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生态心理学的理论取向及其意义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yoy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开始兴起一种生态心理学的理论取向。就这一取向来说,不仅是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围绕生态心理论学的理论取向以及价值取向展开具体的论述,并就目前生态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的重大现实作用进行了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 理论取向 现实意义
  就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来说,一直对人类的行为产生着重大影响。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曾经一度风靡一时的拜金主义理论以及现实主义理论都对当时时代群众的心理以及行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生态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心理学领域以及价值观领域又开始迎来新的变革。
  一、生态心理学理论取向具体概述
  就生态心理学的发展而言,除了时代的推动作用之外,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实际上也起到了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过去一些理论产生过程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心理学领域的发展与当时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价值观实际上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就生态心理学的产生来说,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我们受西方文化领域的影响,先后兴起过物化主义、理性主义,随着人文主义以及科学主义的兴起,心理学的理论取向也开始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快节奏的时代里,人们越来越渴望心灵的回归,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鉴于这一潜在的心理推动力量,生态心理学也就应运而生。世界经济的发展逐渐将世界联成关系紧密的整体,人们需要处理越来越多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关系,在这样复杂的关系链中,许多人群开始对自身的社会价值以及个人价值产生重组和调整,生态心理学的理论取向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产生,它主张的是一种人与社会、与自然进行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在生态心理学的具体研究中,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对人的心理以及情感的影响,对人的情感进行有效调整的基础上,从而从而提高人们在整个社会中的认可度以及价值归属感。
  二、生态心理学的重大现实意义
  通过上文的相关论述,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生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那么就生态心理学这一理论取向的发展来说,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一)塑造国民全新的精神状态,提升民众的幸福指数
  就生态心理学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来说,除了是心理学领域研究水平的提高的具体表现之外,更为现实的意义就是对民众心理的干预和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面临的生存和发展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归属感以及幸福指数直线下降,生活质量也处于较低的水平。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对生态心理学进行有效利用的话,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生态的、愉悦的生存环境,不仅能有效改善群众生活中的精神面貌,同时还能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二)有利于绿色环保理念的渗透和引入
  随社会发展而来的,是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虽然现阶段我们已经意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生态代价,但是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商业大贾和企业家并没有对相应的理念进行有效的转变,在领导层没有树立起环保意识的基础上,员工哪怕具有一定的生态发展价值观,但是,也会毫无理由的被扼杀在摇篮里。就生态心理学的应用来说,如果企业的领导层能够接受这一理论取向,重新调整价值观以及心态来看“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旦管理层改变相应的价值观,那么企业的经营理念自然而然就走上了绿色环保的道路。机生态心理学相关理论以及价值取向在社会活动中的运用来说,实际上是从潜在的心理学层面对社会个体的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影响,从而遍及整个社会的这样一个过程。就绿色环保理念来说,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和挑战,生态心理学理论取向中“人与自然”的部分对于引导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好与自然这一层关系上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精神追求发展的需要,和谐社会的建立已经成为我国上下所有人民心向往之的梦想。但是在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依然面临着许多的难题。虽然群众在和谐社会建立的过程中有着同一个梦想,但是在进行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却无法将想法付诸到实际的行动上。生态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成就包括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导人们如何在社会中认可个人价值的基础上去实现相应的社会价值,从而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人都在为生存和发展绞尽脑汁,生态心理学的出现正是为这样的人群提供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让他们在无尽的迷茫中重新去调整自己的方向和位置,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属于自己的那份薄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生态心理学来说,是心理学研究领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到达一定阶段的具体表现。它不仅能对整个国民的精神面貌起到一个提升作用,同时对于中国梦、和谐社会的实现也能起到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生态心理学中“人与自然”的理论部分对于绿色环保社会的实现也能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就现阶段我国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将生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中来,提升我国国民的幸福感指数,充分发挥生态心理学的现实价值和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文广,宋广文. 生态心理学的理论取向及其意义[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10-115.
  [2]吕晓峰. 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审视[D].吉林大学,2013.
  [3]赵忠宇. 个人建构心理学思想与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3.
  [4]邵华. 应对研究的挑战性问题与新方向[D].吉林大学,2013.
  [5]释传法. 从生态心理学(Ecopsychology)看心理学的发展潜能[A].Wuhan University、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2)[C].Wuhan University、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2012:6.
  作者简介:宋理玲(1983-)年生,女,现在烟台南山学院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其他文献
生长抑制及DNA损伤诱导基因45(GADD45)家族是DNA损伤修复重要相关基因,最初从受紫外线照射的细胞分离得到,是电离辐射效应基因之一.GADD45家族属于p53、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l)的下游基因,它广泛、稳定地表达在人体细胞特别是在静止期细胞中.该家族通常在紫外线放射、低氧、离子辐射、基因毒性药物等多种DNA损伤因素作用后,随着DNA修复途径的启动而快速诱导表达,所以又称为细胞和DN
期刊
期刊
目的 观察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M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2例MCL患者的Mcl-1、磷酸化(p)NF-κB p65和14-3-
【摘 要】在教学中,通过营造人性化的课堂气氛, 创设探究、合作、问题等情境,将课堂还给学生,将探索的空间还给学生,把主动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化学课堂学习。本文就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将创设有效互动应用于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有效互动 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师生互动  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尤其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课堂注意力的
【摘 要】《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幼儿基本活动,引导儿童在与人、事、物的相互作用中,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通过探索、感受和体验,获得主动的发展。”,要“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前苏联的阿尔金称游戏为“儿童的心理维生素”。同时,游戏还可以有促进小朋友身体和心灵的主导性活动。因为游戏符合了幼儿好玩、好动、好探索的天性,通过试试、做做、玩玩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科学和智力的启蒙。游戏是促
【摘 要】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在职业教育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仍旧停留在理论层面,和停留在公开课上。作者反思原因,认为主要问题是由于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照搬普高的教学模式、不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自身的教学能力不足以完成语文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 生活化教学 对教师的要求  回归生活,加强语文教学和生活的联系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普通高中贯彻这一理念多年来,已经使学生的课堂
摘 要:社会上对民办高校认知力不高和现行招生体制的局限,使民办高校显示出了与公办高校明显不同的特点。这对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惑,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学生做好服务,使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摆在民办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团队教育;就业服务  近20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历经艰难曲折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
目的 探讨ABL基因的剪接体ABL△exon7和ABL35INS是否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的发生有关.方法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结合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74名健康人和76
美育是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德育的主要方面,实施美育是素质教育提升的题中之义。近代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把美育提升到人格教育、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高度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精神心理异常、内脏感觉异常、胃肠动力紊乱及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有关IBS结肠动力异常的研究较多,但IBS与小肠运动功能相关关系的研究国内尚少见报道.本研究观察IBS患者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及胃肠通过时间的变化,客观评价IBS患者的胃肠运动状况,为进一步探讨IBS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学基础提供帮助。