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雕塑断臂维纳斯散发出神秘气息,让读者产生无穷无尽的想象;书法作品中的飞白笔画,虚实相济的丝丝点点给人强烈的力度感、韵律感和节奏感。文学作品中,高明的作者也常常使用这种留白艺术,给读者制造想象的空间,使作品韵味无穷。如《红楼梦》九十八回对气绝弥留之际黛玉的描写:“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李纨赶忙进来了。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黛玉在香销玉殒之前拼尽全身力气呼喊宝玉的这句“半截话”,给我们提供了审美再创作的广阔天地。是爱是恨?是忧是怨?是哀是痛?是一片痴情还是无尽的辛酸?是自伤薄命的感慨还是万念俱灰的绝望?千般爱恨,万般情愁,由读者自己体味。
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这样含蓄隽永的半截话,看似很不起眼,但却像深藏于地下的珍宝,藏而不露却又意蕴深远,需要教师用点石成金的妙手,引导学生用慧眼去发现,用睿智去挖掘,用心品味、揣摩,进行审美再创作。半截话常以省略号或破折号代替省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被迫中断形成的半截话
被迫中断的半截话常出现于对话中,被剥夺话语权的一方常常在身份、地位或当时情境中处于弱势。如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中“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省略号之后的语言明显没能说出来,因为他被抢白了,作为当时社会“多余人”的孔乙己,不但没有自己的名字,连说一句完整话的权利也没有了。再如九年级上册《故乡》“‘那有这等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我并没有阔哩,须卖了这些,再去……’‘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是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文中的主人公无论地位有多高,遇到“辛苦恣睢”的杨二嫂,也只好像一位弱者一样“无话可说,便闭了口,默默地站着”了。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形式体味人物关系,从而整体把握人物性格。笔者在教学《故乡》时,设计这样一个题目:《故乡》中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假设唯唯诺诺的闰土见到口齿凌厉的杨二嫂,会有怎样的对话呢?
2.主动中断形成的半截话
说话人因若有所思或情绪异常而主动中止,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半截话。如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中“‘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合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当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就要丧失自己的祖国,就要被迫放弃一生与之相伴的母语时,他内心极度痛苦,无法用语言表达,所以韩麦尔“哽住了”。正如老子说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一样。文中两个破折号省略的是极其复杂的感情,是无以名状的痛苦。再如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中,当船长不耐烦地告诉菲利普,眼前这个穷困潦倒的家伙正是他日日夜夜盼望的“好心的”“有办法”的“富翁”于勒时,“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这些断断续续的半截话,正是菲利普夫妇突然遭受打击后失望、恐惧、担心等复杂情绪的不自觉的外在表现。主动中断的半截话,常用来表现人物异常强烈或较为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品味人物语言,揣摩人物性格,准确掌握人物心理,并将省略的内容补写出来,比较一下补写前后艺术效果。
3.无法自控形成的半截话
因“不可抗拒力”(如身体原因、环境因素)使说话人无法完整表达而形成的半截话。如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中的一段:
“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
无名战士虽然没有明确要求将这比命还珍贵的火柴交给谁,但读者完全可以从不完整的语言中领会到他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他以生命的代价保存了火种,也必将点燃革命的熊熊大火。这类半截话常用于推动情节发展,将人物升华、定格。上文所举的黛玉临终前的语言,不仅总括了黛玉一生的苦乐情愁,也为以后宝玉出家埋下了伏笔。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人物所处的特殊环境分析人物性格,理清文章情节,另一方面,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将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与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结合起来,做到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4.因忌讳形成的半截话
文学作品中,主人公常因风俗习惯而对某些不吉利的语言或举动有所顾忌,但又不能不说,因此常用半截话来暗示受话人。如第八年级上册杨绛的《老王》中的一段: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由于作者对老王有着复杂的感情,不忍心也不愿意提到那个让她忌讳的词,所以用半截话将“死”字避讳掉了,这看似简单的省略号,其实饱含了作者愧疚、同情、不安等多种感情。曾有同学不解地问:既然忌讳时常用半截话,为什么鲁迅在《孔乙己》中“‘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这一段文字中,用了半截话却一点也不忌讳呢?我说,这正是鲁迅的高明之处,请你们把掌柜的对孔乙己的感情和杨绛对老王感情比较一下吧,也许会有惊喜的发现呢!
5.特殊经历形成的半截话
人物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人物的性格,他的语言、行动甚至心理成为典型环境下独特的“这一个”,如鲁迅《故乡》中的中年闰土凄苦不堪而又难言的生活境遇造就了他麻木的性格,也表现于他木木呐呐欲言又止的“半截话”语言形式。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不得了,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在这段疙疙瘩瘩的对话中,饱经风霜倍受折磨的闰土总共只说了四段话,却用了八处省略号,其中四处是精神方面的,四处是生活境况方面的。闰土一开始因隔膜太深,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后来又因苦难太多,无从说起,也不会说,只好点点豆豆似地迸出几个不成句的半截话,可见他受到的压迫是多么的沉重!辛亥革命后的农村是多么的颓废!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感悟人物性格,还要引导学生从人物的支言片语中,看到广阔的社会,体味艰难的人生,感受到特定时代的脉搏。
工于语言者不一定是文学巨匠,“工于无言者乃文章宗匠”(席勒语),人物的半截话蕴含着巨大的潜在信息量,往往使人产生“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的感觉。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一个个静止的省略号、破折号变成一朵朵思维的火花,通过对半截话的赏析,体味人物语言个性、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性格、揭示人物间的关系,真正领略半截话的“笔断意连”之妙。
(作者单位:徐州市贾汪区)
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这样含蓄隽永的半截话,看似很不起眼,但却像深藏于地下的珍宝,藏而不露却又意蕴深远,需要教师用点石成金的妙手,引导学生用慧眼去发现,用睿智去挖掘,用心品味、揣摩,进行审美再创作。半截话常以省略号或破折号代替省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被迫中断形成的半截话
被迫中断的半截话常出现于对话中,被剥夺话语权的一方常常在身份、地位或当时情境中处于弱势。如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中“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省略号之后的语言明显没能说出来,因为他被抢白了,作为当时社会“多余人”的孔乙己,不但没有自己的名字,连说一句完整话的权利也没有了。再如九年级上册《故乡》“‘那有这等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我并没有阔哩,须卖了这些,再去……’‘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是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文中的主人公无论地位有多高,遇到“辛苦恣睢”的杨二嫂,也只好像一位弱者一样“无话可说,便闭了口,默默地站着”了。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形式体味人物关系,从而整体把握人物性格。笔者在教学《故乡》时,设计这样一个题目:《故乡》中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假设唯唯诺诺的闰土见到口齿凌厉的杨二嫂,会有怎样的对话呢?
2.主动中断形成的半截话
说话人因若有所思或情绪异常而主动中止,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半截话。如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中“‘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合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当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就要丧失自己的祖国,就要被迫放弃一生与之相伴的母语时,他内心极度痛苦,无法用语言表达,所以韩麦尔“哽住了”。正如老子说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一样。文中两个破折号省略的是极其复杂的感情,是无以名状的痛苦。再如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中,当船长不耐烦地告诉菲利普,眼前这个穷困潦倒的家伙正是他日日夜夜盼望的“好心的”“有办法”的“富翁”于勒时,“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这些断断续续的半截话,正是菲利普夫妇突然遭受打击后失望、恐惧、担心等复杂情绪的不自觉的外在表现。主动中断的半截话,常用来表现人物异常强烈或较为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品味人物语言,揣摩人物性格,准确掌握人物心理,并将省略的内容补写出来,比较一下补写前后艺术效果。
3.无法自控形成的半截话
因“不可抗拒力”(如身体原因、环境因素)使说话人无法完整表达而形成的半截话。如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中的一段:
“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
无名战士虽然没有明确要求将这比命还珍贵的火柴交给谁,但读者完全可以从不完整的语言中领会到他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他以生命的代价保存了火种,也必将点燃革命的熊熊大火。这类半截话常用于推动情节发展,将人物升华、定格。上文所举的黛玉临终前的语言,不仅总括了黛玉一生的苦乐情愁,也为以后宝玉出家埋下了伏笔。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人物所处的特殊环境分析人物性格,理清文章情节,另一方面,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将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与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结合起来,做到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4.因忌讳形成的半截话
文学作品中,主人公常因风俗习惯而对某些不吉利的语言或举动有所顾忌,但又不能不说,因此常用半截话来暗示受话人。如第八年级上册杨绛的《老王》中的一段: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由于作者对老王有着复杂的感情,不忍心也不愿意提到那个让她忌讳的词,所以用半截话将“死”字避讳掉了,这看似简单的省略号,其实饱含了作者愧疚、同情、不安等多种感情。曾有同学不解地问:既然忌讳时常用半截话,为什么鲁迅在《孔乙己》中“‘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这一段文字中,用了半截话却一点也不忌讳呢?我说,这正是鲁迅的高明之处,请你们把掌柜的对孔乙己的感情和杨绛对老王感情比较一下吧,也许会有惊喜的发现呢!
5.特殊经历形成的半截话
人物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人物的性格,他的语言、行动甚至心理成为典型环境下独特的“这一个”,如鲁迅《故乡》中的中年闰土凄苦不堪而又难言的生活境遇造就了他麻木的性格,也表现于他木木呐呐欲言又止的“半截话”语言形式。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不得了,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在这段疙疙瘩瘩的对话中,饱经风霜倍受折磨的闰土总共只说了四段话,却用了八处省略号,其中四处是精神方面的,四处是生活境况方面的。闰土一开始因隔膜太深,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后来又因苦难太多,无从说起,也不会说,只好点点豆豆似地迸出几个不成句的半截话,可见他受到的压迫是多么的沉重!辛亥革命后的农村是多么的颓废!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感悟人物性格,还要引导学生从人物的支言片语中,看到广阔的社会,体味艰难的人生,感受到特定时代的脉搏。
工于语言者不一定是文学巨匠,“工于无言者乃文章宗匠”(席勒语),人物的半截话蕴含着巨大的潜在信息量,往往使人产生“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的感觉。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一个个静止的省略号、破折号变成一朵朵思维的火花,通过对半截话的赏析,体味人物语言个性、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性格、揭示人物间的关系,真正领略半截话的“笔断意连”之妙。
(作者单位:徐州市贾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