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文史专家、中国红楼梦学会顾问、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冯其庸先生,今年1月22日在京去世,已有一段时间。在这几个月里,自己一直念念不忘,心里好像搁着一块东西,不吐不快。的确,冯先生不仅长期担任《文学港》的顾问,一打开杂志,第一行眏入眼帘的便是他的大名,自己作为读者已陪伴了许多年,很是亲切熟悉。同时,于自己则有另一层的交往情谊:二十年前曾经接待过他,并收到了他惠赠的珍贵墨宝。她,至今依然挂在我家的厅堂上。
  那是1997年初夏的某一天。我接到既是领导又是朋友的《宁波日报》任和君老总的电话,说是报社特邀冯其庸先生来宁波讲课,行程中有两项任务要托我完成:从溪口参观回来途中,安排一餐中饭;同时在我工作的单位罗蒙西服公司定做一套西服——那时正是西服的黄金时代,而红帮服装又闻名全国。她既是宁波的金名片,同时又是招待贵宾的最好礼品。印象中任总很少亲自打电话联系,此次此事可见他的重视。我向老总汇报后,及时进行落实。吃饭问题简单,做西服却有些压力。虽然定制的师傅技艺不错,号称可以“目测量体”——即来客做衣服时不必用尺子一把一把量,而只需用眼睛看看就行了。可我还是不放心,当面进行叮嘱:一是那天上午要一直等着,不要急着去吃中饭;二是不能麻痹大意,要放些“手势”(技术)出来。
  冯其庸先生是当代红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红学研究成就最大、影响最大的红学大师之一。此外,还在研究中国文化史,古代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等方面作出了卓越成就。其中研究中国大西部历史文化艺术,著有考证丝绸之路和支架取经之路的大型摄影图册《瀚海劫尘》,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評价。至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编著的《历代文选》,广泛而贯通地介绍了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的文学史,注释详尽,选材得当,据说当年得到了毛主席的赞赏……
  那《历代文选》我早就拜读过,印象深刻,并在八十年代初买了一套。至于四卷本《红楼梦》,不能说百读不厌,但至少读了十几遍,依然感觉良好。藏在书柜里的书已被我翻烂,外面用黄皮纸包着……久闻大名,而今能亲手接待,自己抑不住兴奋,如同如今追星的粉丝。在随后写的《冯其庸》一诗中这样记录当时的心情:“接待你如同接待我珍藏乡下阁楼的/红楼梦/硕果仅存的红学家/许多人感到陌生/不知道曾辉煌几十载/镶嵌在记忆里/一颗昨夜星辰。”
  第三天上午,当冯其庸先生和他的夫人,由报社谢老师陪同,参观完溪口过来,已是上午11时。在简单寒暄后,先到营销大厅定制室量尺寸。冯先生身材比较高大,且有些发福,因为其时年已七十多。胖的人西服比较难做,一不小心便会前拱后翘,穿着不舒服。服装师傅一遍遍量着,冯先生很配合地转动身体、或挺身抬手,其间还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调侃,让量体师傅放松。约10分钟后完成量体,我推荐的一款面料也得到冯夫人的首肯,于是驱车离开到餐厅就餐。
  由于人少,加上驾驶员一共只五位,菜比较难配,所以看起来,酒菜并不丰盛。好在冯先生并不在意吃的。我给他倒了一小杯酒,他只喝没几口,脸便发红。其间尽管我再三劝酒,他还是很少动箸。一旁冯夫人给他夹的菜,他也放着不吃——我们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多吃。因而到最后结束,一小桌菜还基本完好无损。当然,其间并不是呆坐着,而是听冯先生侃侃而谈:“高擎酒杯话题便汩汩/而出/文章书画/风云变幻的京城/虽然只字不提宝黛/但久居大观园/举手投足已酷似贾政。”(同上)
  其间,我不时趁机插话提《红楼梦》——这是我预先便想好的重点话题。很想亲耳听听一位红学大师是如何解说《红楼梦》的,最渴望能听到一些关于曹雪芹的逸闻轶事。可很奇怪,冯先生一次也不接我的话茬,而是继续滔滔不绝,沉迷于评说金庸武侠小说:“评点精装版《书剑恩仇录》/赢得大侠金庸首肯/想不到你也喜欢武侠/是返老还童抑或跟风/听你一遍遍推销/我只是抱紧怀中发黄的/《红楼梦》。”(同上)尽管当时疯传冯先生也是一位金庸迷,自己还有些将信将疑,这次在酒席上终于得到证实。可自己的感觉有些复杂,在诗里不禁流露出些许失望。
  大约一个月后,我往冯老北京的家打电话。这也是常规售后服务工作:加工好的服装寄出已有半个月,有没有收到,试穿满不满意,有什么要修改的?是他夫人接的电话,说服装很满意,只是冯先生出国去了。我说那就好,便挂断了电话——终于完成了任总交给的任务。想不到十天后收到了一份红楼梦学刊杂志社的信,是冯先生寄来的——在收信人下面醒目地写着“冯,8,12”字样。拆开一看,里面有一纸短信,还另附一幅书法作品。信上说“原杰同志:您好,寄来西服已收到,甚合身,谢谢。我刚开完国际红学会,嘱作书,兹寄奉,请指正。”下面为落款。再小心翼翼打开书幅。内容书写的是《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云想衣裳花想容。睹物思人,如今,当我凝视厅堂上这幅墨宝时,便会想起冯先生,想起二十年前的那次接待,想起他的音容笑貌。而在清明的雨雾中,边上的些许墨迹,更像是一滴浓密不化的泪……
其他文献
很多时候,需要如果来拎一拎生活,假装是一场场拯救。  张爱玲有孩子——如果。  曾在张爱玲的作品里一遍遍搜寻关于孩子的笔墨,所获不丰。联想到她的身世,想象她有了个把孩子以后……  我并没能在此多逗留几分钟。  在说孩子之前,有必要说说乡村。很久以来,社会上有一种二分法便是:你是城里人,他是乡下人,孩子们的出身必占其中之一,绝大多数从此有了不同的生长环境。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在城市,人是主体,被突出
期刊
一  《去宽窄巷跑步》中有三个女主人公:沈媛媛、沈媛媛的母亲、小南瓜。沈媛媛和她的母亲在小说中处于不同的生活阶段,但或可视作同一人,她们有相同本质,即:要求伴侣是饭碗同时是精神依靠。那个爱幻想的懵懂少女小南瓜,她幻想中的恋人是同学的爸爸,同时是一辆路虎的主人。她一旦坠入现实凡尘,极可能是又一个沈媛媛。正是对成熟成功男人的渴望,把无数女性变成了沈媛媛,所以,小南瓜这一形象,隐藏着可能的千千万万个沈媛
期刊
在罗巴死亡之前,我们已参加过他三次葬礼。我们初次见他是一个冬天的下午,在梧桐镇北街的理发店里,他蚊子似的悄悄推门进来,沿墙滑行到我们身边,似乎和我们一样担心被人发现。他贴墙站着的样子像极了颤抖的蜘蛛,过了很久,才发觉我们的存在,又花了一点时间断定我们没有危险,才露出同谋者的笑容向我们打招呼,“嗨,我就是传说中的罗巴。”罗巴这个名字对梧桐镇的顽劣少年来说如雷贯耳,和钟馗有异曲同工之效,家长既用来恐吓
期刊
南树的《小闲奇遇记》叙述底层小人物的灰色人生,这个小人物来自于基层公务员。用小说文体书写底层小人物的灰色人生,中外文学不乏其例。卡夫卡的小说以变形的方式书写小人物的荒诞感,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塑造了底层小公务员的群像,叶绍钧的《倪焕之》书写中国现代青年的灰色人生。  1956年,王蒙创作了《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1,小说通过22岁的林震由学校调来组织部工作后,所经历的种种矛盾与挫折,大胆暴露了组织部门的
期刊
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食物问题基本解决了,居住地暂时也有了,所谓衣食足而知礼义,就要谋发展,从物质欲求到精神欲求,向更高级的文明进军了。至少从表面上看,诗人想表达的意思大约是如此的吧。但这或许只是读者的主观愿望,当初的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如此,甚至还有相当程度的忌讳,因为这个契字居然有十四种写法,肯定不正常,另外在解释方面也混乱得很,让人非常意外。好在除了其中的卨和禼,其他十二种都从丰从召
期刊
哑者无言,一个名叫吕付平的80后小伙子,陕西人氏,2003年大学毕业后离开故乡,一路辗转,于2007年底来到宁波,落户、安家、生子。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将笔名取之为“哑者无言”,但在后来与之交往的过程中,发现他的沉静和低调,也许正契合了他取这笔名的真正用意。  大约五六年前,在新浪博客上第一次读到了哑者无言的诗,让人眼前一亮。倒不是说诗歌写得如何如何好,令我心仪,其实他当时的作品还显得较稚嫩、粗糙,
期刊
我是冲着梅雨潭的绿去的,却被古寺所吸引。  这是人间七月,踩着酋长的影子,我来到了仙岩。狂风暴雨过后,又是一番别有的宁静。就在这样一个宁静的日子里,我来到了仙岩古寺。  听说古寺创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宋真宗钦赐圣寿禅寺,朱熹也曾写下“万千气象”。如今,晦翁已不在,门前的那块匾额,已穿梭了千年,把他的印记留在了人间。古寺钟声,他可曾听闻?  走在寺院里,隐隐传来的木鱼声,潜入
期刊
1、奇数与偶数  气氛骤然变得紧张,原来还是六个人,是偶数。现在一个人已经不在了。对于那个已经不在的人,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个不在的人被人杀死了。杀死那个人的就在剩下的那五个人当中。但究竟是谁把那个人杀死的这恐怕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秘密。  没人会承认杀死了那个人。因为只要有人承认杀死了那个人,游戏就会自动宣告结束。剩下的五个人也要全部被处死。没有人会幸免于难。  现在只剩下的五个人,是奇数了。由于
期刊
叶胡达·阿米亥(Yehuda Amichai, 1924-2000),20世纪以色列著名诗人,生于德国的乌尔兹堡,11岁时随家迁居以色列,成为以色列公民,尽管当时德语是其母语,然而他能够流畅地阅读希伯来语。二战期间,他在盟军犹太军队中服役,后来又参加了1948年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战争,经历了以色列独立战争和西奈战争。战后,他进入希伯来大学攻读圣经文本和希伯来文学,后来当过多年的教师,还曾在美
期刊
我从懂事起就认识定法姆嬷,她在家乡算得上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上学以后,常常会在路上遇见她,只要看见她的身影,我的脑子里一定会出现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她是我们村的人,住在下街头,叫什么名字我至今也不知道。反正年纪与她相仿的当面叫她定法嫂,背后叫定法讨饭老宁(“老宁”,宁波方言,老婆的意思),年纪比她小一辈的人,都会叫她定法姆嬷。既然有叫定法讨饭老宁的,她丈夫在世时应该也是讨饭,她一定没了依靠,不得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