书里哪一个。我说是行者武松。美知娘问我为什么,我又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这是我第一次问美知娘借书,不知为什么,记得极清晰。过后我又问美知娘借过几回书,借过什么书,书里写的什么,多半忘记了,只记得其中肯定有一本法国人小仲马写的《茶花女》。之所以记得,是因为这作者的名字小仲马,在我们的方言里读起来就像是小种马。
  毫无疑问,美知娘在我心底便是我们村最美丽的人。
  后来我考到外地上大学,又在外地谋生定居,渐渐忘却了美知娘,忘却了这个我们村最美丽的人。可能人就是这样吧。
  直到今年过年回家,家人聊天时偶然提到美知娘,说她突然查出到了肺癌晚期,我才猛然回想起这个我少年时如此熟悉的名字,以及那些熟悉的事。
  我连忙赶去看望美知娘。
  美知娘已经病得完全变了样,我几乎认不出了。美知娘却还记得我——一眼便认出我,说我是村里唯一找她借书的人。
  我的眼一下湿了。也就是在这一天,我第一次知道了美知娘名字的正确写法。那是在一张皱巴巴的病历纸上,上面写着“肿瘤”之类的几行字,还有美知娘的名字——刘梅枝,并不是我所以为的刘美知(二者在我们的方言里是一个音)。
  我有些失落,心里仍管她叫美知娘。看着她瘦削煞白的脸,我当然没再问她是不是还坚持看书。
  美知娘的书仍整整齐齐地摆在书橱里,这叫我分外难过起来。叫我不明白的是,这样的病是怎么找上她的呢——她只是多读了一些书啊。
  春节假期很快结束,我回到定居的城市,把我用手机拍下来的美知娘的病历给一位相熟的医生朋友看。医生朋友只看了一眼便摇了摇头。我突然有点喘不上气来。
  虽然结果已经分明,我仍给家里打电话问起美知娘的病情。家人说美知娘仍在家静养,亚明爷也细心地跑到二十里外的白云观请来一位老道长,来家里作了一场盛大的法事。
  【谢志强点评:与博尔赫斯的《遭遇》,有着相同相近之处:一是童年的视觉,这包含着一种成长;二是叙述的腔调,吃不准,不确定。然而,重要的是讲中国故事,由此写出普遍性境遇。显然,作者的着力点在人而非书,塑造了一个小山村里愛读书的美知娘的形象,“我”遭遇了一次启蒙。不过,仅将书作为道具(工具)而已。我想,如果何君华关注并理解了博尔赫斯《遭遇》中有灵性有超越的刀,那么,他怎么处理书的细节?“我”的人生与经典还会有怎样的遭遇?人的生命短暂、脆弱,经典超越时空,这一点与作为物件的匕首有着同样的意味。】
其他文献
许多年以后,郎公子成了郎老先生。  此时郎老先生正坐在庭院里独自斟饮,想着当年旧事。  三十多年前正值清末民初,郎公子祖上曾在前朝为官,如今虽是换了朝代也颇有家资,不需要做甚营生,加之郎夫人持家有道,日子还算殷实。  郎公子年过三旬却无子嗣,整日醉心书法,自幼临习颜体,楷书学麻姑碑,行书临争座位,在小镇也算是布衣名流。  那一日,新任的何镇长请酒,自然都是当镇名流文士。郎公子必然也在其座,酒席间少
期刊
早晨,玉生在自家楼上甜睡。屋外鹂鸡鸟儿在树上跳跃:丽——句——儿,丽——句——儿——好听的鸟音,又引动百鸟和鸣。  妻子春梅在厨房里忙活做饭,锅盆碗勺的碰响也同样优美。  玉生昨儿个刚结束期末考试回家,春梅过节似的炒了俩菜,让小儿子去村超市买回啤酒。时隔两个月跌进家的温馨,玉生竟喝晕了。春梅说,你别起,多睡会儿,咱家那巴掌大的地儿,我一个人慢慢干。  鹂鸡鸟儿将他唤醒,看表已是七点。七岁的小儿子像
期刊
明洪武年间,张三丰云游至陕西宝鸡,在一个叫金台观的道观住了下来。  那时的张三丰,已经100多岁了。金台观里来了一个期颐之寿道人,让人啧啧称奇。不过,比这罕见高寿更让人称奇的是,张三丰竟然在金台观里起死回生了一次。  有一天,张三丰把门人杨轨山唤至近前,说:“我命数已尽,归天有期。”杨轨山以为他在开玩笑,就没在意。不料第二日早上唤张三丰起床用餐时,连唤数声都无应答,进屋一看,发现张三丰已经气绝人亡
期刊
海边一座孤岛。岛上百余人,捕鱼为生。捕鱼的船大多为渔民自制,木船占十之八九,有条件的造铁船。自制渔船形状各异,长的扁的方的圆的,还有菱形椭圆形的。渔民们靠天吃饭,船是家家户户的宝贝,别说造船技术秘不外传,成船了也是概不外借。  月亮船例外。  月亮刚出生时,瘦瘦小小,白白光光,蜷缩成一团,宛若初七八的月亮。父亲便喊他作月亮。刚过满月,父母出海捕鱼,船被飓风卷入海底,尸骨无存。月亮成了孤儿,吃百家饭
期刊
一走进眼前这个院子我就觉着有点熟悉。  高伯说,他年轻时村里来了一群插队知青,就住在这儿。后来知青们都返城了,这里就被当作了学校,再后来村里盖了新校舍,就一直荒着没人住了。  几乎每年的秋天我都会来这里采风,就住在高伯家。这次来不想写东西,我只想安静地住几天。在高伯家喝过了酒,我就对高伯说,这次不住他家了,我想找个没人的地方住。高伯诧异了一会儿说,走吧。于是就把我带到了这个地方。  院子里只有几间
期刊
这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  丹州城文化局有个画师,姓崔,名子秋。崔子秋以画花鸟见长,也画山水人物,更是写得一手好书法。除此之外,他还精通音律,手风琴拉得不错,常常在幽静的夜里,拉着琴,唱着那首经典的《喀秋莎》。  “没文化的人,一旦进了文化局,也就成了文化人。”这句话是局长说给局里的很多人听的,谁都能听出局长的不满情绪,而崔子秋听后却面色平静,内心波澜不惊,在那些没文化的“文化人”当中,崔子秋
期刊
上床后,我拉上了厚厚的床帘。灯光从残留的缝隙插进来,刺向我的左胸,我吃了一惊,慌忙把床帘拉严。屋内一片漆黑,世界终于消失,我松了一口气。  我把床头灯拧开,另一种光亮涤荡开来。我为自己创造的新世界感到欣喜。  我打开一本书,踩在文字上小心前行,有时文字间的距离远了些,我只好放大步子,吃力地迈过。有时前方又出现一个省略号,我不得不像跳远运动员那样奋力一跳——我不敢顺着那条由六个细环连成的绳索走过,怕
期刊
哥哥和嫂嫂因公出国,让我和女友代为照顾他们的宝贝儿子飛飞。  飞飞喜欢画画,一有空就在小本本上画呀画,有时兴之所至,信手往墙上涂鸦几下,屡教不改,令我们十分头痛。有一次,飞飞拿出画笔,又想往墙壁上涂鸦,我想了想,说:“乖,不要画!我忘了告诉你,这套房子是我们租来的,上次房东叔叔说了,如果你继续在墙上作画,弄脏墙壁,就要你赔钱,你可赔不起哟!”女友心领神会,大声附和,飞飞连忙缩回手,转而在纸上作画。
期刊
我站在三楼的阳台,隔窗就可以看见他。  已经是晚上十一点的样子,看来今天他是非要等到一单大活儿才回家。他骑着一辆小巧的电动车,戴着头盔,上身穿着一件闪光的黄色背心,背后写着两个黑体大字:代驾,还有一串电话号码。他身后是一家酒吧,名字怪怪的,叫私奔酒吧。酒吧门口上方的墙上装饰着一个巨大的吉它,彩灯闪烁着诱人的光色。音乐不时随着门的开合飘散过来,让我感觉到那里边的温情满满。旁边是一排卖骨灰盒纸钱殡葬用
期刊
这一组同题《遭遇》,超越时空,以各自的遭遇致敬博氏的《遭遇》。遭遇是人类普遍性的境遇。  博尔赫斯是“作家中的作家”,他擅于将哲学融入文学。比如,迷宫、镜子、书籍、匕首等,自然而又高明地蕴含着他的人生哲学。其《遭遇》,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叙述的方式,吃不准,不确定的腔调,强化了他的人生哲学;二是细节的意蕴,他持有万物平等的观念,物件都有灵性,刀也是重要的角色,刀与人在同一层面上呈现,还超越了人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