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前的老人,耳聪目明,行动自如,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声音洪亮,怎么看都不像年逾九旬的老者。而更令人赞叹的是,这位老人慷慨资助了数十名学生,捐助金额高达数十万元。
“这些事我都不愿提起,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尽自己所能帮助家庭贫困的学子读书,是我应尽的本分。”老人叫张友晓,1979年至1984年曾任余姚县副县长,在老人风轻云淡的叙述中,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助学历程呈现在眼前。
“帮助一个孩子读书,能够改变一户家庭”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张友晓在余姚酒厂工作时,了解到厂里一名姓戚的工人,因负担不起5个女儿的学费,打算让她们放弃读书。张友晓劝他,孩子读书要紧,并表示由自己负担其中3个孩子的学费,直至她们参加工作为止。说到做到,从戚家女儿上小学开始,张友晓包下了她们仨每年的学费,让她们顺利读完了中学。
“帮一个孩子读书,不仅能改变孩子的命运,还能使一个家庭摆脱贫穷。”张友晓说,戚家的3个女儿正是靠读书有了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还让他家改变了贫困的生活。“文革”结束后,张友晓作为县工作队队员,在梁弄又资助了一名陈姓村民的女儿,除了帮她交学费,还不时送上学习用品,让女孩子顺利读完了中学。
“我小时候家里穷,连小学都没毕业,所以将心比心,对读不起书的孩子十分同情,总想帮帮他们。”张友晓动情地说。
“我一定要向张爷爷学习”
工作踏实认真的张友晓,对助学也很认真,凡是他结对的学生,都要亲自上门了解情况,再到所在村和学校走访,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帮助。1998年3月,张友晓了解到燕窝乡(现为梨洲街道燕窝村)有一户姓罗的农户生活困难,他就踏着崎岖不平的山路,高一脚低一脚地赶到他家,眼前的一幕让他很心酸:黑黑的屋子里,连椅子都没有,爷爷奶奶与孙子孙女睡一张床,男主人是残疾人。得知家里的2个孩子读不起书,张友晓当场承诺,2个孩子的学费由他资助,学习用品由他买。
2个孩子也很争气,顺利读完中学后,男孩进工厂工作。女孩考上了师范,毕业后成了小曹娥镇小学的一名教师,她给张友晓写来一封信,信中说:“张爷爷,我有工作了!我一定要向您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读书是点亮人生的一盏明灯”
2004年,余姚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余姚日报》上刊登了贫困学生名单,呼吁社会热心人士捐资助学。张友晓仔细阅读这份名单,看到大隐镇有4个孩子急需帮助,第二天就赶到大隐镇芝林村,分别走访了这些孩子的家庭,再到孩子就读的学校实地了解情况。尔后,他给余姚市关工委打电话,要求与这4个孩子结对。电话中他只称姓张,不肯说出名字。但资助款项要通过关工委转送,张友晓无奈,只好拿着4000元钱来到关工委。开收据时,张友晓坚持要工作人员在捐助人栏内写“张同志”,老人的爱心和执拗让工作人员感动万分。
張友晓爱心助学的精神,如一股涓涓清流,滋润着受助学生的心田,不断激发着他们好学上进的热情。大隐这4名孩子中的一对失去双亲的双胞胎兄弟,自此与张友晓成了忘年交,逢年过节,他俩都要来张家作客,向张友晓汇报学习情况。张友晓不仅资助他俩高中毕业,在兄弟俩分别考取了浙师大和纺织机械学校后,仍然向他们资助学费和生活费每人每年各4000元。兄弟俩都学有所成毕业后,一个成了中学老师,一个成了纺机厂技工。这对失去双亲的孩子生活依然温暖,人生同样绚丽,他们的背后,有着张友晓坚持十多年的付出。
在捐资助学的道路上,张友晓老人走过了半个世纪,至今仍未停止。现在,还有6个学子在接受他的资助,每年的出资额都超过2万元。张友晓说:“我不求回报,只想着满足孩子的读书愿望。因为,读书是点亮人生的一盏明灯。”
“这些事我都不愿提起,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尽自己所能帮助家庭贫困的学子读书,是我应尽的本分。”老人叫张友晓,1979年至1984年曾任余姚县副县长,在老人风轻云淡的叙述中,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助学历程呈现在眼前。
“帮助一个孩子读书,能够改变一户家庭”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张友晓在余姚酒厂工作时,了解到厂里一名姓戚的工人,因负担不起5个女儿的学费,打算让她们放弃读书。张友晓劝他,孩子读书要紧,并表示由自己负担其中3个孩子的学费,直至她们参加工作为止。说到做到,从戚家女儿上小学开始,张友晓包下了她们仨每年的学费,让她们顺利读完了中学。
“帮一个孩子读书,不仅能改变孩子的命运,还能使一个家庭摆脱贫穷。”张友晓说,戚家的3个女儿正是靠读书有了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还让他家改变了贫困的生活。“文革”结束后,张友晓作为县工作队队员,在梁弄又资助了一名陈姓村民的女儿,除了帮她交学费,还不时送上学习用品,让女孩子顺利读完了中学。
“我小时候家里穷,连小学都没毕业,所以将心比心,对读不起书的孩子十分同情,总想帮帮他们。”张友晓动情地说。
“我一定要向张爷爷学习”
工作踏实认真的张友晓,对助学也很认真,凡是他结对的学生,都要亲自上门了解情况,再到所在村和学校走访,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帮助。1998年3月,张友晓了解到燕窝乡(现为梨洲街道燕窝村)有一户姓罗的农户生活困难,他就踏着崎岖不平的山路,高一脚低一脚地赶到他家,眼前的一幕让他很心酸:黑黑的屋子里,连椅子都没有,爷爷奶奶与孙子孙女睡一张床,男主人是残疾人。得知家里的2个孩子读不起书,张友晓当场承诺,2个孩子的学费由他资助,学习用品由他买。
2个孩子也很争气,顺利读完中学后,男孩进工厂工作。女孩考上了师范,毕业后成了小曹娥镇小学的一名教师,她给张友晓写来一封信,信中说:“张爷爷,我有工作了!我一定要向您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读书是点亮人生的一盏明灯”
2004年,余姚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余姚日报》上刊登了贫困学生名单,呼吁社会热心人士捐资助学。张友晓仔细阅读这份名单,看到大隐镇有4个孩子急需帮助,第二天就赶到大隐镇芝林村,分别走访了这些孩子的家庭,再到孩子就读的学校实地了解情况。尔后,他给余姚市关工委打电话,要求与这4个孩子结对。电话中他只称姓张,不肯说出名字。但资助款项要通过关工委转送,张友晓无奈,只好拿着4000元钱来到关工委。开收据时,张友晓坚持要工作人员在捐助人栏内写“张同志”,老人的爱心和执拗让工作人员感动万分。
張友晓爱心助学的精神,如一股涓涓清流,滋润着受助学生的心田,不断激发着他们好学上进的热情。大隐这4名孩子中的一对失去双亲的双胞胎兄弟,自此与张友晓成了忘年交,逢年过节,他俩都要来张家作客,向张友晓汇报学习情况。张友晓不仅资助他俩高中毕业,在兄弟俩分别考取了浙师大和纺织机械学校后,仍然向他们资助学费和生活费每人每年各4000元。兄弟俩都学有所成毕业后,一个成了中学老师,一个成了纺机厂技工。这对失去双亲的孩子生活依然温暖,人生同样绚丽,他们的背后,有着张友晓坚持十多年的付出。
在捐资助学的道路上,张友晓老人走过了半个世纪,至今仍未停止。现在,还有6个学子在接受他的资助,每年的出资额都超过2万元。张友晓说:“我不求回报,只想着满足孩子的读书愿望。因为,读书是点亮人生的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