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针刺传人余杏月:仁心仁术四十余载

来源 :宁波通讯·图话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anhu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余杏月家所在的小区门口,听说我们是来采访一名老中医,小区保安立刻接口:“找她的人太多了,你们预约过没?” 即便现在退休了,余杏月依然盛名在外。
  余杏月今年71岁,土生土长的鄞州区韩岭村人。作为第三批入选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儿针刺技法的传承人、首南街道傅家卫生服务站的活招牌,她从婆婆手中家传了一套独特而精湛的针刺疗法,专门治疗婴儿感冒发烧和消化不良方面的疾病。从医四十多年来,经她手治疗而受益的患儿不计其数。
  很多来求医的老底子姜山人都见过针刺疗法的神奇,在把怀里的婴儿交给余杏月前,大多数人都会用这样一句话作为开场白:“余医生,我家儿子(女儿)多年前也是您看好的。”
  家中义诊多为心中不忍
  5月8日中午,我们赶到余杏月家里采访时,正好碰到有人求医。门外站着3个大人,满脸愁容,其中一名老太太怀里抱着一个2个月大的男婴。
  老太太是孩子的外婆,另外陪着的两名大人分别是孩子的奶奶和父亲,他们是鄞州区姜山镇蔡郎桥村人。孩子前段时间因为喉咙有痰,半个月来吃不好也睡不好,到医院看了效果甚微,一家人都急坏了。孩子外婆想起多年前自己儿子也因为生病找余杏月看过,亲眼见过针刺疗法的神奇,所以决定带外孙再找余杏月看看。找到卫生服务站得知余杏月已经退休,一家人又辗转打听到余杏月的住处,费了好大周折才寻上门来。
  余杏月接过孩子,熟练地解开孩子的外衣,先取了一团消毒棉球,塞进孩子嘴巴,然后拿起一根采血针,抓住孩子的左手,以很快的速度在每个指尖上都轻轻地刺了一下,那里是十宣穴,随后在每根手指的第一个指节处也各刺了一下,那里是四缝穴。接着是右手和双脚。她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左手被刺完2秒后,孩子才反应过来,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脱掉孩子的内衣,以同样的手法,余杏月又分别在孩子的肚皮和背部各刺数针,然后指着孩子红通通、胀得连血管都看得一清二楚的肚皮说:“孩子积食厉害,吃下去的都没消化,接下来喂食要注意一些,不要吃太多。”孩子外婆听了不住地点头:“是啊,我们一听到他哭就以为他饿了,马上抱过去给他妈妈喂奶,没想到反倒让孩子受罪了。”针刺完成后,余杏月从孩子嘴里和鼻腔中清理出了沾满了秽物的棉球。
  自从余杏月退休后,像这户人家一样慕名来找她求医的病患每天都有好几波。但余杏月的行医执照在鄞州区傅家卫生服务站,按照我国的行医规定,她只能在首南街道傅家村行医,如果超出了行医范围,在她家给孩子治病只能是义诊。
  这些慕名而来的病患其实余杏月完全有合适的理由拒绝,而且她年事已高,家中频繁有陌生人打扰,她身体也有些吃不消。但每次只要她在家,她还是会让求医的患儿和家属进来。“他们很多人都是大老远赶过来,还有一些是外地的,能找到我家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再拒绝他们,实在于心不忍。”余杏月说。
  针刺疗法源自上海名医
  余杏月的针法师承她婆婆李凤林,而她婆婆则是从上海一名针刺名医处学得。
  据余杏月的丈夫陈烈春介绍,他父亲是一名船员,母亲李凤林原是一名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早年一家定居上海。因工作关系,父亲经常要出海,一走就是一年半载,留母亲一个人在家里,寂寞异常。所幸后来他的长兄出生,甚得母亲疼爱。可是长兄出生不足一月,就病死在襁褓中,给了母亲沉重的打击。母亲悲痛之余,有了学医的打算。
  “当时上海有一位针刺名医陆莲卿,专治婴儿诸症,医道高明。母亲三次登门投师均遭拒绝,被告知他们家一直有‘传媳不传女’的规矩,更何况外人。”陈烈春说,母亲没有气馁,虽然屡次被拒,但她还是经常到陆家去,问候起居殷勤备至。淞沪会战爆发后,日军对上海除租界外的地方狂轰滥炸,陆氏居住的虹口也受到日军空袭。母亲记挂陆氏安危,一天冒着连天炮火,将陆氏从虹口接到了自己居住的法租界家中,恭恭敬敬以子弟礼相待,直到战火平息。陆氏深受感动,认为母亲心地善良,符合医德要求,又为了报答母亲患难救助之情,破例收了母亲为徒。
  2年后,陆氏因病去世,母亲离开陆家,随父亲回到宁波老家,先在鄞州区月浦村的家里行医,因为名气越来越大,1958年转到政府组织的桃江联合诊所行医,一直工作到八十多岁,才于1974年退休。
  李凤林退休时,余杏月三十岁出头。作为家中长媳,她被李凤林选为小儿针刺疗法的传人。整整4年时间,余杏月常伴李凤林左右,学习用针的手法及要点。为了准确把握施针的力道,她常常在自己身上试针,虽然不见得有多痛,但一天要被刺无数次。
  余杏月说,总结起来,小儿针刺疗法的要点有三:第一种是针刺穴位法,与针灸疗法相仿,即针对患儿的疾患,按穴施针。“因为施针的对象是婴儿,所以针不能深进,浅刺辄止。”第二种是梅花针法,即在患儿身上主要部位以针刺皮表。“这种手法是以针刺调节机体功能,贯通脉络血液。实践中经常把两种手法结合起来,并按患儿所患疾病症状及体质差异,分别用正偏、轻重、柔刚六种手法。”第三种是推拿指压法,再辅以药物,疗效显著。
  坚持40多年希望疗法能传承
  初学时,余杏月跟着婆婆李凤林在鄞州区干屯村合作医疗站工作,学成后于1990年调入陈婆渡医院(现为首南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小儿针科工作,后转入傅家卫生服务站一直工作到退休。
  余杏月的诊疗费不高,从四十多年前的几元几角到之后的二三十元,至今也未超过40元,但针法对于小儿感冒咳嗽发烧、消化不良方面的疾病确有神奇独到之处,被治好的患儿不计其数,因此姜山一带,她的名气很大。在陈婆渡医院工作时,余杏月所在的小儿针科简直就是医院的活招牌,每天来求医的病患及家属少则二三十个,多则三四十个。那时医院附近的公交车站牌附近常常停着很多三轮车,车夫只要看着怀抱小孩的父母,就会殷勤地上前问道:“是去陈婆渡医院吧?”
  四十多年的行医经验的积累,让余杏月光从患儿的哭声就能判断出病情一二,再通过察看病婴口、舌、肤色、双手后,确诊婴儿是因口腔咽喉炎症影响进食,或是消化功能不良导致腹泻等疾病,她才会给病婴施针,否则就会劝家属带着病婴到其他科室求医,以免耽误病情。
  诊疗中被病婴吐一身是常事,但即便被婴儿吐出的秽物溅到手脸,余杏月也从不会露出厌恶嫌弃之色,她总是在诊疗结束后,匆匆洗净手脸,换上干净衣物,继续接待下面的患者。
  前几年因为每天接诊量太大,一次余杏月在上班時,突然晕倒在地,后脑勺磕到地板导致小中风,住院多天。出院后,为了避免她劳累过度,医院将她的全天班调成了半天班,但家人仍是不放心,派了大女儿陪着坐诊。
  大女儿跟着余杏月学了几年,已基本掌握小儿针刺疗法的全部要点。可是现在医院对学历的要求很高,像余杏月大女儿这样完全没有医学背景的人,要想成为一名医生已经不大可能,她只能跟着余杏月做做帮手。今年上半年余杏月从傅家卫生服务站退休,她大女儿也跟着回了家。
  说起小儿针刺疗法的传承,余杏月显得有些惋惜,虽然她已经把全部的手法传给了女儿,但这套疗法如果无法用于临床一线,失传几乎是必然的结局。
  “小儿针刺疗法实践重于理论,而且学习的周期也比较长,需要投入较大的时间和精力,现在愿意学的年轻人很少。但小儿针刺疗法作为中医针灸疗法衍生的一个支脉,作为一种针对新生儿及小儿阶段常见病的治疗方法,失传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情。我希望它可以传承下去,造福更多的婴幼儿。”余杏月说。
其他文献
编者按:  2014年,宁波被国家列入第二批17个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2016年,宁波被列为全国首批健康城市试点城市和第一批省级综合医改先行先试地区;2017年4月,宁波获评2016年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试点城市,是全国获得表彰的15个城市之一。  这些成绩的取得和认可,与这些年宁波在医改方面的不断深化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2012年以来,宁波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医
期刊
天才微微亮,郑绍义便带着3个工人开船进岛,开始一天的“海漂”。  从岸边驶向海岛,需要半个小时,时间不算长,可年复一年的累加,费在路上的时长便多了,枯燥感与日俱增。“如今进岛,已没有几十年前的新鲜劲儿,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朝阳慢慢从海面升起,欣赏自然界的美景,是我们海漂一族唯一的消遣。”  “先是朝阳的光辉零星落在海面上,泛起点点涟漪,而后,海面的星光越来越密,直到整个海面透亮。”看了二十年的风景,
期刊
2017年5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2017年要基本建立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为深化医改“落实年”搭建“四梁八柱”。  看点一  2017年分级诊疗试点扩大至85%以上的地市  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我国医疗资源的“中梗阻”让基层人民群众就医难现象长期存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
期刊
宁波市第一医院积极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程  近日,慈溪的姚女士在离家不远的宁波市第一医院慈溪医院(慈溪市龙山医院)(以下简称龙山医院)做了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给她主刀的是第一医院的泌尿外科著名专家蒋军辉。能在家门口看名医,得益于“双下沉、两提升”工程。  2014年以来,宁波市第一医院以多种形式落实上下联动、双向转诊,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  2016年5月28
期刊
5月16日,以“智能+时代,智胜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在余姚开幕。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出席;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袁家军宣布开幕;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唐一军和世界机器人大会执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徐晓兰先后致辞;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等参加;副省长高兴夫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
期刊
医疗改革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一环,备受全社会关注。“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医改路上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看病难”,难在医疗资源不均衡,优质资源相对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看病贵”,贵在药品价格虚高,治疗检查费用昂贵,报销比例低。“看病难、看病贵”犹如一剂汤药,只有汤和药一起换才能成为良方。  如何在医改中既换汤又换药,宁波市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宁波盯住医改重点领域,抓住关键环节,运用好组合拳,不断创新
期刊
新闻回顾  房产买卖交易流程复杂,提前了解对房产买卖双方至关重要。随着宁波房产市场监管服务平台的上线运行,与之配套的宁波市房产交易信息服务网也改版上线,全市的房屋交易正逐步汇总到一个平台上,二手房交易流程也出现了新变化——自今年5月份起,二手房交易流程新增房源核验环节。  新闻解读  在以往的二手房交易中,房东只要将自己要出售的房源信息到网上挂牌即可,现在为什么要加一个房源核验环节?  在二手房交
期刊
面前的老人,耳聪目明,行动自如,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声音洪亮,怎么看都不像年逾九旬的老者。而更令人赞叹的是,这位老人慷慨资助了数十名学生,捐助金额高达数十万元。  “这些事我都不愿提起,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尽自己所能帮助家庭贫困的学子读书,是我应尽的本分。”老人叫张友晓,1979年至1984年曾任余姚县副县长,在老人风轻云淡的叙述中,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助学历程呈现在眼前。  “帮助一个孩子读书,能够
期刊
2017年适值香港宁波同乡会成立50周年,亦值台北市宁波同乡会成立70周年。数十年来,同乡会和众多乡贤发扬热爱祖国、情怀当地、心系宁波的优良传统,敦睦乡谊,服务家乡发展,谱写出了一篇篇动人的乐章。  甬人“团结自治之力,素著闻于寰宇”,凡有宁波人活动的地方,都会有同乡组织的萌生。他们以宗亲乡谊为纽带,亲邻提携、同乡扶持、风雨共济,共享成功与发展。此风披靡,乃至海外,表现了宁波人强烈的地域群体意识与
期刊
千年古镇咸祥,原名盐场,因从唐代开始煮海制盐而得名,至清嘉庆年间,正式更名为咸祥。咸祥镇东濒象山港,北倚福泉山,东南与象山县隔港相望,西南与奉化区接壤,东北经沿海大通道与北仑相连。镇内林地、海洋资源丰富,拥有16公里的海岸线,是宁波市区离“蓝海”最近的地方。小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有着“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美誉。  “艰苦奋斗,敢闯敢拼,劈波斩浪”是咸祥人民自古就有的“围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