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骨螺钉与Endobutton钢板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皮质骨螺钉与Endobutton钢板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外科收治的5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皮质骨螺钉组与Endobutton钢板组。皮质骨螺钉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43.2±4.1)岁。Endobutton钢板组29例,男15例,女14例;年龄(44.1±3.9)岁。比较两组患者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胫腓联合间隙(TBCS)、下胫腓重叠影(TBOL)、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皮质骨螺钉组患者手术时间[(63.4±5.4) min]短于Endobutton钢板组[(89.6±6.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68.9±6.3) mL和(67.4±6.4) mL]、TBCS[(4.6±0.3) mm和(4.7±0.3) mm]、TBOL[(7.5±0.4) mm和(7.4±0.4) mm]、AOFAS的踝-后足评分优良率(72.4%和75.9%)、并发症发生率(6.9%和10.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皮质骨螺钉与Endobutton钢板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疗效无明显差异性,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情况选择最佳术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波形蛋白(Vimentin)和细胞角蛋白(AE1/AE3)在人脑胶质瘤和脑转移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山西省肿瘤医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2例脑胶质瘤和45例脑转移瘤组织中GFAP、Vimentin和AE1/AE3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三种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脑胶质瘤组织中GF
目的探讨血浆miRNA-544a(miR-544a)表达水平检测在肺癌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十堰市太和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确诊的Ⅰ~Ⅱ期肺癌患者110例,其中初诊未治疗50例,肺癌根治术后1周33例,同等剂量化疗1周后27例。收集肺部良性结节患者35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4名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健康人、肺癌患者及肺部良性结节患者外周血浆的
随着肺癌病因学研究的深入及精准医学的开展,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尤其是在某些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逐渐稳定,甚至呈下降趋势,但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升高的趋势。因此,了解肺癌的流行病学变化特点、加强肺癌病因学研究能够为预防肺癌及延缓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文章就近些年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变化和危险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血管浸润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166例经手术完全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Ⅰ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对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管浸润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管浸润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多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诊断效率和最佳诊断界值。结果单因
近年来脂肪酸代谢与肿瘤间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在肿瘤细胞中,脂肪酸代谢对其生长及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在合成方面,脂肪酸可参与癌细胞膜上磷脂的结构合成与重要信号的转导(如PI3K-AKT-mTOR);在分解方面,癌细胞主要利用脂肪酸β-氧化产生的ATP来维持所需的能量,以及利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来维持体内的氧化还原平衡。因此,脂肪酸的合成和分解可能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
目的探讨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的18F-FDG PET-CT显像中原发肿瘤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0月至2017年5月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肺LCN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可能影响原发肿瘤SUVmax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类型、肿瘤最大径、T分期、N
目的探讨姑息性放疗联合三阶梯止痛原则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疼痛的止痛效果、患者生命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88例NSCLC骨转移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联合组采用姑息性放疗联合三阶梯止痛原则治疗,对照组采用三阶梯止痛原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痛疗效、生命质量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
目的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预后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给予新辅助化疗3个周期后行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持续随访4个月疾病无复发。结论肺黏液表皮样癌是一种罕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及靶向治疗。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与小细胞肺癌(SCLC)初始化疗效果及生存的相关性。方法以山西省肿瘤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经病理确诊并接受化放疗的197例SCLC患者为回顾性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初始化疗反应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的因素。结果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