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6月9日,在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年会上,中日友好医院的李光伟教授亲自报道了大庆糖尿病研究20年随访结果。该研究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可使糖尿病的发病率下降43%,并可维持长达14年。目前,这一新的研究结果已由国际著名的《柳叶刀》杂志发表。记者日前专门就此采访了李光伟教授。
为何会选中大庆?
谈到大庆研究的背景,李光伟教授介绍说,当时世界上没有人能够证明,生活方式的干预是否能预防糖尿病。之所以将试验地点选在大庆,是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大庆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上世纪80年代,大庆油田的石油产量占全国的50%。相应地,职工的福利待遇、医疗条件等比其他地区高很多,工厂经常会给职工发油、糖、肉、酒等。在建设大庆的初期,工人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等到油田逐步建成之后,工人们吃得好,运动得少,肥胖者不断增加,糖尿病也就越来越多了。因此,那一地区很可能会代表中国将来的社会发展趋势。”
另外,大庆地区的人口流动相对较小,因此可以保证长期随访。并且,当地的医务人员较为齐全,责任心强,而且非常愿意做慢性疾病的预防工作。从各个方面考虑,大庆的条件都相对较为理想。
里程碑式的干预研究
6年的“大庆糖尿病预防前瞻性研究”证实,生活方式的干预,无论对肥胖的人还是较瘦的人,都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发生率。其中较瘦的人可以减少将近50%。李光伟教授谈到,他们采取的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饮食与运动两个方面。即每天摄入的食物总热量控制在30千卡/公斤体重,瘦的人要控制糖、酒的摄入,肥胖者还要减轻体重,力求降低到标准体重。运动方面,每天要锻炼30-45分钟,如走路、慢跑等,每周运动5天。“这些措施都很简单,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否则的话,受试者无法坚持6年,而我们这种中等强度的生活方式的干预,约有90%的人能够坚持下去。”
随后,美国和芬兰也参照中国大庆研究的模式,陆续推出了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DPP)和芬兰糖尿病预防研究(DPS),都印证了大庆研究的结论。这三项研究,被国际上公认为通过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预防糖尿病的里程碑。
14年后效果仍明显
虽然1992年结束的“大庆糖尿病预防前瞻性研究”已经有了结论,但李教授的团队仍不能确定的是,在这种干预治疗结束之后的若干年,糖尿病是否仍能得到预防。“让一个人一辈子都接受生活方式干预,比较困难。如果只有几年进行干预,以后就能获得很好的收益,大家会更容易接受。其次,生活方式的干预能否减少心血管疾病,仍是未知数。此外,培养一个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坚持多久,这也没有结论。这就是我们进行大庆20年随访的目的。”
随访很快有了结果,大庆研究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证明,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能够在以后的14年中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其中对照组有93%的人发展为糖尿病,而干预组只有80%。糖尿病年平均发生率在干预组为7%,而在对照组为11%,也就是14年后,糖尿病的发生率仍然下降了43%。
李光伟教授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让患者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他们会在接下去的若干年中,仍然自觉地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我们称之为‘生活方式的记忆’。与药物治疗不同,这种行为的记忆是可以受益多年的。芬兰DPS研究仅持续了3年左右,我们则随访了14年。”
喜悦之后的总结
“我们的研究证实,生活方式的干预确实能够有效、长期、稳定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每干预6个人,就能预防1例糖尿病的发生。”李光伟教授指出,大庆研究告诉我们几件事情:
1、糖耐量损害(IGT)患者是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高危人群,20年后几乎所有的IGT患者都会发展为糖尿病。原来的观点认为,有1/3的IGT患者可恢复正常,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IGT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很高。在大庆研究随访的20年中,有1/4的人已经因心肌梗死或脑梗死而死亡。而且,同一个患者可以多次发生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2、生活方式的干预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6年还是不够,可能要持续10年、12年甚至更长。
3、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时,不能仅仅盯着血糖,血压、血脂可能也需要干预,而且可能需要采取更强的干预方式。这样才可能对心血管疾病和死亡有较强的作用。
4、糖尿病虽然危险,但仍然是可以预防的。
李光伟还补充说,大庆糖尿病研究的随访结果显示,在20年内,受试者的心血管死亡率降低了17%,但没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我们收集的样本量(577例)比较小的缘故,目前只是提示,生活方式的干预对心血管病死亡率有一定的影响,要想取得更直接的证据,仍有待今后更大规模的研究证实。”
做好预防才有希望
作为普通糖尿病患者,一般比较关心如何进行正确的生活方式干预。李光伟教授坦言,生活方式的干预虽然很简单,但操作起来又很困难。“人们通常很难接受。有谁不想吃得好呢?比如50元的自助餐,非吃够70元才觉得值,结果反而吃出一身病。要知道,饭是人家的,身体是自己的。再比如,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这么多,这与脂肪摄入过多有很大关系。因为油比较便宜,人们生活水平改变一点点,就可以有很多油吃。”
李光伟教授认为,要解决糖尿病的问题,光靠教育还不行,必须要有正确的政策。这需要政府、企业、医务人员、媒体的共同介入,单靠医生远远解决不了问题。没有资金的投入,很多预防工作难以进行。他们在进行大庆糖尿病研究时就发现,如果没有筛查的话,每100个人中,只有25个人会主动去医院看病。“现在,要想从人群中筛选出高血压患者的确切数字,非常困难,没有人愿意去做这项工作,预防是没有钱赚的。糖尿病光靠治疗治不起,只有预防才有前途。比如,偏瘫、透析等,每年的治疗费用非常昂贵。所以,良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将可以节省一大笔钱!”
编后语
正如《柳叶刀》杂志在评论此研究时说的那样:“挑战在于需要将研究结果转化为,临床实践,尽管前景是乐观的,但我们仍不能完全肯定。”我们希望这一先进的研究结果能为国家相关部门提供理论依据,并尽快转化为公共卫生决策,真正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所用。
为何会选中大庆?
谈到大庆研究的背景,李光伟教授介绍说,当时世界上没有人能够证明,生活方式的干预是否能预防糖尿病。之所以将试验地点选在大庆,是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大庆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上世纪80年代,大庆油田的石油产量占全国的50%。相应地,职工的福利待遇、医疗条件等比其他地区高很多,工厂经常会给职工发油、糖、肉、酒等。在建设大庆的初期,工人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等到油田逐步建成之后,工人们吃得好,运动得少,肥胖者不断增加,糖尿病也就越来越多了。因此,那一地区很可能会代表中国将来的社会发展趋势。”
另外,大庆地区的人口流动相对较小,因此可以保证长期随访。并且,当地的医务人员较为齐全,责任心强,而且非常愿意做慢性疾病的预防工作。从各个方面考虑,大庆的条件都相对较为理想。
里程碑式的干预研究
6年的“大庆糖尿病预防前瞻性研究”证实,生活方式的干预,无论对肥胖的人还是较瘦的人,都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发生率。其中较瘦的人可以减少将近50%。李光伟教授谈到,他们采取的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饮食与运动两个方面。即每天摄入的食物总热量控制在30千卡/公斤体重,瘦的人要控制糖、酒的摄入,肥胖者还要减轻体重,力求降低到标准体重。运动方面,每天要锻炼30-45分钟,如走路、慢跑等,每周运动5天。“这些措施都很简单,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否则的话,受试者无法坚持6年,而我们这种中等强度的生活方式的干预,约有90%的人能够坚持下去。”
随后,美国和芬兰也参照中国大庆研究的模式,陆续推出了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DPP)和芬兰糖尿病预防研究(DPS),都印证了大庆研究的结论。这三项研究,被国际上公认为通过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预防糖尿病的里程碑。
14年后效果仍明显
虽然1992年结束的“大庆糖尿病预防前瞻性研究”已经有了结论,但李教授的团队仍不能确定的是,在这种干预治疗结束之后的若干年,糖尿病是否仍能得到预防。“让一个人一辈子都接受生活方式干预,比较困难。如果只有几年进行干预,以后就能获得很好的收益,大家会更容易接受。其次,生活方式的干预能否减少心血管疾病,仍是未知数。此外,培养一个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坚持多久,这也没有结论。这就是我们进行大庆20年随访的目的。”
随访很快有了结果,大庆研究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证明,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能够在以后的14年中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其中对照组有93%的人发展为糖尿病,而干预组只有80%。糖尿病年平均发生率在干预组为7%,而在对照组为11%,也就是14年后,糖尿病的发生率仍然下降了43%。
李光伟教授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让患者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他们会在接下去的若干年中,仍然自觉地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我们称之为‘生活方式的记忆’。与药物治疗不同,这种行为的记忆是可以受益多年的。芬兰DPS研究仅持续了3年左右,我们则随访了14年。”
喜悦之后的总结
“我们的研究证实,生活方式的干预确实能够有效、长期、稳定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每干预6个人,就能预防1例糖尿病的发生。”李光伟教授指出,大庆研究告诉我们几件事情:
1、糖耐量损害(IGT)患者是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高危人群,20年后几乎所有的IGT患者都会发展为糖尿病。原来的观点认为,有1/3的IGT患者可恢复正常,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IGT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很高。在大庆研究随访的20年中,有1/4的人已经因心肌梗死或脑梗死而死亡。而且,同一个患者可以多次发生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2、生活方式的干预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6年还是不够,可能要持续10年、12年甚至更长。
3、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时,不能仅仅盯着血糖,血压、血脂可能也需要干预,而且可能需要采取更强的干预方式。这样才可能对心血管疾病和死亡有较强的作用。
4、糖尿病虽然危险,但仍然是可以预防的。
李光伟还补充说,大庆糖尿病研究的随访结果显示,在20年内,受试者的心血管死亡率降低了17%,但没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我们收集的样本量(577例)比较小的缘故,目前只是提示,生活方式的干预对心血管病死亡率有一定的影响,要想取得更直接的证据,仍有待今后更大规模的研究证实。”
做好预防才有希望
作为普通糖尿病患者,一般比较关心如何进行正确的生活方式干预。李光伟教授坦言,生活方式的干预虽然很简单,但操作起来又很困难。“人们通常很难接受。有谁不想吃得好呢?比如50元的自助餐,非吃够70元才觉得值,结果反而吃出一身病。要知道,饭是人家的,身体是自己的。再比如,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这么多,这与脂肪摄入过多有很大关系。因为油比较便宜,人们生活水平改变一点点,就可以有很多油吃。”
李光伟教授认为,要解决糖尿病的问题,光靠教育还不行,必须要有正确的政策。这需要政府、企业、医务人员、媒体的共同介入,单靠医生远远解决不了问题。没有资金的投入,很多预防工作难以进行。他们在进行大庆糖尿病研究时就发现,如果没有筛查的话,每100个人中,只有25个人会主动去医院看病。“现在,要想从人群中筛选出高血压患者的确切数字,非常困难,没有人愿意去做这项工作,预防是没有钱赚的。糖尿病光靠治疗治不起,只有预防才有前途。比如,偏瘫、透析等,每年的治疗费用非常昂贵。所以,良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将可以节省一大笔钱!”
编后语
正如《柳叶刀》杂志在评论此研究时说的那样:“挑战在于需要将研究结果转化为,临床实践,尽管前景是乐观的,但我们仍不能完全肯定。”我们希望这一先进的研究结果能为国家相关部门提供理论依据,并尽快转化为公共卫生决策,真正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