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是由教和育两部分构成的,教重在教授学生学科知识,育重在传授知识当中向学生渗透其他人生道理和其他知识教育,从本质上讲,教育是面向生命的一种教育,初中生物很好地符合了关于生命的学问,因此在生物学课堂上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立足于笔者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及对主题的调查研究,从渗透原则出发,在明确原则的基础上,从而使得渗透途径能朝向科学高效的方向行进。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生物;渗透原则;渗透途径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其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还在快速的发展过程,期间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对待生命意识薄弱。当今世界在快速发展中,面对激烈的竞争,需要学生有承受压力的能力,同时,不仅要学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社会中去,更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任何困境之下都要学会善待生命,把生命放在第一。生物学是认识生命的学科,不能使其仅仅只是试卷上的考题,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科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把生命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基础上,健康快乐生活。《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到了“珍爱生命”,很明显这和对初中生的生命教育目标是一致的,这也是我们选题的根据所在。
一、生命教育渗透于初中生物教学的原则
(一)以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科教学确定了“以生为主体,以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一是指学生,二是指生命,“以生为主体”融合了学生和生命两个主体内容,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以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让学生参与生物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和自主领悟,在自主行为中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价值。生命教育渗透初中生物教学首先只有在遵循这一原则之下,才能让渗透效果发挥最大。
(二)教学人文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初中生物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如何降低学生学习生物的难度,让学生真正爱上生物学科,我们其次需要遵循的原则是教学人文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知识从其本质上讲,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這种社会属性在学科教学要求上即为科学属性。为了使得生命教育可以更好地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中,让学生在生物学习上感受到快乐,在渗透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生命的重要性,树立起珍爱生命的意识,必须坚持人文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大脑认知和实际体验相结合的原则
学科教学中渗透某一内容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在实践中实现,实践是检验原则和方法正确与否的唯一途径,且下文中我们的渗透途径也是在坚持认知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践中进行渗透,不仅是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提供了科学指导,同时也在潜在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生命教育渗透于初中生物教学的途径
(一)实际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渗透生命教育
实际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最主要方法,在这里我们倡导借助信息技术来辅助生命教育的渗透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在学科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来辅助学科教学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在提高教学效果上有明显作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许多比较晦涩的概念,如果在实际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会使得教学和生命教育事半功倍。我们以济南版初一上册第二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为例,在课堂中通过信息技术直观呈现学生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不同,让学生直观理解两者概念的不同和区别,同时也在直接呈现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明白生命的重要性。
(二)主题班会展开中渗透生命教育
主题班会中开展渗透生命教育是辅助课堂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编排和教学内容具体实施班会。我们以济南版初一生物上册第一章《奇妙的生命现象》为主,可以让学生在班会上围绕这一章的两个小节内容进行自主谈论,并询问学生生命现象奇妙到底体现在何处?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那些奇妙的生命现象呢?奇妙的生命现象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等等,通过这一些列问题的提问,让学生在思考中进一步复习所学内容,且思考生命的价值,在班会上把复习生物知识和渗透生命教育结合起来。
(三)课外生物实践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
实践是渗透生命教育的唯一途径,课外生物实践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对认知和实践结合原则的充分体现。课外实践活动,提供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氛围,新的学习心情,更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生物知识点科学性,让学生明白任何知识点均是在实践中获得。当然,生物实验也是课外生物实践活动的一种互补,让学生在实验中懂得珍爱生命。
三、结语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本身就蕴含着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不仅体现生物教学的本质要求,更是在丰富初中生物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在青春期形成对生命的正确认识,这种做法从长远角度看,是一种潜在降低社会犯罪率和自杀率的方法,具有远大意义。最后,我们需要提到的是,我们需要结合初中生物教学原则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从而使得渗透取得最大效果,发挥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米娜.初中生物教学中递进式生命教育实践探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2] 刘欢.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生物;渗透原则;渗透途径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其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还在快速的发展过程,期间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对待生命意识薄弱。当今世界在快速发展中,面对激烈的竞争,需要学生有承受压力的能力,同时,不仅要学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社会中去,更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任何困境之下都要学会善待生命,把生命放在第一。生物学是认识生命的学科,不能使其仅仅只是试卷上的考题,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科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把生命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基础上,健康快乐生活。《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到了“珍爱生命”,很明显这和对初中生的生命教育目标是一致的,这也是我们选题的根据所在。
一、生命教育渗透于初中生物教学的原则
(一)以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科教学确定了“以生为主体,以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一是指学生,二是指生命,“以生为主体”融合了学生和生命两个主体内容,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以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让学生参与生物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和自主领悟,在自主行为中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价值。生命教育渗透初中生物教学首先只有在遵循这一原则之下,才能让渗透效果发挥最大。
(二)教学人文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初中生物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如何降低学生学习生物的难度,让学生真正爱上生物学科,我们其次需要遵循的原则是教学人文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知识从其本质上讲,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這种社会属性在学科教学要求上即为科学属性。为了使得生命教育可以更好地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中,让学生在生物学习上感受到快乐,在渗透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生命的重要性,树立起珍爱生命的意识,必须坚持人文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大脑认知和实际体验相结合的原则
学科教学中渗透某一内容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在实践中实现,实践是检验原则和方法正确与否的唯一途径,且下文中我们的渗透途径也是在坚持认知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践中进行渗透,不仅是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提供了科学指导,同时也在潜在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生命教育渗透于初中生物教学的途径
(一)实际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渗透生命教育
实际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最主要方法,在这里我们倡导借助信息技术来辅助生命教育的渗透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在学科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来辅助学科教学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在提高教学效果上有明显作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许多比较晦涩的概念,如果在实际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会使得教学和生命教育事半功倍。我们以济南版初一上册第二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为例,在课堂中通过信息技术直观呈现学生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不同,让学生直观理解两者概念的不同和区别,同时也在直接呈现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明白生命的重要性。
(二)主题班会展开中渗透生命教育
主题班会中开展渗透生命教育是辅助课堂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编排和教学内容具体实施班会。我们以济南版初一生物上册第一章《奇妙的生命现象》为主,可以让学生在班会上围绕这一章的两个小节内容进行自主谈论,并询问学生生命现象奇妙到底体现在何处?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那些奇妙的生命现象呢?奇妙的生命现象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等等,通过这一些列问题的提问,让学生在思考中进一步复习所学内容,且思考生命的价值,在班会上把复习生物知识和渗透生命教育结合起来。
(三)课外生物实践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
实践是渗透生命教育的唯一途径,课外生物实践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对认知和实践结合原则的充分体现。课外实践活动,提供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氛围,新的学习心情,更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生物知识点科学性,让学生明白任何知识点均是在实践中获得。当然,生物实验也是课外生物实践活动的一种互补,让学生在实验中懂得珍爱生命。
三、结语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本身就蕴含着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不仅体现生物教学的本质要求,更是在丰富初中生物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在青春期形成对生命的正确认识,这种做法从长远角度看,是一种潜在降低社会犯罪率和自杀率的方法,具有远大意义。最后,我们需要提到的是,我们需要结合初中生物教学原则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从而使得渗透取得最大效果,发挥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米娜.初中生物教学中递进式生命教育实践探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2] 刘欢.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