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7-000-01
摘 要 在生理上怎样放松肌肉、采用什么样的训练方法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影响短跑运动员心理紧张的因素是什么,怎样消除这些不良外界因素的干扰都值得我们作深入的研究。目前,田径界的人士对短跑放松的作用与机制大都耳熟能详,可涉及到训练与教学中具体的操作,却还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作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开展研究,以期为短跑教学与训练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 影响 短跑放松 生理因素
一、影响短跑放松的生理因素
短跑是田径运动径赛项目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人体运动器官在大量缺氧情况下完成的极限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短跑的运动成绩主要取决于短跑工作机群大强度工作时的肌肉力量、肌肉速度、肌肉耐力,以及内脏器官和运动器官在缺氧条件下的工作能力。现在国内外短跑训练主要是以发展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来提高运动成绩,由于生理、生化等科学领域的渗透,也从人体的机理开始训练,然而他们所针对的仍然是速度和力量。短跑训练中,对耐力素质训练的研究没有较完整的体系。耐力素质不仅是长跑训练的重要因素,同时,耐力素质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运动员能够把最高速度保持到终点,有些运动员在跑的后程明显减速,技术动作变形,步频显著降低,这种现象正式耐力素质较差的表现。短跑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好坏直接影响短跑专项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发展短跑运动员的专项耐力素质是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关键所在。
(一)专项技术的高度自动化与稳定性是短跑放松能力获得的重要因素
任何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都要经过泛化、分化、巩固、动作自动化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机体都会表现其不同特点。在技能的泛化、分化阶段,由于神经系统的条件反射还不稳定,肌体在完成动作时表现出不协调、不连贯,有多余动作,或动作缓慢、费力,能量消耗大。 肌体的本体感觉能力、神经肌肉的应答能力、肌体的放松能力,三者很难协同配合工作。在泛化、分化阶段中参加高强度的训练与竞赛,由于强烈而频繁的神经冲动与刺激,条件反射受到干扰,动作变形、僵硬,难以发挥出正常水平,更不用说表现出良好的肌体放松能力。经巩固阶段后,建立了动力定型,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应答完成,且在环境改变时动作技术表现稳定,完成动作的速度、准确性、协调性、灵活性均得以提高,感到省力和轻松自如。
(二)肌肉力量的均衡发展是提高放松能力的内在物质因素
现代短跑技术注重摆动效果,注重在高速运动中整体运动各环节的协调配合,强调左右臂、左右腿的摆动与配合,十分重视高速跑动中肌肉的放松协调。 要做到放松协调地快跑,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必须均衡发展全身各部位肌肉以及肌肉群力量,加强股后肌和上肢肌等薄弱肌群力量的训练,使运动员各部分的力量得到均衡发展。如短跑运动员下肢力量发展不均衡,腿部的股四头肌发达,股后肌群力量较弱,跑动时就会前摆有力后摆小,形成“坐着跑”的技术动作;股后肌群发达而股前肌群弱,则前摆小后摆大,形成后撩小腿的毛病,另外,股后肌群较弱,会导致大小腿折叠不紧,下肢转动半径增大,消耗的能量增多,加剧腿的疲劳程度,不利于腿部放松与速度的发挥。如果髂腰肌力量不足,会影响短跑放松的因素及训练方法的研究影响大腿高抬,使大腿前摆不到位,小腿得不到充分放松;腰部肌群也如此,如果腹肌强、背肌差,上体就会出现前倾,不利于腿部技术动作的完成。如果腹肌差,背肌强,跑起来就会后仰,使动作紧张;上、下肢的动作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协调配合,要提高下肢的摆动幅度,在提高下肢力量的同时,也要提高上肢力量,如果上肢力量差,就会影响下肢、身体重心极其跑速。
二、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放松是相对紧张而言的,放松不是消极的轻微用力,而是用力更集中,力量更大,过于紧张,只能削弱该用力的肌肉的力量,使动作失调,动作的协性取决于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过程配合是否适当。过于紧张,兴奋就扩散,在中枢神经内引起辐射式传递的反射活动,造成中枢神经兴奋与抑制的互诱导紊乱,从而导致动作失调,动作失调必然影响步幅和步频。因此,放松是一个积极的识活动,是一个用力完整的过程,过分紧张会造成用力不充分,导致反射活动乱,影响肌肉的收缩力量。
2.从运动生理的角度看,肌肉放松主要是主动肌、协同肌和对抗肌之间的高度共济性与协调性程度;而从支配肌肉快收缩与舒张的神经系统来看,放松主要是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过程转的灵活性。从心理的角度看放松是神经系统与机体活动维持在一个良好的平衡态,整个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协调、有序与正常,应激水平处于一种适中态。
3.提高放松能力的训练学方法手段有:变速波浪跑、放松大步跑、惯性跑、借助力跑(下坡跑、顺风跑、牵引跑);生理学方法手段有: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灵活性,均衡发展机体各部分肌肉力量。
(二)建议
1.放松能力的获得与放松技术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有其特定的规律,而青少年阶段是运动技能获得的重要时期,那么,放松训练应从青少年时期抓起,从训练的初级阶段就要注重培养。
2.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应采用均衡发展身体各部分肌肉力量,提高神经系统灵活性、均衡性等生理手段以及采用变速跑 、放松大步跑、惯性跑、借助跑等训练学手段提高运动员肌肉放松能力。
参考文献:
[1] 过家兴,等.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193.
[2] 袁玫.放松技术在短跑中的作用及训练[J].田径.2001(5):24.
摘 要 在生理上怎样放松肌肉、采用什么样的训练方法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影响短跑运动员心理紧张的因素是什么,怎样消除这些不良外界因素的干扰都值得我们作深入的研究。目前,田径界的人士对短跑放松的作用与机制大都耳熟能详,可涉及到训练与教学中具体的操作,却还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作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开展研究,以期为短跑教学与训练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 影响 短跑放松 生理因素
一、影响短跑放松的生理因素
短跑是田径运动径赛项目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人体运动器官在大量缺氧情况下完成的极限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短跑的运动成绩主要取决于短跑工作机群大强度工作时的肌肉力量、肌肉速度、肌肉耐力,以及内脏器官和运动器官在缺氧条件下的工作能力。现在国内外短跑训练主要是以发展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来提高运动成绩,由于生理、生化等科学领域的渗透,也从人体的机理开始训练,然而他们所针对的仍然是速度和力量。短跑训练中,对耐力素质训练的研究没有较完整的体系。耐力素质不仅是长跑训练的重要因素,同时,耐力素质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运动员能够把最高速度保持到终点,有些运动员在跑的后程明显减速,技术动作变形,步频显著降低,这种现象正式耐力素质较差的表现。短跑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好坏直接影响短跑专项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发展短跑运动员的专项耐力素质是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关键所在。
(一)专项技术的高度自动化与稳定性是短跑放松能力获得的重要因素
任何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都要经过泛化、分化、巩固、动作自动化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机体都会表现其不同特点。在技能的泛化、分化阶段,由于神经系统的条件反射还不稳定,肌体在完成动作时表现出不协调、不连贯,有多余动作,或动作缓慢、费力,能量消耗大。 肌体的本体感觉能力、神经肌肉的应答能力、肌体的放松能力,三者很难协同配合工作。在泛化、分化阶段中参加高强度的训练与竞赛,由于强烈而频繁的神经冲动与刺激,条件反射受到干扰,动作变形、僵硬,难以发挥出正常水平,更不用说表现出良好的肌体放松能力。经巩固阶段后,建立了动力定型,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应答完成,且在环境改变时动作技术表现稳定,完成动作的速度、准确性、协调性、灵活性均得以提高,感到省力和轻松自如。
(二)肌肉力量的均衡发展是提高放松能力的内在物质因素
现代短跑技术注重摆动效果,注重在高速运动中整体运动各环节的协调配合,强调左右臂、左右腿的摆动与配合,十分重视高速跑动中肌肉的放松协调。 要做到放松协调地快跑,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必须均衡发展全身各部位肌肉以及肌肉群力量,加强股后肌和上肢肌等薄弱肌群力量的训练,使运动员各部分的力量得到均衡发展。如短跑运动员下肢力量发展不均衡,腿部的股四头肌发达,股后肌群力量较弱,跑动时就会前摆有力后摆小,形成“坐着跑”的技术动作;股后肌群发达而股前肌群弱,则前摆小后摆大,形成后撩小腿的毛病,另外,股后肌群较弱,会导致大小腿折叠不紧,下肢转动半径增大,消耗的能量增多,加剧腿的疲劳程度,不利于腿部放松与速度的发挥。如果髂腰肌力量不足,会影响短跑放松的因素及训练方法的研究影响大腿高抬,使大腿前摆不到位,小腿得不到充分放松;腰部肌群也如此,如果腹肌强、背肌差,上体就会出现前倾,不利于腿部技术动作的完成。如果腹肌差,背肌强,跑起来就会后仰,使动作紧张;上、下肢的动作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协调配合,要提高下肢的摆动幅度,在提高下肢力量的同时,也要提高上肢力量,如果上肢力量差,就会影响下肢、身体重心极其跑速。
二、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放松是相对紧张而言的,放松不是消极的轻微用力,而是用力更集中,力量更大,过于紧张,只能削弱该用力的肌肉的力量,使动作失调,动作的协性取决于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过程配合是否适当。过于紧张,兴奋就扩散,在中枢神经内引起辐射式传递的反射活动,造成中枢神经兴奋与抑制的互诱导紊乱,从而导致动作失调,动作失调必然影响步幅和步频。因此,放松是一个积极的识活动,是一个用力完整的过程,过分紧张会造成用力不充分,导致反射活动乱,影响肌肉的收缩力量。
2.从运动生理的角度看,肌肉放松主要是主动肌、协同肌和对抗肌之间的高度共济性与协调性程度;而从支配肌肉快收缩与舒张的神经系统来看,放松主要是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过程转的灵活性。从心理的角度看放松是神经系统与机体活动维持在一个良好的平衡态,整个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协调、有序与正常,应激水平处于一种适中态。
3.提高放松能力的训练学方法手段有:变速波浪跑、放松大步跑、惯性跑、借助力跑(下坡跑、顺风跑、牵引跑);生理学方法手段有: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灵活性,均衡发展机体各部分肌肉力量。
(二)建议
1.放松能力的获得与放松技术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有其特定的规律,而青少年阶段是运动技能获得的重要时期,那么,放松训练应从青少年时期抓起,从训练的初级阶段就要注重培养。
2.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应采用均衡发展身体各部分肌肉力量,提高神经系统灵活性、均衡性等生理手段以及采用变速跑 、放松大步跑、惯性跑、借助跑等训练学手段提高运动员肌肉放松能力。
参考文献:
[1] 过家兴,等.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193.
[2] 袁玫.放松技术在短跑中的作用及训练[J].田径.20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