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背景下广东高职教育及其深入发展的思考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_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推动广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从而引导高职教育的大发展。文章对广东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有两点思考:一是高职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二是广东高职教育品牌的建立是一项专门化的系统工程。
  关键词:经济转型;广东省;高职教育;深入发展;理念;品牌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3-0007-02
  
  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推动广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十五”至“十一五”期间,广东经济继续高速增长,2002~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5%,高出全国同期水平3.9个百分点,2007年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2002年的1/9提高至1/8,经济总量继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香港后又超过台湾。2008年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1%,比全国同期水平高1.1个百分点,2009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5%,比全国同期水平高0.8个百分点。
  2002年以来,广东着力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007年,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已具雏形,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趋势明显,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2002年的470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87万亿元,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39∶61。2008年,广东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提速,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2万亿元,增长15%。2009年,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种产业比重由上年的5.4∶50.3∶44.3调整为5.1∶49.3∶45.6,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贡献率达49.1%,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6万亿元,增长15%。
  广东产业结构的调整促成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表明广东已进入以重型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一轮发展周期,石化、炼油、机械装备、汽车、新信息软件与生物工程正成为广东经济新的增长点,代表了广东产业调整与升级的方向。
  广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高职教育大发展
  随着广东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劳动力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广东传统产业的调整与升级、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都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曾预测,到“十一五”末,我省高技能人才需求220万人;截至2007年上半年,广东省共有高技能人才127.6万人,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只有19.75万人,高技能人才缺口非常大。加快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既是现阶段广东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广东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在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形势下,广东高职教育迎来了飞速发展期。
  (一)广东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文件概述
  据不完全统计,“十五”至“十一五”期间,广东省政府部门关于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政策文件有7个,略述如下:
  2004年《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我省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高专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思想素质高、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2004年8月,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提出“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2004年12月《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实践工程》提出“做大做强我省高职高专教育,推动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发展”,这是一份纲领性的文件,其提出的高职高专“省级示范性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范性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省级实训基地、省级技能型緊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项目”等七大教育改革与实践工程,成为广东高职教育多年以后的具体发展目标。
  2006年8月7日,现国务院副总理、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十五”期间,广东)高职教育迅猛发展……以全新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引领我省职业技术教育实现新发展新跨越”。2006年9月26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十一五”高职教育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达到65万人以上,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50%以上,积极探索发展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教育。”2006年全省职教会议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到关系全省“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战略全局”的高度,并提出“2006年起连续5年,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项经费,用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从而掀起了广东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高潮。
  2006年11月,广东省教育厅制定了《广东省“十一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计划》,提出“力争使我省高职教育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2007年2月,广东省出台《广东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纲要(2006—2020年)》指出:“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2007年6月,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提出了11条发展意见,这是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具体实施意见。
  (二)广东高职教育发展简况
  “十五”时期以来,广东省高等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11.4%提高到2009年的27.5%,高出全国同期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2000~2005年,全省普通高校从52所增加到102所,在校生数从29.9万人增加到87.5万人,2009年全省普通高校达129所,在校生数达140万人。
  广东高职教育是在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以及广东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迅速前行的。自1992年以来,广东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地方产业为依托,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1998年广东高职院校有17所,在校生10万人;2002年有40所,在校生达24.2万人;2005年增为65所,在校生为44.6万人;2009年达75所(含教育部暂未备案但同意招生的4所),在校生达61.46万人,占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46.1%;目前国家示范建设的高职院校有4所,广东高职教育在全国占有较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广东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到2012年,建设20所左右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争取其中8~12所进入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行列。建设300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500门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依托示范性高职院校和综合性高职院校等建立10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和100个专业实训中心,依托大中型企业等建立100个企业实训基地,开展500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到2012年,全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力争达到60%以上。
  广东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的两点思考
  (一)高职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敢为天下先”的广东精神在高职教育的发展中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1992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这种不完全按照国家专业目录开办高校专业的做法,开创了高等教育领域高职教育类型的发展模式,并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其发展道路与以往的普通本科高校截然不同。
  2006年,教育部指出高职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强调工学结合作为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就是强化高职教育的特色优先。对于以上核心理念,人们从初步认识到深入理解有一个过程,从深入理解到实际践行需要一个更长的过程。因此,虽然广东的高职在校生占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接近一半,但社会接受程度却根本达不到相应的水平,政府对高校扶持的力度、毕业生就业质量、高校社会影响度、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回报程度相比之下差异非常明显;其次,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有非常明显的优越感,缺乏对高职院校应有的支持,较少进行必要的沟通与交流;最重要的是,高职教育界本身对高职理念的深入理解与践行跟不上广东高职教育的实际发展速度,高职教育理念并没有完全真正地深入每一位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内心,“本科的压缩饼干”、“本科情结”的影响不容忽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等高职教育理念的内涵还需要深入地挖掘。
  (二)广东高职教育品牌的建立是一项专门化的系统工程
  打造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质量优秀的高职业教育品牌是当前广东高职教育努力探索的方向。在广东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实践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品牌意识已初步树立,但品牌实际创建尚处探索阶段。从品牌构建到品牌管理,再到品牌的运营,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高职教育要建立品牌,一是要确立合适的品牌定位,先要深入理解高职理念,在此基础上找准品牌定位,形成自身的价值目标,并进行品牌核心价值的提炼。二是要制定有效的品牌策略:首先要充分理解中国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战略,精确把握未来趋势,使品牌的构建有稳固的基础;其次要借鉴营销理论,考虑品牌的发展后劲,确保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的品牌优势;另外,还要完善品牌识别体系的設计。三是要强化品牌沟通,品牌必须有持续不间断的沟通,要保持品牌特征与品牌形象的一致,积极进行创意沟通,使得品牌沟通能在目标受众中转变成高职院校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魏中林.在2009年广东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OL].[2010-03-01].http://www.bvtc.edu.cn/xxgg/sjwj/200912/2420.html.
  [2]马树超,郭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12.
  [3]余群英.广东高职教育管理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
  作者简介:
  陈景春(1975—),男,硕士,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经济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与高等教育研究。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
其他文献
论述了清单计价的特点以及在市政工程投标中应注意的重要环节,指出工程量清单报价不是一项简单、机械的工作,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企业必须熟悉掌握工程量清单报价法的技
介绍了杭州市某柔性系杆拱桥端横梁事故处理的过程,特别是端横梁大体积混凝土切割的方法,希望能对类似的拱桥设计施工有所帮助,作为类似事故处理的参考.
体育游戏教学法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其科学地运用于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将有利于推动篮球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化。体育游戏教学法在运用时,遵循安全性、合理性和循序渐
浙江省通过2014—2015年的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基层防汛防台组织责任、应急预案、监测预警、安全避险、抢险救援、宣传培训、运行保障七大体系,基层防汛
从选准项目经理,建好项目班子;实现事前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强化成本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严格审计监督制度等方面,对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本文首先分析了自然条件对施工道路选线的影响,然后阐述了地形条件对施工道路选线的影响,在对选线方案进行了基本阐述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对某公路选线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推荐
针对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以及学习特点,对《电机学》的教学过程进行了研究探索,从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两个方面给出了改革措施。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手段,改进实践教学,采用小班上
薄膜缺陷会降低薄膜器件的使用性能,因此薄膜缺陷的产生机理和防治措施研究非常重要。综述了薄膜涂覆中缺陷的分类及其形成,分析了产生缺陷的影响因素,并对主要缺陷的防治方
企业对市场营销策划人才的需求大,岗位要求高,学生市场营销策划能力的高低对就业和工作具有重要影响,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习实训基地等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学生的学习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