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贡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组成中的重要部分,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经济发展可以说是起着决定的作用,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也至关重要。经济的持续发展给传统的国有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国有企业改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为国有企业改制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国有企业 改制 现状 对策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加快了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各个国家的经济交流越来越深入,国家要想在世界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就需要提高竞争力,加快改革步伐。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投融资功能不健全的缺点,这就容易造成企业一旦发生财务问题,只能选择诉诸政府投融资行为对其强制替代这一解决方式,容易造成倒逼贷款问题。国有企业受制于财务软约束这一现状,容易造成不良负债。国有企业的倒逼机制不利于企业的高效运行,还会影响金融体系的安全性,所以就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我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跨国公司进入国内,对于国有企业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对国有企业改制也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帮助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得优势,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效发展。
二、国有企业改制现状分析
1.国有企业改制的成效。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是体现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表现。我国共产党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有伟大的邓小平总理提出“改革开放”,在短短数十年间,是我国的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国际中的话语权变得很有分量。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进行国有企业改制之前,在国民经济中国有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国有企业的产权界定比较模糊,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固有企业的长效发展,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型的国有企业中表现明显,必须重复性建设多、经营比较分散等,这些问题对国有企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需要进行改制。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初步的进行了国有企业的改制之路,先进行了试点先行和先易后难的体制改革初步尝试。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的核心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对经营权进行改制,其次是对所有权进行改制。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改制的目的在于确保国有企业能够拥有明晰的产权关系,能够经受住市场的残酷考验。国有企业进行改制首先放开了企业的经营权,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项目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通过竞争提高企业的实力;紧接着对国有企业所有权进行重组,通过选择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及企业兼并重组的方式实现国有企业股份所有制的改革。国有企业在完成改制工作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表现出更强的经济实力,企业发展更胜从前。经过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对产权进行了多元化的调整,摒弃了传统的经营机制,大幅度的提升了企业的效益,员工的福利增加使得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还将传统的政企合一经营模式进行转变,转变为政企分开的经营模式,有效的提升了企业的透明度,更好地将企业资源进行配置和优化。
2.国有企业改制的弊端。虽然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更好地发展,但是在改制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是不能忽略的。其中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国有企业进行改制重点在于放开经营权和重组所有权,在改制过程中存在一部分企业错误的理解改制的目标,对于国有企业体制改制有片面的认识,把国有企业改制看作是影响国有企业利益的改革措施,因此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不积极配合企业改制,影响了国有企业改制的进程,是非常不利的。其次,部分地区在进行国有企业的改制过程中,不考虑地方发展的实际,改制的手段简单粗暴,采用下达指示、分配任务、限定时间、催赶进度的不良方式来进行国有企业改制的执行,让一些国有企业的改制缺少质量的保障,因为减弱了国有企业改制的成效。再次,由于国有企业改制中相关的监管程序落实不到,造成一些国有资源的无形流失,国有企业员工权益受损,人为牟利现象的频发。
三、国有企业改制对策研究
1.产权主体角度。在进行国有改制的工作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不同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能够具体行使的权力范围进行明确,对于产权主体权力行使范围确定要明确包含产权主体的财产范围,比如能够对企业的经济账目和企业的实际财产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同时还应该对产权主体的管理权限进行确定,其中包括一些无形的管理权力,比如国有企业内部的决策权和支配权等。对于产权范围的界定,可以通过专门成立界定小组,由小组成员根据法律规范和标准的程序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清查和评估,完成清查和评估工作之后还应该出具相关的报告,将报告上交给行管部门审核。对于改制的国有企业来讲,应该积极主动配合资产清查和评估工作,做好工作过程中的监督和把控,避免出现人为因素影响结果,保证整个评估流程能够公平、公正、公开以及透明。
2.产权登记角度。改制的国有企业在进行产权登记工作之前,应该做好改制方案的确认工作。对于改制方案,首先应该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改制方案应该根据国有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进行确认,要能够体现出改制国有企业主体人的主观意愿,坚决杜绝出现不平等条约和不自愿行为,确保档案条款能够有效,要进行特殊的处理保证条款的准确性。对于可撤销事由的条款,应该将主动权交给具有撤销权利的主体来决定。在进行改制方案的确认时,不仅需要方案的当事人双方达成一致的意见,还需要审批机关来确认保证方案的法律效力。落实改制方案后,应该由国有企业进行产权登记,确保产权能合法。
3.财务处理角度。在落实国有企业改制行为后,改制的国有企业应该做好相关的财务处理,财务处理是保证国有企业改制顺利施行的重要基础。首先应该做的是冻结和清理企业改制前的旧账,重新对国有企业的原资产进行核查,并且做出评估,将国有企业对外债权和债务进行抵消和处理,做好企业资产的划拨工作,保证过户手续的合法性。其次,资产投入企业也需要对自己的投入资金进行一个评估和核算,明确自己对国有企业的投入资本,以确认自己的投资股份。再次,改制后的国有企业要重视企业员工的个人权益,在保证员工权益不受损害的基础上,去进行新的国有企业管理的整改,帮助企业员工适应新的企业环境,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升职机制。通过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活力,让国有企业的发展焕发新的光彩。
四、结语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进行国有企业改制是帮助企业面对新的经济环境、新的经济发展阶段高速增长的有效应对措施。虽然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制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才不断地前进和发展过程中,将这些问题重视起来,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一定会促进国有企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小萍.关于解决国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03:68-71.
[2]納丽娜.关于我国国有企业改制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44-46.
[3]冯秀合.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0:157-158.
关键词:国有企业 改制 现状 对策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加快了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各个国家的经济交流越来越深入,国家要想在世界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就需要提高竞争力,加快改革步伐。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投融资功能不健全的缺点,这就容易造成企业一旦发生财务问题,只能选择诉诸政府投融资行为对其强制替代这一解决方式,容易造成倒逼贷款问题。国有企业受制于财务软约束这一现状,容易造成不良负债。国有企业的倒逼机制不利于企业的高效运行,还会影响金融体系的安全性,所以就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我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跨国公司进入国内,对于国有企业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对国有企业改制也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帮助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得优势,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效发展。
二、国有企业改制现状分析
1.国有企业改制的成效。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是体现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表现。我国共产党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有伟大的邓小平总理提出“改革开放”,在短短数十年间,是我国的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国际中的话语权变得很有分量。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进行国有企业改制之前,在国民经济中国有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国有企业的产权界定比较模糊,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固有企业的长效发展,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型的国有企业中表现明显,必须重复性建设多、经营比较分散等,这些问题对国有企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需要进行改制。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初步的进行了国有企业的改制之路,先进行了试点先行和先易后难的体制改革初步尝试。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的核心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对经营权进行改制,其次是对所有权进行改制。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改制的目的在于确保国有企业能够拥有明晰的产权关系,能够经受住市场的残酷考验。国有企业进行改制首先放开了企业的经营权,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项目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通过竞争提高企业的实力;紧接着对国有企业所有权进行重组,通过选择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及企业兼并重组的方式实现国有企业股份所有制的改革。国有企业在完成改制工作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表现出更强的经济实力,企业发展更胜从前。经过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对产权进行了多元化的调整,摒弃了传统的经营机制,大幅度的提升了企业的效益,员工的福利增加使得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还将传统的政企合一经营模式进行转变,转变为政企分开的经营模式,有效的提升了企业的透明度,更好地将企业资源进行配置和优化。
2.国有企业改制的弊端。虽然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更好地发展,但是在改制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是不能忽略的。其中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国有企业进行改制重点在于放开经营权和重组所有权,在改制过程中存在一部分企业错误的理解改制的目标,对于国有企业体制改制有片面的认识,把国有企业改制看作是影响国有企业利益的改革措施,因此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不积极配合企业改制,影响了国有企业改制的进程,是非常不利的。其次,部分地区在进行国有企业的改制过程中,不考虑地方发展的实际,改制的手段简单粗暴,采用下达指示、分配任务、限定时间、催赶进度的不良方式来进行国有企业改制的执行,让一些国有企业的改制缺少质量的保障,因为减弱了国有企业改制的成效。再次,由于国有企业改制中相关的监管程序落实不到,造成一些国有资源的无形流失,国有企业员工权益受损,人为牟利现象的频发。
三、国有企业改制对策研究
1.产权主体角度。在进行国有改制的工作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不同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能够具体行使的权力范围进行明确,对于产权主体权力行使范围确定要明确包含产权主体的财产范围,比如能够对企业的经济账目和企业的实际财产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同时还应该对产权主体的管理权限进行确定,其中包括一些无形的管理权力,比如国有企业内部的决策权和支配权等。对于产权范围的界定,可以通过专门成立界定小组,由小组成员根据法律规范和标准的程序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清查和评估,完成清查和评估工作之后还应该出具相关的报告,将报告上交给行管部门审核。对于改制的国有企业来讲,应该积极主动配合资产清查和评估工作,做好工作过程中的监督和把控,避免出现人为因素影响结果,保证整个评估流程能够公平、公正、公开以及透明。
2.产权登记角度。改制的国有企业在进行产权登记工作之前,应该做好改制方案的确认工作。对于改制方案,首先应该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改制方案应该根据国有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进行确认,要能够体现出改制国有企业主体人的主观意愿,坚决杜绝出现不平等条约和不自愿行为,确保档案条款能够有效,要进行特殊的处理保证条款的准确性。对于可撤销事由的条款,应该将主动权交给具有撤销权利的主体来决定。在进行改制方案的确认时,不仅需要方案的当事人双方达成一致的意见,还需要审批机关来确认保证方案的法律效力。落实改制方案后,应该由国有企业进行产权登记,确保产权能合法。
3.财务处理角度。在落实国有企业改制行为后,改制的国有企业应该做好相关的财务处理,财务处理是保证国有企业改制顺利施行的重要基础。首先应该做的是冻结和清理企业改制前的旧账,重新对国有企业的原资产进行核查,并且做出评估,将国有企业对外债权和债务进行抵消和处理,做好企业资产的划拨工作,保证过户手续的合法性。其次,资产投入企业也需要对自己的投入资金进行一个评估和核算,明确自己对国有企业的投入资本,以确认自己的投资股份。再次,改制后的国有企业要重视企业员工的个人权益,在保证员工权益不受损害的基础上,去进行新的国有企业管理的整改,帮助企业员工适应新的企业环境,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升职机制。通过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活力,让国有企业的发展焕发新的光彩。
四、结语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进行国有企业改制是帮助企业面对新的经济环境、新的经济发展阶段高速增长的有效应对措施。虽然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制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才不断地前进和发展过程中,将这些问题重视起来,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一定会促进国有企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小萍.关于解决国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03:68-71.
[2]納丽娜.关于我国国有企业改制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44-46.
[3]冯秀合.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0: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