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德有才是极品,有才无德是毒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才无德是废品”。这些语句是我的一个同事发给我的手机短信。这几句简单的话语,看似简单,而又意义深远。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出一个人的“德”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在教学过程中,我时时教育学生,要学知识,先学做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他会努力地学习;同时,一个正在丰富自己知识的人,他的道德修养也会在逐渐的提高。知识与品德应该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对于一个思想初步形成的学生,如果不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就很难使之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特别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该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
关键词:素质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 方法
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提高素质的教育,大而言之,就是提高国民素质或民族素质,小而言之,就是提高学生素质。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使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人的素质一般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大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健心和学会创造。而教学生学会做人则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中国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也是我国现行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
中国头号大毒枭刘招华的故事学生们都听过,悬赏捉拿他的通缉令贴得满街都是。他在平潭部队服役时是一个出色的武警;以正排级干部转业到福安法院担任法警时曾立“三等功”,是法院的“先进工作者”;被市里抽调去招商引资后,刘招华辞职下海办厂,直至因制造冰毒被通缉四处逃亡最后落网。一名那么优秀的人应该有非常好的前途,然而,成绩优秀的他却不能把他的聪明才智运用到为祖国、为人民服务上,而是利用他的知识来做危害祖国,危害人民的犯罪之事。那么,為什么一个成绩如此优秀的,工作如此令人羡慕公安民警会做出这样的事来?这就是关系到一个人的品德问题了,如果他的品德没有问题,那他也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所以一个人的知识重要还是品德重要也就不言而喻了。一个人具有高深的知识固然很好,把自己的高深知识应用到四化建设中当然更好,但如果用自己的高深知识来做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事的话,那还不如那些既无才又无德的废品来得好。而一个人的品德的培养应该从小学就开始实施,这样的任务当然就落在了我们学校的身上。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将每一个人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将“教会学生做人”摆在重重之重的地位。“做人比学习更重要”应该深植于每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内心。
然而,我们地区的许多学校的教育现状却并非如此,许多学校的教育还停留在应试教育上。一味的追求升学率,思想品德课不被重视,不少的学校思想品德课很少有专职老师,更谈不上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的学校把思想品德课上成语文课或数学课,连课本都不给学生订。有的学校,虽然开了思想品德课,但由于只是搭头课,老师把课上得枯燥无味。我们从生活的现实和种种相关的调查报告中看到:不少学生爱国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爱心淡漠,自私,缺少起码的文明礼貌,缺乏集体主义精神,缺乏宽容,专横,骄逸。这些缺陷正在侵蚀、污染着青少年的健康心灵。这就是学校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后果,这样的教育与现在的教育方针是相违背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者要提高认识,认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认识到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会贻害他一辈子。只有认识到思想品德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转变教育方向,把德育放在优先地位,学生有了较高的道德修养,学得的知识才能发挥正当的作用。
其实,“德育为先,教子以德”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因为因为“德”既能补体,也可补智,所以古人一直遵循着这条原则来教育子女。
据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他既重视教育孩子求知,更重视帮助他们“正心”,即品德教育。为此,他采取了重言传、聘严师、亲力行的办法。
他曾经严肃地训诫太子和其他儿子,说:“你们知道‘进德修业’的道理吗?‘进德’,即进益道德;‘修业’,即修营功业。古代的君子,德充于内,又见于外,故器识高明,善道日多,恶行邪僻皆避之。己修道已成,必能服人,贤者集拢于你的周围,不肖者远避。能进德修业,则天下必治;否则必败。”
他经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儿子们要艰苦创业。内宫建成以后,朱元璋令人将古人行孝和他自己艰苦创业的经历画在殿壁上。他对儿子们说:“我本是农民出身,祖父辈积德行善,以至荫及于我。现在绘成这个画面,就是要使子孙后代知道创业的艰难,多多磨砺自己。”他立下两条规矩:一是子孙除办公外,一律穿麻鞋,坐竹椅,睡藤床;二是出城远游,不光骑马,还要步行。他还要求子孙后代“戎骄侈”“恤民情”“用仁义”“安百姓”,以此来守业。他对太子说:“你了解农家的辛劳吗?农家勤四体,种五谷,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不得休息,而国家经费都来自百姓。所以,你要常想到农家的不易,取之有制,用之有节,使之不至于饥荒,才算尽到了为君之道。”
古人在那时都已认识到德育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何况在我们的现代社会,条件是如此的优越,教育如此普及。对学生的教育就更应该要抓住其根本,把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不要让因缺少接受思想教育的学生成为社会的毒品。
总之,加强德育,教学生学会做人,是万事的前提和根本。我们的教育部门,我们的教育者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树立德育为先的思想,并自始至终地贯彻下去,把我们的学生教育成有才有德的极品,让他们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社会,服务于我们的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力量。
关键词:素质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 方法
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提高素质的教育,大而言之,就是提高国民素质或民族素质,小而言之,就是提高学生素质。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使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人的素质一般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大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健心和学会创造。而教学生学会做人则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中国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也是我国现行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
中国头号大毒枭刘招华的故事学生们都听过,悬赏捉拿他的通缉令贴得满街都是。他在平潭部队服役时是一个出色的武警;以正排级干部转业到福安法院担任法警时曾立“三等功”,是法院的“先进工作者”;被市里抽调去招商引资后,刘招华辞职下海办厂,直至因制造冰毒被通缉四处逃亡最后落网。一名那么优秀的人应该有非常好的前途,然而,成绩优秀的他却不能把他的聪明才智运用到为祖国、为人民服务上,而是利用他的知识来做危害祖国,危害人民的犯罪之事。那么,為什么一个成绩如此优秀的,工作如此令人羡慕公安民警会做出这样的事来?这就是关系到一个人的品德问题了,如果他的品德没有问题,那他也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所以一个人的知识重要还是品德重要也就不言而喻了。一个人具有高深的知识固然很好,把自己的高深知识应用到四化建设中当然更好,但如果用自己的高深知识来做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事的话,那还不如那些既无才又无德的废品来得好。而一个人的品德的培养应该从小学就开始实施,这样的任务当然就落在了我们学校的身上。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将每一个人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将“教会学生做人”摆在重重之重的地位。“做人比学习更重要”应该深植于每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内心。
然而,我们地区的许多学校的教育现状却并非如此,许多学校的教育还停留在应试教育上。一味的追求升学率,思想品德课不被重视,不少的学校思想品德课很少有专职老师,更谈不上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的学校把思想品德课上成语文课或数学课,连课本都不给学生订。有的学校,虽然开了思想品德课,但由于只是搭头课,老师把课上得枯燥无味。我们从生活的现实和种种相关的调查报告中看到:不少学生爱国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爱心淡漠,自私,缺少起码的文明礼貌,缺乏集体主义精神,缺乏宽容,专横,骄逸。这些缺陷正在侵蚀、污染着青少年的健康心灵。这就是学校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后果,这样的教育与现在的教育方针是相违背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者要提高认识,认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认识到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会贻害他一辈子。只有认识到思想品德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转变教育方向,把德育放在优先地位,学生有了较高的道德修养,学得的知识才能发挥正当的作用。
其实,“德育为先,教子以德”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因为因为“德”既能补体,也可补智,所以古人一直遵循着这条原则来教育子女。
据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他既重视教育孩子求知,更重视帮助他们“正心”,即品德教育。为此,他采取了重言传、聘严师、亲力行的办法。
他曾经严肃地训诫太子和其他儿子,说:“你们知道‘进德修业’的道理吗?‘进德’,即进益道德;‘修业’,即修营功业。古代的君子,德充于内,又见于外,故器识高明,善道日多,恶行邪僻皆避之。己修道已成,必能服人,贤者集拢于你的周围,不肖者远避。能进德修业,则天下必治;否则必败。”
他经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儿子们要艰苦创业。内宫建成以后,朱元璋令人将古人行孝和他自己艰苦创业的经历画在殿壁上。他对儿子们说:“我本是农民出身,祖父辈积德行善,以至荫及于我。现在绘成这个画面,就是要使子孙后代知道创业的艰难,多多磨砺自己。”他立下两条规矩:一是子孙除办公外,一律穿麻鞋,坐竹椅,睡藤床;二是出城远游,不光骑马,还要步行。他还要求子孙后代“戎骄侈”“恤民情”“用仁义”“安百姓”,以此来守业。他对太子说:“你了解农家的辛劳吗?农家勤四体,种五谷,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不得休息,而国家经费都来自百姓。所以,你要常想到农家的不易,取之有制,用之有节,使之不至于饥荒,才算尽到了为君之道。”
古人在那时都已认识到德育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何况在我们的现代社会,条件是如此的优越,教育如此普及。对学生的教育就更应该要抓住其根本,把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不要让因缺少接受思想教育的学生成为社会的毒品。
总之,加强德育,教学生学会做人,是万事的前提和根本。我们的教育部门,我们的教育者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树立德育为先的思想,并自始至终地贯彻下去,把我们的学生教育成有才有德的极品,让他们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社会,服务于我们的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