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的过渡技巧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13770509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生要想写出一篇结构完整的考场佳作,就要讲究“过渡”。所谓“过渡”,就是指作文内容前后衔接,即由前一层内容自然地引出后一层内容,中间没有断层或跳跃。一般来说,作文以下几个部分都要有“过渡”:从一层内容转入另一层内容的转折处;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的衔接处;由议入叙或由叙入议的变换处。“过渡”的任务就是把作文的前后内容连接起来,给人以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之感。我们读过的许多作文,学过的不少课文,之所以如行云流水般通畅自然,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与巧妙的“过渡”是分不开的。
  之间的过渡
  面对考查频率居高不下的材料作文,考生行文时,一定要根据材料提炼论点,不能凭空想象、无中生有或生拉硬扯。要做到这一点,考生就必须在材料与观点之间安排过渡,使二者水乳交融,自然连贯。常用的表述方式有“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这虽是一则寓言,却形象地说明了……”“由此观之,我们……”“由此,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等。
  示例
  一位作家说过,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那是知识的海洋;一本是“无字之书”,那是社会的磨砺;一本是“心灵之书”,那是灵魂的觉醒。三本大书缺一不可,否则人生这段历程就不是完美的。三本大书果真都如此重要吗?经过深思熟虑,愚以为,“心灵之书”才是每个人最该读懂、最该读透的书。
  ——2017年浙江卷高考佳作《请先读懂自己的心》
  点评
  “三本大书果真都如此重要吗?”一句承接材料,引发思考,然后考生给出答案,亮明观点。此句由材料引出观点,起到了巧妙过渡的作用。
  之间的过渡
  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在提出中心论点之后,紧接着一般都要结合生活和社会现象进行论证。按照结构要求,由论点展开论述,二者之间应有合理的过渡。如果缺乏必要的过渡,就会使观点与材料分离,逻辑不够严密,表意不够连贯。由提出论点到联系现实进行分析论证,考生可以使用“由此,自然联想到我们人类社会……”“物尚如此,我们人类何尝不是这样……”“令人不禁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同类现象”等句子进行过渡,形成观点与论述之间的自然转换,确保文气贯通。
  示例
  一位作家提出人要读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对此我持赞同态度。三本大书的理论,正印证了那句话: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前段时间,获赞无数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的制作人、主持人董卿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每期节目开场前,她都会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这一期节目的主题;《中国诗词大会》上,作为主持人的她对一句句诗词及出处信手拈来。董卿读过的书在她身上留下的烙印,使她的才情与气质与众不同。观众欣赏的正是她的才情与气质。
  ——2017年浙江卷高考佳作《腹有诗书气自华》
  点评
  考生在提出论点之后,用“前段时间,获赞无数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的制作人、主持人董卿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自然引出下文博览群“书”成就大业的典例,并由此展开论证。看似简单的一句过渡,实则使上下文巧妙连接,浑然一体。
  之间的过渡
  为了使论述脉络清晰,全面深刻,考生写作时要讲究说理的层次性。议论文常见的层次结构是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各层次间一般借助“同时”“无独有偶”“物如此,人又當如何”“不只……古今中外莫不如此”等词句过渡衔接;递进关系,各层次间则往往借助“更进一步说”“更有甚者”“不仅如此……而且……”“相较于……有过之而无不及”“个人如此,国家、民族更是这样”等词句过渡衔接,深入论证。
  示例
  2008年8月,随着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高铁正式踏上高速发展之路……
  高铁这张名片,是当代中国科技腾飞的见证;而另一张奇特的中国名片,就是大熊猫。它是沟通中国与世界人民情感的名片,是“和善、友善的形象大使”,在国际上具有极大的知名度与亲和力。
  ——2017年全国卷Ⅰ高考佳作《高铁和大熊猫——世界了解中国的两张名片》
  点评
  考生在上一层论述中国高铁取得的巨大成就,接着,“高铁这张名片,是当代中国科技腾飞的见证;而另一张奇特的中国名片,就是大熊猫”一句作为过渡,前句承上,后句启下,转入对大熊猫的介绍,两个部分自然顺承,成为有机的整体。
  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之间的过渡
  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常用的方法。论述时,理论论证纵横驰骋,能使论证变得更加深刻;事实论证避免泛泛而谈,能使论证显得更加具体,二者相得益彰。考生在论证时,要确保理论与事实水乳交融,就应注意由此及彼地恰当过渡,否则就会油水分离,造成逻辑上的“断层”,影响论证力度。由理论到实例,常用的过渡语有“放眼寰球,纵观古今,凡是……无不是……”“古往今来,无数成功者都……”等。由实例到理论,常用的过渡语有“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学者的成功历程不难发现,他们成功的秘诀恰在于……”“这些妇孺皆知的事实给我们深深的启迪……”等。
  示例
  鲁迅说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只有拥有自信,我们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才能创造奇迹。美图公司创始人兼CEO吴欣鸿成为社会瞩目的成功人士,离不开他对自己的信心和对梦想的坚持。两次创业失败,吴欣鸿依然坚定信念,他说:“我有一颗年轻的心,在我看来,年轻没有失败。”之后,他再次创业,成立美图网,推出美图秀秀,终获成功。
  ——2017年全国卷Ⅱ高考佳作《遥有山海一梦归》
  点评
  考生引用鲁迅的名言,先从理论上紧扣“拥有自信、敢作敢当”进行论证,接着用“只有拥有自信,我们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才能创造奇迹”一句过渡到举例论证,全文自然流畅,了无痕迹。   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之间的过渡
  世间万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分析说理也不例外。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正反论证是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它说理更全面,析理更透彻,论证更有力。无论是由正到反论证还是由反到正论证,都必须借助过渡语巧妙连接,否则就会破坏结构的完整性,造成逻辑混乱。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反之”“相反”“否则”“如果不这样”等关联性词语或句式完成。
  示例
  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如今的“蒸煮炒焖炖”,火的使用,让中国人餐桌上的食物更加多元化。而这,恰好体现了中国人的创新精神……食物承载的还有人们的性情……
  然而,正如俗语所言:“一个硬币有正反两面。”在食品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弊端也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不知从何时起,“中国驰名商标”三鹿旗下的奶粉中有了三聚氰胺……
  ——2017年全国卷Ⅰ高考佳作《一碗一筷诠中华》
  点评
  考生先正面论述中华美食中体现的创新精神和承载的人们的性情,再用“然而,正如俗語所言:‘一个硬币有正反两面。’在食品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弊端也引发了人们的恐慌”过渡到反面论述,列举奶粉中的三聚氰胺等反例,阐述人们谈“食”色变,食品安全令人担忧。作文通过正反对比,使人们对中华食品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过渡
  考生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要注意逻辑严密,不说过头话,即要学会欲进先退,辩证论述。作文时,考生首先应承认对立观点的合理性,接着语意一转,指出其瑕疵,进而亮明自己的观点,展开论述。“退”是通过承认反面观点以防论证疏漏,“进”是作文的主体。“退”是为了更有力地“进”,这样才能使论证滴水不漏,更加有力。辩证过渡常用的句式有“的确……然而……”“诚然(固然)……但是……”“当然……然而,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等。
  示例
  古时,有权有势的人家里有马车,出行时还会配备骖乘,何其威风;如今,小汽车特别是高档轿车,更是有钱人的专利。纵然相隔千里,有了宝车,就可以天涯咫尺……
  诚然,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如今的人们也正在承受着“以车显权”带来的恶果……
  ——2017年江苏卷高考佳作《车的前世今生》
  点评
  考生先用“诚然”肯定车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这是“退”;接着用“然而”将话题一转,过渡到车带来的恶果,这是“进”。在这一“退”一“进”中,既凸显了中心论点,又确保了逻辑的严密性,增强了论证的力度和可信度。
其他文献
2017年我参加了高考作文阅卷,受益匪浅,对我的作文教学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今年高考结束后,我组织全班学生写了2018年全国卷Ⅰ作文。在认真阅读比较了2017年和2018年的高考作文并批阅了学生的习作后,我发现2018年全国卷Ⅰ的作文题目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下面请听我详细分析。  一、核心价值一致  2017年的高考作文提供了12个关键词,这12个关键词从历史文化、科技发展、社会问题、科学技术等
期刊
文学类文本阅读为高考语文阅读必考题型。从历年高考语文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中可以发现,文学类文本阅读多为较有寓意、较为蕴藉,或者说较为委婉、含蓄的文章,其中,考查较多的是小说阅读。  通过对历年来高考语文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型的分析,可以发现,考查重点绝大多数会落在这几点上:标题、意蕴句、人物形象、性格特点、表现手法、文章主旨等。这是绝大多数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点,其中标题、意蕴句为重点中的重点。
期刊
老汉和庄稼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村里人是看着老汉一点点种出千百担的粮食的。老汉是个驼背,老伴死得早,唯一的儿子也在大城市里上班,很少回来,陪着他的只有庄稼地。  老汉常年穿着一身粗布灰衣,裤子上几处歪歪扭扭的补丁裸露在外面,一双鞋底都磨平的黑布鞋充斥着泥土朴实的气息。若遇上了大寒天气,老漢会再披上一件褪了色的厚大衣。据说,那还是他儿子刚进城时给他买的。  老汉的庄稼地,是村里最多的,在村口。巧了,
期刊
于无邪诗意  呼唤不变诗心  “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我想变成一棵树。我开心时,开花。我不开心时,落叶”……2017年12月,网上热传的儿童诗,让许多成年人自愧不如。  一道光、一阵风、花开、叶落……看似无关的意象被干净的语言和奇特的想象力缀连在了一起。当童真与诗意相遇,诗歌有了童话的色彩,既隽永,又可爱。  有网友评价说,这是没有“被套路”过的文字。的确,对于孩子们而言,创作这样的诗或许很容易
期刊
◆主题关注◆  费孝通先生曾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就是人要懂得欣赏自己创造的美,美己之美。  美己之美,是一种静待梦想开花的执着;美己之美,是一种保持真我的坚守……美己之美,努力定格一个个平凡却触动自己的瞬间吧,不负最美的韶光,不负最美的自己……  外公家在乡下,不大而整饬,依山傍水,竹林环抱。  站到小院门前,我使劲拍打门,大声喊道:“外公!外公!我来看你
期刊
嘿,新时代的弄潮儿!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转瞬间我们美丽的祖国便实现了现代化的壮丽蓝图。倘若我们“世纪宝宝”一代与前进的中国在风雨中恣意汪洋,那么你们——新时代的弄潮儿,便是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造就者。时光飞驰,我们与这个国家声息相闻;岁月流转,你们与这个时代策马扬鞭。   弄潮儿,你我弄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中国的发展,从来不像顺水推舟一样一帆风顺。曾经我们遭遇了汶
期刊
开门见山,直击主旨  这指的是作文一起笔就直截了当、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或描述、表现的对象。这种开头方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能让人一下子抓住事物本身。它适用于各种文体,主要用于议论文。如果你在高考作文中选择写作议论文,不妨开门见山地直接切入话题,亮明观点,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观战:2017年浙江卷高考佳作《兼读三书,精读心书》的开头:  人要读三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此三者涵盖了一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大部分人的字典里,“忙”的本意都是积极正面的。它代表了一个人的重要性,也说明一个人正在创造价值。忙了,才觉得时光珍贵;忙了,才觉得人生充实;忙了,生活才充满希望。为那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而奔忙,即使苦一点、累一点,也会甘之如饴,“忙并快乐着”。然而仔细翻检我们的生活,不乏这样一些并不那么令人愉快的忙碌:别人有的也想有,为了面子,为了攀比,
期刊
近几年,大学生“考证热”现象愈演愈烈,一系列五花八门的证书受到大学生的追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考证大军中。于是有人说,证书越多,证明实力越强,对找一个好工作就帮助越大。而我认为,一技求精,足以成功,不在证书多少。  首先,学好百科不如学精一科。倘若大学生只是学好了百科知识,却不能实际应用,那和不学也没有什么区别,还不如专攻一科。面对五花八门的学科,我们不能看哪些专业热门,就去考那些专业的证书,
期刊
例证法  例证法,就是事例论证,是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一种方法。例证法是考生在议论文写作时经常运用的论证方法,但在写作中,有些考生往往以事例代替论证,不仅论证不力,而且会造成文体不明的后果。所以,考生一定要学会正确运用例证法。  (1)学会述例。议论文中的记叙不是单纯的写人记事,而是为议论服务的。写作时,考生要注意两点:  ①述例时指向要明确。表述材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突出中心,突出主题。考生在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