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运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逐步变革着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适时适度使用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必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巧运;信息技术;优;课堂教学;生命的活力
  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对小学生而言,好的听课习惯可以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可以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开阔学生的视野,再现真实的场景,展示典型的感知材料,凸显现象的本质属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培养学生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意识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一类问题。如:我在教学《替换的策略》一课时,认识到这节课的的替换策略,包括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在教学中通过先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理解三个小杯可以替换为一个大杯,再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观察主题图,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只要抓住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就可以了,学生把直观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其实就是把生活中的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最后提出的问题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解决替换这类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画图的模式来解决。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时,由于以往我多是展示实物,因此,学生对课本中的透视图认知起来存在困难,怎么把原来的现实物体转移到数学本质上来?我在重新设计这节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后向学生展示了带色彩的实物图和线条组成的透视图,既解决了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捕捉亮点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小学数学课堂更是迸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的思维随时随地都会迸发智慧的火花。如:我在给学生上《百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有位学生说“百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我适时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举出实例或证明或驳斥这一观点,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百分数分子可以为整数还可以为小数,并运用这些知识理解生活中的百分数。有的同学举例“今天我们班的出勤率为98.5%”、“在一件毛衣中,羊毛的成分可能为80.5%”等等,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学生们还得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大于一百,可以为0等等。在讲《圆的认识》一课时,去利用多媒体演示一组画面,圆的车轮、圆的飞碟、圆边的餐具等等,有个学生小声说“怎么都是圆的?”我抓住这一思维亮点,组织学生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出示方形或三角形的车轮在颠簸的行驶,方边的餐具不方便使用,而且容量小等等。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圆的认识。可见,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只有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让星星之火燎原,让智慧闪耀光芒。
  四、让师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美
  对美的追求是人的本能,美的事物能唤起人们的愉悦。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审美化的教学,充分揭示数学美,能使学生对蕴涵于数学知识中的美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如:在《角的认识》一课时,学生说出许多生活中的角,我也随机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角,说明角无处不在,有了角,我们的生活才能多姿多彩。在讲《对称图形》时,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距离学生较远,不能亲眼所见的生活场景再现的优势,让学生欣赏教师从搜集的大量具有对称现象的美丽图景,如“埃菲尔铁塔”、“法国凯旋门”、“印度泰姬陵”、“北京天安门”、“故宫天坛”等,将新知识深入浅出地隐含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自主发现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引发学生对这种对称现象的探究欲望,体会到数学与自然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社会、观察自然的意识。然后请学生利用计算机制作出各种对称图形,这种审美心理活动能启迪和推动学生数学思维活动,触发智慧的美感,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数学蕴含着丰富的美:有符号、公式和理论概括的简洁美与统一美、图形的对称美、解决问题的奇异美,以及整个数学体系的严谨和谐美与统一美,等等。但是学生未必能感受到这些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把这些美育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之美。数学公式是人们运用概念、法则进行推理判断的成果,是数学规律的集中反映,它概括简洁、应用广泛,充分展现了数学美的一种形式、一种意境。
  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突出小学生的特点,既要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课的浓厚兴趣,又要科学正确地传授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信息技术逐步变革着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适时适度使用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必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的教育技术非常广泛的应用于教育的领域,不仅仅从手段上,而且也从观念上、教育模式上都引起了教学的深层次的变革,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成为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然而,当前的信息技术在小学的数学教学当中应用水平仍然很低,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展示教学内容的展工具。小学的数学教师对于如何在信息化技术下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也感到非常的困惑,他们的心中也就产生了许多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
期刊
【摘 要】环境生物技术(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功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的生产工艺或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同时又能生产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科技的发展充分证明了环境生物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所示出的独特功能和优越性,它的纯生态过程,体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它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
期刊
【摘 要】国家经济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进步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所以说教育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比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育人的首要任务,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也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以达到在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渗透德育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数学;德育;渗透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的教育
期刊
【摘 要】视频是一种没有结构的数据流,是集图像、声音和文本为一体的综合性媒体信息。正是由于视频结构的复杂性和难描述性,单一的特征或模型很难得到较好的查询效果。多模态信息融合的方法针对视频的图像、声音、文本等多模态信息分别进行查询,并通过有效融合得到优于任何单一检索模块的查询结果。  【关键词】视频检索;信息融合;视频检索;运动目标;监控视频  一、引言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视频图像中运动目标检测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科学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和学习兴趣的文化情境,以文化理念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把数学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广泛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势进行探索型教学活动,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教学氛
期刊
【摘 要】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在高考和各种数学竞赛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高考中数列题一般占有百分之十的比重,其中选择或填空题的难度控制在中等;而可能会安排的1道解答型大题,多为中等偏上的题目,综合性较强,它们是高考数学中的热点与难点。为了复习时突破这一难点,本文将结合新课标教材及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趋向,针对数列在高考数学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做知识结构分析及题型分类总结。  【关键词】高中;数学
期刊
【摘 要】中学生解答数学题目经常出现一种现象就是拿到题目不知道怎么去解答,找不到突破口,在老师进行讲解的时候,会顿时恍然大悟,发现原来题目这么简单,这就是学生没有找到解题的方法,本文首先阐述数学方法的特点,再介绍几种中学经常出现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中学数学;解题;数学方法  一、数学方法的特点  1.数学方法一般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可以在数学题目中只保留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2.数学方法在逻辑上
期刊
【摘 要】新课改极力要求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挖掘离不开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并取得了一定长效,在此赘述成文以期抛砖引玉,与各位同仁共勉。  【关键词】教学方法;高中美术;兴趣;乐知  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教师课前可谓精心备课、设计教案,上课程序可谓严谨。可是
期刊
【摘 要】“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高中的美术训练也是从素描开始的。在我校高中开设的素描课程是石膏几何体,这样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容易的去理解物体,去锻炼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也让学生有个从易到难的心理准备。其实,素描基础教学最主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是解决造型和结构问题,假如这个问题能够掌握和解决好,在后来的学习中我们就不会有大的难题了。所以,我们在美术专业基础教学中,一定要遵守教育教学的规律,
期刊
【摘 要】在物理教学课程中选择趣味教学方式以刺激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从而更好地适应并体现初中物理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本文主要是关于在初中物理课程教育中如何正确使用趣味教学,促使初中生能更好地学习物理。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趣味教学法  一、趣味学习法之诗词趣味教学法  诗词语言简洁优美,运用于物理教学过程中其独特的魅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例如,讲解关于《运动的世界》这一章的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