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掌握算法和探究算理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新教材在编排时重视了数学情景化和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片面追求算法而忽视算理的现象,值得反思。
【关键词】计算教学算理探究数感培养
【正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培养数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技巧……都是计算教学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计算课的实施仅仅停留于“算”的层面,至于为什么要这样算,它的道理是什么,这样算的好处又是什么,在教学中似乎很少提及。以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为例:
【场景再现】
课始,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数一数,盒子里有几个桃?
生:9个。
师:盒子里能摆几个桃?
生:10个。
师:要求一共有几个桃?你会算吗?
生列式计算:9 4=13(个)。
(反馈:有5人错)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都会做啦?下面,老师可要考考大家!
挑战一: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盒子外面的一个桃放进盒子,盒子里就有10个,再加上外面的3个,就是13个。
师:说得真好!
演示:将盒外的1个桃移至盒内。
挑战二:出示算式分解图:
师:对照桃子图我们来看,1应该填在哪里呢?3呢?9和1合起来是多少?最后得数是多少?
在学生的齐声回答中,屏幕上依次出示了相应的数。
挑战三:出示9 ()=10,把()分成1和()。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了填空:9 (1)=10,把(4)分成1和(3)。
至此,本节课新授内容结束。
细读以上教学流程,我们发现教者还是比较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接触到了这类计算,所以例题的教学舍弃了手把手的讲授,而是让学生尝试计算。计算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绝大多数学生都算出了9 4=13。于是,教师采用演示、填算式和填空三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来认清算理。整个过程似乎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可是,看似完美的流程总觉得欠了些火候,有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的感觉!算对了9 4=13,难道就理解了为什么把把4分成1和3吗?分成2和2行吗?还是因为盒子里只剩下了一个空格,所以就移进1个桃吗?……也许,学生想到了这些问题,只是没有问而已;也许,学生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问题,他们只是顺应着老师的回答,模仿着老师的做法……
那么,这个例题的教学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
我想:首先是算理的探究,为什么要“凑十”和如何“凑十”应该成为问题的核心,无需直接告知,可以直观体悟;其次,要在计算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培养数感,从而从9加4的算法归纳并引申到9加几的算法。
基于以上思考,我将上述教学过程做了如下调整:
【课例重构】
(一)铺垫引入:小猴要过生日了,妈妈为他准备了许多桃,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铺垫图:
师:一共有多少个?
生:14个。
设计意图:教材在编排9加几之前刚刚安排了认识整十数,这是学习9加几的前提,这里先出现整盒10个,为学生产生“凑十”意识做铺垫。
(二)直观感知
师:看见这么诱人的桃子,小猴忍不住了,偷偷地吃了1个桃。
出示例题图:
师:现在盒子里有几个桃呢?盒子外面呢?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桃?怎样列式?
生:9 4。
师:这个算式还没学呢?会算吗?试试看!
生尝试计算。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
生:10个加4个是14个,9比10少1,9个加4个就是13个。
师:可以把9个桃先看成10个来算,再从得数里减去1个。(课件配合演示:在空格处先闪烁1个桃,再隐去。)
生:从4个桃中拿出1个放进盒子,盒子里就有10个,再加外面的3个就是13个。
(课件配合演示:将盒外的1个桃移进盒内)
师:为什么只拿一个放进盒子里呢?
生:因为盒子里只剩1格了!
师:如果盒子再大一些,剩下2格,是不是就放2个;剩下3格就放3个呀!
生:不是,还是放1个,因为9加1正好是10,10好算……
设计意图:有了铺垫,围绕“十”学生呈现出多种解法。对于“凑十”,教者一再追问,其目的有二:一是9接近10,需要添的数是1,才能凑成10;二是不断体会到“凑十”后计算起来更加简便。
(三)算式抽象
师:刚才我们的想法还可以这样表示(边讲解边板演算式):
师:先把4分成几和几?
生:1和3。
师:为什么不把4分成2和2?
生:因为9和1凑成10,需要的是1。
师:9先和几相加,得多少?再和几相加,结果是多少?
师边说边板书,完成算式分解。
设计意图:将图片抽象为算式,再次体会因为9差1就凑成10,所以把4分成1和3,明确两者的“因果”或者说是“供需”关系。在分解的过程中,教者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位置上的数的含义以及符号的含义,增强数感,培养符号意识。
(四)算理强化
师:猴妈妈见小猴这么爱吃桃,就又为它准备了一些。
出示:
师:現在一共有几个桃?会算吗?
生列式汇报。
师:刚才把4分成1和3,现在为什么把6分成1和5呢?
如果盒子外面有7个桃子,那又该怎么分呢?如果是8个桃,9个桃呢?
意图:由9 4到9 6、9 7、9 8……学生再次体悟到9加几在计算过程中的共通之处,从而真正理解算理、把握问题的本质。
计算教学,贯穿整个小学六年。由于部分学生知识的超前性,计算教学,经常让我们产生“未教已知,未学已会”的感觉。殊不知,这些所谓的“知”和“会”,往往是浮于表面的、零散的、片面的,甚至是存在一定偏差的。作为教者,我们有责任将这生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模糊的问题明朗化,讲清道理,讲明方法,不是让计算仅仅停留于模仿操作的层面,而是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唯有如此,计算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1]教育部: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丁桂兰.自主探索算法算理,培养计算能力.基础教育论坛,2012年第6期
*本文系扬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三不四了(liǎo)教学新模式的校本研究”G/15/P/038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计算教学算理探究数感培养
【正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培养数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技巧……都是计算教学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计算课的实施仅仅停留于“算”的层面,至于为什么要这样算,它的道理是什么,这样算的好处又是什么,在教学中似乎很少提及。以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为例:
【场景再现】
课始,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数一数,盒子里有几个桃?
生:9个。
师:盒子里能摆几个桃?
生:10个。
师:要求一共有几个桃?你会算吗?
生列式计算:9 4=13(个)。
(反馈:有5人错)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都会做啦?下面,老师可要考考大家!
挑战一: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盒子外面的一个桃放进盒子,盒子里就有10个,再加上外面的3个,就是13个。
师:说得真好!
演示:将盒外的1个桃移至盒内。
挑战二:出示算式分解图:
师:对照桃子图我们来看,1应该填在哪里呢?3呢?9和1合起来是多少?最后得数是多少?
在学生的齐声回答中,屏幕上依次出示了相应的数。
挑战三:出示9 ()=10,把()分成1和()。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了填空:9 (1)=10,把(4)分成1和(3)。
至此,本节课新授内容结束。
细读以上教学流程,我们发现教者还是比较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接触到了这类计算,所以例题的教学舍弃了手把手的讲授,而是让学生尝试计算。计算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绝大多数学生都算出了9 4=13。于是,教师采用演示、填算式和填空三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来认清算理。整个过程似乎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可是,看似完美的流程总觉得欠了些火候,有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的感觉!算对了9 4=13,难道就理解了为什么把把4分成1和3吗?分成2和2行吗?还是因为盒子里只剩下了一个空格,所以就移进1个桃吗?……也许,学生想到了这些问题,只是没有问而已;也许,学生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问题,他们只是顺应着老师的回答,模仿着老师的做法……
那么,这个例题的教学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
我想:首先是算理的探究,为什么要“凑十”和如何“凑十”应该成为问题的核心,无需直接告知,可以直观体悟;其次,要在计算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培养数感,从而从9加4的算法归纳并引申到9加几的算法。
基于以上思考,我将上述教学过程做了如下调整:
【课例重构】
(一)铺垫引入:小猴要过生日了,妈妈为他准备了许多桃,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铺垫图:
师:一共有多少个?
生:14个。
设计意图:教材在编排9加几之前刚刚安排了认识整十数,这是学习9加几的前提,这里先出现整盒10个,为学生产生“凑十”意识做铺垫。
(二)直观感知
师:看见这么诱人的桃子,小猴忍不住了,偷偷地吃了1个桃。
出示例题图:
师:现在盒子里有几个桃呢?盒子外面呢?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桃?怎样列式?
生:9 4。
师:这个算式还没学呢?会算吗?试试看!
生尝试计算。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
生:10个加4个是14个,9比10少1,9个加4个就是13个。
师:可以把9个桃先看成10个来算,再从得数里减去1个。(课件配合演示:在空格处先闪烁1个桃,再隐去。)
生:从4个桃中拿出1个放进盒子,盒子里就有10个,再加外面的3个就是13个。
(课件配合演示:将盒外的1个桃移进盒内)
师:为什么只拿一个放进盒子里呢?
生:因为盒子里只剩1格了!
师:如果盒子再大一些,剩下2格,是不是就放2个;剩下3格就放3个呀!
生:不是,还是放1个,因为9加1正好是10,10好算……
设计意图:有了铺垫,围绕“十”学生呈现出多种解法。对于“凑十”,教者一再追问,其目的有二:一是9接近10,需要添的数是1,才能凑成10;二是不断体会到“凑十”后计算起来更加简便。
(三)算式抽象
师:刚才我们的想法还可以这样表示(边讲解边板演算式):
师:先把4分成几和几?
生:1和3。
师:为什么不把4分成2和2?
生:因为9和1凑成10,需要的是1。
师:9先和几相加,得多少?再和几相加,结果是多少?
师边说边板书,完成算式分解。
设计意图:将图片抽象为算式,再次体会因为9差1就凑成10,所以把4分成1和3,明确两者的“因果”或者说是“供需”关系。在分解的过程中,教者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位置上的数的含义以及符号的含义,增强数感,培养符号意识。
(四)算理强化
师:猴妈妈见小猴这么爱吃桃,就又为它准备了一些。
出示:
师:現在一共有几个桃?会算吗?
生列式汇报。
师:刚才把4分成1和3,现在为什么把6分成1和5呢?
如果盒子外面有7个桃子,那又该怎么分呢?如果是8个桃,9个桃呢?
意图:由9 4到9 6、9 7、9 8……学生再次体悟到9加几在计算过程中的共通之处,从而真正理解算理、把握问题的本质。
计算教学,贯穿整个小学六年。由于部分学生知识的超前性,计算教学,经常让我们产生“未教已知,未学已会”的感觉。殊不知,这些所谓的“知”和“会”,往往是浮于表面的、零散的、片面的,甚至是存在一定偏差的。作为教者,我们有责任将这生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模糊的问题明朗化,讲清道理,讲明方法,不是让计算仅仅停留于模仿操作的层面,而是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唯有如此,计算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1]教育部: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丁桂兰.自主探索算法算理,培养计算能力.基础教育论坛,2012年第6期
*本文系扬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三不四了(liǎo)教学新模式的校本研究”G/15/P/038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